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攻坚行动”新闻发布会发布词及记者问答

强化用地保障,助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九江市“制造业攻坚行动”新闻发布会发布词

(市自然资源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高  群)

主持人、各位记者朋友:

    上午好!

    很高兴向大家介绍制造业攻坚的情况。首先,我代表市自然资源局,向各位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对九江自然资源事业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为深入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造“三个区域中心”、建设“一个美好家园”的工作要求,加快推动区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市自然资源局紧扣制造业攻坚行动方案,主动靠前服务,积极发挥土地要素配置作用。

    一、精准保障工业项目用地需求

市自然资源局积极推进省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269”行动计划和市制造业“9610”工程,全力保障制造业项目落地,确保项目建设不因土地问题而耽搁。2023年,全市工业用地报批6455亩,共保障了55个工业项目新增用地需求;全市供应工业用地165宗,面积9964.23亩,助力企业尽快投产增效。

    二、多措并举消化存量土地

    一是“控新增”。自2021年以来,全市累计消化批而未用土地7.53万亩,消化周期从4.3年降至3.2年;供应批而未供土地4.71万亩;处置闲置土地2.14万亩;通过建设用地“增存挂钩”机制产生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4.41万亩。二是“盘存量”。近年来全市深入开展存量土地消化及工业低效土地整治三年攻坚专项行动,通过自主改造、依法转让、产业嫁接等多种方式对低效企业、低效工业用地进行依法科学处置。2023年消化批而未用工矿仓储用地168宗,面积9608亩;供应批而未供工业土地107宗,面积5148亩;处置闲置工业用地37宗,面积1460亩。三是“提质效”。深入推进“标准地”改革,提高土地资产配置供应质效。2023年全市供应新增工业用地“标准地”占比达94.8%。四是“争政策”。九江市作为全国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城市,全市初步统计可再开发低效项目275个,面积2.16万亩。其中工业用地项目129个,面积1.43万亩,占比66%。下一步,我们将会同相关部门通过技术改造、兼并重组、产业嫁接转型等形式综合运用土地、规划、财税、技改等政策对低效企业、低效用地进行依法科学处置。

    三、持续提升工作服务水平

    一是工作衔接有序。一方面加强横向协同,与市县制造业专项指挥部、行业主管部门建立定期对接机制;另一方面强化纵向联动,聚焦全市急需开工的真项目、好项目,深入参与选址、选线等工作,主动做好政策解释、数据支撑、合规性分析等基础性的前置服务。

    二是内部制度健全。成立了局“三大攻坚行动”工作领导小组,由局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组织架构,制定了工作方案,切实做到实时对接、实时调度、实时跟进,确保工作稳步推进。

    三是措施保障有力。在省级部门出台的服务“1269”行动计划强化用地用林用矿要素保障措施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又增加了11条新举措,从项目选址、土地报批、土地供应、登记发证等环节进一步提质提速,全方位保障市“三大攻坚行动”各类项目落地实施。

    市自然资源局将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实施“三大攻坚行动”,以实干实绩加快打造“三个区域中心”、建设“一个美好家园”,为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贡献自然资源力量。


答记者问

    问题一:受市场大环境的影响,目前企业的资金压力普遍比较大,请问除了通过招、拍、挂出让土地的方式,还有没有可以降低企业用地成本的供地方式?

    答: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给你解答一下。

    工业用地供应一般除了通过招、拍、挂出让土地的方式,还有这几种供地方式:

    1.长期租赁,这个是指整宗土地在整个合同期内均以租赁方式使用,但它的租赁期限不得超过20年。

    2.先租后让,是指供地方先行以租赁方式提供用地,承租方投资产业用地项目达到约定条件后再转为出让的供应方式。

    3.租让结合,是指供地方先行以租赁方式提供用地,承租方投资产业用地项目达到约定条件后再将部分用地保持租赁、部分用地转为出让的供应方式。租让结合的租赁部分单次签约时限不得超过20年,但可以续签租赁合同。

    4.弹性年期,是指整宗土地以低于对应用途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法定最高年限的使用年期出让的供应方式。

    以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弹性年期方式供应国有建设用地的,由市、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拟定供地方案时,要提请同级政府同意,邀请投资、产业等主管部门参加供地方案拟定工作,明确供应方式、面积、开发建设条件、规划条件、租赁转出让条件、达到约定条件期限、供应期限、租金和其他条件。供地方案报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市、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实施。

    问题二:方才听介绍,去年工业项目土地报批使用5537亩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请问在用地指标上贵局是如何保障项目用地需求的?

    答:我来回答一下您的提问。2023年九江市通过“增存挂钩”机制产生了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1.1万亩,各类项目实际使用计划指标2.5万亩。按照现行用地政策,除国家重点保障的交通、能源、水利、军事等项目可使用国家计划外,其他项目都应使用地方计划,也就是通过“增存挂钩”机制消化存量土地产生的新增建设计划予以保障。

    为服务急需落地的项目用地计划需求,我局从以下三个渠道解决计划指标问题:一是用足地方计划,指导县区做好项目前期服务,摸清近期拟开工项目的真实用地需求,合理使用通过“增存挂钩”机制产生的计划指标;二是加强市级统筹,适时调剂市域内通过“增存挂钩”机制产生的计划指标,对于市级重大项目用地计划指标“应保尽保”;三是争取省级支持,对已列入省级重大项目的用地或集约节约工作较好的优势县区,积极向上沟通汇报,力争省级统筹安排。

    问题三:听说我市入选了全国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城市,想了解我市低效用地包括哪些方面,主要通过哪些路径盘活利用?

    答:看来这位记者朋友还是比较关注时政的哈。按照我市试点实施,我局结合九江实际制定印发了《九江市低效用地认定标准(试行)》,通过调查摸底,梳理了包括低效工业、低效商服、低效村庄及空间复合利用及历史遗留用地类型在内的低效用地再开发项目共计275个,面积2.16万亩。低效用地再开发的路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规划统筹:加强规划的引领作用,确保再开发项目符合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导向。主要包括制定详细的再开发计划和目标,确保项目的有序实施。二是收储支撑:完善土地收储机制,拓展收储资金的来源渠道,优化征收补偿办法,提高政府收储土地的效率和公平性。三是政策激励:通过探索资源资产组合供应、完善土地供应方式和优化地价政策工具,为低效用地再开发提供政策支持,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再开发项目。四是基础保障:严格进行低效用地的调查认定,确保所有再开发用地都经过详细的评估和登记。同时,妥善处理历史遗留用地问题,为再开发提供法律和产权上的保障。五是市场运作: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市场机制来引导和促进低效用地的再开发。六是公众参与:鼓励公众参与低效用地再开发的规划和实施过程,提高公众对项目的认知和接受度。这些路径共同构成了低效用地再开发的整体框架,我相信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充分发挥我市地域特色和优势,在开发模式、操作流程、管理机制、政策体系方面探索适合九江的运作模式,提炼可复制推广的政策、制度、机制性成果,必将创造低效用地再开发“九江经验”。


附件:
  • 隐私声明
  • 主办:中共九江市委 九江市人民政府 承办:九江市数字经济发展中心

    ICP备案编号:赣ICP备19007231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604000043

    公安备案号:36040202000107        联系方式:Webmaster@jiujiang.gov.cn

    -->
    点击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