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攻坚行动”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庐山市专场新闻发布会发布词及记者问答

凝心聚力 狠抓落实

奋力谱写赶超发展新篇章

--九江市“三大攻坚行动”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庐山市专场发布词

尊敬的各位来宾,新闻界的朋友们,同志们:

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到“三大攻坚行动”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庐山市专场,非常高兴能够在这里和大家交流庐山市制造业攻坚行动的相关情况,我今天发布的主题是“凝心聚力、狠抓落实,奋力谱写赶超发展新篇章”。首先,我谨代表庐山市委、市政府以及广大庐山人民,向媒体朋友和社会各界长期以来对庐山发展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庐山市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围绕省产业链“1269”行动及九江市制造业“9610”工作部署,开展“转理念、转方式、转作风、抓落实”专项行动为保障,推动“项目大提速”,始终坚持“三个不动摇”理念,全力推进制造业攻坚行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明确发展方向,科学规划顶层设计

庐山市委、市政府明确了以幸福产业为首位产业,先进装备制造和数字经济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以“助企业做大,促产业集聚”为主题,开展了大走访、大调研活动,由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挂帅,带领有关部门深入企业、行业协会和商会组织,以“五进五问”的形式,全面深入了解企业经营情况,收集意见建议和问题诉求。在此基础上,针对先进装备制造和数字经济两大主导产业开展了专题调研,形成了产业发展高质量调研报告。

围绕调研成果,制定出台《庐山市“助企业做大,促产业集聚”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聚焦“主导产业集聚做大”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两大目标,制定了产业主攻赛道、明确了企业培育目标,紧盯规上企业和专精特新增量翻番、创建一批绿色工厂为国家级绿色园区奠定基础等具体任务,确定了实施路径和支持政策,为我市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明确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二是放大比较优势,提升招商引资质效

庐山拥有独特的人文品牌优势、良好生态优势和丰富资源优势,我们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坚持做优环境、做实服务、做响品牌,坚持“四不原则”,全力以赴抓招商、坚定不移抓项目,为全市经济发展注入更多“源头活水”。做法有四:强化活动招商。成功举办“第三届全国民宿产业发展大会”“江西省促进侨商投资与产业合作交流会”“庐山市在京‘双招双引’大会”等大型活动,大力开展宣传推介,让“庐山天下悠”成为客商盛赞、安心投资的营商品牌。压实招商责任。市委常委会每月听取四套班子领导和各部门、乡镇招商引资工作情况汇报,压紧压实市四套班子领导带头外出招商、“10个乡镇组团+3支驻点招商小分队+46个市直部门”常态化招商责任,让干部在招商工作中开阔眼界、增长才干、提升本领。提速项目落地,进一步优化招商引资决策机制,简化各项签约前置条件,缩短项目从洽谈到签约的时间,实现“一会定项目”,定期更新“五张清单”,加速优质项目洽谈、签约落地进度。近一年以来,陆续签约落地一批再造产业基础、重塑产业结构的优质项目,如总投资32亿元的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自去年4月签约以来,一期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当年升规;二期项目占地125.7亩,六个月从建设到竣工、投产。还签约落户了先行能源、易成自动驾驶、锐盟创新医疗、亿航低空经济等一批项目,为庐山工业经济发展增添了新动力。深耕链群配,围绕重点产业链、产业集群开展定向招商,再生铝循环经济产业链以奋发集团为链主,积极招引上下游企业,目前产业链企业已达15家;围绕优势产业强链、延链、补链,全力打造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庐山市文体用品产业集群成功获评江西省中小特色产业集群。

三是夯实工业平台,加快园区改革创新

庐山市全面启动了工业园区改革创新工作,强基础、添动能、专业化,扎实开展行政管理、经济管理、要素市场化配置、“放管服”和发展创新“五大改革行动”。推进园区行政、经济管理制度性变革。优化管理职责、人事制度和绩效管理,建立“小管委会+大公司”框架,从产业运营、产业投资、数字科技、人力资源四个维度实现专业化改革。持续优化要素配置。建立完善企业亩均效益综合评价机制,强力推进清理盘活低效工业用地和闲置标准厂房工作(今年,庐山市在九江市下达任务基础上自我加压,计划全年盘活工业闲置用地和腾退低效用地500亩、盘活闲置厂房3.9万平方米,目前盘活闲置用地任务已全部完成,腾退低效用地和盘活闲置厂房完成率位于市前列);高标准打造服务管理体系。建立园区项目“代办”“陪办”制度,实现企业办事“即申即办”;规范监管执法行为,严格落实“无事不扰”。园区全体干部包网格、全体干部学业务。加快产业集群化、数字化、绿色化。加速主导产业补链强链,传统产业绿色转型;以智慧园区建设为引领,加快数字化赋能绿色化;全面实施石材企业“四个一”清洁工厂标准化管理;加强园区雨污分流整改,按照“一企一档”,形成了“企业主体+污水处理厂+工业园区”三级联动的管理模式。

四是坚持靶向发力,推动数实融合赋能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部署,组织开展了数字经济产业发展专题调研,邀请中国信通院参与,深入全市工业企业实地走访,了解产业数字化现状,走出去学习重庆等地产业数字化先进经验。按照省、市的统一部署,结合调研成果,出台了《庐山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2024-2025)》及支持措施,以“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为目标,全面开展入企数字化诊断工作,重点打造奋发、万年青等标杆企业,以点带面推动产业链整体数转,形成有制造、有应用、有场景,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数字化转型格局。目前,已经基本完成了全市规上企业的入企调查,将于7月底前全面完成诊断工作。

下一步,我市将重点推进基础爬坡阶段企业(即L3-L5)提档升级,壮大集成提升阶段企业(即L6-L8)规模,建设数字化诊所,精准实施一批示范标杆,加快智慧园区建设,切实以数字化转型带动企业做大做强、产业集聚升级。

五是培优市场主体,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积极开展梯次培育。从去年底开始谋划梳理,制定了2024年企业培育计划,先后举办了4次企业培育专题培训。今年以来,已组织17家企业申报2024年第一批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获批5家;组织7家企业申报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家企业申报九江市服务型制造示范,4家企业申报省级绿色工厂。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全力支持企业实施以设备更新、工艺升级、产品迭代为目标的技术改造项目,促进传统产业提能升级,截至目前,全市工业领域共储备设备更新项目42个,资金需求3.18亿元,为16家申报制造业中长期贷款需求2.16亿元。江海粮油获评工信部第一批设备更新再贷款项目。积极搭建创新平台。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引导企业强化科技创新能力,今年已推荐3家企业申报九江市企业技术中心。深化“产学研”一体化合作,积极与大院大所合作,打造产业创新平台,为企业提供优质研发服务。与省属高校合作共建“庐山先进制造产业研究院”,形成高校智力成果助力产业创新。

六是增值特色服务,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首席变专席,全面落实“五帮”服务。出台了《关于做到“五个一遍”、建立“五未清单”、落实“五帮服务”的工作方案》,对领导包挂和“首席服务官”帮扶企业安排进行优化调整,明确了帮扶企业的“帮办证照、帮建厂房、帮招工、帮融资、帮拓展市场”服务责任,定期以“四不两直”方式入企督查帮扶情况,市主要领导定期以“五比五看”形式进行调度。代办加陪办,解决企业问题诉求。所有工业项目、企业落实专职人员,陪同企业全流程办理服务事项,企业无法到场的,可授权进行代办,同时及时梳理“办事梗阻”,从制度流程上全面优化,切实为企业提供便捷服务;每季度由市主要领导主持召开政企座谈会,结合日常调研走访,广泛收集企业意见建议和问题诉求,通过会议调度、函告督办等形式,集中力量推进问题建议的办理。专班加专窗,全面加强要素保障。针对重大项目、重点企业遇到的土地、资金、用工等要素保障问题,实行专人对接、专班攻坚机制,切实做到企业诉求及时响应、多方联动、高效解决。在政务服务大厅设立企业服务专窗,安排专人为企业开展一对一“保姆式”服务,切实为企业解决用工、融资等方面的问题。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的关键一年,也是开展“三大攻坚行动”的深化之年。接下来,我们将全力践行“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殷殷嘱托,深入贯彻九江市“三大攻坚行动”工作部署,聚力推进制造业攻坚,努力实现工业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打造“三个区域中心”建设“一个美好家园”贡献更多庐山力量!


答记者问

    问题1:庐山作为国际知名的旅游景区和旅游城市,也是九江市打造区域文旅中心的排头兵,你们是如何实现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呢?

    答:近年来,庐山在省、市的高位推动和关心支持下,大力推动旅游产业改革创新发展,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与此同时,庐山市始终坚持工业是经济发展主引擎这一认识,立足于差异化发展理念,从思想上、行动上双向发力,全力以赴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统一思想。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指示、重要论述,全面贯彻省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269”行动计划,以及九江市制造业“9610”工程,在全市上下树牢工业发展“三个不动摇”的理念,凝聚思想、共同发力。

    二是凝聚合力。全面贯彻企业“首席服务官”制度,印发出台了《关于做到“五个一遍”、建立“五未清单”、落实“五帮服务”的工作方案》等文件,在市级领导包挂重点企业及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将项目推进、企业服务责任落实到所有部门和单位,真正做到推动全市工业经济发展没有“旁观者”,切实凝聚各部门合力,勠力同心、奋楫笃行。

    三是狠抓落实。围绕省委“大抓落实年”和九江市“解放思想大讨论”要求,在工业领域大兴务实之风,积极践行“转理念、转方式、转作风、抓落实”,深入开展“助企业做大、促产业集聚”大走访、大调研活动,立足庐山市工业发展现状,出台了高质量调研报告,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政策意见,进一步找准了产业定位,明确了发展路径。

    问题2:庐山市面临着土地、能耗等要素供给难以增长,工业发展物理空间十分有限的现状,请问你们是如何利用和拓展发展空间的?

    答:的确,庐山可供工业发展土地十分有限,为了拓展发展空间,我市在工业用地利用上积极扩增量、减存量。首先是通过数年努力,终于在去年完成了调区扩区,园区面积从233.26公顷调整为580.91公顷,增加了348.58公顷;其次是积极践行“亩均论英雄”理念,大力开展低效用地腾退和闲置厂房盘活,2022年以来,庐山工业园区累计腾退企业18家,盘活低效土地1800余亩、闲置厂房超过35万平方米,超过了历年来“腾笼换鸟”面积总和,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点:

    一是分类施策,稳步推进。始终严格遵循法律法规和各级“节地增效”、淘汰落后产能的相关文件要求,组建多个工作专班,多部门联动,有计划、分步骤进行。

    二是连片利用,集约开发。选择停产低效企业相对集中区域成片腾退,有利于土地成片开发利用。整合已腾退的四家企业土地,连片开发启动了产城融合园18万平方米标准厂房项目建设,可容纳企业50家以上。正在规划的冷链物流园,将盘活已腾退用地100亩左右。

    三是科学规划,集聚产业。结合清理闲置、低效用地,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工业园区产业布局及规划环评,重新划分产业集中区域,将装备制造和数字经济产业作为重点培育的新兴产业,出台优惠政策予以大力扶持。

    问题3:庐山有良好的生态优势、资源优势和品牌优势,如何将庐山的这些优势转化为招大引强的胜势,请问你们有什么设想?

    答: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正如你所说,庐山生态优势得天独厚,倚庐山、揽鄱湖,山清水秀、钟灵毓秀;诗词文化、宗教文化、山水文化、杏林文化、隐逸文化交相辉映、灿若星河。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调研期间盛赞“庐山天下悠”,为庐山打出了最响亮的广告,成为庐山最具优势的“金字招牌”。就如何将庐山的多重优势转化为招大引强的发展胜势,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在招大引强的方向上精准定位。立足庐山市资源禀赋和现有产业基础,我们进一步明确了产业招商方向。将幸福产业作为首位产业,涵盖了文旅、体育、康养等多个细分领域,将先进装备制造、数字经济作为主导产业,紧盯三类500强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整合全市招商力量,尽锐出战。瞄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抽调精干力量驻点招商。成功引进投资32亿元的奋发集团,目前一期已全面竣工投产,二期主体建设已完成;由伟光汇通投资20.8亿元的南康古城项目,目前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之中,年底将正式开街运营;成功引进多个高端民宿品牌入驻,以牯岭松陌、温泉山里唐、海会三叠泉舍为代表的民宿产业已初具雏形。

    二是在招大引强的政策上精准支持。出台了涵盖租金减免、设备补贴、用工奖励、教育医疗等多方面的招商引资普惠政策,针对幸福产业、先进装备制造、数字经济三大产业专门出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对企业投资、产值贡献、品牌创建等多个维度实施精准奖励支持,针对重大项目量身定制优惠政策,聚焦企业个性化需求,提供精准支持,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向庐山流动。当前正在以庐山特色岸线资源和砂石资源为依托,与国内某建筑装饰材料行业龙头企业、某胶粘材料行业龙头企业深度洽谈,有望近期达成合作协议。

    三是在招大引强的服务上精准施策。推出了针对企业精准帮扶的“首席服务官”制度,通过开展帮办证照、帮建厂房、帮招工、帮融资、帮市场拓展的“五帮”服务,“一对一”为企业发展提供保姆式服务。结合“比谋划看储备,比招引看落地,比建设看速度,比环境看服务,比达产看效果”,“五比五看”活动,强化常态化工作调度,压紧压实重大项目从接洽到落地运营全过程、全周期、全方位责任链条,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问题4:庐山市文体用品产业集群刚刚获评了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请问接下来庐山市将如何依托这个省级平台,引导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答:近日,江西省工信厅印发了《关于公布2024年度江西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的通知》,庐山市文体用品产业集群被列入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这既是对我市在中小企业工作方面的肯定,也是激励我市持续推动工业发展的动力,接下来我市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切实引导企业转型升级。

一是强化技术改造。深入宣贯国家、省、市设备更新相关政策,多管齐下争取惠企资金,鼓励企业开展技术改造,重点在石材行业节能减排、文体用品和羽绒服装行业自动化数字化方向实施一批技改项目,提升产业整体绿色化、智能化水平。

二是深化数字改造。在绿色建材、文体用品、羽绒服装等行业大力开展数字化改造,以“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为主要目标,深入开展诊断分析,帮助传统企业找准痛点、难点,提供“小快轻准”解决方案,减少小微企业转型成本,实现企业节能降本增效。

三是加强品牌建设。我们将建立庐山市优质工业产品目录库,广泛收集全市的优质工业产品,同时,积极组织企业申报国家、省、市级品牌荣誉,打造区域性优质品牌,让“庐山制造”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附件:
  • 隐私声明
  • 主办:中共九江市委 九江市人民政府 承办:九江市大数据中心

    ICP备案编号:赣ICP备19007231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604000043

    公安备案号:36040202000107        联系方式:Webmaster@jiujiang.gov.cn

    -->
    点击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