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资讯 > 县区传真

武宁县:审批“宁好办” 服务“入心坎”

来源:中国九江网 发布日期: 2025-10-14 14:19 【字体:

近年来,武宁县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抓手,充分发挥行政审批局职能优势,树立“一件事”思维,致力打造“宁好办”服务品牌,推动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好办”“快办”转变,助力创建武宁县一流营商环境。

集成办,集在“一窗通”

将各部门划转事项进行梳理整合,利用相对集中审批权的优势,实行营业执照和行业许可证“一窗申报、同步受理、资料共享、并行审批、证照联发”的联审联办新模式,由原单位联办的“物理组合”上升为“一窗通办”的“化学融合”,将外部串联流程调整为内部并联流程,实现“准入”又“准营”。

综窗改革后,办事窗口从原来的75个精简为46个,实现审批环节精简30%,办理时限压缩20%,并且融合食品经营、出版物经营等多个证照,推进“开办餐饮店、足浴店、理发店、美容美发店、书店、文具店、零食店”等场景的改革。群众只需要提交一个申请表、一套材料,即可同步完成营业执照申领、相关许可证办理等事项。同步对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事项清单、申请表单、材料清单、形式审查要点等进行标准化、规范化梳理,实现“一件事”只填一次表单,只交一份材料,只办一次,稳步推进工程建设项目高频“一件事”高效办成。

帮代办,帮在“全链条”

武宁县组建红色“小赣事”帮办代办队伍,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个性化帮办代办服务。在综合窗口推出“你说我办”服务模式,变“群众填”为“窗口填”,工作人员全程操作代办,申请人只需“动动嘴”即可办理好业务。在政务大厅配备专职帮办代办人员,主动靠前服务,实行“一对一”保姆式精准服务。同步推行重大项目上门服务、重点项目跟踪服务举措,打造“您有事我帮办,您不会我代办”的武宁服务品牌。如巨通公司钨产品冶炼技扩改项目,重大项目帮代办中心第一时间上门帮代办,对项目中涉及的立项备案、节能审查、用地规划等十余项审批环节,实现审批手续“全程代跑”,由帮代办专员协助填写各类格式化申请表,并指导编制专业性报告的提纲。统一收取、报送提交的纸质材料,并在内部审批系统上进行跟踪、催办。审批时限压缩了近60%,减少了企业的人工和时间成本。

同时,推出“证照免费寄”“材料免费印”“印章免费送”等惠民利企政策,55项县内通办事项和87项市内通办事项实现免费邮寄服务,年均邮寄费用达15万元,实现企业开办“零费用”。

容缺办,容在“情深处”

为进一步简化程序,破解经营主体“准入不准营”难题,武宁按照“应简尽简”的原则,针对次要材料暂缺或有瑕疵的情况,只需经营主体签署告知承诺书,即可在领取营业执照的同时获得相应的许可证件或批复文件,实现营业执照和照后许可证审批流程环环相扣、无缝衔接、快速准营。目前已梳理汇总形成了县本级政务服务“告知承诺+容缺办理”审批服务事项清单,共有99个办理项材料容缺,容缺193份材料,7个办理项实质审查容缺。有的事项“容缺”仍然解决不了,武宁还专门设立“办不成事”窗口进行集中攻坚。

有群众在办理不动产权证过户时,因继承关系复杂,缺少了一份亲属关系证明,而此份证明又确为必需材料,经办不成事窗口受理后,坐班主任立即协调当地派出所给群众出具了相关证明,帮助群众办好不动产权证过户,以实际行动诠释“不为不办找理由、只为办好想办法”的服务理念。

延伸办,延在“家门口”

武宁县武安锦城搬迁安置区是全省规模最大的生态移民搬迁安置区,目前已安置3724户14896人,由于搬迁群众仍有土地、山林等资源资产在农村,“人户分离”普遍存在。为解决安置点搬迁群众办事“两头跑”问题,武宁建成一个融窗口办公区、咨询导办区、自助服务区、就业指导区等一体的办事大厅,进驻21个部门,提供就学就业、人社医保、低保助残等服务事项达111项,推行武安锦城“一地申请、一窗受理、一站审批、一次办好”的高效服务模式,群众办事由“县乡办”到“锦城办”,一窗受理率达100%,一站办结率达94.5%,实现“居民办事不出社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收缩

武宁县:审批“宁好办” 服务“入心坎”

发布时间: 2025-10-14 14:19

近年来,武宁县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抓手,充分发挥行政审批局职能优势,树立“一件事”思维,致力打造“宁好办”服务品牌,推动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好办”“快办”转变,助力创建武宁县一流营商环境。

集成办,集在“一窗通”

将各部门划转事项进行梳理整合,利用相对集中审批权的优势,实行营业执照和行业许可证“一窗申报、同步受理、资料共享、并行审批、证照联发”的联审联办新模式,由原单位联办的“物理组合”上升为“一窗通办”的“化学融合”,将外部串联流程调整为内部并联流程,实现“准入”又“准营”。

综窗改革后,办事窗口从原来的75个精简为46个,实现审批环节精简30%,办理时限压缩20%,并且融合食品经营、出版物经营等多个证照,推进“开办餐饮店、足浴店、理发店、美容美发店、书店、文具店、零食店”等场景的改革。群众只需要提交一个申请表、一套材料,即可同步完成营业执照申领、相关许可证办理等事项。同步对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事项清单、申请表单、材料清单、形式审查要点等进行标准化、规范化梳理,实现“一件事”只填一次表单,只交一份材料,只办一次,稳步推进工程建设项目高频“一件事”高效办成。

帮代办,帮在“全链条”

武宁县组建红色“小赣事”帮办代办队伍,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个性化帮办代办服务。在综合窗口推出“你说我办”服务模式,变“群众填”为“窗口填”,工作人员全程操作代办,申请人只需“动动嘴”即可办理好业务。在政务大厅配备专职帮办代办人员,主动靠前服务,实行“一对一”保姆式精准服务。同步推行重大项目上门服务、重点项目跟踪服务举措,打造“您有事我帮办,您不会我代办”的武宁服务品牌。如巨通公司钨产品冶炼技扩改项目,重大项目帮代办中心第一时间上门帮代办,对项目中涉及的立项备案、节能审查、用地规划等十余项审批环节,实现审批手续“全程代跑”,由帮代办专员协助填写各类格式化申请表,并指导编制专业性报告的提纲。统一收取、报送提交的纸质材料,并在内部审批系统上进行跟踪、催办。审批时限压缩了近60%,减少了企业的人工和时间成本。

同时,推出“证照免费寄”“材料免费印”“印章免费送”等惠民利企政策,55项县内通办事项和87项市内通办事项实现免费邮寄服务,年均邮寄费用达15万元,实现企业开办“零费用”。

容缺办,容在“情深处”

为进一步简化程序,破解经营主体“准入不准营”难题,武宁按照“应简尽简”的原则,针对次要材料暂缺或有瑕疵的情况,只需经营主体签署告知承诺书,即可在领取营业执照的同时获得相应的许可证件或批复文件,实现营业执照和照后许可证审批流程环环相扣、无缝衔接、快速准营。目前已梳理汇总形成了县本级政务服务“告知承诺+容缺办理”审批服务事项清单,共有99个办理项材料容缺,容缺193份材料,7个办理项实质审查容缺。有的事项“容缺”仍然解决不了,武宁还专门设立“办不成事”窗口进行集中攻坚。

有群众在办理不动产权证过户时,因继承关系复杂,缺少了一份亲属关系证明,而此份证明又确为必需材料,经办不成事窗口受理后,坐班主任立即协调当地派出所给群众出具了相关证明,帮助群众办好不动产权证过户,以实际行动诠释“不为不办找理由、只为办好想办法”的服务理念。

延伸办,延在“家门口”

武宁县武安锦城搬迁安置区是全省规模最大的生态移民搬迁安置区,目前已安置3724户14896人,由于搬迁群众仍有土地、山林等资源资产在农村,“人户分离”普遍存在。为解决安置点搬迁群众办事“两头跑”问题,武宁建成一个融窗口办公区、咨询导办区、自助服务区、就业指导区等一体的办事大厅,进驻21个部门,提供就学就业、人社医保、低保助残等服务事项达111项,推行武安锦城“一地申请、一窗受理、一站审批、一次办好”的高效服务模式,群众办事由“县乡办”到“锦城办”,一窗受理率达100%,一站办结率达94.5%,实现“居民办事不出社区”。


来源:中国九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