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九江市全年进出口情况新闻发布会发布词及记者问答
2022年九江市全年进出口情况新闻发布会主发布词
各位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借此机会,我代表九江海关,向长期以来对海关工作关注、关心和关爱的广大新闻媒体、广大记者朋友表示衷心感谢。下面,我先介绍2022年我市外贸进出口以及九江海关服务外贸保稳提质工作情况。
据九江海关统计,2022年,我市外贸规模实现历史性跨越,进出口总值972.3亿元,连跨800亿元、900亿两大台阶,同比增长49.2%,进出口规模居全省第3位。其中,出口800.1亿元,增长55.6%;进口172.2亿元,增长25.2%,规模分列全省第3和第5位。
刚刚过去的2022年,在南昌海关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九江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九江海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高效统筹口岸疫情防控和促进外贸稳增长,充分发挥海关处在对外开放最前沿、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交汇枢纽作用,全面对接融入优化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以“三促一优”为抓手,千方百计促进外贸保稳提质。
一是促平台,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6月29日支持全省智能化程度最高、吞吐能力最强的集装箱专用码头“九江红光国际港”首票外贸集装箱业务正式启运;8月23日九江港口岸扩大开放瑞昌港区和彭泽港区通过省预验收组验收;支持中欧班列常态化开行,首发中老班列,创新推动“综保区+中欧班列”货物通过“全国通关一体化”模式顺利通关;“一区一策”支持九江综保区提质增效,九江综保区全年进出口183.9亿元,增长1.47倍;放大“口岸+指定场地”平台叠加效应,积极支持九江进境粮食指定监管场地做大做强,共进口粮食11.30万吨、3.2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0%、40.67%。2022年,我关监管进出口集装箱14.7万箱次、进出口货运量257万吨,分别同比增长16.5%、36.7%。
二是促产业,构建内外循环新格局。做实做细“一关一品”产业服务计划,建立辖区重点进出口企业名单、主要业务情况清单,精准服务有机硅等我市主导优势产业提档升级,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循环畅通,全年监管出口有机硅产品24.9亿元,同比增长41.3%,护航“九江制造”更好“走出去”。坚持“一线工作法”,唱响“关‘助’发展”服务品牌,加强对总署和南昌海关已出台惠企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跟踪调研,实事求是了解企业的需求、企业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将“大政策”落实到“小细节”,全力保障辖区重点产业压舱定盘。
三是促整合,释放融合发展新动能。充分发挥“跨境电商综试区+特殊监管区域+开放口岸”等平台优势政策,支持跨境电商全业务覆盖、全模式运行、全链条打通,完成2家企业9个海外仓总署备案,海外仓出口额达4.78亿元。实施“区港一体化”通关模式,推动港口口岸空间延伸及综保区物流仓储、“退、保”税功能放大,全年“区港一体化”进出口集装箱2355个、货值6.87亿元,货值占综保区物流业务的65.6%。推动RCEP落地首年即见成效,推行“网上备案+智能审核+自助打印”原产地业务模式,帮助企业享受国外关税减免1783万元,兄弟医药成为全省首家RCEP项下经核准出口商,2022年我市对RCEP贸易伙伴进出口323.4亿元,同比增长68.2%,增速高于整体19个百分点,占我市同期外贸进出口总值的33.3%。
四是优环境,提升贸易便利新水平。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优势,促进作业模式由“串联”转“并联”,6月1日推动“离港确认”改革全国扩大试点首票落地九江城西港,压缩整体通关时间近40小时。积极扩大“船边直提”“抵港直装”改革覆盖面,2022年全省首票直提直装业务均在九江港落地。落实减税降费措施,防火板用装饰纸的税率调整建议被国家税则委员会采纳,预计将为我市企业年度降税1380万元。扩大AEO政策享惠面,培育新增江铜铅锌、蓝星星火2家AEO高级认证企业;9月22日,英科医疗代表中国海关与格鲁吉亚海关开展AEO线上认证观摩,系我国海关首次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展AEO视频认证观摩。深化“智慧海关”建设,用好全省唯一一台H986机检查验设备,推广货物非侵入式查验,企业“无感化”通关获得感更加明显。叠加运用“互联网+预约通关”“无陪同查验”“智能审图”等措施,持续巩固压缩通关时效,2022年进口整体通关时间(不含国内运输段)为20.2小时,同比下降15.83%。我关推出的“1+N”系列改革创新举措获评江西省“一号改革工程”典型案例、改革创新十佳案例,作为典型经验在省营商环境优化升级视频推进会上展播,并在全国营商环境工作简报刊登。获评江西省优化营商环境先进集体,目前正在公示阶段。
下一步,九江海关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部署要求,持之以恒搭平台、拓通道、畅物流、促经贸、兴产业,坚持以求实、扎实、朴实的作风守国门、促发展,以更加担当有为的奋斗状态,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更大力度促进九江口岸高水平开放、外贸高质量发展,为我市高标准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贡献更多海关智慧、海关力量。
最后,再次感谢各位媒体朋友,也希望各位能一如既往地关心、理解、支持我们九江海关的各项工作。谢谢大家!
答记者问
问题一:刚才严关长介绍2022年我市外贸进出口规模连跨两大台阶,能否详细介绍下去年我市外贸具体有哪些特点?
谢谢您的提问。
2022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我们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要求,全力促进外贸保稳提质,外贸规模实现跨越式增长。2022年,九江外贸进出口总值972.3亿元,增长49.2%,进出口规模居全省第3位,连续跨过800亿、900亿两个台阶。具体看,主要有以下5方面特点:
(一)市场主体活力更足。2022年,我市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992家,增加144家。其中,民营企业进出口762.4亿元,增长55.8%,占同期全市外贸总值的78.4%,为我市稳外贸的重要力量;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56.1亿元,增长26.4%,占16.1%;国有企业进出口53.8亿元,增长38.5%,占5.5%。
2022年,九江外贸五十强企业进出口375.3亿元,增长78.6%,占同期全市进出口总值的38.6%。赛得利(中国)、江铜铅锌、艾普若科技、嘉业发展、蓝星星火、华盛电子、五星纸业、明阳电路等8家企业外贸规模超十亿,其中赛得利(中国)、艾普若、五星纸业等头部企业进出口分别增长50%、34.6%和147.7%。
(二)贸易伙伴更趋多元。2022年,我市对前三大贸易伙伴东盟、美国和欧盟分别进出口250.1亿、95.2亿和83.5亿元,分别增长90.9%、下降0.5%和增长19.9%。同期,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445.3亿元,增长94.9%,增速高于整体45.7个百分点,比重提升10.7个百分点至45.8%,其中出口、进口分别增长111.7%、29.3%。
(三)新型业态发展更快。政策叠加优势激发九江综保区外贸发展活力,九江综保区合计进出口183.9亿元,增长147%,占同期全市外贸总值的18.9%,保税展示、保税维修、保税研发等新业态先后落地,九江综保区全国进出口总值排名大幅前进了20位。跨境电商等新业态迅猛发展,受益于此,2022年我市一般贸易进出口826.8亿元,增长48.1%,占同期全市外贸总值的85%。
(四)商品结构质量更好。2022年,我市机电产品、钢材和高新技术产品为出口前三大商品,分别出口263.7亿元、173亿元、67.8亿元,分别增长20.7%、11.4倍、47.6%。
与此同时,纸浆、纸及其制品进口74亿元,增长29%,占同期全市进口总值的43%,为我市进口主力;机电产品进口50.7亿元,增长107.5%;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集成电路40.3亿元,增长168.4%。
(五)区域发展格局更优。各县区实现全面增长,九江经开区稳居全市外贸龙头地位,进出口197.2亿元,增长38.3%;濂溪区、湖口县、共青城分列2到4位,进出口分别为130.5亿、123.7亿和70.7亿元,分别增长96.8%、13.4%和45.5%。此外,永修县、彭泽县、浔阳区、修水县、武宁县、德安县和都昌县进出口增速也高于整体。
总的来看,在外贸发展面临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显著上升的大背景下,2022年我市外贸克服一系列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影响,进出口较好地实现了既定目标,连跨800亿和900亿两大台阶,成绩实属不易。
回答完毕!
问题二:RCEP生效实施已满一年,海关在帮助辖区企业抢抓RCEP机遇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谢谢您的提问。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落地生效以来,九江海关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支持我市企业抢抓RCEP生效实施重大机遇,推动面向RCEP成员国的全面开放合作,确保RCEP落地首年即见成效。2022年,九江海关共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739份,签证金额3.3亿元,帮助企业享受国外关税减免约1783万元。受理36份RCEP进口报关单,涉及货值1676万元,为企业减免进口税收76.2万元。为认真做好RCEP实施涉及海关各项工作,推动我市进出口企业应享尽享优惠政策,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政策运用更灵活。指导辖区企业抢抓区域贸易高度便利化机遇,扩大我市优势产品出口和优质商品进口。引导企业关注除关税减让外,RCEP对区域贸易便利化的全面安排。为支持企业打造经核准出口商这块通关便利“金招牌”,九江海关以“大数据”方式对符合经核准出口商条件的企业进行了挖潜分析和筛选,靠前培育RCEP项下经核准出口商,指导企业用足用好原产地自主声明便利化措施。2022年,江西首家RCEP项下经核准出口商江西兄弟医药有限公司已成功为两批次货物自主出具原产地声明,涉及货值91.6万元,有效减轻了企业的出证压力。
二是营商环境更优化。九江海关聚焦RCEP贸易便利化各项规则,以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口岸营商环境为目标,抓好各项政策措施贯彻落实。对标RCEP精简单证、高效放行要求,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精简进出口环节监管证件政策落地见效,通关物流环节单证无纸化、电子化和监管智能化、规范化水平大幅提升。对标RCEP简化海关程序要求,常态化提供“不见面审批”等无感通关服务,推行“提前申报”“两步申报”,持续提高海关作业效率。对标RCEP知识产权保护要求,深入开展“龙腾行动”,处置涉嫌侵权货物2批次,11月23日国家知识产权保护检查考核工作组到我关实地检查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工作并予以充分肯定。
三是签发服务更贴心。设立RCEP原产地受理专窗,优化原产地签证流程,“一对一”指导企业做好前期产品预审、原产地属性判定、自助打印设置等基础工作,帮助企业快速申请出具RCEP原产地证书。 持续推进原产地证书智能审核、自助打印等便利化措施,切实帮助企业缩短证书办理时间,降低通关成本。2022年,九江企业原产地证书自助打印率达80.5%,同比增加16个百分点。
在此,我们建议辖区企业抓住RCEP带来的机遇,充分研究RCEP原产地规则与贸易便利化条款,并以此为契机提高我市企业对自贸协定的利用率,实现优惠“应享尽享”。下一步,九江海关将持续密切关注RCEP实施情况,协助企业开展不同协定降税内容的比对和享惠规划,同时帮助企业提升对RCEP区域原产地累积、经核准出口商制度等特色内容的利用水平,充分挖掘协定政策红利,把握区域贸易新机遇。
回答完毕!
问题三:刚刚严关长谈到了海关出台了促进外贸保稳提质系列措施,请问在畅通国际物流方面九江海关有哪些具体的举措?取得成效如何?
谢谢您的提问。
为促进我市外贸保稳提质,确保物畅其流,九江海关结合辖区实际与企业诉求,持续深化改革创新,积极推动海关监管模式改革,实现“快进快出”“优进优出”。
一是以“离港确认”促通关时间压缩。积极参与长江中游三地海关协同工作机制,6月1日推动“离港确认”改革全国扩大试点首票落地九江城西港,2022年采用“离港确认”模式转关单1750票,占全部进口转关单的78.3%,覆盖率和运行成效在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均处于领先地位。2022年全年采用“离港确认”模式(扣除国内运输段后)平均整体通关时间20.2小时,较试点前的41.89小时大幅下降41.4%。
二是以“区港一体化”促优惠政策叠加。持续推进“区港一体化”通关模式,通过在口岸港口(进境地)和九江城西港之间采取转关运输物流方式,将口岸延伸至综保区内,打破区域、地域限制,既推动城西港业务做大做强,又降低了企业物流成本,助力九江综保区物流集散中心建设,实现区港政策叠加、融合发展。2022年通过“区港一体化”模式申报进出口货值6.87亿元,占九江综保区物流业务的65.6%。
三是以“直提直装”促通关模式优化。结合口岸实际情况和货物特点,加强部门协同和跨区联动,积极拓宽进口货物“船边直提”和出口货物“抵港直装”新型物流作业模式,为企业提供更多更加便利的通关模式选择。2022年江西省首票“船边直提”“抵港直装”业务均在九江港落地,减少了集装箱在码头内吊装次数和滞港时间,实现了货物通关“零等待”,有效降低了进出口货物在九江港的物流成本和时间成本。
四是以“中欧班列”促出境通道拓展。2022年3月,开启“国际班列入园区” 新模式,率先在全省开辟了国际班列新通道,实现了综保区保税功能优势与中欧班列运输便捷的无缝对接。2022年11月,实现省内特殊监管区域冷链专列货物入园区,并对接满洲里海关,跨关区全通协作保障江西省首列“九江-莫斯科”中欧班列冷链专列顺利开行。2022年,以中欧班列为主的铁路运输进出口5.7亿元,增长2.2倍。
回答完毕!
问题四:能否介绍下2023年九江海关在推动九江外贸高质量发展方面有哪些新举措?
谢谢您的提问。
2023年,九江海关将聚焦高标准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扎实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激活创新发展“第一动力”,坚定做我市对外开放的践行者、维护者、促进者。重点围绕服务开放发展做好以下5方面工作:
一是促进平台更加优化。跟进落实九江口岸扩大开放的“最后一公里”,推动完成彭泽、瑞昌港区国家验收工作,加快形成“一口岸三港区”的联动发展格局。大力培育保税研发等新兴业态,支持菜鸟、抖音等知名平台企业落户九江综保区,促进“平台+新业态”成为综保区发展的新动能。发挥“初筛鉴定室”作用,用好“附条件提离”措施,促进粮食指定监管场地保稳顺畅,保障粮食等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积极稳妥有序推进肉类恢复进口,更好发挥开放平台功能。
二是促进通道更加畅达。以“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为契机,支持中欧班列常态化开行,助力我市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支持“区港一体化”进出口业务常态化开展,推动口岸、综保区、指定监管场地等平台联动发展。支持开通中日直航货轮,为“赣货浔出”打通国际新通道,助力九江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取得更多成果,支持九江港打造成为长江中下游地区“江海直达、服务全省、辐射周边”的区域中心港。
三是促进物流更加便捷。用好赣沪海关协作备忘录、赣鄂湘三地海关协作机制等框架协议,加大跨关区协作力度,做大中转换装等业务,为企业提供更加便利多元的通关模式选择。积极推动九江港—洋山港“联动接卸”模式加速落地,巩固“离港确认”等改革成效,探索以“离港确认+优化核销”模式破解压缩整体通关时间瓶颈。积极探索“区港一体化+直提直装”模式的联动,将免费用箱期推行至综保区,统筹做大“直提直装”业务。
四是促进经贸更加繁荣。对接优化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打造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升级版。跟踪评估RCEP生效一周年成效,为企业量身打造最佳享惠方案,帮助企业化“政策之利”为“发展之力”,助推九江制造更好“走出去”。加大企业AEO信用培育力度,努力提升认证数量和质量,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广国内段运费从完税价格剔除改革,降低企业关税成本,让我市更多进口企业享受政策红利。
五是促进产业更加兴旺。对接数字经济“一号发展工程”,助力我市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深化“一关一品”建设,聚焦九江新材料等五大重点产业、石化、有机硅等十大特色产业集群,持续擦亮“关”助发展品牌。
回答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