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湖综合治理工程新闻发布会发布词及记者问答

两湖清水碧波常在 浔城双眸不再蒙尘

——市城管局在两湖综合治理工程发布会上的主发布词

(市城管局副局长  谭勐)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媒体各位记者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两湖综合治理工程主体完工新闻发布会,发布主题是:“两湖清水碧波常在 浔城双眸不再蒙尘”。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市城管局,对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各位领导、来宾和新闻媒体的记者朋友们表示热烈欢迎,同时,也向一直以来关注九江城管事业发展、支持我局工作、关注两湖综合治理工程的各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为改善甘棠湖、南门湖水质,提升城市品质,我市启动实施了两湖综合治理工程,并于2023年3月6日召开了项目启动新闻发布会。一年时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良好政企合作的推动下、社会各界的高度关心支持下,两湖综合治理工程主体工程完工在即,久违的两湖风光即将呈现在市民朋友面前。今天,我们在此召开两湖综合治理工程主体完工新闻发布会!

    一年来,我们战酷暑、顶风雪,五加二、白加黑,持续高效不间断施工,近千人放弃春节假期与家人团圆的机会,投身到项目建设中。在三峡集团、中冶天工集团等参建单位共同努力下,环湖排水系统工程、环湖栈道主体工程、两湖清淤及底泥修复塑形工程、补水工程已建设完成,正在进行岸线恢复工程的收尾施工。湖内临时施工便道已全部清运完毕,环湖新建游步道与景观栈道已基本贯通,长江清水已经入湖、水位逐渐上升,正全力推进剩余岸线恢复工作,预计到本月底正式开放两湖。

    此时我们要对支持、关心、理解两湖工程实施的市民朋友们表示由衷的感谢!正是有了顾大局、识大体的九江市民朋友的理解与支持,我们才能在如此核心的地段进行长时间封闭施工,施工中的土方运输、桩基施工、封围占道确实给大家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但还是支持我们两湖项目的建设与实施,从未发生过因外部环境影响工程推进的情况,两湖主体工程顺利按期完工,是九江市所有市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到3月底市民朋友们可以再次畅游两湖,见一见熟悉的老朋友,感受久别重逢的熟悉和惊喜,这将是大家一年时间忍耐的最大的收获。

    接下来,我们会加快调蓄池和雨水循环中心建设,持续打磨提升环湖周边景观带,开展沉水植物种植,着力提升两湖水质和整体环境。在雨水循环中心完工之前,降雨天气下,两湖周边的雨水还是会直接进入两湖水体,造成两湖水质有一定波动。我们会通过调度补水来进行有效调控。调蓄池及雨水循环中心投运后两湖整体系统功能将全部实现,届时有力保障两湖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在下一步工作中,市城管局将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践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绿色发展理念,进一步健全机制、完善功能、加强管理,从细节入手、从需求着眼,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有序推进中心城区水环境治理,努力让市民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奋力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展现担当、贡献力量,全力践行“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殷殷嘱托,努力高标准打造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

    谢谢大家!


答记者问

    问题1.甘棠湖、南门湖如同浔城“双眸”,既是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也是城区防洪排涝的重要调蓄湖泊。在工程的前期,施工方进行了填土作业,目前施工方已经基本拆除了土围堰,那施工前后对比湖面会不会变小、库容会不会减少?

    答:不会,湖面不仅不会变小,库容还所有增加。两湖之前填土是为了进行主体工程建设而填筑的施工便道,现在主体施工基本完成,我们已经开始了便道拆除与外运工作,所有湖内施工便道的土方都会被清运出去。我们详细复核了湖面面积及湖区库容,并且依据规划部门的水体蓝线,合理设置湖岸挡墙,新挡墙位置均在老挡墙原位或者退让,没有侵占湖面,施工完成后湖水水面不会缩小,湖区库容还会有所增加。

    问题2.湖底淤泥是重要的污染源,两湖施工时对湖底淤泥进行了清理,但是目前湖内还有淤泥,湖内淤泥有没有清理干净呢?

    答:千年两湖历史悠久,根据地勘检测结果两湖在历史长河中积累的底泥多达4~6米,局部甚至超过10米,但底泥与污染底泥是两个概念。湖泊底泥的环保疏浚重点要控制底泥对湖水的污染,目的在于减少污染物向水中释放。同时,底泥本身也是生态系统的载体,清淤需要科学决策,挖少了不能有效治污,挖多了又会对湖泊生态系统造成根本性破坏,不利于湖泊的生态恢复。两湖清淤前进行了底泥检测,将污染物含量较高的表层淤泥通过管道输送至污泥浓缩厂脱水固化后集中处置,本次共清理了50万方左右的淤泥。同时对湖内修复区进行了底泥原位修复。周边区域还进行了湖底塑型,后续我们还会在该区域种植水生植物,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问题3.两湖综合治理工程重建了重构环湖排水系统,进行了清淤、水生态、岸线恢复及景观提升,还通过引入长江活水补充到两湖,使“两湖”水动起来,目前主体工程已经完成,“活水”是如何引过来的呢?何时达到景观水位?水质有没有改善呢?

    答:(1)两湖治理工程重点完善甘棠湖、南门湖截污、防涝的功能,根本目的是为了改善湖水水质。为此,采取了湖底清淤、污水截流、生态补水、生态修复、岸线提升等一系列措施,既降低了外源污染又控制了内源污染,工程全部完成后水质会大大改善。但当前我们只是完成了两湖治理的主体工程,重要的附属工程调蓄池及雨水循环中心还在紧张的建设当中,故初期污染度较高的雨水暂时还不能有效净化,会对水质产生较大影响,我们会通过水生植物种植、长江补水等措施提高两湖的净化能力,再采用提高长江引水换水频次来保障水质。

    (2)两湖补水是将河东水厂改造利用,通过管道将净化后的长江水引入两湖。两湖共有8个补水点,已于3月15日开始补水,预计5月初就能达到15.6米的两湖正常水位。今后会根据降雨情况及时进行水量调控,保障两湖的景观水位。

    问题4.两湖综合治理工程即将完成,李公堤两侧围挡已经提前拆除,市民步行时发现李公堤、夕照坪附近的岸线和景观没有明显的改善,很多市民表示不理解,请解释一下原因?

    答:(1)两湖综合治理工程是以改善两湖水环境质量为核心目标的生态保护工程。工程实施遵循目标导向,重点对沿湖原有的污水、合流排放口进行改造治理,将绝大部分投资都放在地下管网、箱涵等隐蔽工程上,是市委市政府下决心解决水环境污染的“里子工程”。

    (2)为恢复沿湖岸线,对管涵建设有破坏的岸线段,适当开展了驳岸重建与栈道新建工作,这些属于水环境治理适当兼顾的附属内容,目的是让市民在本轮治水工作中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李公堤、夕照坪、娘娘庙附近并无排污口,不存在向两湖排污的情况。故本工程不涉及李公堤及甘棠公园、庐山路周边范围。

    (3)李公堤、夕照坪等本身为历史建筑,要尽量保持历史风貌和样式,相关设施保留原样,不能随意改造。因此,本轮改造过程对李公堤、夕照坪等总体持保留现状态度,对杂乱绿化适当梳理、对破损设施修复更新。



附件:
  • 隐私声明
  • 主办:中共九江市委 九江市人民政府 承办:九江市数字经济发展中心

    ICP备案编号:赣ICP备19007231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604000043

    公安备案号:36040202000107        联系方式:Webmaster@jiujiang.gov.cn

    -->
    点击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