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在扎实推进应急管理事业发展上 “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 ——九江市应急管理局“把感恩之情转化为奋斗之力 高标准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 新闻发布会发布词及记者问答
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在扎实推进应急管理事业发展上
“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
——九江市应急管理局“把感恩之情转化为奋斗之力 高标准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
新闻发布会发布词
(市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 曾宪奎)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市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曾宪奎,我谨代表市应急管理局向大家前来参加今天应急管理专场新闻发布会表示热烈欢迎!并对大家长期以来关注、关心、支持我市应急管理事业发展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主题是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在扎实推进应急管理事业发展上“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为高标准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提供良好的安全环境。
2023年以来,全市应急管理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重要论述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亲临九江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统筹发展与安全,守牢安全生产基本盘,抓实自然灾害防治救,实现了全市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防治救形势总体稳定。
一是坚持强化末端落实,毫不放松防范遏制生产安全事故。紧紧咬定“坚决根绝重特大事故、有效控制较大事故、切实减少一般事故”的总目标,全面推进安全风险“十必辨”“十查十核”“三十查三十到位”、安全生产重点管理常态化及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推动生产经营单位落实八个“必须”、监管部门落实“四不得、两必须”,持续推动“钉钉子工程”,狠抓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末端落实,全市共排查重大事故隐患1903条,已完成整改1856条,整改率97.53%,全年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总起数82起、死亡52人,同比2022年分别下降41.43%、29.73%。
二是坚持强化统筹协调,毫不马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措施落地落实。持续推行“两系统两保障,两预两值,两责两查四及时”防汛十六法,统筹防山洪地质灾害、防塘库漫坝溃坝、防城乡内涝、防雷电大风、防交通工程损毁、防漏电断电、防危化品泄露、防矿山塌方透水“八防”措施一体推进,压紧压实防汛抗旱工作责任;推广实践“禁、早、准、净、安、明”森林防灭火六字诀,上下联动夯实森林防灭火工作基础;聚焦监测预警、震害防范、震害救援、公众防震意识等“四项能力提升”工程,切实提升全市防震减灾能力水平;创新实施单点地灾隐患点落实“六个一”风险管控模式,落实“排查、监测、预警、避让、管控、治理”六项精准措施,全面筑牢地质灾害风险防线,2023年度全市累计转移受威胁群众494户1463人,成功避让了3起地质灾害,避免4户14人可能的因灾伤亡,其中彭泽1起成功避让入选全国典型案例;人民日报等20多家中央及地方媒体生动聚焦并报道了防灾减灾及自然灾害风险普查九江经验。
三是坚持强化实战导向,不断提升应急救援处突能力。坚持“敢打仗、能打仗、打胜仗”的目标要求,瞄准一流建队伍、贴近实战练队伍、快速出战谋打赢。全力打造科学高效的综合应急救援网格,加快推进地方专业森林消防队伍正规化建设,市本级专业森林消防支队(市综合应急救援支队)水泵架设、机具操作、橡皮艇救援、抢险排涝、无人机投送、定点打击等战法形成战力;我市综合应急救援支队水上工程救援队、中国石化九江分公司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成功获批国家应急救援队。开展森林火灾扑救无脚本系列演练;开展“九江应急·2023”无脚本抗震救灾综合演练,18个实战科目同时开演,有力推进机关、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开展应急疏散演练;开展夜间应急处突演练,提升全天候应对突发灾害应急处置能力。2023年2月上旬,我市3名救援人员参与土耳其地震灾难救援;实现了“2·26”海会镇铁壁峰、“3·4”聂桥镇森林火灾的成功快速扑灭;7月底,打赢了5号台风“杜苏芮”防御反突击战。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在新的征程上,我们将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为强大动力,以感恩的心,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感恩奋进、担当实干,不断开创全市应急管理事业新局面,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安全保障。
一是明确目标。坚持“两个至上”、实现“三个做好”、完成“六个确保”的工作目标。即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做好随时斩断安全风险失控反应链工作、做好随时开展灾害救援应对处置准备、做好随时应对极端恶劣天气的准备;确保生产安全事故“双下降”、确保工矿商贸领域不发生较大事故、确保全市不发生重大及以上事故、确保不发生因工作不到位产生人员死亡的自然灾害事故、确保不发生有影响的负面事件、确保全市应急管理工作在全省走前列。
二是实施“三大一共”重点举措。“三大”为“美好家园杯”应急管理大比武、“美好家园”安全大行动及大业务工作制改革,“一共”为打造市县应急管理局“共进体”。①开展“美好家园杯”应急管理大比武。安全生产方面开展检查执法大比武、事故调查大比武、风险辨识大比武、隐患排查大比武、班组安全建设大比武等安全能力实战大比武;自然灾害防治救方面开展核灾报灾业务大比武、灾险情监测预警大比武、防汛“十六法”运用大比武、森林防灭火“六字诀”运用大比武、地震灾害抗震设防业务大比武、地质灾害“六个一”措施运用大比武等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大比武;应急救援处突方面开展应急指挥大比武、救援协调大比武、应急演练大比武、救援战术运用大比武、救援技能大比武等应急处突能力大比武。通过大比武全面提升安全生产能力、应急管理治理能力、应急指挥能力、应急救援能力、预警预报能力、事故调查能力及科技应用能力。②开展“美好家园”安全大行动。通过开展矿山六大系统建设大行动、危化领域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大行动、工贸领域有限空间整治提升大行动、企业安全班组建设大行动、安全生产队伍能力建设大行动、消除“三盲”(安全监管盲点、企业安全管理盲区、风险管控盲岗)大行动、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大行动、应对极端情况补短板大行动、重点工作闭环管理大行动、机关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大行动,瞄准安全生产软肋、硬伤,补短板、强弱项,从末端着力,在基础发力,深入开展全市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解决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防治救底数不清、情况不熟、逻辑链不严密、事故时有发生、重大隐患还未查清等实际问题,着力夯实基础提升全市安全生产整体水平。③实施大业务工作制改革。建立“1+N+X”大业务工作模式:“1”即业务科室,业务科室按照科室职责要求,统筹牵头该科室业务工作,通过“一表一会三单”即任务推进表、任务布置会、工作作业单、作业指导单、工作提醒单等方式指导推动其他科室和县(市、区)局开展工作;“N”即共进科室,指定一个科室与一个县区应急管理工作部门构成“共进体”;“X”指的是各县(市、区)应急管理工作部门。将过去县局“一对多”的工作模式改为“一对一”的工作模式,科室下县原则上只到一个县;将过去业务科室“垄断业务”只干一变为“开放业务”一导多一干多,科室与科室之间互为“1”和“N”,互相学习互相协作互相支持互相监督,共同努力共同发展。④打造市县应急管理局“共进体”。市局安排15个科室单位对接16个县(市、区)应急管理部门,构成“共进体”,市局共进科通过调度、检查、指导、服务、参与项目审查等方式,实现与县局认知共进、能力共进、业务共进、荣辱共担,共进科室与共进县局融合,互相支持互相监督共同发力共谋发展,实现“两提一降”即全面提升市县应急管理干部职工能力素质、提升应急管理工作质量、降低廉政风险,全方位推动应急管理各项工作开创新局面、取得新成效。
三是坚持把全面从严治党建设“五好”应急铁军贯穿始终。市应急管理局党委班子成员由我带头,始终坚持做表率保持“跟我上”的姿态,坚持带头从政治坚定、奋发有为、实干实效、廉洁自律、团结协作、形象良好六个方面做好表率,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要求,将打造政治品德好、为民作风好、担当创新好、完成任务好、廉洁纪律好“五好”应急队伍建设贯穿始终,扎扎实实担负起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政治责任,认真履行好安全生产、自然灾害防治救以及应急救援处突三大职责,担好市委领导下的政府工作部门、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综合应急救援队伍三重身份,以防风险、遏事故、减灾害、保民生、护稳定、促发展的实际行动和实干成效,确保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以及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要求在全市应急管理系统落到实处,在高标准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加快打造“三个区域中心”、建设“一个美好家园”中贡献应急管理力量、展现应急管理人的形象、做出应急管理人应有贡献!
我就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答记者问
问:请问我市岁末年初安全风险有哪些?将采取什么防范措施?(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柯文同志回答)
答: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今年冬季具有干燥低温且气温波动等特点,与岁末年初生产经营活动叠加,主要有六大风险。一是火灾风险。包括城乡火灾风险、企业火灾风险、森林火灾风险;二是一氧化碳中毒风险。来自烧炭取暖、燃气热水器洗澡;三是生产安全风险。主要有8类:①赶工期、赶任务,②危险物品泄漏,③静电引发事故,④矿山边坡垮塌,⑤厂房、工棚、市场积雪垮塌,⑥建筑施工低温风险,⑦电器因线路老化、超负荷产生的风险,⑧低温造成的劳动者作业风险;四是交通安全风险。人流、物流、车流剧增,加之道路易结冰;五是城市运行安全风险,特别是燃气和城市综合体领域风险。六是烟花爆竹领域风险。突出表现在非法储存环节和燃放环节。
主要采取六方面措施:一是全覆盖开展安全风险分析会商。组织企业、部门,园区、乡镇开展风险分析会商,把风险找出来,管控措施定到位,责任到人。二是全覆盖开展警示教育。组织企业针对主要风险开展警示教育,分类集中学习生产安全典型事故案例,重点学习(观看)近年来危险化学品燃烧、爆炸、中毒等13个方面的警示教育片,认真剖析事故原因,深刻吸取教训。三是全覆盖开展监管责任梳理。按照网格化的要求,将企业监管责任明确到人,落实包政策宣讲、包普法宣传、包监督提醒、包检查服务、促能力提升等“四包一促”措施。四是开展企业班组安全建设工作。12月份已组织全市各县(市、区)党委政府、监管部门、企业到彭泽县彭泽心连心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实地观摩班组安全建设,全面启动开展班组安全建设,以班组安全实现企业本质安全。五是开展监管干部服务意识和法治意识自查。对每一家企业作出分类判断,按照放心、基本放心、不放心分类管理。六是全面总结分析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将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改予以常态化、长效化。全市应急管理系统将做落实各项安全风险防范措施的冲锋人,以“时时放心不下”的工作状态,坚决打好岁末年初安全防范硬仗。
问:据了解,财政部、应急管理部下达48.46亿元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支持地方开展受灾群众冬春临时生活困难救助工作,请问今年我市冬春救助工作进展怎么样?有哪些新的特点?谢谢!(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杨浩明同志回答)
答: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同时也感谢你对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关心与关注!冬春救助工作是党和政府对受灾群众关心关怀的具体体现,是切实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防止因灾致贫返贫的重要举措,也是一项传统的救灾业务。我市正在紧张有序、有条不紊开展此项工作。2023年11月份,我们发动各县、乡镇应急管理干部和村级灾害信息员对今冬明春期间因灾导致基本生活存在困难的人员进行了摸底统计,市应急管理局组织干部对冬春需救助人员台账开展了现场核查、电话抽查、入户调查工作,进一步核实核准需救助对象。12月中旬市级收到上级下拨的救灾资金9047310元,资金已由各县(市、区)分配至乡镇,当前正通过惠农惠民一卡通平台发放到户。
今年冬春救助的新特点有三点:一是资金下拨时间更早,今年冬春救助资金下拨时间提前15天左右,力争尽早将党和政府的关心与温暖传递到群众手中;二是受灾群众救助率更高,今年我市总体灾情偏轻,共遭遇低温冷冻、风雹、洪涝、台风等15次灾害过程,累计造成106802人次受灾。今年冬春计划救助人数62967人,救助率达59%,较去年提高了30%;三是对特困供养人员、低保户、返贫监测对象、其他困难户等四类对象倾斜度更大。今年冬春救助资金中56万余元全部用于倾斜保障四类对象等特殊困难受灾群体,较去年增加金额15万元。
问:冬春季是森林火灾的高发季节,请问有哪些重点防范措施?对广大社会公众有哪些防范建议?(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柯文同志回答)
答: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从10月1日起,全市进入重点森林防火期,冬春季历来是森林火灾多发季节,更是森林火灾防控的重点时期。从近年来发生森林火灾情况来看,主要集中在春节前后、春耕生产和清明节期间。由于烧荒烧灰、野外吸烟和祭祀上坟烧香、烧纸、点烛、燃放鞭炮等野外用火行为增多,造成森林火灾害持续多发,因此也进入了森林火灾的高发期和高危期。
为切实做好今冬明春全市森林火灾安全防范工作,防范化解发生森林火灾的重大风险隐患,我们主要采取了这几个措施:一是强化责任压实。按照“禁、早、准、净、安、明”的工作方法早部署、早谋划、早行动,督促森林防灭火指挥部成员单位落实分片包干责任制,强化联合暗访、督查作用,不断压紧压实属地责任,森林经营管理单位履行主体责任。二是强化宣传教育。深入开展森林防火平安春季行动,通过加密巡查、大喇叭、小视频、公益广告等形式多渠道开展防火宣传教育;强化防火安全培训,推进移风易俗,努力强化群众森林防火意识,营造全民防火氛围。三是强化野外火源管控。我们在元旦、春节、清明等节日期间,严禁任何单位和任何个人以任何理由批准和实施野外用火,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森林火灾风险;同时持续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活动,加强对重点区域、关键部位、重点人群的监管,做到各类火情隐患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严防小火酿成大灾。四是强化应急值班值守。各级森林防灭火指挥部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坚决杜绝脱岗、漏岗现象;高火险天气时,全市各地森林消防队伍等扑火力量全员在岗、高度戒备、靠前驻防,保持战时状态。
问:请介绍一下我市社会应急救援队伍情况,遇到突发情况,市民如何寻求救援?(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杨浩明同志回答)
答: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各部门和各界爱心人士的支持下,我市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得到了快速发展,社会应急救援队伍不断壮大,成为应急救援力量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市共有社会应急救援力量18支,涵盖全市所有县区,共计852人,具备城市搜救、高空绳索救援、山地救援、水上搜救、潜水救援、应急救护等方面的能力。
一直以来,社会应急救援队伍具有志愿公益、贴近群众、响应迅速、各有专长的优势,在灾害事故、突发性事件救援、应急演练、防灾减灾救灾及防溺水宣传等重大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23年全市社会应急力量共计出动任务2140次,出动车辆2412台次,出动人员2502人次。
社会救援队伍积极参与应急工作,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展现了中华民族见义勇为的优良传统,是应急救援力量的重要补充。
市民朋友们,如遇到紧急突发情况,可以拨打各地应急值班电话,市应急值班电话:0792-8563035或12350,由市、县应急管理部门负责指挥协调、调度救援。
问:近期,国内地震多次发生,特别是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请问市应急管理局在防范地震灾害方面有哪些举措?(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柯文同志回答)
答: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在防范地震灾害方面,我们主要从工程性防御和非工程性防御两方面抓好防范措施。
在工程性防御方面。2024年将全面启动九江城市活动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项目,投资980万元,查明城市活断层分布,主动减轻城市地震灾害风险。继续加强对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监管和深入推进各类工业园区的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确保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必须按照抗震设防要求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抗震设防。
在非工程性防御方面。做实地震应急准备,一是完善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置流程,实战化开展地震应急演练。2023年4月份,组织开展“九江应急·2023”抗震救灾综合演练”,9月份和11月份,分别组织开展地震应急自动响应桌面推演和市县夜间地震应急自动响应无脚本演练。2023年以来,全市累计开展应急疏散演练约900次,其中学校约15万人次,大型商业综合体约8000人次,劳动密集型企业约1.2万人次。二是全面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完善地震异常核实和流动监测设备,持续推进城乡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截至2023年12月,全市已有应急避难场所198处,中心城区人均应急避难场所面积2.33㎡。三是广泛开展防震减灾知识科普宣传,组织防震减灾科普讲解大赛,全市各地共组织开展广场宣传活动50余场,张贴海报、展板1200余块,发放宣传资料10万余份,宣传品2万余件,接受现场咨询近15万人次,营造了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积极推进防震减灾示范创建,今年新增20所市级示范学校,3所省级示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