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市坚定不移推动工业强市战略,始终把发展工业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线,加快培育新动能,促进工业经济加快转型升级,努力提高企业营商环境。上半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1%,分别较年初和同期持平,排全省第六,较上年同期前进一位;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72.6亿元,同比增长10%,排全省第四,较上年同期前进四位。工业运行总体保持平稳。
一、九江工业运行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工业新旧动能转换加快。
一是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上半年,全市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市比重为20.9%,较上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同比增长13.8%,高于全市平均增速9.7个百分点,分别较一季度和上年同期加快0.2和5.8个百分点。
二是高技术产业蓬勃发展。上半年,全市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6%,高于全市平均增速12.5个百分点。其中,医药制造业增长15.7%;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27.4%;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21.2%。
三是战略新兴产业占比提高。上半年,全市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部规模工业的比重为17.4%,分别较一季度和上年同期提高0.3和0.4个百分点。
四是高耗能行业增速放缓。上半年,全市六大高耗能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低于全市平均增速0.7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回落3.9个百分点。
2、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明显
一是去杠杆效果明显。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44.3%,同比降低0.6个百分点。
二是企业库存增速大幅回落。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存货为242.8亿元,虽同比增长5.5%,但较上年同期回落3.2个百分点。
三是单位成本继续下降。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3.2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6元。
3、非公经济活力迸发。
上半年,全市非公有制工业增加值占全部规模工业的比重为77.6%,较同期提高1个百分点,同比增长11.0%,高于全市平均增速1.9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加快3.4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工业增长8.3个百分点,贡献率达91.4%。
4、新增企业大幅增加。
截止到6月底,全市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达58户,比去年同期增加43户,排全省第二,排位较去年同期提升1位。
二、当前工业经济运行面临的主要问题
上半年,我市工业虽转型升级效果明显,但中美贸易战持续升温,对我市工业影响较大波及较广,停产企业上升,企业盈利水平、部分行业和支撑指标等增速均出现明显回落,企业运营压力加大。
1、大中型企业负增长,尤其大型企业增速回落明显。
上半年,受石化、钢铁、有色、化工、水泥等主导行业产品价格下降的影响,导致我市大中型企业负增长,增加值同比下降0.1%,低于全市平均增速9.2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回落10.1个百分点。其中,大型企业同比增长0.6%,比去年同期回落20.1个百分点;中型企业同比下降0.9%,比去年同期回落2.1个百分点。大中型企业增速放缓拉低了我市的工业增长增速。
2、停产企业增多,停产面上升。
6月末我市1731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停产企业达103户,比上年同期增加17户,停产面为6%,比上年同期上升0.6个百分点。其中,江西旭阳雷迪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九江中浩纺织有限公司、上海超日(九江)太阳能有限公司、九江金源化纤股份有限公司、九江恒生化纤股份有限公司等大中型企业停产,我市工业企业面临的运行压力进一步加大。
3、重点行业回落明显。
上半年,我市在统的36个行业大类中有14个行业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尤其是重点行业回落明显。其中,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回落27.1个百分点、农副食品加工业回落18.8个百分点、通用设备制造业回落13.9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回落5.6个百分点、纺织业回落2.3个百分点。
4、企业利润大幅回落。
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16.1亿元,同比增长11.9%,较去年同期回落20.2个百分点。主导行业大幅回落,其中,石油加工业回落324.7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回落127.1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回落103.5个百分点。
5、支撑指标增速回落明显。
一是工业用电量、制造业用电量增速大幅回落。上半年,我市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4.3%,较去年同期回落6.5个百分点,尤其6月当月同比增长6.5%,低于全省平均增速7.3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回落11.3个百分点;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6.5%,其中6月同比下降6.6%。二是受税率调减的影响,工业增值税增速大幅回落。上半年,我市工业增值税同比增长12.3%,较去年同期回落28.1个百分点,其中6月同比下降33.7%,较去年同期回落122.1个百分点。从支柱企业看,上半年,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九江分公司和九江萍钢钢铁有限公司两家企业增值税总量占全市比重为89.9%,分别增长2.1%和-22.6%,低于全市平均增速10.2和34.9个百分点,其中,6月分别为-42.2%和6.4%,两家支柱企业增速放缓对全市影响较大。
三、几点建议
在当前工业外部环境错综复杂的背景下,九江工业经济发展仍面临较大挑战和问题。下一步,我市要以“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活动为契机,进一步释放政策红利,形成增长合力,力促工业继续保持平稳态势。
1、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稳定工业生产。
一是加大工业投入。工业投入是工业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石,应对工业投资项目进行专项督查,全力加快建设进度和企业培育工作。二是关注重点企业。上半年,全市15户超10亿元的重点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占全部工业的比重22.2%,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的贡献率仅为11.5%,拉动工业增长1.1个百分点,需重点监测主要产品价格波动,主导行业、重点企业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预警及时解决。三是做好“小升规”工作。新增企业是拉动工业增长的主力军,“先进库,再有数”,只有持续做好新增企业入库工作,才能不断增强工业发展后劲。
2、坚持高质量发展,持续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当前,全市上下要牢牢抓住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试点城市为契机,以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发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重点,促进企业成长壮大,加快我市产业优化升级,促使优势传统产业保存量扩增量。
3、大力发展战略型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培育新动能。
一是要加大对重大战略型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项目的投入和扶持力度,培育和壮大经济增长点,形成新的优势产业;二是要加大企业自主研发,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实现技术对接和创新,增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三是鼓励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和实验室,打造自主品牌,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四是要依托现有工业企业体系,为新兴产业提供技术装备和人才市场。
下阶段,我市应继续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以“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为抓手,进一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为实现九江工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贡献力量。(来源:九江统计局)
来源:中国九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