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五公开 > 管理公开 > 财政信息 > 市本级财政预决算

关于九江市2014年市级总预算执行情况和2015年市级总预算草案的报告(书面)

来源:中国九江网 发布日期: 2015-01-27 15:44 【字体:

关于九江市2014年市级总预算执行情况和2015年市级总预算草案的报告(书面)

——2015年1月19日在九江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五次会议上
市财政局局长   李润金

各位代表: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2014年市级总预算执行情况和2015年市级总预算草案,请予审议;2015年市级预算草案,请予审查批准。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4年市级总预算和市级预算执行情况
2014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有效监督和大力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实现“财政年均增百亿”为目标,坚持开源挖潜,努力增收节支,全力服务“双核”发展战略,集中精力抓项目,千方百计促发展,夯实财源增后劲,同时大力组织收入,合理安排支出,全市财政收入持续增长,重点支出得到有效保障,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
   (一)市级总预算执行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2014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执行数213.66亿元,比上年决算数增收37.51亿元,同比增长21.3%,完成汇总各级人代会通过预算的108.5%(下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加上入中央库的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收入,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328.5亿元,比上年增长17.2%。地方收入主要项目执行情况是:
税收收入1611910万元,完成预算105.7%,其中:增值税217849万元,完成预算114.6%;营业税520269万元,完成预算103.1%;企业所得税126043万元,完成预算85.8%;其他税收收入747749万元,完成预算109.4%。非税收入524702万元,完成预算118.3%,其中:行政性收费及罚没收入270389万元,完成预算121.9%;专项收入50315万元,完成预算114.5%;其他非税收入203998万元,完成预算114.6%。
2014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执行数384.02亿元,比上年决算数增长13.5%,完成汇总各级人代会通过预算125.1%(下同)。主要支出项目执行情况是: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01625万元,完成预算168.9%;公共安全支出154572万元,完成预算129.9%;教育支出704593万元,完成预算144.4%;科学技术支出45092万元,完成预算120.9%;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44217万元,完成预算113.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43877万元,完成预算130.3%;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366818万元,完成预算129.3%;节能环保支出75617万元,完成预算121.3%;城乡社区支出 288150万元,完成预算118.8%;农林水支出564729万元,完成预算171.1%;交通运输支出51672万元,完成预算159.9%;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109272万元,完成预算85.6%;商业服务业等支出34223万元,完成预算99.8%;国土海洋气象等支出22130万元,完成预算138.5%;住房保障支出266691万元,完成预算184.2%;粮油物资储备支出9951万元,完成预算128.3%;其他各项支出256994万元,完成预算48.8%。
2、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4年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执行数236.23亿元,完成汇总各级人代会通过预算160.1%(下同)。主要收入项目执行情况是:
散装水泥专项资金收入1561万元,完成预算226.2%;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收入7410万元,完成预算294%;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2211839万元,完成预算159.9%;育林基金收入1503万元,完成预算82.7%;地方水利建设基金收入10658万元,完成预算153.2%;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收入79920万元,完成预算129.2%;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收入2355万元,完成预算115.5%;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收入6645万元,完成预算69.6%;彩票公益金收入6584万元,完成预算168%;其他各项基金收入33832万元,完成预算11.49倍。
2014年全市政府性基金支出执行数250.13亿元,完成汇总各级人代会通过预算149.3%(下同)。主要支出项目执行情况是:
散装水泥专项资金支出402万元,完成预算17.3%;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支出1785万元,完成预算45.9%;地方水利建设基金支出7038万元,完成预算44.2%;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支出2234973万元(主要用于土地成本支出、城市建设等),完成预算154.3%;育林基金支出883万元,完成预算31.5% ;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支出127158万元,完成预算223.2%;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支出2403万元,完成预算64%;彩票公益金支出14190万元,完成预算107.8%;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支出12332万元,完成预算317.9%;其他各项基金支出100134万元,完成预算80.9%。
(二)市级预算执行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2014年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执行数26.42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6%(下同),同比增长27.4%。主要收入项目执行情况是:
税收收入141495万元,完成预算110.1%,其中:增值税14295万元,完成预算95.6%;营业税32286万元,完成预算107.4%;企业所得税9406万元,完成预算94.3%;其他税收收入85508万元,完成预算116.3%。非税收入122697万元,完成预算101.6%,其中:行政性收费及罚没收入78017万元,完成预算110.7%;专项收入12996万元,完成预算139.4%;其他非税收入31684万元,完成预算77.4%。
    2014年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执行数617157万元,完成调整预算145.4%(下同)。主要支出项目执行情况是: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1255万元,完成预算173.1%;公共安全支出46264万元,完成预算112.8%;教育支出121878万元,完成预算194.3%;科学技术支出3172万元,完成预算56.9%;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0853万元,完成预算12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96328万元,完成预算140.7%;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28599万元,完成预算109.8%;节能环保支出8702万元,完成预算175.5%;城乡社区支出21254万元,完成预算94.5%;农林水支出69628万元,完成预算137.2%;交通运输支出15105万元,完成预算41.8%;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4252万元,完成预算91.4%;商业服务业等支出7253万元,完成预算147.8%;国土海洋气象等支出2395万元,完成预算139.2%;住房保障支出53268万元,完成预算495.5%;粮油物资储备支出2461万元,完成预算153.7%;其他各项支出84490万元,完成预算169.7%。
2014年市级总预算和市本级预算执行中,总支出超年初预算较多,主要是年度预算执行中上级实际补助数超年初预计上级补助数较多;部分支出项目超出预算,部分支出项目低于预算,主要是年度预算执行中其他支出科目中预备费、预留的专项资金和预留调资安排的支出相应列入有关预算科目。
2、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4年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执行数40.4亿元,完成预算131%。主要收入项目执行情况是:
散装水泥专项资金收入515万元,完成预算103%;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收入700万元,完成预算100%;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364912万元,完成预算128.6%;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收入8859万元,完成预算59.1%;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收入779万元,完成预算35.8%;彩票公益金收入1846万元,完成预算171.4%;育林基金收入160万元,完成预算32%;地方水利建设基金收入4560万元,完成预算124.9%;其他各项基金收入21829万元,完成预算21.8倍。
2014年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执行数41.4亿元,完成预算133.6%(下同)。主要支出项目执行情况是:
散装水泥专项资金支出183万元,完成预算45.8%;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支出125万元,完成预算22.3%;地方水利建设基金支出3357万元,完成预算66%;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支出343221万元(主要用于土地成本支出、城市建设),完成预算120.9%;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支出37989万元,完成预算253.3%;残疾人就业保障基金支出691万元,完成预算92.1%;彩票公益金支出2392万元,完成预算222.1%;其他各项基金支出25787万元,完成预算8.9倍。
市级预算执行结果,实现了当年收支平衡,略有结余。
从预算执行情况看,2014年全市财政收支运行良好,实现了财政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一是财政总收入继续保持全省第二。2014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328.5亿元,同比增收48.3亿元,超过历年增量,总量全省第二,增幅全省第一。税收占财政总收入比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县级财政总收入完成260.4亿元。二是财税征管力度不断加强。密切关注财政收入进度,及时解决收入征管中遇到的问题;构建财税征管大格局,强化财源控管手段,搭建财税综合信息平台,推进财税信息共享及其运用,堵塞税收漏洞;根据收入进度情况不定期开展收入督查,增强各地各部门的均衡入库意识,促进了收入较快增长。三是财源培植力度不断加大。2014年市本级安排沿江开发专项资金3000万元,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3000万元,市级工业企业技术改造专项资金2200万元、服务业发展资金1000万元、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520万元、外贸发展专项资金200万元,投入力度创历年新高,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同时积极向上级争取财税政策以及资金扶持。采取财政贴息、财政信用担保、以奖代补、“财园信贷通”、“财企惠贷通”等方式引导带动信贷、社会资本投入,千方百计支持企业发展,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全年共通过“财园信贷通”为全市1231家企业放款42.56亿元。四是财政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坚决贯彻落实八项规定要求,积极落实各项增收节支措施,优化支出结构,在实现“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的前提下,较好地保障了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支持经济发展等重点支出的需要。2014年全市财政支出共完成384.02亿元,同比增支45.82亿元,增长13.5%,涉及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与就业、医疗卫生、节能环保、城乡社区事务、住房保障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支出共计292.5亿元,占全市支出的76.2%。同时,再次提高了中心城区环卫工人、“三无”人员等弱势群体和城区社区保障经费。五是财政监督举措不断完善。深入开展了小金库治理和市级预算单位银行账户清理工作;进一步加大了财政投资评审和财政绩效评价力度,市本级共审减送审项目金额6.29亿元;组织市直预算单位全面开展了2013年度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自评价工作,会同市人大财经委组织了对市水利局防汛抗旱经费、市工信委工业技改贴息经费、市科技局科技三项费用、市残联残疾人就业基金等四个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工作;重点开展了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元旦春节期间公务接待、公务用车、会议培训及检查评比达标活动等经费支出的财务专项重点检查、对市直有关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以及民生资金监督检查,确保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相关规定落到实处。六是资金管理机制不断健全。结合我市实际,研究出台了《九江市市直单位追加财政预算管理暂行办法》、《九江市政府投资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九江市政府本级融资平台融资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九江市市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九江市政府性债务管理办法》、《九江市中心城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使用管理办法》等六个资金管理办法和三公经费管理的相关制度,进一步规范了财政资金管理。
2014年预算任务的完成和财政工作取得的新进展,来之不易,这是正确执行市委各项方针决策的结果,是市人大、政协大力支持、有效监督的结果,是全市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密切配合的结果,是全市广大财税干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奋力拼搏的结果。借此机会,谨向理解、关心、支持我市财政工作的各位人大代表、各位政协委员、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财政预算执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财力的增长同财政收入的增长不够匹配,收入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财政收入征管和财政资金的监督管理还存在薄弱环节,需要进一步加强;三是全省各地竞相发展、快速发展态势咄咄逼人,赶超发展保位次压力较大;四是财政收支矛盾仍然突出。一方面税费改革、收入分配、公务用车等改革支出压力较大,另一方面,稳定经济发展、推进项目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化解债务风险也给财政保障带来巨大压力。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积极采取措施,着力解决。
二、2015年市级总预算和市级预算草案
根据对当前我市经济形势的分析和市委的要求,2015年全市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市委的决策和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部署,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和落实好积极的财政政策,紧紧围绕“决战大工业,打造大门户,推进大统筹,改善大民生,实现大跨越”,全力培植财源,夯实财政增收基础;坚持厉行节约,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控制一般性支出,加大对民生支出的保障力度;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着力提高财政管理水平,为实现财政年均增百亿,工业五年过万亿,为全力做大九江、争得双核地位继续努力奋斗。
按照我市“十二五”规划要求,同时考虑2015年收入增减因素和各方面需要和可能,按照上述指导思想,依据“十二五”及今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我们编制了2015年市级总预算和市级预算草案。
(一)2015年市级总预算
1.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安排情况
2015年全市财政总收入预算安排377.8亿元,比2014年收入执行数增长15%;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245.7亿元,比2014年收入执行数增长15%,主要安排情况是:
  税收收入1835134万元,其中:增值税253828万元,营业税567077万元,企业所得税138815万元,个人所得税39094万元,其他税收收入836320万元;非税收入621970万元,其中:行政性收费及罚没收入315845万元,专项收入60630万元,其他非税收入245495万元。
2015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加上上级补助收入、上年结余、调入资金等,减去上解支出等,预算财力为347.85亿元。2015年市级总预算支出安排347.85亿元,预算收支平衡。主要支出项目安排情况是: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63161万元;公共安全支出141065万元;教育支出596309万元;科学技术支出43375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40789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80161万元;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290324万元;节能环保支出67935万元;城乡社区支出301926万元;农林水支出433383万元;交通运输支出61455万元;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137128万元;商业服务业等支出37094万元;国土海洋气象等支出18450万元;住房保障支出124893万元;粮油物资储备支出6707万元;其他各项支出434331万元。
2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安排情况
2015年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安排173.84亿元,其中:散装水泥专项资金收入980万元,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收入3740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623595万元,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收入65023万元,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收入8354万元,彩票公益金收入11189万元,其他各项基金收入25552万元。
上述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加上级补助收入及调入资金,减去上解支出等,2015年全市当年可安排的政府性基金财力为178.22亿元,2015年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178.22亿元,预算收支平衡。主要支出项目安排情况是:
散装水泥专项资金支出825万元,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支出3581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支出1652845万元(主要用于土地成本支出、城市建设等),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支出65023万元,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支出8354万元,彩票公益金支出11189万元,其他各项基金支出40375万元。
3、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安排情况
2010年,国务院决定试编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根据省厅统一部署,我市从2010年起由市财政局牵头,会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卫生部门一起,按照自下而上、层层审核的原则汇总编制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社会保险基金包括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7项基金,实行专户存储、分账核算、自求平衡。按照新《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要求,从今年起正式向市人代会报告全市和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草案。
2015年全市7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909727万元,较2014年执行数增长9%,其中:保险费收入444846万元,财政补贴收入416819万元;全市7项社会保险基金支出858132万元,较2014年执行数增长13%;本年收支结余 51595万元,年末滚存结余728743万元。
以上是市代编预算,待各级人代会审批同级预算逐级报市后,再汇编2015年全市总预算,报市人大常委会备案。
(二)2015年市级预算
1、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安排情况
2015年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27.74亿元,比2014年执行数增长5%。主要收入项目的安排情况是:
税收收入143109万元,其中:增值税16309万元,营业税37200万元,企业所得税11200万元,个人所得税4200万元,契税收入51100万元,其他税收收入23100万元;非税收入134293万元,其中:行政性收费及罚没收入81160万元,专项收入20122万元,其他非税收入33011万元。
2015年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加上上级补助收入、上年结余、调入资金等,减去上解支出等,预算财力为64.17亿元。2015年市本级预算支出安排64.17亿元,预算收支平衡。主要支出项目安排情况是: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8347万元;公共安全支出49753万元;教育支出99750万元;科学技术支出6138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0525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10054万元;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33276万元;节能环保支出10642万元;城乡社区支出15985万元;农林水支出70977万元;交通运输支出34003万元;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8169万元;商业服务业等支出9913万元;国土海洋气象等支出2777万元;住房保障支出30615万元;粮油物资储备支出2147万元;其他各项支出108652万元。
2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安排情况
2015年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安排58.76亿元。其中:散装水泥专项资金收入420万元,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收入700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551370万元,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收入12000万元,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收入470万元,彩票公益金收入1424万元,其他各项基金收入21254万元。
上述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加上级补助收入及调入资金,减去上解支出等,2015年市本级当年可安排的政府性基金财力为60.67亿元,2015年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60.67亿元,预算收支平衡。主要支出项目安排情况是:
散装水泥专项资金支出336万元,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支出560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支出570620万元(主要是用于土地成本支出、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等),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支出12000万元,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支出470万元,彩票公益金支出1424万元,其他各项基金支出21254万元。
3、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安排情况
2015年市本级开展了5项社会保险,分别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实行属地管理。2015年,市本级5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234474万元,较2014年执行数增长7%,主要是省厅为弥补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缺口将进一步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及市本级社保经办机构加大征缴力度。其中:保险费收入143857万元,财政补贴收入68200万元;市本级5项社会保险基金支出255659万元,较2014年执行数增长12%;本年收支结余-21185万元,年末滚存结余88798万元。
4、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安排情况
根据统一部署,我市本级从2015年起由财政部门牵头,各国有监管部门配合试编我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根据省政府有关文件规定,不具备条件的县区可以暂不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由于目前我市各县(市、区)不具备编制条件,故暂未编制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按照新《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要求,从今年起正式向市人代会报告我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草案。
2015年我市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4025万元。其中利润收入1701万元,股息股利收入8697 万元,产权转让收入 1148万元,其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资产出租收入) 2479万元。
2015年我市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 14025万元,其中资本性支出11231万元,费用性支出2794 万元。按项目分为六类支出:1、国有经济结构调整支出(用于支持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国有资本投向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等调整支出)12039万元;2、公益性设施投资补助支出(用于对提供公共服务的公益性企业的支出)500 万元;3、战略性产业发展支出(用于支持前瞻性战略性产业发展的支出)500 万元;4、支持科技进步支出(用于科学技术方面的支出,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等)200 万元;5、改革成本支出(企业改革、改制支出) 500万元;6、其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主要用于主管部门监管费用) 286万元。
   三、增强定力,团结拼搏,确保完成2015年预算任务
2015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市推进发展升级、全力做大九江,开创双核发展新征程的关键之年。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市委的决策部署和本次人代会精神,咬定目标不放松,坚持开源挖潜,做大财政“蛋糕”,壮大财政实力,提高保障能力,促进全市财政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大力支持经济发展,增强财政增收后劲牢牢把握稳定增长的重要任务,积极适应新常态,大力培育发展新动力,努力把我市财政总量做大、实力做强。一是充分发挥财税优惠政策和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夯实经济发展基础。二是紧紧围绕“工业五年过万亿”工作目标,加大对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积极对接中央、省产业发展政策,千方百计争取工业企业产业振兴和技改节能等上级财政补助资金,支持工业经济发展。三是继续深入推进“财园信贷通”融资模式,优化发展环境,支持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四是完善和优化财政支持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着力培植壮大可持续财源。
2、大力加强收入征管,不断提升收入质量。一是加强收入调度。完善财税征管联席会议机制,强化国税、地税、国土和财政部门的沟通协调。二是落实征管责任。建立收入分级进度考核机制,完善目标责任制、征管奖惩制、漏征漏管追究制度。三是加强税源监控。市本级财政综合信息平台已经正式上线,下一步要向县市推开,全面建立“政府领导、财税主导、部门配合、法制保障、现代化技术支撑”的工作机制,强化财源控管手段,确保财税收入应收尽收。四是严格非税收入管理,做好基础分析工作,拓宽增收渠道。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对城市建设配套费和国有资本收益等重点收入的征管。
3、大力优化支出结构,更加注重改善民生。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若干规定要求,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严禁铺张浪费,坚决压缩一般性支出,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刀刃上,在保证机关正常运转和社会稳定的基础上,优先保障惠民生促发展的重点支出。一是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增强财政基本保障能力,减轻本级财政压力。二是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特别是重点支持水利发展、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教育、保障性住房建设等直接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事业发展,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4、大力推进依法理财,确保资金安全高效。一是加强预算管理。建立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强化预算约束力,提高年初预算到位率。 二是强化国库资金监管。完善零余额账户管理和大额资金拨付监管机制,加强资金安全风险控制。三是加强财政监督管理,完善财政监督机制。通过对会计信息质量、民生资金和重大工程专项资金使用情况、预算编制和执行等监督检查,确保资金安全、干部安全。四是继续做好财政投资评审工作,为政府节约资金,确保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五是切实防范债务风险。完善债务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债券资金对稳增长的促进作用,发挥好资金使用绩效,建立健全还债准备金常态机制。
5、大力深化财政改革,提高科学理财水平。一是进一步深化部门预算改革,改进部门预算编制,完善项目预算编制方法,做好三年滚动预算编制规划,加强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同时,加大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公开力度,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检查。二是全面深化税制改革,推进“营改增”和资源税等税制改革,做好其他税费改革工作。三是全面推进国库集中支付,范围扩大到乡镇各级。四是推进绩效评价。扩大绩效评价项目范围,提高绩效管理工作质量,加大绩效结果评价应用。五是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六是加大财政信息化建设力度,完善财政信息公开发布平台。
各位代表,马驰原野繁花茂,羊跃神州事业兴,新的一年财政发展改革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让我们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监督指导下,凝心聚力,改革创新,扎实工作,开拓进取,为全面完成今年财政收支预算任务,为全力做大九江,争得双核地位而不懈奋斗!

附:   
有关情况说明及名词解释

一、有关情况说明
    1、为什么财政支出大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4年全市财政支出执行数384.02亿元,比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执行数213.66亿元要大,是因为财政支出中除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的支出外,还包括由上年结转资金、中央税收返还资金、上级补助资金以及调入资金安排的支出。
2、为什么2015年全市财政支出预算数小于2014年全市财政支出执行数。2015年全市财政支出预算安排347.85亿元,比2014年全市财政支出执行数384.02亿元要小,主要是因为2014年财政支出执行数中包括上级专项拨款安排的支出,而上级专项拨款在年初预算安排时无法确定,故年初预算中只包含了一部分,所以2015年财政支出预算安排数会比2014年财政支出执行数小。
二、有关名词解释
财政总收入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财政总收入是指相对于1994年实行“分税制”以前的老口径收入,一般包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入中央金库的消费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但不包括车辆购置税和海关代征的增值税、消费税。财政部不要求各地统计上报汇总,所以全国没有统一的数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是按照财政部规定的统一科目和口径统计的收入,包括地方固定收入以及中央与地方共享收入中地方所得部分。由于财政部按此口径统一汇总数据,因而可以直接反映、比较各地财政收入增长情况。
部门预算:是指与财政部门直接发生缴拨款关系的一级预算单位的预算,它由本部门所属各单位的预算组成,全貌反映一个部门收支状况。
政府性基金预算:为了全面反映纳入预算管理的政府性基金收支活动,财政部专门设置基金预算,专款专用,自求平衡。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项目主要包括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彩票公益金等。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是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社会保险制度的实施计划和任务编制的、经规定程序审批的年度基金财务收支计划。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指国家以所有者身份依法取得国有资本收益,并对所得收益进行分配而发生的各项收支预算。
转移支付:是上级财政对下级财政的一种财力性补助。它是按规定根据各地一些经济指标,依照统一的公式测算出当地的标准收入与标准支出,对标准支出大于标准收入的地方,按一定系数给予补助。
非税收入:是指政府在税收、债务收入以外取得的财政资金,是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益、罚没收入、以政府名义接受的捐赠收入、主管部门集中收入以及政府财政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等。
国库集中支付:是指通过取消预算单位基本账户,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将所有的财政资金集中到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资金支付从国库单一账户直接到收款人的一种财政资金管理形式。这改变了过去先将财政资金层层拨付到预算单位,再由预算单位分散支付给收款人的做法,从而有效减少中间环节,减少资金占用,方便单位及时用款,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公务卡:是预算单位工作人员持有的,主要用于日常公务支出和财务报销业务的信用卡。它既具有一般银行卡所具有的授信消费等共同属性,同时又具有财政财务管理的独特属性。
收支两条线:是指政府对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等政府非税收入的管理方式,即有关部门取得的非税收入与发生的支出脱钩,收入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支出不和收入挂钩,而是由财政部门根据各单位履行职能的需要按标准核定并拨付的资金管理模式。这是一项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重要措施。
政府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通过采购代理机构组织供应商公开招标,降低采购成本,获得质量更好的商品和服务,有助于少花钱多办事。
财园信贷通”:“财园信贷通”融资新模式是由省财政与工业园区管委会按1:1的比例筹集资金存入合作银行,作为园区企业贷款的风险保证金。银行按照不低于保证金8倍放大贷款额度,向园区企业提供流动资金贷款,具有门槛低、无抵押担保、资金足、手续简、负担轻、时间短等特点,可以达到企业、银行、工业园区多方共赢目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收缩

关于九江市2014年市级总预算执行情况和2015年市级总预算草案的报告(书面)

发布时间: 2015-01-27 15:44

关于九江市2014年市级总预算执行情况和2015年市级总预算草案的报告(书面)

——2015年1月19日在九江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五次会议上
市财政局局长   李润金

各位代表: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2014年市级总预算执行情况和2015年市级总预算草案,请予审议;2015年市级预算草案,请予审查批准。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4年市级总预算和市级预算执行情况
2014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有效监督和大力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实现“财政年均增百亿”为目标,坚持开源挖潜,努力增收节支,全力服务“双核”发展战略,集中精力抓项目,千方百计促发展,夯实财源增后劲,同时大力组织收入,合理安排支出,全市财政收入持续增长,重点支出得到有效保障,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
   (一)市级总预算执行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2014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执行数213.66亿元,比上年决算数增收37.51亿元,同比增长21.3%,完成汇总各级人代会通过预算的108.5%(下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加上入中央库的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收入,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328.5亿元,比上年增长17.2%。地方收入主要项目执行情况是:
税收收入1611910万元,完成预算105.7%,其中:增值税217849万元,完成预算114.6%;营业税520269万元,完成预算103.1%;企业所得税126043万元,完成预算85.8%;其他税收收入747749万元,完成预算109.4%。非税收入524702万元,完成预算118.3%,其中:行政性收费及罚没收入270389万元,完成预算121.9%;专项收入50315万元,完成预算114.5%;其他非税收入203998万元,完成预算114.6%。
2014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执行数384.02亿元,比上年决算数增长13.5%,完成汇总各级人代会通过预算125.1%(下同)。主要支出项目执行情况是: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01625万元,完成预算168.9%;公共安全支出154572万元,完成预算129.9%;教育支出704593万元,完成预算144.4%;科学技术支出45092万元,完成预算120.9%;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44217万元,完成预算113.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43877万元,完成预算130.3%;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366818万元,完成预算129.3%;节能环保支出75617万元,完成预算121.3%;城乡社区支出 288150万元,完成预算118.8%;农林水支出564729万元,完成预算171.1%;交通运输支出51672万元,完成预算159.9%;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109272万元,完成预算85.6%;商业服务业等支出34223万元,完成预算99.8%;国土海洋气象等支出22130万元,完成预算138.5%;住房保障支出266691万元,完成预算184.2%;粮油物资储备支出9951万元,完成预算128.3%;其他各项支出256994万元,完成预算48.8%。
2、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4年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执行数236.23亿元,完成汇总各级人代会通过预算160.1%(下同)。主要收入项目执行情况是:
散装水泥专项资金收入1561万元,完成预算226.2%;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收入7410万元,完成预算294%;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2211839万元,完成预算159.9%;育林基金收入1503万元,完成预算82.7%;地方水利建设基金收入10658万元,完成预算153.2%;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收入79920万元,完成预算129.2%;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收入2355万元,完成预算115.5%;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收入6645万元,完成预算69.6%;彩票公益金收入6584万元,完成预算168%;其他各项基金收入33832万元,完成预算11.49倍。
2014年全市政府性基金支出执行数250.13亿元,完成汇总各级人代会通过预算149.3%(下同)。主要支出项目执行情况是:
散装水泥专项资金支出402万元,完成预算17.3%;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支出1785万元,完成预算45.9%;地方水利建设基金支出7038万元,完成预算44.2%;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支出2234973万元(主要用于土地成本支出、城市建设等),完成预算154.3%;育林基金支出883万元,完成预算31.5% ;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支出127158万元,完成预算223.2%;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支出2403万元,完成预算64%;彩票公益金支出14190万元,完成预算107.8%;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支出12332万元,完成预算317.9%;其他各项基金支出100134万元,完成预算80.9%。
(二)市级预算执行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2014年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执行数26.42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6%(下同),同比增长27.4%。主要收入项目执行情况是:
税收收入141495万元,完成预算110.1%,其中:增值税14295万元,完成预算95.6%;营业税32286万元,完成预算107.4%;企业所得税9406万元,完成预算94.3%;其他税收收入85508万元,完成预算116.3%。非税收入122697万元,完成预算101.6%,其中:行政性收费及罚没收入78017万元,完成预算110.7%;专项收入12996万元,完成预算139.4%;其他非税收入31684万元,完成预算77.4%。
    2014年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执行数617157万元,完成调整预算145.4%(下同)。主要支出项目执行情况是: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1255万元,完成预算173.1%;公共安全支出46264万元,完成预算112.8%;教育支出121878万元,完成预算194.3%;科学技术支出3172万元,完成预算56.9%;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0853万元,完成预算12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96328万元,完成预算140.7%;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28599万元,完成预算109.8%;节能环保支出8702万元,完成预算175.5%;城乡社区支出21254万元,完成预算94.5%;农林水支出69628万元,完成预算137.2%;交通运输支出15105万元,完成预算41.8%;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4252万元,完成预算91.4%;商业服务业等支出7253万元,完成预算147.8%;国土海洋气象等支出2395万元,完成预算139.2%;住房保障支出53268万元,完成预算495.5%;粮油物资储备支出2461万元,完成预算153.7%;其他各项支出84490万元,完成预算169.7%。
2014年市级总预算和市本级预算执行中,总支出超年初预算较多,主要是年度预算执行中上级实际补助数超年初预计上级补助数较多;部分支出项目超出预算,部分支出项目低于预算,主要是年度预算执行中其他支出科目中预备费、预留的专项资金和预留调资安排的支出相应列入有关预算科目。
2、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4年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执行数40.4亿元,完成预算131%。主要收入项目执行情况是:
散装水泥专项资金收入515万元,完成预算103%;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收入700万元,完成预算100%;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364912万元,完成预算128.6%;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收入8859万元,完成预算59.1%;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收入779万元,完成预算35.8%;彩票公益金收入1846万元,完成预算171.4%;育林基金收入160万元,完成预算32%;地方水利建设基金收入4560万元,完成预算124.9%;其他各项基金收入21829万元,完成预算21.8倍。
2014年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执行数41.4亿元,完成预算133.6%(下同)。主要支出项目执行情况是:
散装水泥专项资金支出183万元,完成预算45.8%;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支出125万元,完成预算22.3%;地方水利建设基金支出3357万元,完成预算66%;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支出343221万元(主要用于土地成本支出、城市建设),完成预算120.9%;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支出37989万元,完成预算253.3%;残疾人就业保障基金支出691万元,完成预算92.1%;彩票公益金支出2392万元,完成预算222.1%;其他各项基金支出25787万元,完成预算8.9倍。
市级预算执行结果,实现了当年收支平衡,略有结余。
从预算执行情况看,2014年全市财政收支运行良好,实现了财政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一是财政总收入继续保持全省第二。2014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328.5亿元,同比增收48.3亿元,超过历年增量,总量全省第二,增幅全省第一。税收占财政总收入比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县级财政总收入完成260.4亿元。二是财税征管力度不断加强。密切关注财政收入进度,及时解决收入征管中遇到的问题;构建财税征管大格局,强化财源控管手段,搭建财税综合信息平台,推进财税信息共享及其运用,堵塞税收漏洞;根据收入进度情况不定期开展收入督查,增强各地各部门的均衡入库意识,促进了收入较快增长。三是财源培植力度不断加大。2014年市本级安排沿江开发专项资金3000万元,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3000万元,市级工业企业技术改造专项资金2200万元、服务业发展资金1000万元、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520万元、外贸发展专项资金200万元,投入力度创历年新高,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同时积极向上级争取财税政策以及资金扶持。采取财政贴息、财政信用担保、以奖代补、“财园信贷通”、“财企惠贷通”等方式引导带动信贷、社会资本投入,千方百计支持企业发展,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全年共通过“财园信贷通”为全市1231家企业放款42.56亿元。四是财政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坚决贯彻落实八项规定要求,积极落实各项增收节支措施,优化支出结构,在实现“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的前提下,较好地保障了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支持经济发展等重点支出的需要。2014年全市财政支出共完成384.02亿元,同比增支45.82亿元,增长13.5%,涉及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与就业、医疗卫生、节能环保、城乡社区事务、住房保障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支出共计292.5亿元,占全市支出的76.2%。同时,再次提高了中心城区环卫工人、“三无”人员等弱势群体和城区社区保障经费。五是财政监督举措不断完善。深入开展了小金库治理和市级预算单位银行账户清理工作;进一步加大了财政投资评审和财政绩效评价力度,市本级共审减送审项目金额6.29亿元;组织市直预算单位全面开展了2013年度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自评价工作,会同市人大财经委组织了对市水利局防汛抗旱经费、市工信委工业技改贴息经费、市科技局科技三项费用、市残联残疾人就业基金等四个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工作;重点开展了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元旦春节期间公务接待、公务用车、会议培训及检查评比达标活动等经费支出的财务专项重点检查、对市直有关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以及民生资金监督检查,确保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相关规定落到实处。六是资金管理机制不断健全。结合我市实际,研究出台了《九江市市直单位追加财政预算管理暂行办法》、《九江市政府投资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九江市政府本级融资平台融资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九江市市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九江市政府性债务管理办法》、《九江市中心城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使用管理办法》等六个资金管理办法和三公经费管理的相关制度,进一步规范了财政资金管理。
2014年预算任务的完成和财政工作取得的新进展,来之不易,这是正确执行市委各项方针决策的结果,是市人大、政协大力支持、有效监督的结果,是全市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密切配合的结果,是全市广大财税干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奋力拼搏的结果。借此机会,谨向理解、关心、支持我市财政工作的各位人大代表、各位政协委员、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财政预算执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财力的增长同财政收入的增长不够匹配,收入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财政收入征管和财政资金的监督管理还存在薄弱环节,需要进一步加强;三是全省各地竞相发展、快速发展态势咄咄逼人,赶超发展保位次压力较大;四是财政收支矛盾仍然突出。一方面税费改革、收入分配、公务用车等改革支出压力较大,另一方面,稳定经济发展、推进项目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化解债务风险也给财政保障带来巨大压力。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积极采取措施,着力解决。
二、2015年市级总预算和市级预算草案
根据对当前我市经济形势的分析和市委的要求,2015年全市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市委的决策和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部署,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和落实好积极的财政政策,紧紧围绕“决战大工业,打造大门户,推进大统筹,改善大民生,实现大跨越”,全力培植财源,夯实财政增收基础;坚持厉行节约,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控制一般性支出,加大对民生支出的保障力度;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着力提高财政管理水平,为实现财政年均增百亿,工业五年过万亿,为全力做大九江、争得双核地位继续努力奋斗。
按照我市“十二五”规划要求,同时考虑2015年收入增减因素和各方面需要和可能,按照上述指导思想,依据“十二五”及今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我们编制了2015年市级总预算和市级预算草案。
(一)2015年市级总预算
1.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安排情况
2015年全市财政总收入预算安排377.8亿元,比2014年收入执行数增长15%;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245.7亿元,比2014年收入执行数增长15%,主要安排情况是:
  税收收入1835134万元,其中:增值税253828万元,营业税567077万元,企业所得税138815万元,个人所得税39094万元,其他税收收入836320万元;非税收入621970万元,其中:行政性收费及罚没收入315845万元,专项收入60630万元,其他非税收入245495万元。
2015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加上上级补助收入、上年结余、调入资金等,减去上解支出等,预算财力为347.85亿元。2015年市级总预算支出安排347.85亿元,预算收支平衡。主要支出项目安排情况是: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63161万元;公共安全支出141065万元;教育支出596309万元;科学技术支出43375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40789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80161万元;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290324万元;节能环保支出67935万元;城乡社区支出301926万元;农林水支出433383万元;交通运输支出61455万元;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137128万元;商业服务业等支出37094万元;国土海洋气象等支出18450万元;住房保障支出124893万元;粮油物资储备支出6707万元;其他各项支出434331万元。
2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安排情况
2015年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安排173.84亿元,其中:散装水泥专项资金收入980万元,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收入3740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623595万元,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收入65023万元,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收入8354万元,彩票公益金收入11189万元,其他各项基金收入25552万元。
上述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加上级补助收入及调入资金,减去上解支出等,2015年全市当年可安排的政府性基金财力为178.22亿元,2015年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178.22亿元,预算收支平衡。主要支出项目安排情况是:
散装水泥专项资金支出825万元,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支出3581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支出1652845万元(主要用于土地成本支出、城市建设等),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支出65023万元,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支出8354万元,彩票公益金支出11189万元,其他各项基金支出40375万元。
3、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安排情况
2010年,国务院决定试编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根据省厅统一部署,我市从2010年起由市财政局牵头,会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卫生部门一起,按照自下而上、层层审核的原则汇总编制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社会保险基金包括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7项基金,实行专户存储、分账核算、自求平衡。按照新《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要求,从今年起正式向市人代会报告全市和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草案。
2015年全市7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909727万元,较2014年执行数增长9%,其中:保险费收入444846万元,财政补贴收入416819万元;全市7项社会保险基金支出858132万元,较2014年执行数增长13%;本年收支结余 51595万元,年末滚存结余728743万元。
以上是市代编预算,待各级人代会审批同级预算逐级报市后,再汇编2015年全市总预算,报市人大常委会备案。
(二)2015年市级预算
1、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安排情况
2015年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27.74亿元,比2014年执行数增长5%。主要收入项目的安排情况是:
税收收入143109万元,其中:增值税16309万元,营业税37200万元,企业所得税11200万元,个人所得税4200万元,契税收入51100万元,其他税收收入23100万元;非税收入134293万元,其中:行政性收费及罚没收入81160万元,专项收入20122万元,其他非税收入33011万元。
2015年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加上上级补助收入、上年结余、调入资金等,减去上解支出等,预算财力为64.17亿元。2015年市本级预算支出安排64.17亿元,预算收支平衡。主要支出项目安排情况是: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8347万元;公共安全支出49753万元;教育支出99750万元;科学技术支出6138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0525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10054万元;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33276万元;节能环保支出10642万元;城乡社区支出15985万元;农林水支出70977万元;交通运输支出34003万元;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8169万元;商业服务业等支出9913万元;国土海洋气象等支出2777万元;住房保障支出30615万元;粮油物资储备支出2147万元;其他各项支出108652万元。
2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安排情况
2015年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安排58.76亿元。其中:散装水泥专项资金收入420万元,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收入700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551370万元,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收入12000万元,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收入470万元,彩票公益金收入1424万元,其他各项基金收入21254万元。
上述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加上级补助收入及调入资金,减去上解支出等,2015年市本级当年可安排的政府性基金财力为60.67亿元,2015年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60.67亿元,预算收支平衡。主要支出项目安排情况是:
散装水泥专项资金支出336万元,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支出560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支出570620万元(主要是用于土地成本支出、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等),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支出12000万元,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支出470万元,彩票公益金支出1424万元,其他各项基金支出21254万元。
3、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安排情况
2015年市本级开展了5项社会保险,分别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实行属地管理。2015年,市本级5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234474万元,较2014年执行数增长7%,主要是省厅为弥补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缺口将进一步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及市本级社保经办机构加大征缴力度。其中:保险费收入143857万元,财政补贴收入68200万元;市本级5项社会保险基金支出255659万元,较2014年执行数增长12%;本年收支结余-21185万元,年末滚存结余88798万元。
4、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安排情况
根据统一部署,我市本级从2015年起由财政部门牵头,各国有监管部门配合试编我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根据省政府有关文件规定,不具备条件的县区可以暂不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由于目前我市各县(市、区)不具备编制条件,故暂未编制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按照新《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要求,从今年起正式向市人代会报告我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草案。
2015年我市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4025万元。其中利润收入1701万元,股息股利收入8697 万元,产权转让收入 1148万元,其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资产出租收入) 2479万元。
2015年我市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 14025万元,其中资本性支出11231万元,费用性支出2794 万元。按项目分为六类支出:1、国有经济结构调整支出(用于支持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国有资本投向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等调整支出)12039万元;2、公益性设施投资补助支出(用于对提供公共服务的公益性企业的支出)500 万元;3、战略性产业发展支出(用于支持前瞻性战略性产业发展的支出)500 万元;4、支持科技进步支出(用于科学技术方面的支出,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等)200 万元;5、改革成本支出(企业改革、改制支出) 500万元;6、其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主要用于主管部门监管费用) 286万元。
   三、增强定力,团结拼搏,确保完成2015年预算任务
2015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市推进发展升级、全力做大九江,开创双核发展新征程的关键之年。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市委的决策部署和本次人代会精神,咬定目标不放松,坚持开源挖潜,做大财政“蛋糕”,壮大财政实力,提高保障能力,促进全市财政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大力支持经济发展,增强财政增收后劲牢牢把握稳定增长的重要任务,积极适应新常态,大力培育发展新动力,努力把我市财政总量做大、实力做强。一是充分发挥财税优惠政策和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夯实经济发展基础。二是紧紧围绕“工业五年过万亿”工作目标,加大对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积极对接中央、省产业发展政策,千方百计争取工业企业产业振兴和技改节能等上级财政补助资金,支持工业经济发展。三是继续深入推进“财园信贷通”融资模式,优化发展环境,支持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四是完善和优化财政支持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着力培植壮大可持续财源。
2、大力加强收入征管,不断提升收入质量。一是加强收入调度。完善财税征管联席会议机制,强化国税、地税、国土和财政部门的沟通协调。二是落实征管责任。建立收入分级进度考核机制,完善目标责任制、征管奖惩制、漏征漏管追究制度。三是加强税源监控。市本级财政综合信息平台已经正式上线,下一步要向县市推开,全面建立“政府领导、财税主导、部门配合、法制保障、现代化技术支撑”的工作机制,强化财源控管手段,确保财税收入应收尽收。四是严格非税收入管理,做好基础分析工作,拓宽增收渠道。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对城市建设配套费和国有资本收益等重点收入的征管。
3、大力优化支出结构,更加注重改善民生。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若干规定要求,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严禁铺张浪费,坚决压缩一般性支出,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刀刃上,在保证机关正常运转和社会稳定的基础上,优先保障惠民生促发展的重点支出。一是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增强财政基本保障能力,减轻本级财政压力。二是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特别是重点支持水利发展、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教育、保障性住房建设等直接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事业发展,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4、大力推进依法理财,确保资金安全高效。一是加强预算管理。建立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强化预算约束力,提高年初预算到位率。 二是强化国库资金监管。完善零余额账户管理和大额资金拨付监管机制,加强资金安全风险控制。三是加强财政监督管理,完善财政监督机制。通过对会计信息质量、民生资金和重大工程专项资金使用情况、预算编制和执行等监督检查,确保资金安全、干部安全。四是继续做好财政投资评审工作,为政府节约资金,确保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五是切实防范债务风险。完善债务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债券资金对稳增长的促进作用,发挥好资金使用绩效,建立健全还债准备金常态机制。
5、大力深化财政改革,提高科学理财水平。一是进一步深化部门预算改革,改进部门预算编制,完善项目预算编制方法,做好三年滚动预算编制规划,加强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同时,加大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公开力度,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检查。二是全面深化税制改革,推进“营改增”和资源税等税制改革,做好其他税费改革工作。三是全面推进国库集中支付,范围扩大到乡镇各级。四是推进绩效评价。扩大绩效评价项目范围,提高绩效管理工作质量,加大绩效结果评价应用。五是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六是加大财政信息化建设力度,完善财政信息公开发布平台。
各位代表,马驰原野繁花茂,羊跃神州事业兴,新的一年财政发展改革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让我们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监督指导下,凝心聚力,改革创新,扎实工作,开拓进取,为全面完成今年财政收支预算任务,为全力做大九江,争得双核地位而不懈奋斗!

附:   
有关情况说明及名词解释

一、有关情况说明
    1、为什么财政支出大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4年全市财政支出执行数384.02亿元,比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执行数213.66亿元要大,是因为财政支出中除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的支出外,还包括由上年结转资金、中央税收返还资金、上级补助资金以及调入资金安排的支出。
2、为什么2015年全市财政支出预算数小于2014年全市财政支出执行数。2015年全市财政支出预算安排347.85亿元,比2014年全市财政支出执行数384.02亿元要小,主要是因为2014年财政支出执行数中包括上级专项拨款安排的支出,而上级专项拨款在年初预算安排时无法确定,故年初预算中只包含了一部分,所以2015年财政支出预算安排数会比2014年财政支出执行数小。
二、有关名词解释
财政总收入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财政总收入是指相对于1994年实行“分税制”以前的老口径收入,一般包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入中央金库的消费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但不包括车辆购置税和海关代征的增值税、消费税。财政部不要求各地统计上报汇总,所以全国没有统一的数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是按照财政部规定的统一科目和口径统计的收入,包括地方固定收入以及中央与地方共享收入中地方所得部分。由于财政部按此口径统一汇总数据,因而可以直接反映、比较各地财政收入增长情况。
部门预算:是指与财政部门直接发生缴拨款关系的一级预算单位的预算,它由本部门所属各单位的预算组成,全貌反映一个部门收支状况。
政府性基金预算:为了全面反映纳入预算管理的政府性基金收支活动,财政部专门设置基金预算,专款专用,自求平衡。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项目主要包括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彩票公益金等。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是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社会保险制度的实施计划和任务编制的、经规定程序审批的年度基金财务收支计划。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指国家以所有者身份依法取得国有资本收益,并对所得收益进行分配而发生的各项收支预算。
转移支付:是上级财政对下级财政的一种财力性补助。它是按规定根据各地一些经济指标,依照统一的公式测算出当地的标准收入与标准支出,对标准支出大于标准收入的地方,按一定系数给予补助。
非税收入:是指政府在税收、债务收入以外取得的财政资金,是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益、罚没收入、以政府名义接受的捐赠收入、主管部门集中收入以及政府财政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等。
国库集中支付:是指通过取消预算单位基本账户,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将所有的财政资金集中到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资金支付从国库单一账户直接到收款人的一种财政资金管理形式。这改变了过去先将财政资金层层拨付到预算单位,再由预算单位分散支付给收款人的做法,从而有效减少中间环节,减少资金占用,方便单位及时用款,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公务卡:是预算单位工作人员持有的,主要用于日常公务支出和财务报销业务的信用卡。它既具有一般银行卡所具有的授信消费等共同属性,同时又具有财政财务管理的独特属性。
收支两条线:是指政府对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等政府非税收入的管理方式,即有关部门取得的非税收入与发生的支出脱钩,收入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支出不和收入挂钩,而是由财政部门根据各单位履行职能的需要按标准核定并拨付的资金管理模式。这是一项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重要措施。
政府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通过采购代理机构组织供应商公开招标,降低采购成本,获得质量更好的商品和服务,有助于少花钱多办事。
财园信贷通”:“财园信贷通”融资新模式是由省财政与工业园区管委会按1:1的比例筹集资金存入合作银行,作为园区企业贷款的风险保证金。银行按照不低于保证金8倍放大贷款额度,向园区企业提供流动资金贷款,具有门槛低、无抵押担保、资金足、手续简、负担轻、时间短等特点,可以达到企业、银行、工业园区多方共赢目的。

来源:中国九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