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工作开展情况新闻发布会发布词及记者问答

九江市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

工作开展情况新闻发布会发布词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上午好!首先,欢迎参加本次新闻发布会。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市发改委工作的关心、关注和支持!下面,我代表市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办公室,就我市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有关情况,向大家作个介绍。

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增加、激发创新活力的重要支撑。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小微企业融资工作,将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作为稳市场、稳就业、稳增长的重要抓手,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决策部署,在全省率先建立工作机制、组建工作专班,第一时间组织入企走访、摸排融资需求,下大力气帮助小微企业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助力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市普惠型小微贷款余额908.19亿元,同比增长17.64%;有余额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户数达16.32万户,同比增长6.4%。有关工作做法获国务院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第2期简报宣传推介、第1期通报点名表扬,并在全省作经验交流。

围绕“应访尽访”,扎实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全面走访摸排、实现精准对接,是发挥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作用最基础、最关键的一个工作环节。2024年11月11日,在全市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动员部署会上,市发改委、市工商联、九江金融监管分局联合印发《“千企万户大走访”工作方案》。各县(市、区)、各银行机构迅速行动,统筹委办局、乡镇(街道)、工商联组织、银行机构人员力量,实行“网格化”分片包干,深入园区、社区、乡村,逐一上门走访,全面摸排辖区内各类企业、个体经营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经营主体的合理融资需求。截至2025年1月22日,全市已累计走访小微企业(含个体经营户)26.3万户,占目标企业数的101.9%,实现了目标企业走访摸排“不漏一户、全面覆盖”。

务求“应进尽进”,全面摸清企业融资需求。走访过程中摸排到的企业融资需求,由县级专班定期收集汇总,经相关部门初审后形成“申报清单”。按照“合规持续经营、固定经营场所、真实融资需求、信用状况良好、贷款用途依法依规”等五项标准,县工作机制对“申报清单”内企业进行审查复核,报行业主管部门确认后形成“推荐清单”。自2024年11月至2025年1月22日,全市累计摸排“申报清单”企业数量3.3万户,占走访户数的12.5%;审核形成“推荐清单”企业数量8980户,占“申报清单”企业数的27.2%,梳理“推荐清单”内企业融资需求117.4亿元。同时,对走访过程中摸排到的企业其他诉求,按涉企问题诉求闭环管理机制,交各地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牵头部门跟踪督办。截至2025年1月22日,全市共摸排其他诉求1275件,已成功解决1221件,余下54件正在积极对接办理中。

突出“能快则快”,推动涉企信贷审批提速。在尊重企业意愿的基础上,县级工作专班结合企业意愿和银行经营特色,分批次将“推荐清单”推送至辖内银行机构。再各银行机构根据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按照本行授信条件作出信贷决策,并在收集企业申请材料30日内作出是否授信的决定。各级专班定期调度银行对企业的授信进展,对不符合银行授信条件的小微企业,由工作机制指导乡镇、街道跟进辅导,积极协调解决,促进成功授信,确保推荐清单内小微企业应贷尽贷、能贷快贷。2025年1月22日,全市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共为小微企业授信8518户,占“推荐清单”内企业户数的94.9%;授信金额110.4亿元,占“推荐清单”内企业融资需求的94%;累计为8206户企业成功放贷85.1亿元,放贷户数占“推荐清单”内企业数的91.4%,放贷金额占“推荐清单”内企业融资需求的72.5%。

聚焦“应贷尽贷”,加力提升融资服务质效。完善尽职免责实施细则,细化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尽职认定标准和免责程序,做到“应免尽免”,推动“敢贷愿贷、能贷会贷”。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市银行业开展小微企业贷款尽职免责调查4323件,免责贷款金额达9亿元。规范银行机构与第三方机构合作行为,严厉打击不法贷款中介违法营销、骗取贷款、非法放贷、非法催收等不法贷款行为,切实降低银行获客成本和企业融资成本,防范不法贷款中介风险,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市已向公安报案5起,获立案3起、判决1起。鼓励银行机构用足用好“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等政策工具,进一步降低银行资金成本,推动低成本资金直达企业。2024年全市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年化平均利率同比下降0.37个百分点。大力宣传无还本续贷政策,督促银行机构更新完善续贷制度、优化续贷流程、完善续贷产品、落实风险分类要求,推动无还本续贷“应续尽续”“能续快续”。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市累计发放中小微型企业无还本续贷154.1亿元,同比增加17.28亿元,增幅12.63%;涉及 10308户,同比增加1349户,增幅15.06%。

下一步,我市将加强统筹、压实责任、强化保障,切实发挥工作机制作用,继续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积极搭平台、畅渠道、疏堵点、破壁垒,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合力共为,打通融资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着力改善小微企业融资环境,进一步助力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为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作出新的贡献

最后,再次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对我市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提前祝大家新春快乐!谢谢大家!

答记者问

问题一:【记者】请问怎样的企业符合机制要求,有哪些申请渠道去申请融资需求?

答:小微企业只要是合规持续经营,有固定的经营场所,经营状况良好,同时有真实的融资需求,贷款用途是合规的,都可以通过这个机制去融资。

企业有三个申请渠道:渠道一:通过联系市级或属地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办公室;

渠道二:联系银行机构;

渠道三:通过手机扫码“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二维码,填报融资需求等信息。

各级工作机制和工作专班不会委托任何贷款中介办理贷款业务,银行不收取除利息以外的任何手续费。请通过正规渠道申请融资,如发现不法贷款中介违规介入并收取费用,请及时向各级工作机制办公室投诉举报。融资申请中,谨防各类电信诈骗和违法金融服务活动,避免财产损失。

问题二:【记者】去年9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无还本续贷新政,对无还本续贷政策进行了优化,请问九江金融监管分局采取了哪些措施推动无还本续贷新政落地?

答:无还本续贷政策是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帮助市场经营主体缓解资金周转困难。这项政策适用范围不仅包括小微企业,同时还阶段性地扩大到中型企业,并且不单独因为办理续贷而下调贷款分类。为扩大新政知晓面、推动新政更好落地,九江金融监管分局组织辖内银行机构开展了“四个一”集中宣传活动,督促精准对接存量中小微型企业客户,发出一封推广办理“无还本续贷”业务的公告;对无还本续贷申请办理全流程进行梳理,发出一份实用的办理指南;开展为期1个月的集中宣传活动,打造一个线上线下多渠道的宣传矩阵;在各银行网点选配一名咨询专员,进一步提升政策解读效果。综合施策,推动无还本续贷政策“应知尽知”。同时,分局督促银行机构加强内部培训,更新续贷制度,优化续贷流程,进一步对接市场需求,着力打通新政落地堵点难点,致力实现“应续尽续”“能续快续”。如针对抵押品价值下降问题,指导农业银行放宽了续贷业务的抵押率标准,为江西云泰电力建设有限公司第一时间开通绿色通道,降低了抵押要求,发放了无还本续贷贷款990万元,有效解决了该公司的燃眉之急。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市中小微型企业无还本续贷余额为151.22亿元,同比增加18.4%。

问题三:【记者】小微企业一定程度面临“首贷”难题,请问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是如何帮助小微企业解决“首贷”难题的?

答:部分小微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信用信息缺失,抵押担保不充分,造成银行与小微企业金融供求信息不对称,一定程度带来了“首贷难题”。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专班通过组织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摸排小微企业经营状况和融资需求,把符合条件的“首贷”小微企业优先推荐给银行,一手牵企业,一手牵银行,架起企业和银行机构之间的“信用桥梁”。同时,引导银行调动行内资源,优化审批流程,加快办理进度,主动及时地为有“首贷”需求的小微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如湖口工作专班走访发现湖口环正报废车辆回收拆解有限公司有迫切的“首贷”资金需求,但无流水、无税收、信用记录空白,申请贷款面临困难。为此,专班组织镇政府深入企业实地调查,对照“五个标准”完善了企业的经营与信用信息,形成了“申报清单”与“推荐清单”,并推荐给工商银行湖口支行,最终帮助该企业获得首贷贷款450万元。应该说,只要是符合“五个标准”的小微企业,合规持续经营、有固定经营场所、经营状况良好、有真实的融资需求、贷款用途合规,都可以通过这个机制获得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截至12月底,全市新发放小微企业首贷户贷款42.68亿元,惠及企业1839户。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