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育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主题 新闻发布会发布词及记者问答
市教育局学习贯彻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
主题新闻发布会发布词
(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何 明)
新闻媒体的各位朋友:
大家上午好!
首先,热烈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在此,我谨代表市教育局对大家一直以来对教育工作的关心、支持和厚爱表示衷心感谢。下面,我就市教育局党委“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目标要求、为高标准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贡献教育力量”有关情况作个介绍。
10月10日至10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亲临九江,并发表重要讲话,给了我们巨大鼓舞和激励,为我们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注入了强大动力、指明了前进方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教育局党委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全市教育系统首要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目标要求,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扬长补短、固本兴新,立足办好“公平、优质、全面、融合”的新样态九江教育,深入开展学习研讨、主题宣讲、专题党课等活动,学思践悟,引领教育系统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进前行,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厚爱、肯定勉励转化为做好教育工作的强大动力。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切实加强党的领导。持续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全市中小学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实现全覆盖,在全省率先创新开展中小学校党务工作队伍建设试点,扎实开展基层管理突出问题检视整改、教育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二是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完成义务教育学校增学位建设项目21个、新增学位1.8万个,新改扩建教师周转房1640套,八里湖双峰小学、八里湖外国语学校等一批优质学校建成开学。三是全面提升教育质量。①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完成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26所,新增学位1.3万个,认定扶助普惠性民办幼儿园31所;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瑞昌市优质高效完成全市优化县域义务教育资源配置试点工作,湖口县、濂溪区、瑞昌市列入全省高校与基础教育协同提质行动试点。中心城区组建教育集团9个,惠及义务教育学校31所,惠及学生5万余人,《九江市探索实施中心城区中小学名校集团化办学改革》案例获全国首届“地方教育改革创新成果奖”二等奖;③职业教育提质创优,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政校企合作机制的意见》,进一步深化政校企协同合作;建成现代产业学院建设27个,成立九江市化工、先进制造市域产教联合体。四是持续深化教育改革。扎实推进招生考试、“两项评估”、“双减”、“一县一点”等改革,建成启用了九江市义务教育“一件事一次办”智慧入学系统,让数据“跑路”代替家长跑腿;湖口县入选全国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实验区(全省唯一);持续落实“双减”政策,“红心护夏”党员教师暑期公益免费托管服务广受好评,“双减”经验做法被《光明日报》报道,“双减”工作案例15次登上教育部“双减”改革快报,九江经验做法还在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培训会上全国直播。五是始终坚持“五育并举”。持续加强中小学体育、美育、国防、劳动、心理健康等教育,2023年江西省中小学大课间展示活动在我市举行,“红星班”建设成果被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报道,我市与南昌大学签署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联盟建设“一校结对一市”合作协议。六是锻造名优教师队伍。引进中小学(幼儿园)教师2072人,组建市级中小学名师工作室43个、县级名师工作室179个。深入开展师德师风专项治理,扎实开展践行“四项承诺”、师德师风教育试点、师德师风宣讲等活动,严肃查处师德失范教师35名。江西省一级核心期刊《江西教育》专题刊发我市师德师风建设经验做法。
下一步,市教育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目标要求,进一步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全力推进九江教育高质量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新样态九江教育。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实施党建提升行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进一步落实落细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二是实施教育补短板三年行动。扎实推进教育项目建设,进一步优化城乡教育网点布局,扩充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需求。三是实施学前教育普惠发展行动。全力落实公办在园幼儿占比60%、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94.5%目标。四是实施义务教育强校提质行动。深入开展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加快推进优化县域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深入推进中小学集团化办学,办好一批条件好、质量优、群众满意的“家门口”优质学校。五是实施普通高中内涵建设行动。深入实施普通高中特色发展工程,开展特色办学试点。有序扩大优质普通高中招生规模,持续推进县域普通高中结对帮扶行动,深入推进普通高考综合改革。六是实施特殊教育关爱行动。推进达标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支持各地因地制宜设立特教班,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特殊教育。七是实施打造职教高地“九江样板”行动。以落实部省共建职教高地为契机,打造职教高地“九江样板”,健全保障机制、完善办学体系、改革育人模式,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八是实施“两项评估”提速行动。指导督促德安县、共青城市和湖口县做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省级督导评估问题整改和迎国检准备工作。指导督促各县市按照申报计划扎实推进“两项评估”县级自评、市级初评和省级评估工作。九是实施教师队伍建设行动。加大高素质教育人才引进力度,深化师德师风专项治理,加强名师工作室建设,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岗位设置管理等制度,推动“县管校聘”改革落地落细。十是实施校园安全强化行动。持续压实学生和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预防学生溺水等专项行动,进一步强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偏远农村学校、民办幼儿园安防建设,提升校园安全工作能力和水平。
乘风破浪潮头立,扬帆启航正当时。市教育局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上,感恩奋进、实干担当,加快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九江打造“三个区域中心”、建设“一个美好家园”、高标准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贡献教育更大力量。
答记者问
1.问:市教育局在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答:市教育局党委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亲临九江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作为主题教育深入开展的重点内容,牢牢把握“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九江教育。具体做法和成效是三个方面:
一是在学思践悟中,锤炼忠诚党性修养。局党委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进行学习传达、研究贯彻落实意见。市委宣讲团成员,局党委书记、局长何明同志深入基层和教育系统开展宣讲,推动了学习宣传贯彻的热潮。结合主题教育,制订了工作计划总体安排。各基层党组织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党组织会、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的必学内容。在学思践悟中,广大党员干部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增强拥护核心、紧跟核心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二是在感恩奋进中,坚守立德树人初心使命。教育系统师生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国之大者、使命任务,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组织开展“循着总书记足迹,看长江、画家乡”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红色、绿色、古色三色辉映的长江文化主题公园,不仅成了广大师生研学的网红打卡地,而且成为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好载体。学生们、老师坚定了理想信念,厚植了家国情怀。保护长江、宪在行动。12月3日,九江小学100名学生参加学习法律知识的宣传活动,在央视《新闻联播》头条亮相。局党委高度重视,深入开展以“红色后浪 青春建功”为主题的团员青年主题教育项目评审大赛活动。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推动了主题教育在全市教育系统走深走实收到成效。
三是在奋勇争先中,创造一流工作业绩。严格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主题教育“三个实实在在的要求”,联系贯通统筹抓好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检视整改、推动发展、建章立制各项工作。坚持和加强了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落实了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在全省率先开展中小学校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试点。深刻领会建设教育强国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的深刻内涵,深刻领会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的实践要求,找准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深化教育领域改革评价,坚持五育并举、推动“双减”落地,努力办好一系列惠及广大师生的民生实事,不断增强广大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公平、优质、让全面、融合的新样态九江教育的成色更足、成效更好。
2.问:近年来,随着我市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学生向城镇学校集中,农村学校“空心化”现象较为严重,请问2024年我市有什么举措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答: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和其他地市一样,我市乡村学校生源逐渐减少,义务教育“城镇挤、乡村弱”的问题日益突出。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在校生100人以下的小规模学校643所(其中,10人及以下的学校188所、11-30人的学校207所)。
为进一步优化县域义务教育资源配置,2024年,市教育局将聚焦人民群众所急所需所盼,以“优化学校布局、补齐短板弱项、科学配置资源、提升教育质量”为基本路径,采取切实有效的举措,加大县域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推进力度,努力办好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基础教育,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上好学”的期盼。
一是加强统筹推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优化县域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工作,市政府先后召开两次常务会议,研究我市优化县域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工作。市政府出台了《九江市优化县域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明确了相关部门职责。昨天,我们在瑞昌市专门召开了全市优化县域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工作动员部署会,2024年秋季开学前,全市10人及以下农村小规模学校全面优化调整到位,30人以下农村小规模学校基本优化调整到位。
二是优化网点布局。指导各县(市、区)按照以县为主管理体制要求,根据“集约资源、提升质量、方便群众”和“科学评估、应留必留、有序撤并、积极稳妥”的原则,综合考量学校布局调整规划、现有学生规模、学段学生规模变化趋势,科学规划县域义务教育学校网点布局,确保教育资源与入学需求相匹配、教育质量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
三是改善办学条件。加大城镇学校新建和改扩建力度,努力增加城镇学校学位,更好地满足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需求。同时,进一步改善乡镇中心学校办学条件。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进一步完善中心学校校舍建设、装备配备、信息化提升、安全防范等基本办学功能,保障开展文体活动所必需的场地。寄宿制中心学校在保障基本教育教学条件的基础上,重点配齐生活服务设施和生活教师等必要人员。
四是提升教育质量。一方面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农村教师培养培训力度,为农村学校配齐配强合格教师,着力提升农村教师专业化水平。同时持续深入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轮岗交流。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城乡学校结对帮扶行动,探索集团化办学改革,强化优质带动,资源共享,逐步缩小城乡学校差距。
3.问:这几年,九江中心城区的优质教育资源得到了大幅扩充,但人民群众可能还有更高的期盼。我想了解一下,2024年,在扩充中心城区优质教育资源方面,我们将采取哪些措施?
答: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进一步加大了教育投入,办学条件得到大幅改善。2022年以来,市政府启动实施教育补短板三年行动,中心城区实施了新建、改扩建项目41个,总投资12.6亿元,增加中小学(幼儿园)学位1.9万余个。如:八里湖双峰小学、八里湖九江外国语学校、八里湖三小、濂溪区德化学校、浔阳区第五幼儿园、经开区玉兰幼儿园等一大批优质学校建成开学,大大扩充了中心城区的优质教育资源,有效缓解了优质学位紧缺的矛盾。2024年,中心城区还将实施教育补短板项目16个(其中续建8个、新建8个),总投资预计14.9亿元,共增加学位约1.53万个(其中幼儿园项目6个,投资约1亿元,增加学位约1680个;中小学项目10个,投资约13.9亿元,增加学位约13620个)。明年重点是:加快推进完成九江小学九龙山校区项目建设,确保2024年9月开学;完成双峰小学庾亮校区改扩建项目、市田家炳实验中学改扩建项目以及濂溪区三小改扩建项目,加快推进濂溪区德化中学项目建设;2024年还将启动九江科技中专新校区项目、市同文中学浔东校区改扩建项目、市外国语学校庾亮校区改扩建项目、实华学校改扩建项目建设等,中心城区的优质教育资源将得到进一步的扩充,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