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满怀激情抓工业,为打赢“决战工业一万亿”这场硬战,为做大九江、打造支撑江西经济崛起的“双核”而奋力拼搏。前三季度,我市工业产能逐步发挥,工业生产稳步增长,经济效益持续上升。
一、前三季度我市工业运行主要特点
(一)工业生产、销售情况良好
1、增速领跑全省
前三季度,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657.57亿元,同比增长12.5%,增速位列全省第一。全市在统的37个行业大类中,有35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实现增长,增长面达94.6%,20个行业增速超全市平均增速。
主营业务收入2978.86亿元,同比增长18.5%,增幅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除1-2月以外,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在全省均位居第一,遥遥领先于全省平均水平。
2014年主营业务收入九江与全省增速对比
月份 | 九江增速(%) | 全省增速(%) | 九江在全省的排位 |
1-2月 | 17.9 | 11.7 | 3 |
1-3月 | 22.5 | 13.1 | 1 |
1-4月 | 24.3 | 14.5 | 1 |
1-5月 | 27.8 | 15.2 | 1 |
1-6月 | 22.8 | 14.1 | 1 |
1-7月 | 20.7 | 14.8 | 1 |
1-8月 | 19.5 | 14.5 | 1 |
1-9月 | 18.5 | 13.5 | 1 |
2、增量逐月加大
全市狠抓工业的势头强劲,新项目陆续投产,大企业争相新增入库,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量逐步扩大。2月为305.66亿元,9月增量为452.14亿元。增量的强劲攀升,为第四季度的冲刺做了良好的铺垫。
我市2014年各月主营业务收入总量及增量
月份 | 总量(亿元) | 与上月比增量(亿元) |
1-3月 | 861.36 | 305.66 |
1-4月 | 1164.03 | 302.67 |
1-5月 | 1468.94 | 304.91 |
1-6月 | 1790.29 | 321.35 |
1-7月 | 2135.00 | 344.71 |
1-8月 | 2526.72 | 391.72 |
1-9月 | 2978.86 | 452.14 |
3、企业数跃为全省第一
从8月起,我市规上工业企业个数已超南昌和赣州,一跃成为全省第一。截止9月底,我市规上工业企业已达1107户,比南昌和赣州分别多出24、15户。
(二)经济效益总体向好
1、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持续上升
前三季度,我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指数372.6%,比上年同期提高20.9个百分点,并且各月份经济效益均高于上年同期水平。
从构成指标看,前三季度,构成经济综合效益指数的七项指标中,绝大部分指标高于上年同期水平:总资产贡献率(26.2%)提高0.7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次数(6.51次)提高0.1次、全员劳动生产率(31.47万元/人)提高10.8个百分点、资产保值增值率(130.7%)上升4.8个百分点;下降的有两项指标:成本费用利润率(6.8%)下降0.1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52.9%)下降7.8个百分点。
2、利润保持增长,亏损企业亏损额有所下降。
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187.41亿元,同比增长17.7%。全市1107户工业企业中,盈利企业为1054户,盈利面达95.2%,保持了今年以来企业较好的盈利水平。
亏损企业亏损总额有所下降。前三季度,全市规上企业累计亏损额7.83亿元,同比下降16.7%。
3、战略性新兴产业保持较快发展。
前三季度,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39.75亿元,增长24.3%,比全市全部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高出5.8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31亿元,增长51.7%;半导体照明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68亿元,增长81.9%;金属新材料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55.39亿元,增长50.5%。
4、四大千亿产业增长平稳
前三季度,我市四大千亿产业共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786.36亿元,增长17.4%,拉动全市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0.5个百分点,贡献率达56.9%。
前三季度四大千亿产业三大指标完成情况
单位:亿元,%
行业名称 | 主营业务收入 | 利润总额 | 利税总额 | |||
1-9月 | 增速(%) | 1-9月 | 增速(%) | 1-9月 | 增速(%) | |
总 计 | 1786.36 | 17.4 | 99.29 | 21.2 | 142.21 | 16.1 |
石油化工产业 | 502.72 | 14.9 | 17.72 | 44.7 | 55.69 | 14.7 |
钢铁有色冶金产业 | 394.22 | 24.6 | 18.41 | 43.8 | 19.75 | 41.9 |
现代轻纺产业 | 614.28 | 23.1 | 40.98 | 10.5 | 43.44 | 11.0 |
电力能源产业 | 275.14 | 2.3 | 22.18 | 12.2 | 23.33 | 11.7 |
三、当前工业经济运行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实现工业全年预期目标难度大
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2978.86亿元,增长18.5%,增幅列全省第一,工业经济继续保持了良好势头。但要实现全市4800亿的目标,难度较大。
1.近三年我市工业发展步伐较快,增速过高、增量大,基数增高。
2011-2013年,我市工业增速一直远远高于全省平均增速,除2011年在全省排第二,其他两年均名列第一。增量近三年均为第一,尤其2012、2013年每年增量都高达800多亿,比南昌多200多亿元。今年要实现预期目标4800亿,增速要达到21%,增量近千亿。距离年底只有三个月,还有1821亿元的任务需完成,平均每月607亿元;而2013年后三个月我市实际共完成1539.99亿元,平均每月513亿元。从目前严峻复杂的形势来看,无论是21% 增速还是每月600多亿的总量都很难实现。
2.大企业支持不力,增幅小。
一是新增企业中大企业少。今年我市工业企业净增98家,达到1107户,排全省第一。虽然我市企业数增多,但其中大企业很少。
二是存量企业中,大企业增幅小。去年53户年收入10亿元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总量占比达84.9%)今年1-9月的增速仅为5%,远低于全市平均增速,从调研情况看,这个增速还会往下走。
3.工业品价格持续下降,影响主营业务收入增量。
今年以来我市工业品价格指数一直在98%左右徘徊,1-9月是98.2%,价格没有回升只能说企稳,下降幅度控制住。分行业看,我市几个龙头行业的价格指数都是下降的。炼油,97.1%;钢压延91.6%;纺织99%;有色金属93.6%;光伏,97.8%。仅有几个是上升的:服装,104%;水泥,102%。
价格下降,产量增幅不大,主营业务收入增量自然就小。
(二)评估指标与工业指标不衔接
工业用电量和工业增值税对工业指标的影响十分巨大,其中工业用电量增幅采用累计增幅和当月增幅加权的方式。今年以来,工业用电量累计增幅位次稳定在全省前三,对工业指标支撑作用较为明显,但单月增幅起伏不定,对工业指标的支撑时强时弱;工业增值税增幅对工业指标支撑略显不足,增幅已经连续三月处于负增长空间,位次也不靠前。
规模以上工业评估指标运行情况表
月份 | 工业用电量 | 工业增值税 | ||||||||
当月增幅(%) | 全省平均(%) | 当月增幅排位 | 累计增幅(%) | 全省平均(%) | 累计增幅排位 | 累计增速(%) | 全省平均 (%) | 增速 排位 | ||
1-5月 | 25.0 | 10.2 | 1 | 20.9 | 10.2 | 2 | 2.8 | -2.9 | 5 | |
1-6月 | 8.6 | 9.0 | 6 | 18.4 | 10.0 | 2 | -1.1 | -3.9 | 6 | |
1-7月 | -4.5 | 5.3 | 10 | 14.3 | 9.2 | 2 | -4.6 | -2.9 | 6 | |
1-8月 | 5.8 | -3.2 | 2 | 13.1 | 7.4 | 2 | -2.6 | -3.0 | 6 | |
1-9月 | 28.4 | 9.9 | 2 | 14.4 | 7.7 | 2 | 2.6 | -1.7 | 5 |
(三)成本较去年上升,三大费用增长。
前三季度,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成本为756.42亿元,同比增长24.6%,上升主要受人工成本上升影响。成本增长较大的行业主要是: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造纸和纸制品业、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与此同时,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三项费用共计130.01亿元,同比增长25.0%。(来源: 九江统计信息网)
来源:中国九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