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行政服务中心落实“三集中三到位”工作中,存在人心难聚合、业务难整合、机制难融合的问题,同时面临党组织作用发挥难、活动开展难、党员管理难的问题。瑞昌市大力推行“党建+行政服务”改革实践,通过以党建促业务、以业务强党建,凸显了党建的引领作用,提升了服务效能,刷新了群众的办事体验。在全省率先开通“赣服通”和江西政务网县级分厅,推出了“中介超市”“一窗受理”“高效模拟审批”“企业开办直通车”等含金量高的改革措施。今年5月,九江市公布营商环境自评价报告,瑞昌以遥遥领先的得分获评综合第一,37个得分项全部排名第一。
建平台、强基础,党建工作更有力度。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政务服务的“车速”要跑起来,党建的“引擎”马力要足。一是建强组织平台。将窗口工作人员的党组织关系转入市行政服务中心,接受中心党工委领导。在中心分设两个支部,做到业务工作到哪里,党组织就在哪里开展活动,党员就在哪里发挥作用,以党建工作凝聚人心、推动工作、促进发展。二是建牢阵地平台。树立系统思维,打造“线上”“线下”党建平台。在“线下”,投资10余万元打造标准化党员活动室2个,设置党建文化墙和宣传展板,让党员干部“抬头受教育、低头思感悟”;在“线上”,针对窗口单位工作特点,不断创新组织生活渠道,建好用好工作微信群,通过“微平台、微党课、微活动、微心愿”四微方式,让党建工作活起来。三是建优活动平台。积极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定期组织开展主题演讲、知识竞赛、文体比赛、文艺汇演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解决了人心难聚合、党员难管理、活动难开展等问题,增强了党员干部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
建队伍、强效能,服务群众更有温度。坚持党建引领,抓好队伍建设,以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服务对象的“幸福指数”。一是突出党员示范。积极开展“一个党员一面旗帜”活动,每季度评选党员服务示范窗口和党员先锋岗,营造了“党旗举起来、党徽亮出来、党员动起来”的良好氛围。成立党员为民服务队,深入推行帮办、代办、错时延时服务,2019年提供非工作日政务服务117天,最大限度地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二是强化志愿服务。在服务大厅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为前来办事的企业和群众主动提供指引、咨询等服务;设置“母婴室”“读书吧”“充电站”等便民服务点,配备爱心轮椅、拐杖、雨伞等生活用品,进一步拉近了党群距离。三是坚持岗位淬炼。开设“学习大讲堂”,定期邀请各窗口业务骨干讲解部门业务知识,形成人人当老师、个个做学员、相互为听众的互动学习模式。在导办区创新设立“畅语言”服务台,收集办事企业和群众的意见建议,倒逼责任压实、短板补齐和效能提升。今年以来,累计有11个窗口、14人次获得市级表彰。
建机制、强品牌,政务服务更有亮度。敢于追求卓越、对标一流,深化改革、优化服务、强化机制,着力打造政务服务的新标杆。一是聚力“改”,在服务项目上树品牌。坚持“以项目论英雄”的理念,落实项目服务和政务改革机制,助推项目高效推进。推行重大项目高效模拟审批,将政府投资和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服务时间(不包括环评)分别压缩至39和19个工作日以下;在全省县级率先建立“不见面”网上中介服务超市,通过公平竞争接受项目代理,费用节约率达50%以上。二是对标“创”,在服务企业上树品牌。聚焦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制定系列制度、推出改革实招。敢于打破部门隔膜和技术壁垒,市监、公安、税务等党员服务示范窗口联合发力,在全省首创“企业开办直通车”,企业开办全流程1天之内完成,最快只需150分钟。同时,推进“企业新开办、政府来买单”服务,实现了企业开办“零成本”。三是严格“督”,在服务群众上树品牌。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监督管理,推行“好差评”和“日考勤、月通报、季评比”的考核机制,奖勤罚懒、奖优促劣,形成人人敢担当、事事马上办的良好氛围。
来源:中国九江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