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砥砺前行,大力发展口岸经济,加快打造区域性物流枢纽和商贸中心 新闻发布会发布词及记者问答
牢记嘱托、砥砺前行,大力发展口岸经济,加快打造区域性物流枢纽和商贸中心
新闻发布会发布稿
南昌海关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下午好!欢迎各位出席今天的发布会。首先,我代表南昌海关,衷心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南昌海关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下面,由我向大家介绍海关有关工作情况。
去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考察江西,并主持召开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强调“要深化对内对外开放,以开放促发展,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提出了“大力发展口岸经济,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打造区域性物流枢纽和商贸中心”等重要要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就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进行了系统部署,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了强劲动力。
海关处于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交汇枢纽,担负着守国门、促发展的职责使命。我们牢记嘱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和给红其拉甫海关全体关员的重要回信精神,认真落实新一轮《江西省人民政府 海关总署合作备忘录》,坚决筑牢国门安全屏障,持续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促进跨境物流通道发展,推动口岸提质扩能,全面提升九江区域航运中心“快进快出”“优进优出”能力,为奋力书写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江西答卷”贡献海关力量。
一是支持“点”上发力,优化提升口岸枢纽功能。全力支持九江港口岸扩大开放瑞昌港区和彭泽港区,于去年11月通过国家验收,助力九江港形成“一口岸三港区”对外开放新格局,支持瑞昌港、彭泽港区集装箱业务常态化运行,周边企业可以依托“家门口”的外贸港直接出运,每标箱可节省物流成本约700元。深入推进智慧海关建设,在九江口岸上线全省首个“智慧联动物流监管”平台,通过企业、码头、海关间信息互联互通互认,实现“一口岸三港区”内各监管场所(场地)外贸货物智慧化流转,促进物流链条的协同化运作,全面提升货物流转效率。依托鄂赣湘三地海关关际合作机制,实现九江港开展中转换装(二次转关)业务常态化运行,推动长江上下游联动升级,每标箱可为企业节省中转装卸费用120—180元。
二是支持“线”上延伸,拓展双向开放物流通道。立足我省独特的区位优势,积极支持江西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重要战略,助力构建开放大通道。畅通九江口岸国际直航通道,推动国际直航业务于去年12月在九江口岸顺利重启,支持九江港与长江沿线港口联合开行国际直航船舶航线3条。以改革为牵引,推动口岸跨境物流降本增效,深化与长江沿线海关合作,加强与上海港沟通联动,推动“离港确认”改革全国扩大试点首票成功落地九江,九江口岸业务覆盖率稳定在95%以上,压缩口岸作业时间60%;推动长三角区域外首票“联动接卸”改革率先落地九江,“陆改水”帮助企业每标箱节省成本3200元;积极推广“船边直提”“抵港直装”业务,船舶进港、卸船装车和货物提离“一步直达”,有效提升九江港货物集聚力。
三是支持“面”上覆盖,服务外贸产业提质升级。 释放“政策+服务”红利,持续打造“关‘助’发展”服务品牌,助力外贸质升量稳。聚焦江西有色金属、电子信息、光伏、汽车等支柱产业,创新“一业一策”工作机制,推行“检验批”监管改革,促进“新三样”出口承压增长,前三季度平板显示模组出口全国第3。深化“RCEP进企”行动,“一对一”指导企业用好用足优惠政策,今年以来,签发了全国首份对厄瓜多尔、塞尔维亚原产地证书,全国首份RCEP项下输越南自助打印原产地证书。前三季度,签证金额37.5亿美元,帮助企业享受国外关税减让约13.4亿元。
在主动服务外贸促稳提质的同时,我们全面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进一步完善海关守护国门安全机制,着力打造“关‘铸’国门”风控品牌,常态化开展“打击进出口危险品伪瞒报”专项行动、“国门利剑”和“国门绿盾”等行动,查获出口侵权湿巾案入选中国海关知识产权保护十大典型案例;侦办走私毒品案件入选今年国际禁毒日最高人民法院十件典型案例之一;前三季度截获有害生物487种次,持续织密织牢国门安全防线,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以上是我对南昌海关支持服务口岸经济发展的情况介绍。为进一步把我省打造成内陆地区改革开放新高地,推进九江高标准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最近,结合在九江实地调研收集的外贸发展需求,我们推出了“江海通”组合政策工具箱,聚焦做优物流通道、做好惠企服务、做强产业发展三个方面提出了10条措施,通过加强与上海等长江经济带沿线海关合作,持续深化改革创新,提高监管效能和服务水平,助力长江黄金水道发挥更大“黄金效益”。
下一步,南昌海关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和给红其拉甫海关全体关员重要回信精神,按照海关总署和江西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加快智慧海关建设、实施“智关强国”行动,以更大的力度、更优的服务,全力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为大力发展口岸经济、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积极贡献海关力量。
我的介绍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牢记嘱托、砥砺前行,大力发展口岸经济,加快打造区域性物流枢纽和商贸中心
新闻发布会发布稿
九江市人民政府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
非常高兴向大家介绍九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打造区域性物流枢纽和商贸中心的情况。受市委书记刘文华、市长蒋文定同志的委托,我谨代表九江市委、市政府,代表520万九江人民,对大家长期以来给予九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九江地处万里长江、千里京九、百里鄱湖的交汇点,素有“三江之口,七省通衢”之称。自古以来,就是舟车辐辏、商贾云集的通都大邑。明清时期,成为著名的“三大茶市”“四大米市”之一,而且是唯一既是茶市又是米市的地方。到了近现代,又成为长江内河第一批开埠通商的口岸、我国首批五个沿江对外开放的城市之一。改革开放后,依托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九江构建了公水铁空“四位一体”的大交通体系,成为区域性的商贸重镇。
去年10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时提出了“打造区域性物流枢纽和商贸中心”等重要要求,为我们进一步发挥区位优势、培育发展动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九江广大干部群众牢记嘱托、砥砺前行,加力打造区域性物流枢纽和商贸中心,为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助力赋能。
我们以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水运优势,依托港口全面推进打造区域性物流集散枢纽,水陆空运输无缝对接、“公水铁”多式联运、通关贸易一体化的现代运输体系加快成型。具体成效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交通基础设施加快完善。大力实施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攻坚行动,加快完善港口、高铁、公路、航空等交通基础设施。全省首个万吨级码头国能九江电厂码头、全省最大的单体工程码头瑞昌金丝港码头等大型码头建成竣工,城西安信码头交工验收;湖口银砂湾码头、彭泽泽诚码头、彭泽危化品集装箱通道、进境水果指定监管场地等项目加快建设。庐山站东站房完成主体建设,昌九高铁稳步推进,常岳九铁路、长九铁路等项目启动前期规划研究。世界最大吨位转体斜拉桥九江快速路一期跨庐山站转体斜拉桥成功转体,通城至修水至铜鼓高速公路、G353武宁县罗溪至修水县黄沙段公路改建工程开工建设,G105北澳线扩建工程、瑞昌至武穴过江通道、庐山高铁站至庐山索道连接线等项目有序推进。共青城通用机场建成运营。瑞昌通用机场建设有序推进,预计明年上半年可完工。
二是物流服务体系加快健全,推动模式多样化。高质效开行“沪浔快航”,开通舟山至九江江海直达航线,与岳阳合作开通九江港口岸至俄罗斯国际直航航线,城西港区铁路专用线建成投用,九江港集装箱班轮直达航线达19条,铁水联运到发站点达27个。推动通关便利化。健全完善“离港确认”“船边直提”“区港一体”等便利化举措,大幅减少港区倒箱、转关申报和二次运抵等环节。推动业务数字化。持续深入推进“智慧港航”建设,推动港口间数据共享、信息互通,创新建设了全程物流跟踪等15项数字化应用场景,成功申报全国智慧口岸试点。今年,我们与南昌市以组合形式成功获批2024年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支持城市,将共同获得15亿元奖补资金,为九江建设区域性物流枢纽提供了坚强支撑。
三是现代物流产业加快发展。1-8月,九江港货物吞吐量1.4亿吨、增长12.8%,集装箱吞吐量58.2万标箱、增长18.1%。依托综保区、跨境电商综试区、特殊商品进境监管场所等平台,先后引进富春、京东等一批规模大、实力强的物流企业入驻九江。2023年以来,新增2A级以上物流企业24家,累计达到96家,位居全省第2;新增二星级以上冷链物流企业、物流仓储3家,累计达到6家;5A级物流企业、五星级冷链物流企业和五星级高标准仓库接连取得“零”的突破。
我们全力开展商贸消费提质扩容行动,持续增加消费有效供给,不断激发消费潜力,接续推动消费提质扩容。2023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53亿元,位居全省第4;2024年上半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5.5亿元,增长3.9%,比全国平均高0.2个百分点。主要采取了三方面举措:
一是以区域联动促进市场联通。加强与沿江城市沟通对接,进一步完善常态化工作联席机制,扎实推进“通平修”绿色发展先行区等区域协作共同体建设,推进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提升区域消费吸引力和聚合力。坚持“活动+政策”双轮驱动、同步推进,结合地域文化、民俗习惯和消费特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商贸活动,先后举办两届长江经济带文旅消费季,赣湘鄂皖区域农产品展销会、绿色有机农产品博览会等活动,不断提升九江消费中心辐射能级,全力打造长江中游赣鄂湘皖四省交汇的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截至目前,全市交易额超100亿元商品市场2个,超10亿元商品市场11个,超亿元商品市场达到25个。
二是以街区更新推动商圈出新。在保留历史记忆与文化脉络的基础上,对大中路历史文化街区、九江动力机厂等进行微改造、精提升,完善文旅设施、丰富商业业态,打造开埠文化展示区、体验式消费聚集区,让昔日老街重现光彩。串联浔阳楼、琵琶亭、锁江楼等人文景点,建成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段)一期、二期项目,打造富有九江特色的长江文化旅游目的地。新增九江之夜、九江欢乐世界等12个商旅文体消费载体,不断创新消费场景,为城市消费注入新活力。庐山牯岭街被认定为第二批全省特色示范商业街区,修水天街被评为省级高品质夜间经济街区。
三是以业态提升带动消费提质。精心举办“庐山杯”九江马拉松赛、“庐山杯”长江经济带龙舟邀请赛、庐山国际爱情电影周、九江名茶名泉博览会等系列活动,全力培育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积极发展夜经济、银发经济、她经济、童经济及直播带货等消费新模式新业态,加快推动构建线上线下协同、电商与产业融合的电商发展新格局。2023年,实现电商网络零售额215.36亿元,总量全省第3。2024年1至8月,实现网络零售额152.52亿元,同比增长28.11%,增幅列第2。
殷殷嘱托犹在耳畔,声声关怀催人奋进。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牢记嘱托走在前,感恩奋进勇争先,向江图强善作为,加快打造区域制造业中心、区域文旅中心、区域航运中心,建设富裕美丽文明和谐幸福的美好家园,奋力迈出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坚实步伐。真诚希望各位媒体朋友一如既往地关心、关注、支持九江的发展。
我就先简要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答记者问
问题一:刚刚提到南昌海关围绕助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推出了“江海通”组合政策工具箱,能否详细介绍一下“江海通”的具体情况?
荣学文:感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有请九江海关关长孙亚非同志回答。
答:感谢您的提问!九江拥有152公里长江岸线,是江西省唯一通江达海的水运口岸。我们立足江西联通东西、承接南北、通江达海的优势,助力九江长江黄金水道进一步发挥“黄金效益”,从以下三个方面推出了“江海通”组合政策工具箱:
一是聚焦做优物流通道,助力打造通江达海“枢纽”。我们在实地调研中,有进出口企业提出希望全国通关一体化货物能够在本地查验的需求,我们积极响应企业诉求,迅速与上海海关沟通,建立了联系配合机制,推出“口岸+属地”联动监管模式,符合条件的全国通关一体化货物可以从上海港转至我省实施本地查验,实现货物本地通关。推动“智慧联动物流监管”系统升级,通过同一口岸各港口间物流数据互联互通,实现“业务自动办、数据自动取、信息自助查”,货物转场通关时间及通关成本分别压缩30%和10%。
二是聚焦做好惠企服务,助力打造营商环境“高地”。牵头组建由海关、地方政府部门和船舶运输企业、外贸企业组成的专题工作调度组,建立上海—九江航线的运价指数定期发布机制,便利企业获取内河运费资料,今年前三季度,内河运费扣减政策惠及企业162家,扣减内河运费5035.4万元,减少税费支出651.86万元。实施启运港退税政策,支持从九江港报关出口的水运货物启运后即可提前办理出口退税,减轻企业资金压力。实施“进境粮食智慧检疫监管”项目,实现检疫许可证“云端办”,今年前三季度监管进境粮食12万吨。实施进口矿产品“先放后检”模式,节省港口堆存、滞港、搬倒费用,减少企业经营成本。
三是聚焦做强产业发展,助力打造口岸经济“产业链”。聚焦船舶行业高质量发展,支持船舶企业开展集团保税监管模式改革试点,指导出口船舶采用“船货同报”模式同时办理货物、运输工具申报手续,实现船舶出口江海直通。今年前三季度,九江出口各类船舶5.32亿元;保障2艘输外船舶采用“船货同报”模式出口,共计5754万元。助推江西优势产业发展,实施进口铜精矿依企业申请实施品质检验。前三季度九江口岸进口铜矿及其精矿2760吨、货值3074万元,同比分别增长30倍、12倍。
“江海通”组合政策工具箱是南昌海关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推出相关创新改革措施,不断丰富完善“江海通”组合政策工具箱,助推我省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谢谢!
问题二:今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人民银行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24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在调整优化运输结构方面,4部门计划大力发展多式联运。请问九江港是如何推进“多式联运”发展的?
荣学文:感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有请市港口航运管理局局长黄效兵同志回答。
答: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九江,地处长江中下游分界点,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优越的水运条件,既是全省唯一通江达海的一类水运口岸,也是全省最大的货运、外贸、集装箱中转港,可以说是因水而兴、因水而荣。多式联运是现代交通运输的重要方式,也是物流降本增效的重要手段。九江港积极依托水运发展多式联运,优化物流交通组织方式,降低物流成本。
具体来说,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内陆变前沿,打造进口粮食分拨转运中心。创新“海-江-铁”多式联运粮食运输体系,开通浙江舟山-九江江海直达航线,进口粮食到达九江后通过铁路运输分拨至省内地市及周边省份,相比江海联运至长三角港口中转模式,减少进口货物装卸环节,减少运输时间1至2周,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物流成本,缩短物流时效,为江西及周边地区外贸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物流通道。
二是节点变枢纽,构建多式联运通道网络。依托通江达海的水运优势,将九江港“湖-江-海”水路运输节点打造成“公、水、铁”多式联运枢纽。水运方面,挖掘鄱阳湖和赣江航运潜力,2024年新开九江-上饶鄱阳角子口集装箱航线以及吉安—南昌—九江航线。加强长江港口协同发展,新开云南省水富港至九江港航线,升级九江-外高桥“天天班”为“沪浔快航”联盟航线,班轮公司实现联盟换舱;陆运方面,九江市在营疏港铁路4条,2023年运输货物1000余万吨。九江城西港铁路专用线与城西集装箱码头实现对接,开展铁水联运业务。红光港区铁路专用线正在推进,规划的9条疏港公路已完工5条。通过水陆转换,九江港集装箱班轮直达航线发展至19条,铁水联运到、发站点增加到27个,九江港“一带一路”集装箱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项目通过验收,九江港“公、水、铁”多式联运枢纽逐步形成,有力保障了我省及周边地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三是港口加口岸,数字化赋能多式联运发展。九江港口岸入选全国首批智慧口岸试点建设名单。建成口岸“三同”综合服务平台、全程物流跟踪服务系统,九江港运行动态可视化监测平台、九江智慧港航一张图等15个应用场景,九江港航大数据中心交换成员达19家。通过智慧口岸数字化赋能,搭建多式联运物流基础数据与运输工具联络平台,融合铁路、公路、水运等物流数据,提升多式联运数字化、信息化水平,为多式联运组织模式发展赋能。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谢谢!
问题三:消费是支撑经济运行的稳定器和压舱石。党中央国务院多次会议强调,要以提振消费为重点扩大国内需求,并出台了系列消费支持政策,请问九江市消费市场有哪些特点?
荣学文:感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有请市商务局副局长饶官良同志回答。
答: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今年以来,九江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政策+活动”双轮驱动,全市组织举办系列“消费促进年”活动,活动成效明显,消费市场总体呈现平稳增长的态势,传统消费稳步扩大,新型消费快速发展,服务消费扩容提质,为全市经济回升向好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当前,九江消费市场主要呈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政策效应持续释放。全市全面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推动汽车换“能”、家电换“智”、家装厨卫“焕新”,消费者的汽车、家居等换新需求进一步扩大。8月份限额以上汽车、家电、家装零售额增幅分别为2.8%、7.0%、4.4%,恢复增长较7月份明显加快。
二是智能新型消费拉动明显。消费者对智能、时尚、绿色等商品的需求进一步扩大。1-8月限额以上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智能家电零售额增幅分别为60.6%、7.6%、12.9%。全市网上零售额增幅28.11%;全市限额以上单位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商品销售增幅5.1%,其中8月当月增幅32.0%。
三是餐饮消费需求旺盛。文旅消费的热潮回归有效提升餐饮市场人气,叠加外出就餐、商务会议的大量增加,餐饮市场发展势头强劲。1-8月限额以上餐饮业营业额增幅7.4%。
四是基础消费增势良好。全市零售商超经营稳定,民生商品供应充足,基本生活类商品消费保持平稳增长。1-8月份,全市吃类、穿类、用类商品限额以上零售额均保持增长态势,其中蔬菜、鞋帽类增长较快,增幅分别为3.6%、13.0%。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