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以来,九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节能降耗工作,把节能降耗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五年来,全市上下攻坚克难,全面落实节能降耗各项政策措施,加强节能目标责任管理,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在实现全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节能降耗成效明显。“十二五”期间全市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13.2%,节能降耗情况良好。
一、 “十二五”时期全市能源消费概况
(一)能源消费总量有效支撑了经济增长
“十二五”期间,九江经济呈现持续快速增长态势,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五年来,我市在GDP较快增长的同时,能源消费总量保持低速增长,全市以平均7.7%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11.1%的经济增长,平均能源消费弹性系数0.69。(见表一)
表一 “十二五”期间九江市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表
(二)万元GDP能耗基本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十二五”以来,我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同时经济发展质量也有所提高,节能降耗取得明显成效。“十二五”期间,我市万元GDP能耗分别下降1.81%、上升0.36%、下降3.6%、5.78%和3.02%,五年累计下降13.2%。在节能降耗面临严峻形势的情况下,各县(市)区、各部门积极采取切实有效的节能措施,加大节能降耗的工作力度,保障了节能降耗工作的发展逐步向好。(见表二)
表二:“十二五”期间我市万元GDP能耗情况
(三)工业节能贡献突出
九江工业重化特征明显,工业能源消费占全市能源消费总量的80%左右,单位增加值能耗远高于其他产业,是节能降耗的重点领域,同时在工业化进程加快的发展阶段也是工业节能的难点。五年来,九江工业以科学发展为指导,以节能降耗为抓手,全市工业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增长,内部结构逐步优化,能源消费低速增长,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逐年下降。全市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能耗由2010年的1.5423吨标准煤下降为2015年的0.8562吨标准煤,五年累计下降28.0%,比同时期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幅度高14.8个百分点,工业节能贡献突出。(见表三)
表三:“十二五”期间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率
二、“十二五”时期节能降耗存在的问题
(一)工业实现跨越发展,节能降耗困难重重
“十二五”时期,是九江工业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是产业集聚度空前提高的时期,是工业投资力度最大的时期,是企业规模快速壮大的时期。“十二五”期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年均增加135亿元。其中,2015年突破千亿大关,达1035.6亿元,比2010年增加675亿元,是2010年2.9倍,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13.7%;占全省全部工业增加值比重14.2%,比2010年提高2.6个百分点。“十二五”期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加710亿。其中,2015年完成主营业务收入突破5000亿,达5109.2亿元。工业经济发展离不开能耗的强有力支撑,在工业蓬勃发展的态势下,工业节能降耗工作难度加大,可谓步履维艰。
(二)能源消费集中度高,能源消费方式转换困难
1、消费品种集中度高,电耗高速增长
煤和电力是我市能源消耗的主要品种。2015年我市煤和电力的消费折标量分别为331.65和436.39万吨标煤(分品种能耗取自平衡表,为预计数),分别占能源消费总量的28.5%和37.5%,比2010年分别提高11.8和4.7个百分点。(见表四)电力消费的增长及其在全部能源消费中居高不下,尤其是工业用电量的高速增长,虽然有效地支撑了我市工业的高速发展但同时也严重制约了我市的节能降耗指标的下降率。(见表五)
表四:“十二五”期间原煤、电力消费占比
表五:“十二五”期间万元GDP电耗及工业用电量情况表
2、行业集中度高
我市能源消费主要集中在石油及炼焦业、化学工业、非金属制品业、黑色金属业、有色金属业、电力及热力工业这六大高耗能行业。2015年六大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732.10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6.72%,增幅高出全市工业(5.52%)1.2个百分点,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85.1%。
3、企业集中度高。2015年,年耗能5000吨标准煤及以上的工业共40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3.2%;能源消费总量774.16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6.25%,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达到90.0%。
三、做好“十三五”节能降耗工作建议
“十三五”时期,伴随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国内市场需求将呈现相对平稳的增长态势,全市节能降耗形势将表现为“总体保持平稳,但部分年份波动风险尚存”的特征。节能形势不能过于乐观,节能工作仍不能放松。做好“十三五”节能降耗工作,有如下建议:
(一)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减少工业能耗压力
逐步提高第三产业在全市经济中的比重,逐步控制高耗能产业的发展。加快建设彭泽核电等项目,加快利用清洁能源代替原煤步伐。重点推进工业企业余热余压利用、工业废渣综合利用等工程项目建设,围绕十大产业集群大力发展壮大我市的节能电器、绿色照明、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循环利用、节能家电等节能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做到既保证工业的发展势头不受影响,又降低第二产业能耗比重,进而实现从产业结构上降低全市能耗水平。
(二)加强重点耗能企业的监测预警。加强对重点耗能企业节能监测预警,及时掌握能源利用状况。督促和帮助企业降低能耗,量化任务、加强考核,在企业内部实现能量的梯级利用和资源的循环利用。对不能达到节能降耗目标的企业,要严格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促使其节能降耗。对其中超过单位产品能耗限额的,可依法要求其限期治理;逾期达不到治理要求、情节严重的,可责令其停业整顿或关闭。
(三)加强组织领导,健全考核机制
科学确定、分解落实节能降耗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各项目标任务,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评价考核,实行严格的责任制和问责制。(汪倩 来源:九江统计局)
来源:中国九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