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攻坚行动”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市市场监管局专场新闻发布会发布词及记者问答
“三大攻坚行动”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市市场监管局专场新闻发布会发布词
(市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国亮)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下午好!根据我市“三大攻坚行动”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安排,今天召开市市场监管局落实“三大攻坚行动”专场新闻发布会。受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朱发炳同志委托,我谨代表市市场监管局,向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各位媒体朋友们表示热烈欢迎,对一直以来关注、关心和支持我市市场监管工作的各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向大家介绍市市场监管局落实“三大攻坚行动”取得的工作成效以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落实“三大攻坚行动”工作成效
市市场监管局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打造“三个区域中心”、建设“一个美好家园”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培育壮大、做优做强经营主体,创新思路,务实举措,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强化质量品牌赋能,深化知识产权引领,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扩大本土品牌影响力、激发企业创新创造活力,为深入开展“三大攻坚行动”提供了坚实支撑。
一是抓改革、育主体,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持续推进企业开办便利化改革,在企业变更、迁移、注销等多个环节实现“一件事一次办”,企业设立、变更、注销、迁移“一日办结率”稳定在99%以上。深化“一照通办”改革,将227项依申请事项纳入“一照通办”,事项覆盖率达80.2%,最大程度实现经营主体办证办照“一次不跑”。加速推进个体工商户培育改革,出台了九江市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若干措施,实施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精准帮扶,大力培育“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今年上半年,全市新设立经营主体4.87万户,夯实了经济发展基础。
二是抓规范,保主体,激发产业发展活力。聚焦政府部门及下属单位、交通物流、水电气公用企业、商业综合体和产业园区、行业协会商会及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6大领域,深入开展违规收费治理,立案6件,罚收128万余元,引导退费6.5万元,有效减轻企业负担。不断健全完善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市直部门除重点监管外双随机覆盖率达100%,联合部门检查事项占比达100%,诚信经营主体“无事不扰率”达100%。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开展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政策措施清理,梳理各项政策措施286件,废止排除限制竞争文件38件。有效保护和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三是抓提升,强主体,塑造产业竞争优势。一方面狠抓重点产业质量提升,围绕实施9610工程,深入推进了有机硅、电子信息产业、庐山云雾茶质量提升行动,对300余家企业上门开展质量“问诊”,列出了质量问题清单,提出了解决方案,电子信息产业质量提升行动被列为长三角示范项目,并顺利通过验收;庐山云雾茶质量提升经验获全省推广。另一方面狠抓品牌提升,按照“挖掘一批、储备一批、培育一批”的工作思路,构建了九江品牌创建企业库,对库内企业开展经常性的调度指导,对符合申报条件的企业,实施一对一全程跟踪服务,提升企业创牌成功率。去年我市企业获评江西名牌产品95个、江西精品9个、赣出精品17个,新增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个、获得绿色生态认证证书12个。组织我市17家优秀商标品牌企业参加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商标品牌节,9家企业获博览会金奖。我市产业以质量、品牌为核心的竞争新优势逐步形成。有效助力“三大攻坚行动”不断向纵深推进。
四是抓创造,优主体,增强产业发展动能。市政府出台了《推进知识产权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等系列文件,近三年共发放各类奖补资金2000余万元,其中2023年争取了中央知识产权专项资金931万元,已发放300余万元,着力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知识产权创造。我们与市委组织部连续联合开展了七届优秀专利发明人评选活动,对优秀专利发明人授予E类人才待遇。在全省率先举办了大学生知识产权知识竞赛,激发知识产权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去年全市获评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3家、省专利奖3项、省高价值专利培育项目2项。截至目前全市共有有效发明专利2800余件、高价值专利703件,每万人口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同比增幅30.0%,增速全省第二,为产业创新发展注入强大动能,为扎实推进“三大攻坚行动”发挥了重要牵引作用。
二、下步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三大攻坚行动”决策部署,发挥市场监管职能优势,打好“组合拳”,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推动质量提升、品牌升级、知识产权创造,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力服务我市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
一是扎实培育壮大经营主体。持续开展企业开办提升行动,加快构建企业开办“一件事”标准化服务体系,持续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大力推广“证照联办”,持续提升“一日办结率”和“电子营业执照领取率”,确保经营主体准入更加便利。全面推进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精准培育,出台具体支持措施,加大“个转企”扶持力度,促进经营主体发展壮大。
二是扎实推进“四个强市”建设。围绕服务“三大攻坚行动”,一体化推进质量、标准、品牌、知识产权“四个强市”建设,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聚焦建设质量强市,持续开展重点产业链质量提升行动,推动链内企业首席质量官全覆盖,构建质量管理协同、质量资源共享、质量把关分工协作的质量发展良好生态,切实提升全产业链质量管理水平,提高产业质量竞争力。聚焦建设标准强市,大力推进企业对标达标以及标准“领跑者”活动,支持帮助中小企业加快采用国际国内先进标准,鼓励优势企业积极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制定,增强产业企业行业话语权。聚焦建设品牌强市,挖掘培育一批细分领域特色品牌、全力扶持一批区域优势品牌、壮大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知名品牌,提升九江品牌整体形象,促进我市重点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聚焦建设知识产权强市,积极推进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建设,加快实施产业专利导航,将专利导航研究成果运用到产业“强链”“延链”“补链”中,助力重点产业明确关键核心技术发展方向路径、定位布局、竞争风险点,为产业集群发展当好参谋助手。
三是扎实打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加大公平竞争审查力度,强化存量政策措施清理,抓好增量文件审查,及时开展核实整改,确保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见实效、出成效、提质效,以公平竞争审查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扎实推进反不正当竞争执法行动,强化新型不正当竞争行为监管,加大生活消费、平台经济、高新技术、知识产权和医药、教育等民生领域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类不正当竞争行为,努力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不断提升经营主体活力,增强产业发展活力。
总之,全市市场监管部门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全力服务九江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更优机制全力推动“三大攻坚行动”的高效落实,为打造“三个区域中心”、建设“一个美好家园”发挥市场监管更大作用!
我的发布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答记者问
问题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请问,我市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励企业创新创造,更好服务“三大攻坚行动”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取得了哪些成效?
答: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今年年初,九江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这也揭开了我市知识产权事业新的篇章。以此次获批试点城市为契机,我们加快推进了知识产权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激发了企业创新创造活力,为我市“三大攻坚行动”提供有力支撑。
一是健全保护机制。着力推进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建设,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协同配合,凝聚知识产权保护更大合力。健全了“跨区域”保护机制。与湖北省黄冈市、荆州市建立了知识产权保护合作机制,联合湖南岳阳市、湖北咸宁市召开了知识产权保护联席会议,建立了联席会议办公室。健全了“跨层级”保护体系。成立市、县级知识产权人民调解委员会14个,建成基层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15个,构建跨层级“全覆盖”保护格局。健全“跨领域”协作机制。联合九江海关成立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工作站,选聘10位专家成立九江市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专家团,帮助企业开展海外知识产权布局、防范涉外知识产权风险、应对海外知识产权诉讼纠纷,积极服务我市企业走出去。
二是加大保护力度。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社会舆论关注、侵权假冒多发的重点领域,持续开展知识产权执法“铁拳”行动,去年以来全市共查处商标、专利违法案件200余件,有力规范了知识产权市场秩序,打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三是提升保护效率。加强知识产权诚信体系建设,推广利用调解方式快速处理简易案件,着力破解专利侵权纠纷案件“周期长”的问题,今年以来共调解专利侵权纠纷案件14件,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低成本的维权渠道,切实降低企业维权成本。
通过全方位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有力提升了企业创新创造积极性,今年前5个月,全市新增授权专利2378件,位列全省第三,为产业创新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问题2:经营主体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个体户是经营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请问围绕实施“三大攻坚行动”,市场监管部门在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方面有什么重点举措?
答:当前我市个体工商户超43万户,占经营主体总数的67%,我市个体工商户八成集中在服务业,主要以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和文化娱乐等业态为主,是我市文旅产业发展主体重要组成部分。在扶持工商户发展方面,我局将个体工商户划分“三型”进行帮扶,着力培育一批独具九江特色的“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助力我市“三大攻坚行动”。
在分型精准帮扶方面,划分“生存型”“成长型”“发展型”实行不同的帮扶措施。对处于初创阶段的“生存型”个体工商户,侧重优化市场准入服务,降低经营成本,探索包容审慎监管机制,激发创业创新活力,让他们更好地“活下来”。对处于稳定经营阶段的“成长型”个体工商户,侧重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信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帮助提升生产经营质量水平,让他们“行得远”。对处于持续壮大阶段的“发展型”个体工商户,侧重加强品牌培育,支持引导转型升级为企业,提升个体工商户创新创造能力,让他们“做得强”。
在分类精准帮扶方面,在分型的基础上,区分“名”“特”“优”“新”四类个体工商户,推行不同的培育和激励政策。对“知名”类个体工商户,如经营九江本土知名的封缸酒,通过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深化品牌创建服务,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进行帮扶激励。对“特色”类个体工商户,如经营庐山云雾茶、九江茶饼等独具九江特色的个体工商户,则在技术研发、产品设计、检验检测、质量追溯、营销服务等方面给予支持。对“优质”类个体工商户,如对涉金星砚、影雕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营户,则通过注重传承人培育,加强传统技艺,传统文化挖掘整理和宣传报道,深化保护工作等方式进行帮扶支持。对“新兴”类个体工商户,如庐山市羽绒服网络销售基地经营户,则通过推动提升网络营销能力,引导参加网上经营技能培训,支持外出参展开拓市场,推动与互联网平台企业合作共赢等服务措施进行支持帮扶。
总之,我们将不断完善行业扶持政策措施,切实提升个体工商户发展质量,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问题3:质量提升对于增强产业质量竞争力,对于开展“三大攻坚行动”具有重要推动作用,那么请问我市在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方面都有哪些部署和举措?
答: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在开展质量提升方面,我们将主要围绕实施制造业“9610”工程,着力打造质量强县,培育质量强链、质量强企,加强质量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强化质量治理,发挥质量在推动经济发展、支持产业建圈强链、促进企业做大做强中的积极作用。2024年,我市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
一是打造一到两个质量强县。按照《九江市深化质量强市建设实施方案》部署,实施一到两个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质量强县创建项目,做好质量强县的聚集园区、优势产业、龙头企业挖掘培育工作,树立一批先进典型的质量提升经验做法,形成有规模、有特色、有潜力的县域产业链项目,鼓励支持各县(市、区)积极申报创建国家级、省级质量强县。
二是培育一批质量强链、质量强企。进一步加强与工信部门的紧密合作,全力推进质量强链项目攻坚,制定针对性的“一链一策”质量提升方案,形成质量问题清单、攻关清单、政策清单,合力解决重大共性问题。积极引导企业申报质量强国领军企业,同时,进一步推行“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培育一批优质的企业质量管理人才,切实提升企业质量管理能力。
三是实施质量基础设施能力提升行动。合力布局区域、产业质量技术服务机构,推动建设一批省级、国家级质量基础服务设施、机构,支持产业集聚区、工业园区设立检验检测机构、质量标准实验室,为产业链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同时,还将进一步优化现有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应用水平和服务效能,畅通质量基础设施的线上、线下服务渠道,为企业提供质量、标准、计量、认证认可、知识产权、检验检测、品牌创建等一揽子服务,助力企业提升质量竞争力,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