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攻坚行动”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市交通运输局专场新闻发布会发布词及记者问答
“三大攻坚行动”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市交通运输局专场发布词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市交通运输局专场的“三大攻坚行动”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市交通运输局,对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各位领导、来宾和新闻媒体的记者朋友们表示热烈欢迎。同时,也向一直以来关注支持九江市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各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自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深化重要节点城市建设开展“三大攻坚行动”的实施方案》以来,我局深入贯彻落实打造“三个区域中心”、建设“一个美好家园”决策部署,全力推动“三大攻坚行动”持续深化、有效开展。下面,我重点介绍市交通运输局2024年在推动“三大攻坚行动”上取得的工作成效以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工作成效
(一)紧抓公路项目建设,优化健全交通网络布局。针对我市公路通道通而不强、布局不够合理等问题,组织重新研究市域公路网络规划,梳理近远期拟实施公路通道重点项目,提请市四套班子审议明确,进一步把准公路通道建设方向与重点,努力实现公路通道重点项目建设提档加速。通山至武宁高速公路项目清算推进平稳有序,2025年可全面复工建设;通城至修水至铜鼓高速公路已明确建设配套资金筹措方案,部分资金已到位,南楼岭隧道等节点控制性工程已开工建设;新干至瑞昌高速公路项目已通过交通运输部工可行业审查,正在推进工可评审、特许经营方案编制及初步设计研究等工作,2025年上半年开工建设;彭泽至宿松过江通道项目已与安徽省就项目建设模式基本达成一致意见,工可及通航等专题均在加快开展。
同时,为促进普通公路快速有序建设,一方面,推动出台《关于加强普通公路建设与养护管理的意见》,明确普通公路近远期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制定市级资金补助标准,强化组织与要素保障,确保普通公路建管养运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高普通公路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保障作用。另一方面,呈请市政府印发《昌九高铁沿线交叉公路建设实施方案》,全面梳理出我市64条与在建昌九高铁的交叉公路基本情况,全力争取铁路管理单位支持,明确交叉公路后续建设计划安排,确保交叉公路早日建成投运,便利沿线群众出行。
(二)强化运输服务保障,助推产业协同融合发展。出台《推进交通和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考核细则》,持续促进交旅深度融合发展,开通18条旅游公交线路和17条定制服务线路,不断加密火车站等场站至庐山等重点景区客运线路,合理延长公交营运时间,提升游客出行便利性。大力发展九江庐山机场,启动总规编制,积极探索客货混合运输模式,视情适时调整开通航班航线,优化完善“米”字形航线网络布局,截至2024年12月17日,起降航班2928架次,旅客吞吐量超29.8万人次,同比增长5.2%,不断满足市民航空出行需求,促进航空产业链稳步发展。组织开展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研究,拟对穿行八里湖新区和庐山风景名胜区等区域的部分货车实行差异化收费政策引流,力争纳入2025年全省差异化收费政策并一同组织实施,提升我市路网整体运行效能,缓解市域交通通行压力,促进文旅协同发展。
(三)实施补链强链行动,加快打造综合交通枢纽。在省市领导高度重视与正确领导下,我市与南昌市以组合型城市,成功申报2024年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支持城市,将在2024至2026年间,为我市争取7亿元以上的上级奖补资金。通过实施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行动,将推动我市加快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进一步发挥“联通东西、承接南北、通江达海”区位优势,实现与前两轮25个补链强链城市连线成网、互相促进,实现与国内城市群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产业对接,加快促进融入全球123快货物流圈,助力高质量高标准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助推江西中部地区崛起。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扎实推进重点攻坚项目。充分发挥我局“三大攻坚行动”专班职能作用,合理谋划2025年攻坚项目,详细制定攻坚目标,分阶段、有计划推动攻坚项目按期有序推进。同时,强化攻坚项目调度管理,做到项目情况及时掌握、项目问题及时解决、项目进度整体可控,切实推动攻坚项目又好又快建设。
二是持续完善运输服务体系。持续推进新(氢)能源公交车采购,优化升级公交服务线路;加快推进50座公交候车亭和150座智能电子站牌建设;加强与旅游景区、旅行社合作,开发更多特色运游融合服务产品,提升旅游服务的附加值。同时,着力推进九江庐山机场总体规划编制,视情推动机场设施升级改造,探索客货混合运输模式,不断提升机场运输服务水平。
三是加速建设补链强链城市。按照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城市建设要求,结合重点项目情况和九江实际,细化制定落实措施方案,建立健全调度管理机制,跟踪推进项目实施进展,确保我市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工作按期推进,努力引导带动综合货运枢纽在基础设施上硬联通,运营规则机制上软联通,全力服务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重大战略实施。
岁末回眸,华章满目。新的一年,市交通运输局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坚持聚焦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的目标定位,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全力推进市“三大攻坚行动”,为打造“三个区域中心”、建设“一个美好家园”贡献坚实的交通力量。
答记者问
问题1.请问2025年我市拟重点实施哪些公路通道项目?
黄晓华:这个问题请局总工程师吴清明同志回答。
吴清明:近年来,我市交通通道建设提速,公路路网持续加密,为九江综合立体交通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2025年,市交通运输部门将聚焦联网、补网、强链,继续加快建设大通道,助推九江加速跑。一是决战续建项目,G353武宁罗溪至修水黄沙段公路改建工程要全面建成,通城至修水至铜鼓高速公路进入全面建设,通山至武宁高速公路要全力争取复工;二是攻坚开工项目,南昌北二绕城、新干至瑞昌高速公路、G105北澳线黄梅(赣鄂界)至共青城市关帝庙段改扩建工程要开工建设,彭泽至东乡高速公路以及G220武穴至瑞昌过江通道及接线(江西段)瑞昌码头至武蛟段公路改建工程要争取开工;三是发力项目前期,加快推进彭泽至宿松、九江至黄梅过江通道,湖口至九江跨湖二通道、鄱阳至都昌至南昌、德安至武宁、瑞昌至武宁等高速公路前期工作,深化工可研究,完善路线方案,做好投融资模式比选论证。2025年,我们努力推动市域公路干线网络进一步优化,让交通“大动脉”更加通畅。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谢谢!
问题2:记者提问:目前,我市正在建设一批公交候车亭和智能站牌,请问市交通运输局,候车亭和智能站牌建设对于我市推进文旅攻坚行动有什么积极作用?
黄晓华:这个问题请局运输管理科科长王征远同志回答。
王征远:我市作为“十四五”国家公交都市创建城市,新建及改造一批候车亭和智能站牌是其中重点项目之一。此次更新的50座公交候车亭主要安装在国家长江文化公园路段、南门湖、甘棠湖和八里湖区域,150座智能站牌将安装在城区主要站点。目前,公交候车亭和智能站牌的新建及改造工作已进入采购程序,预计将于2025年上半年竣工。
此次新建的公交候车亭的设计,不仅具备夜间亮化、遮阳避雨、公益广告发布、线路站点指引、等候休息座椅、疏导乘车护栏等功能,更是结合了长江文化特色、浔阳古城特色、山水诗词特色、智慧出行特色,旨在打造一批充满文化气息的智慧候车空间和网红打卡点,特别是国家长江文化公园路段的新型候车亭计划结合景区景点提供介绍和文化传承等信息,丰富游客对当地文化的认知,使游客在游览景区之前就能对当地文化有初步的了解,进一步增强游客文化沉浸感。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谢谢!
问题3:九江庐山机场复航已三年,目前运行状况如何?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黄晓华:这个问题请市交通运输业服务中心负责人葛晓彤同志回答。
葛晓彤:九江庐山机场于2021年11月复航,复航以来,先后开通“西安=九江=深圳”、“北京=九江=海口”、“上海(宁波)=九江=成都”和“天津=九江=昆明”等航线,以九江为中心的三条线六个点的“米”字形航空网络布局基本形成。
目前九江庐山机场稳定运行“西安=九江=深圳”、“北京(首都)=九江、”“九江=海口”和“天津=九江=昆明”航线,九江庐山机场的通达城市稳定在6个。
通航三年来,九江庐山机场旅客吞吐量持续走高,2022年超11万人次,2023年超29人次,截止今年12月9日,九江庐山机场旅客吞吐量达29.1万人次,已超过去年全年总量,预计今年总量接近31万人次,将连续两年超过九江机场设计吞吐量。在旅客吞吐量屡创新高的同时,航线质量也也大幅提升,航线平均客座率一直稳定在75%以上,本港进出旅客占比从32.6提升到67.1%,九江机场航线服务九江人民出行成效明显。
下一步,按照市委、市政府对航线稳定加密的要求,加快九江机场总体规划编制,进一步稳定拓展航班航线,尽快恢复“成都=九江=宁波”航线,优化现有航班时刻,为九江广大群众提供更方便快捷出行。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