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首届“凝聚芳华 向江图强”女性人才交流展示会新闻发布会发布词及记者问答

九江市首届“凝聚芳华 向江图强”女性人才

交流展示会新闻发布会主发布词

(市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  熊燕)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媒体各位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借此机会,受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桂白丽委托,我谨代表市妇联,衷心感谢社会各界人士、各位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对妇女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当前,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围绕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加快打造“三个区域中心”、建设“一个美好家园”,推动九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进一步凝聚女性人才力量,激发女性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服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即将举办我市首届女性人才交流展示会,这既是贯彻市委2024年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又是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打造长江经济带重要人才集聚高地的若干举措》的通知精神,招引和培育女性人才队伍的具体体现。

下面,我介绍一下本次活动的总体情况和亮点特色。

一、总体安排

本次活动定于7月19日-7月20日举办,为期一天半。活动由市妇联主办,鄱阳湖生态科技城协办,本次活动市委领导将出席并讲话,为各领域成长中的优秀女性加油鼓劲,提出要求和希望,也充分展现出市委、市政府对妇联工作,对女性人才培养的重视和关心。本次活动还邀请市委人才办、市人社局、市工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科技局、市科协、市教育局、市卫健委等单位领导出席。活动场地设在九江芳兰湖开元名庭大酒店(鄱阳湖生态科技城3号楼)。目前,各项筹备工作正有序开展。

二、活动内容

本次活动是市妇联为搭建女性人才交流平台、促进女性人才成长的重要活动,活动内容包括政策宣传、现场交流、人才分享、参观学习等。本次活动通过女性人才代表嘉宾围绕科研探索、创业奋斗、成长历程、成功经验、未来规划等方面进行交流、探讨和分享,汲取女性事业创新发展的“良方”和坚韧突破的“力量”,让我市女性人才实现交流共促,抱团成长。加大人才政策宣传,创新服务方式,强化部门联动,搭建交流平台,积极营造我市女性人才“解放思想 助力发展”的浓厚干事氛围,凝聚更广泛的力量服务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高标准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打造“三个区域中心”、建设“一个美好家园”贡献巾帼力量。

三、特色亮点

一是各行业女性人才代表汇聚交流。本次活动我们邀请了我市10位优秀的女性人才代表作交流发言,她们中有潜心研究的科技工作者,有致富一方的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有深耕教育、医疗领域的专家学者,有擅长企业运营管理的管理精英,各行各业女性人才代表将围绕她们在科研探索、成长的启示、成功经验、奋斗经历与大家进行分享交流,感受到我们九江各行业的女性精英在她们所在的领域踔厉奋发、追求卓越的风采,展现浔城精彩。

二是多方面凝聚合力服务女性人才。本次活动我们特别邀请市委人才办、市人社局、市工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科技局、市科协、市教育局、市卫健委等职能部门的领导来到交流展示会现场,本着搭建交流平台、凝聚女性人才力量的目的,他们将一起为我市女性人才的成长发展、项目的落户、科研攻关、产学融合及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建言献策,共同为九江人才招引和服务进行商讨,对“人才新政20条”的宣传和政策进行解释,着力在“聚、育、留、用”上下功夫,创新服务方式,积极为女性人才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凝聚思想共识及共建合力,共同服务女性人才的发展。

三是全方位激发创新发展活力。此次活动,我们市妇联主要想搭建一个优秀女性交流展示的平台,让她们感受到社会的关注、组织的温暖、自身的价值,从而激励她们继续深耕所在的行业,取得更加骄人的成绩,为我们九江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这次活动还安排了女性人才参观鄱阳湖生态科技城数字九江展示中心、优必选行业机器人制造基地、联通中科5G+VR创新产业园、赛得利(中国)纤维有限公司,这些公司都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国内先进的技术水平,能开拓女性的视野,激发女性人才创新创造活力,鼓励她们攻克技术难关,打破固有思维寻找突破瓶颈的方法,以新作为、新业绩服务为高标准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加快打造“三个区域中心”、建设“一个美好家园”贡献巾帼力量。

各位来宾、媒体朋友们,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市妇联将借本次活动之机,积极在服务、支持、激励等方面做探索,继续在服务优秀女性成长上想办法、做文章、下功夫,希望社会各界对市妇联服务女性人才工作多提宝贵意见。我们热忱欢迎各界女性人才相约九江,留在九江,一起焕发浔城精彩、点亮发展未来!

今天我就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答记者问

问题1:市妇联作为党联系广大妇女群众的桥梁纽带,请问近年来在凝聚女性人才力量,激发女性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方面做了哪些举措?

答:近年来,市妇联紧扣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联合有关部门,着力在“聚、育、留、用”上下功夫,创新服务方式,搭建了交流平台,凝聚了女性人才力量,激发了女性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一是立足“精准”,分门别类“聚”人才。首先是做好调研摸底,对各县(市、区)妇联、相关市直单位及新技术、新产业、新经济组织的女性人才情况进行调研和摸底,在收集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积极与市委人才办对接,下发《关于推荐女科技工作者人才信息库的通知》,向相关市直单位及“两新”妇联组织发送《九江市女性人才推荐表》,最终形成了近4000人的女性人才信息库。先后两次筛选了300余名优秀女性作为首批专家库成员。同时积极与各科研院所、“三新”组织以及人社局和农业农村局、教育、卫生、工信等重点单位加强联系。建库后,成立女性人才联席会,针对性的宣讲人才政策,以才聚才。目前女性人才专家库330人,并在不断维护和更新中。

二是助力“培优”,全心全意“育”人才。去年,市妇联组织女性人才开展了题为《智汇巾帼 共话发展——学习贯彻二十大服务九江高质量发展》研讨会,现场讨论并通过了《九江市女性人才联谊会制度》,正式成立九江市女性人才联谊会,举行首期“女性人才研修班”,今年3月,我们陆续组织浔沪、浔汉、浔京等地优秀女性开展交流学习联谊研讨及合作,注重把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项目引进相结合,为我市女性人才搭建了很好的学习交流平台和组织阵地。开展“九派巾帼数创未来”系列活动,举办九江市创业女性数字素养提升培训班,启动我市巾帼电商培养培育工程,深入13个县(市、区)开展“九派巾帼 数创未来”大讲堂暨巾帼电商巡回培训,组织三新女性举办“书香巾帼”、巾帼身心美等读书沙龙、讲学、交流活动,多层面多渠道提升女性人才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吸引更多新经济新业态女性人才汇聚九江。

三是着眼“大局”,因人施策“留”人才。扎实做好关爱服务,为九江女性人才开展健康讲座、免费体检等活动,加强先进典型示范引领,向上推荐全国三八红旗手等女性荣誉,不断增强女性人才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联合市人社、农业农村局、科技局、科协制发了《九江市女性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意见》,加大对“人才新政20条”的宣传和政策解释,为女性人才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结合“乡村振兴巾帼行动”,创建一批巾帼农业示范基地,扶持一批“妇”字号龙头企业,培树一批乡村巾帼“领头雁”,引导更多女性人才在新经济、新业态中灵活就业创业,带动更多妇女实干兴家,发展立家。推荐了党代表1人,全国、省妇女代表45人,全国三八红旗手1人,全国巾帼建功标兵3人,省级巾帼建功标兵16人。

四是激发“效能”,以需为导“用”人才。以点带面,设立专项资金,选定“中国科学院庐山植物园”“江中食疗科技有限公司”“九江市妇幼保健院”三家为九江市首批女性人才建设示范点,给予项目支持,支持各项目点依托其单位工作特性,开展女性人才示范点阵地建设,进行学术交流、科普帮建、志愿服务、关心关爱等活动,辐射带动优秀女性成长成才。充分发挥原有的九江女性健康专家库、法律明白人讲师团、家庭教育讲师队伍等现有专家志愿团队的效能,发挥其专业技术特长,组建健康、法律、创业、科技等各类女性专家服务团,深入到乡村、企业、学校、社区、园区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技术咨询、科普培训、医疗问诊、联合攻关等,去送服务、送技术、送法律、送知识,为基层群众办实事,实现人才效益转化。

问题2:据了解,我市近期修订了“九江人才20条”政策(即《关于打造长江经济带重要人才集聚高地的若干举措(修订)》)。请问,目前我市支持女性人才成长主要有哪些政策举措?

答:巾帼何须羡须眉,妇女能顶“半边天”。近年来,我市各行各业各领域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创新创业女性人才,如省“双千”计划人才王中美、刘芬、曾巾和市“双百双千”人才陈思思、何丹丹、卢琴芳等。我市近期修订的“九江人才20条”政策,为人才成长提供了生活安居、配偶随调、子女教育等全链条服务保障。女性人才作为我市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符合条件,就可以享受人才生活补贴(即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体经济全职新引进的全日制博士、硕士和“双一流”本科生,三年内每人每月分别给予3000元、1500元生活补贴;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全职新引进的全日制普通本科生、专科生,三年内每人每月分别给予1000元、500元生活补贴)、落户补贴(即首次将户口迁移至九江的45周岁以下、中专及以上学历或中级工及以上技能人才,三年内每人每年给予2000元落户补贴)、租房补贴(对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体经济全职新引进的在九江无住房且未享受公租房、人才公寓和安家费的博士、硕士和“双一流”本科生三年内每人每月分别给予1000元、800元租房补贴;对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全职新引进的在九江无住房且未享受公租房、人才公寓和安家费的本科生、专科生,三年内每人每月分别给予600元、400元租房补贴)、安家费(对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体经济全职新引进的在九江工作一年及以上的顶尖人才、国家级领军人才、省部级领军人才、省域拔尖人才、优秀基础人才、市域拔尖人才在九江购买首套住房的,分别给予100万元、80万元、30万元、20万元、5万元、4万元安家费;对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全职新引进的在九江工作一年及以上的本科生、专科生和中专生,在九江购买首套住房的,分别给予3万元、2万元和1万元安家费)、配偶随调(对在九江工作的省域拔尖及以上人才和全职引进的全日制博士,配偶属机关事业单位的,按属地原则可申请同级“对口”安置)和子女入学(省域拔尖及以上人才和博士子女不受户籍限制,可在全市范围自主选择公办幼儿园、公办义务教育学校)等惠才服务保障政策。

问题3:请问,市妇联女性人才工作目前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还有哪些具体安排?

答:市妇联坚持将女性人才工作向中心聚焦、向大局聚力,主动出击,力求成效。围绕我市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等重点需求,积极在服务、支持、激励等方面做探索,依托聚才育才之举,做实留才爱才之措,以用好用活各类女性人才为工作落脚点,做好了人才激励,点燃了人才引擎,释放了人才活力,把九江女性人才的培养作为推动九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下一步,我们将从几个方面做好女性人才工作:一是拓宽联系领域。结合实地了解、各地推荐、网上自荐等方式,不断充实女性人才库。积极拓宽女性人才联系面,增强科研领域典型人才代表的挖掘。二是倾心做好服务。加强项目支持,新增打造“女性人才建设示范点”,推进示范点积极开展产学融合、科技示范活动。整合资源,充分发挥现有专家志愿团队的服务效能。三是不断完善机制。研究形成符合妇联工作实际和人才工作标准的“女性人才评价体系”,完善女性人才激励机制。积极争取市委人才办工作支持,加强对女性人才的扶持。市妇联将全力以赴团结带领全市女性人才为打造“三个区域中心”、建设“一个美好家园”贡献巾帼力量。


附件:
  • 隐私声明
  • 主办:中共九江市委 九江市人民政府 承办:九江市大数据中心

    ICP备案编号:赣ICP备19007231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604000043

    公安备案号:36040202000107        联系方式:Webmaster@jiujiang.gov.cn

    -->
    点击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