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攻坚行动”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都昌县专场新闻发布会发布词及记者问答
“三大攻坚行动”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都昌县专场新闻发布会
(都昌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刘红)
女士们、先生们,同志们、记者朋友们:
大家好!
春风满目新,奋进正当时。在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全国两会精神之际,很高兴受邀来到全市“三大攻坚”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都昌文化旅游发展情况。首先,我代表都昌县委、县政府和80余万都昌人民,向长期以来关注、关心和支持都昌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都昌县位于江西省北部,居省会城市南昌、江西北门户九江、千年瓷都景德镇三市中心地带,辖24个乡镇,21个乡镇临湖而居,素有“白鹤世界”“珍禽王国”“中国淡水珍珠之乡”“中国小天鹅之乡”之美誉。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游览都昌时曾留下“鄱阳湖上都昌县,灯火楼台一万家”的优美诗篇。“江西之美在鄱湖,鄱湖之美在都昌”,是新时代秀美都昌脍炙人口的形象宣传语。都昌,人杰地灵,山清水秀,是大家向往的“诗和远方”。
市委市政府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目标要求,作出“三大攻坚”行动决策部署,都昌县委、县政府思想大解放,行动大落实,奋力谱写攻坚行动的精彩篇章。
(一)谋篇布局绘蓝图。努力构建“1+1+3”发展模式,着力推动我县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紧盯1个目标,即创建鄱阳湖国家级文旅品牌;建设1条精品线路,即建设鄱阳湖水上精品旅游线路;创建3个核心景区,即打造周溪鄡阳古城和多宝东方百慕大AAAA级旅游景区,鄱阳湖南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二)健全机制促赶超。聚焦“一线三区”战略目标,以重大项目为实践路径,谋划19个重大文旅项目,细化33项小目标、97条任务,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倒排工期、挂图作战,计划通过三年攻坚完成目标。
(三)凝心聚力抓落实。实行“周调度、月通报、半年评估、年终汇总、动态督查”的推进机制。成立文旅攻坚指挥部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县长担任总指挥长,明确责任领导,制定工作清单,狠抓要素保障,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
过去如界碑,回望更前行。都昌县委县政府紧盯目标、攻坚克难,我县文旅发展取得历史性新成就。
一是项目推进掷地有声。编制完成了《鄱阳湖旅游总体规划》,总投资29亿元的19个重大文旅项目陆续开工,目前已完工3个,预计今年完工4个,申报专项债配套资金5.4亿元。二是公共文化服务活色生香。先后成功举办首届“鄱阳湖杯”全国新闻媒体围棋精英赛、第二届“星凤楼法帖杯”全国书法作品展、中国淡水珍珠之乡(都昌)首届贝壳文化旅游活动、“鄱阳湖杯”九九重阳全国老年人太极拳(剑)邀请赛、鄱阳湖全国马术耐力锦标赛暨鄱阳湖杯马术耐力达标赛等赛事活动。三是产业示范带动百花齐放。投资5亿元,规划面积5000亩,一座集研、学、康、工、贸于一体的综合性动植物中药材文化产业园区——药王谷完美呈现,建成了都昌珠贝文化产业园,投资20亿元,投产企业164家。
志不求易方成事,行不避险终登临。下一步,都昌县委、县政府全面聚焦文旅攻坚目标,加快文旅强县建设步伐。
一是打开新思路。将以此次新闻发布会为契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打造三个区域中心,建设一个美好家园”决策部署,大力实施文旅攻坚行动,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融合。
二是跑出加速度。把抓落实作为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实施文旅消费提升计划。积极融入高质量发展长江经济带旅游圈、大庐山旅游圈、环鄱阳湖旅游圈,在全市文化旅游攻坚行动中贡献都昌力量。
三是释放超能量。全面实施“美丽都昌建设”行动,充分发挥水上旅游优势,持续放大鄱阳湖潜在IP效应。用活“东方百慕大”“中国牙都”“候鸟王国”“星凤楼”等特色文旅元素,擦亮城市名片。
都昌都美,都昌都旺。诚邀各位多到都昌走走看看,聆听都昌故事,感受都昌温度,领略和推介这颗鄱阳湖畔的璀璨明珠!
谢谢大家!
答记者问
问题1.我们了解到,都昌县是江西省十八个文明古县之一,有“鄱阳湖上明珠”的美誉,有着非常丰富的文旅资源。请介绍一下都昌的文旅资源情况。
主发布人: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这个问题由罗伟来回答。
罗伟:都昌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是江西18个文明古县之一,汉高祖六年置县枭阳,唐武德五年置县都昌,“沉枭阳、浮都昌”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这里山水与文化交融,是鄱湖文化的发祥地、山水文化的策源地、宗教文化的演绎地。沿着308公里的湖岸线,枭阳古城址、鄱湖古战场、南山古寺庙、苏山鹤舍古村、汪墩石树围屋、多宝老爷庙等近百处历史遗迹,连缀成“百里古迹长廊”;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昌鼓书》《打岔伞》《过山丢》在都昌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传承;底蕴深厚的鄱阳湖文化,孕育了东晋大司马陶侃、宋代抗金名将刘琦、南宋爱国丞相江万里、理学教育名家陈澔等一大批历史名人。谢灵运、李白、苏轼、黄庭坚、朱元璋等历代名流雅士都曾游历到这里,留下了许多传世名篇和动人传说。都昌八景就是文化旅游的生动写照。独有的山水、宗教、珠贝、候鸟、理学等文化,历经了2200多年的岁月沉淀,充实着鄱阳湖文化的厚重绚丽,奇妙广博。
“江西之美在鄱湖,鄱湖之秀看都昌”。都昌历来是特色明显的滨湖大县,生态资源得天独厚。她拥有鄱阳湖1/3水域,1/3湿地;湖岸线长达308公里,占鄱阳湖湖岸线的1/4;拥有岛屿最多,鄱阳湖岛屿近50座,都昌湖区就有37座;鄱阳湖2.8公里最窄处、74公里最宽处、海拔-7.5米最深处都位于都昌境内。湿地水禽种类也最为丰富,有鸟类270余种,植物200余种,鱼类118种;每年在都昌越冬的候鸟“飞时不见云和日,落时不见湖边草”,给美丽水乡带来了蓬勃生机。这里有被誉为“东方百慕大”的都昌老爷庙水域;有被誉为“江南最大的沙山”的多宝沙山;有被誉为“江南草原”的鄱阳湖冬季湿地;有“小庐山”之称的三尖源省级森林公园;有能阴善晴、可一览“八百里”鄱阳湖的南山森林公园;有“小台湾”之称的朱袍山;有“道教第51福地”元辰山;有“鄱阳湖肚脐”之称的棠荫渔岛等等。众多的秀丽山水,令无数游客流连忘返,更令在外的游子魂牵梦萦;春夏,烟波浩渺,水天一色,听一曲渔歌唱晚;秋冬,野草丰美,候鸟翱翔,赏万亩蓼子花开;四时四景,好一幅山水生态画卷。
问题2.您刚刚提到,都昌县今年预计完工文旅项目4个。请问,这4个项目分别是什么?有什么特点和典型意义?
主发布人: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这个问题由刘国平来回答。
刘国平:今年的重点项目中预计完工的有四个,分别是珠贝产业园三期、鄱阳湖岸线提升、药王谷二期、东方百慕大中国国家地理探索中心。
其中珠贝产业园三期总建筑面积 19568.00㎡,包括:4#厂房13203.60㎡,5#综合办公楼6124.40㎡,厂房室外连廊44.00㎡,应急门卫房15.00㎡,地下消防水池181.00㎡,消防工程、给排水工程、电气工程、道路停车位等配套设施。总投资约5800万元。建成后将为展示鄱阳湖珠贝文化提供良好平台和载体。
鄱阳湖岸线提升概算批复投资1875.52万元。主要包含:(1)印山观湖-鄱湖揽胜区域景观环境更新升级;(2)印山观湖至滨湖广场慢行步道系统构建;(3)近文体中心廊架节点设置;(4)场地建筑及设施更新;(5)绿化种植、配套设施、水电工程等内容。建成后将为展示鄱阳湖和鄱阳湖湿地提供载体。
药王谷二期总投资4000万元,在一期中医药主题的基础上,打造旅游研学一体基地。建成后内容将涵盖自然科学、中医药、农业等不同领域,将为游客提供个性化的研学互动体验,同时也为盘活我县文旅资源提供助力。
东方百慕大中国国家地理探索中心是由《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牵头开发、打造的寓教于乐、知识探索场馆型文旅产品,第一期总投资3亿元,中国国家地理探索中心建设,总面积11999.7 m²,其中游客服务中心、办公场所2899.7m²、场馆室内9100 m²,相关展品及配套设施。建成后将在娱乐、体验过程中向全国游客宣传科普鄱阳湖的环境价值、生态价值、文化价值,塑造鄱阳湖乃至江西的文化旅游地标性新名片。
问题3.都昌县锚定文旅发展“一线三区”战略部署,选定了19个重大文旅项目,计划通过三年攻坚完成目标。请问,都昌文旅未来发展有什么样的规划?
主发布人: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这个问题由罗伟来回答。
罗伟:我县全面推进美丽都昌建设,大力实施“一线三区”发展战略,即紧盯1个目标,即创建鄱阳湖国家级文旅品牌;建设1条线路,即建设鄱阳湖水上精品旅游线路;打造3个核心景区,即打造周溪鄡阳古城和多宝东方百慕大AAAA级旅游景区,鄱阳湖南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围绕“一线三区”远景规划,以重大项目为实践路径,谋划19个重大文旅项目,细化了33项小目标、97条任务,制定项目推进时间表、路线图,倒排工期、挂图作战,计划通过三年攻坚完成目标。目前,总投资20亿元的19个重大文旅项目陆续开工,已经完工3个,今年预计完工项目达到4个,累计达到7个。
为加强项目资金保障,县委县政府盘活整合现有文旅资源,积极包装一批重大项目,通过招商引资吸引社会资本、申请专项债等筹集项目建设资金,确保项目有序有力推进。目前申报专项债配套资金5.4亿元;招引一批有实力的企业前来投资,预计投资规模将达50亿。
我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都昌文旅事业必将迎来蓬勃发展的春天,都昌文旅产业发展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