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市财政局聚焦市场主体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痛点难点,创新推出一系列“硬举措”,通过降成本、提份额、强监管,切实为企业减负松绑,激发市场活力。
降成本,激发市场主体参与政府采购活力。投标交易“零成本”,在全省首推零成本投标,全市累计免交投标保证金约4.5亿元、履约保证金约4亿元。降低门槛“免材料”,全面推行政府采购供应商资格信用承诺制,在供应商资格审查环节,供应商可通过一纸承诺函代替社保、财务等6方面证明文件,极大减轻供应商负担,简化企业纸质证明材料达8千余份。简化流程“提效率”,大力压缩合同签订时间,将合同签订时间原则上由中标(成交)通知书发出之日起 30日缩短至20日,2025年以来,全市合同签订平均用时13.84天,合同公示平均用时0.27天。
提份额,提升市场主体参与政府采购竞争力。为确保中小企业在政府采购中获得更多机会,九江市进一步提高中小企业政府采购预留采购份额,200万元以下的货物、服务采购项目和400万元以下的工程采购项目,原则上全部预留给中小企业。对于超过200万元的货物和服务项目、400万元以上的工程采购项目,面向中小企业的预留份额阶段性提高至45%以上,其中预留给小微企业的比例提升至75%以上,政策期限并将延长至2026年底。据统计,2025年一季度,全市政府采购实际金额85069.33万元,中小企业合同金额77776.92万元,中小微企业合同金额占比91.43%。
强监管,保障市场主体参与政府采购合法权益。强化信用监管,在全省率先建立“信易+政府采购”机制,实现“信用越好,政府采购越容易”,将信用管理深度融入政府采购管理全过程。积极推进政府采购投诉调解,推动争议实质性化解,提升市场主体满意度。建立政府采购投诉处理联席会议制度,提高政府采购投诉处理质效。加强行业引领,指导九江市政府采购协会加强行业引领,引导政府采购市场主体有序竞争、良性发展,努力构建行政监督和行业自律相结合的政府采购监管模式。(政府采购办 王丽芝)
来源:中国九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