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建红引领生态绿 打造模范机关新闻发布会发布词及记者问答

市生态环境局以党建红引领生态绿 打造模范机关新闻发布会

市生态环境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王新民

主持人、各位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我是市生态环境局新闻发言人王新民。火红的七月,流光溢彩,激情满怀;火红的七月,蓝天如洗,江山如画。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之际,我们在这里举行2023年第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在此,我谨代表九江市生态环境局,对各位媒体朋友以及长期以来关心、支持九江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

2023年,市生态环境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以深化打造“让党放心 人民满意”模范机关为载体,通过党建引领创建、创建促进业务,推动全市生态环境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我局连续四年获全省生态环境系统目标管理考核综合先进单位和全市综合目标管理考核先进单位;荣获全省“五型”政府建设先进集体,市直机关打造模范机关工作先进单位。

本次新闻发布会的主题是以党建红引领生态绿,深化打造模范机关,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下面,在正式发布之前,我先就全市2023年上半年大气和水环境质量状况作一个简要通报。

大气环境质量:2023年上半年,截至6月30日,我市PM2.5浓度均值为35.0微克/立方米,全省排名第9;同比改善0.8%,改善率居全省排名第1;空气优良天数比率为90.1%,全省排名第10;同比提升了2.3个百分点,改善幅度也是全省排名第1。

水环境质量:2023年1-5月,我市地表水省监测断面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为85.7%;总磷平均浓度为0.057mg/L。全市地表水国考断面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为93.8%。鄱阳湖九江湖区水质均值为Ⅳ类,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为25.0%,较全湖区优良率高2.8个百分点;总磷平均浓度为0.057mg/L,较全湖区(0.059mg/L)低3.4%。长江九江段、赣江九江段、修河、柘林湖等重点水体全部达到Ⅱ类及以上水质。全市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为100%。

下面,我正式发布九江市生态环境局以党建红引领生态绿,深化打造“让党放心 人民满意”模范机关,助推生态环境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一、强化“三引领”,打造让党放心的忠诚型机关

一是坚持政治引领。始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党委会议“第一议题”、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第一专题”、党支部组织生活“第一主题”、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第一课题”,在学深悟透、融会贯通上发力,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全市生态环境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今年5月22日,《人民日报》《新华每日电讯》《光明日报》等400余家主流媒体头版报道我局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学好用好权威教材,凝心铸魂汇聚力量,助推长江排污口整治工作情况。二是坚持思想引领。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主线,举办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报告会、“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共建清洁美丽九江”征文比赛,制作《党的二十大精神金句展播》融媒体节目,组织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进基层和《九江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碳达峰碳中和”知识宣讲进社区等活动,强化“报、台、网、微”联动宣传,营造服务中心、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三是坚持党建引领。加强局党委对统战和工青妇等工作领导,召开“喜迎二十大 共话青春梦”青年干部座谈会、组织“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青年节系列活动、“为省运助力 为环保添彩”妇女趣味运动会以及“绿色低碳你我同行 共建清洁美丽世界”党工共建等活动。以六五环境日宣传为契机,深化精神文明建设,开展“九江最美环保人”等选树活动,全面激发广大干部职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强化“三攻坚”,打造干事创业的担当型机关

聚焦“作示范、勇争先”,去年以来克服持续高温干旱对环境质量的不利影响,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建“百日攻坚”专班,找问题、明措施、压责任、抓落实,努力实现九江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九江优良生态环境等相关报道,今年先后在央视《新闻联播》宣传展播。一是打好蓝天提升攻坚战。完善协同治理、应急响应、责任分工、技术保障、调度督查、考核通报等六项机制,全天候、不间断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督导调度。全市的PM2.5年均浓度实现四年连降,刷新了九江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空气质量六项指标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二是打好碧水提升攻坚战。坚持“点、线、面”全面发力,赣鄂皖三省五市共同签订推动《关于长江流域上下游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工作协议》,建成长江九江段152公里水域全覆盖的“一张网”和“空天水岸”立体执法监管体系。鄱阳湖九江湖区水质优良比例连续四年保持全湖区最优。三是打好净土提升攻坚战。成功获批并稳步推进国家级“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加快推进危险废物“五全体系”建设,全面推广“五牌一码”制度,基本建成九江市危废智慧监管平台,全市46座尾矿库实现“一库一策”管理。全市重点建设用地、农用地安全利用率均达到了100%。

三、强化“三服务”,打造群众满意的效能型机关

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局党委班子率先垂范,以更实的便企惠民举措、更好减负帮扶成效,助力经济发展高质高效。一是服务基层“显态度”。建立责任领导包企、局长现场办公等帮扶制度,对县(市、区)引进项目实现帮扶全覆盖,近年以来,我们共帮扶重大项目64个、产业园区14个。常态开展“企业接待日”“服务群众接待日”“千个部门进千企、精准帮扶促发展”等活动,用心用力帮助企业纾困解难,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去年以来共组织服务企业接待日10次,办理服务企业事项346件;组织服务群众接待日12次,受理和办结事项209件。二是服务项目“提速度”。建立“专家评估+部门联审+集体决策”机制,制定优化营商环境17条和全链帮扶环评提速7项措施。采取容缺受理、绿色通道、现场办公、承诺制审批等方式加快项目环评的审批,时间压缩至法定时限的一半。在全省率先建立工业园区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共享机制,通过“数据跑路”实现190家企业受惠,节省企业费用256万余元。此做法获新华社、《人民日报》客户端和《中国环境报》头版头条刊载。三是服务基层“有温度”。树立“跳出支部抓党建、跳出党员抓党建”的理念,扩大党员与群众的互动接触,建立党支部结对共建制度,开展“党建引领转作风 干群一心助振兴”结对帮扶活动,走访脱贫户127人次,落实帮扶村产业帮扶资金60余万元;开展“弘扬雷锋精神 助推乡村振兴”农村环境整治志愿服务活动以及“送科技下基层”调研踏勘活动等,为修水县上奉镇农村环境整治项目进入了国家项目库进行支撑。

四、强化“三转变”,打造风清气正的廉洁型机关

持续深化“改作风、树新风、抓落实”专项治理,充分发挥党建带队伍促业务作用,在提能力、强队伍、转作风上精准发力。一是人才培养由“量变”走向“质变”。2019年,我们市生态环境系统垂直改革完成后,针对不同群体和岗位需求,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类型的培训,累计受训近3000人次。将上挂下派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重要抓手,全年共向省生态环境厅推荐上挂锻炼干部13名。在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创新实施政校联合办学,联合九江学院开办了环境工程在职教育专班,探索出一条生态环境系统干部培养的新途径。二是廉洁教育由“文件”走向“文化”。编排制作《初心》等廉洁教育微视频,开展“强党性、严纪律、改作风、优环境”廉政教育活动,召开领导干部家属座谈会、“以案促改、以案促治”警示教育大会,开展红色阅读会、规范守则教育等活动,推进新时代廉洁意识常态化。完善领导班子党支部联系点、分片包挂等制度,分层分级全覆盖开展政治谈话、政治家访,进一步维护好全市生态环境系统的清风正气。三是干部作风由“坐等”走向“上门”。积极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理念转变、服务转变、方式转变,结合全市重点管控断面百日攻坚行动,开展“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聚力开展八里湖生态环境调研”主题实践活动,为提升水环境质量提供可参考性的调研报告;组织党员干部进村入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党日、“党建引领 联企连心”主题帮扶等活动,主动上门讲法规、送政策、传经验、解难题,得到了广大企业和群众的普遍认可。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加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九江的重要一年。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将锚定省、市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按照“政治同心、品牌同创、要求同向、队伍同频”的要求,聚焦党建引领、党建聚心、党建赋能三大主题,抓基础、固根本、补短板、强弱项,全力创建“党建红引领生态绿”党建品牌,推进党建工作和环保业务深度融合,持续推动全市生态环境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

以上就是此次新闻发布会的主要内容,谢谢大家!


答记者问


问题1.我们了解到,近年来,市生态环境系统招录了一大批年轻干部,充实了生态环保铁军的新鲜血液,请问通过党建引领提高这些年轻干部的成长进步方面,有哪些具体做法?(回答: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党支部副书记、四级高级主办洪伟)

回答: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

近年来,市支队通过省考,遴选等方式,招录了18名年轻干部。我们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让年轻干部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强化政治引领,党建先行铸思想。通过开展“特色主题党日”活动,赠送红色读本、重温入党志愿书、畅谈入党体会等形式为全体年轻党员干部举行集体“政治生日”,提醒党员干部牢记初心使命,始终保持自我革命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青年干部积极充当“学”的主角、“讲”的主力、“听”的主体,诵读党的二十大报告金句,并结合自身岗位和学习生活工作经历,畅谈感想。不断加强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全面增强党员干部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是强化思想引领,党建同心聚合力。成立“青年先锋队”,先后赴岷山红色文化园、棉船镇抗洪纪念馆、马当炮台遗址等地瞻仰参观,打卡“红色地图”,赓续“红色记忆”,把学习教育从“会场”搬到“现场”;赓续雷锋精神,开展年轻干部义务植树暨学雷锋志愿活动,弘扬革命烈士光荣传统,发挥青年先锋队先锋模范作用,以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

三是强化实践引领,党建示范勇争先。始终遵循“一个支部一座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宗旨,从全市选派执法骨干参加省厅“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监督帮扶,坚持党建引领,发挥党支部在监督帮扶工作组战斗堡垒的作用,推动党建引领业务、业务促进党建。通过“结对子”“传帮带”的方式以老带新、以熟带生,助力年轻同志补短板、强弱项。在两轮监督帮扶中,我市监督帮扶队伍都获得设区市总分第二名,实现了以老带新传帮带、以新促老共成长。

问题2.市生态环境局实施全面垂改以来,各县(市、区)生态环境局都是市局的派出机构,请问这些县区局在开展基层党建活动中,有哪些做得好的县区和比较好的做法?(回答:瑞昌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雷剑春)

回答: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

近年来,我局在九江市局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积极探索党建融合发展新模式,大力培树党建特色品牌,推动党建与生态环境工作有机统筹、深度融合、联动发展。我们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夯实党建根基,厚植“品牌沃土”。我们坚持党建培“根”,品牌铸“魂”,聚力打造“党建红引领生态绿”党建品牌和“铁肩膀”文化品牌,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不断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实现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二是打造党建阵地,培育“品牌根脉”。我们秉持“标准化、模块化、数字化”理念,精心打造了集“文化传承、学习教育、铁军风采、成果展示”于一体的综合党建文化中心,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荣誉感。(6月30日,瑞昌市委为我局“铁肩膀+生态文明”党建阵地进行了授牌。)

三是聚焦中心大局,彰显“品牌效应”。我们坚持将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持续开展“党建+理论武装”“党建+生态文明”“党建+乡村振兴”“党建+志愿服务”等系列活动,全面推动党建工作提质增效。

四是加强队伍建设,擦亮“品牌底色”。开展全局竞争上岗和双向选择,推行绩效工资改革,强化学习强国、江西干部网络学院等平台学习考核,规范全局标准着装,推动机关管理严纪律、转作风、优绩效,有效提升了干部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向心力。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