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九江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市人社局专场新闻发布会发布词及记者问答

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 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全市“推动九江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的主发布词

九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沈红玲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媒体的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推动九江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第八场新闻发布会,本次发布会的主题是:“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此,我谨代表九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向莅临本次发布会的各位领导、嘉宾以及新闻媒体的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问候!同时,也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九江人社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衷心的感谢!

2024年以来,九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紧扣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主题主线,统筹推进保民生、促发展、稳预期,加速人力资源势能向新质生产力动能转化,为九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汇聚强大动力。

一、聚焦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在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中保用工促发展

就业是民生之本,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百姓冷暖,一头连着企业运营、宏观经济。2024年,我市以全国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为抓手,全面构建职业技能培训、公共就业服务、智慧就业服务三大示范体系,高质量充分就业格局加速构建,服务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用工更加坚实有力。

一是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持续开展人社惠企利民政策“进门落地”宣传活动,大力推广“免申即享”“直补快办”等经办模式,综合运用稳岗返还、扩岗补助、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助力企业稳用工。2024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5万余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万余人、困难群体就业0.7万人,超额完成各项民生任务目标。

二是提升就业服务能力。紧扣我市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用工需求,针对性制定“一企一策”方案。强化平台建设,建成各级各类就业之家890个,1万余家企业注册使用“江西就业之家”系统平台,通过平台发布岗位信息3.8万个次、招聘人数47万余人次。广泛开展“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月”等公共就业服务活动,2024年以来,全市累计举办各类公共招聘活动940场,参与企业达1.7万家次,累计提供就业岗位30余万个次,达成就业意向10余万人次。

三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在全省率先打造“九江市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测预警平台”,强化欠薪源头治理,该做法被列为江西省优化营商环境典型做法。开展全市企业用工管理服务专项行动,汇编劳动用工管理系列工具书,推广阅读下载达10余万人次,深入开展和谐劳动关系进企业、进高校等系列政策宣讲活动139场次,组织人社政企座谈交流和劳动用工风险知识讲座47场次,相关经验做法获人社部全国推广。

二、聚焦打造长江经济带重要人才集聚高地,在加快人才队伍建设上优服务提质效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我局坚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锚定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发力,实现人才引领驱动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大人才引进。聚焦我市制造业“9610”工程引才需求,2024年,举办线上线下引才活动1000余场次,引进本科以上人才1.1万余人,数量位居全省前列。其中,入企就业人才9000余人,占比80%以上,夯实了我市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基础性支撑。

二是加快人才培育。人才项目建设成效明显,我市成功获批省级以上人才平台7家,有10人获评国务院特殊津贴、“赣鄱英才”等省级以上人才项目。成功升格九江技师学院,实现我市高等技工教育平台零的突破。对标装备制造、石化化工、文化旅游等市重点产业链优化技工教育专业设置,全市现有技工教育专业74个,技工院校在校生达2万余人,开展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5万余人次,发放培训补贴3000余万元。高技术高技能人才体量不断增大,7000余名专业技术人才获评职称,同比增长12%,指导开展认定技能人才评价考核76批1.4万余人次,同比有明显增幅。

三是加强人才服务。我市出台《关于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九江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九才字〔2024〕1号),修订“人才20条”相关政策文件,强化人才政策支持。及时兑现生活补贴、落户补贴、激励博士后创新发展资金等各类人才奖补资金3900余万元。平稳完成省、市人才认定系统并轨工作,1400余人成功通过人才认定和“赋码”,优化省外来浔专技资格确认流程,做到“一次不跑”。

三、聚焦拓宽人力资源市场,在构建规范化市场环境上重监管强服务

人力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我市围绕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精准施策、靶向发力,人力资源市场环境进一步优化。

一是坚持政策引领。出台《九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九府发〔2019〕11号)等系列文件,从财政扶持、税收优惠、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为我市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提供便捷高效、舒心暖心的人社公共服务。

二是坚持交流协作。积极指导江西省九江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与湖北、安徽等地常态化开展跨江人力资源人才交流,成功举办系列专场招聘会,发送招工短信10万条,吸引求职群众广泛参与,有效促进了人才流动与合理配置。

三是坚持规范发展。成立九江市人力资源发展协会,以行业自律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规范化水平提升。2024年,对全市取得人力资源服务许可或备案的475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进行年度报告核验,有力强化了人力资源市场监管。

下一步,我局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目标要求,继续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为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人力资源保障。

谢谢大家!

答记者问

1.与往年相比,2024年九江市人社部门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化人才支撑方面有哪些创新亮点和举措呢?

答:谢谢您对我局人才工作的关注。过去一年,九江市人社局围绕我市打造长江经济带重要人才集聚高地目标,实施了一系列创新举措,为我市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创新举措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引才活动升级。2024年我市引才活动将“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聚焦制造业“9610”工程引才需求,组织80家企事业单位前往安徽合肥、湖北武汉等地高校举办“才汇九江·浔见未来”暨“书记部长进校园”引才活动,提供新能源、电子信息、石化化工等领域人才岗位2083个,收到报名简历5573份,形成了“人社真诚意搭台,企业零费用引才”良好局面。举办“高校就业处长江西行”九江分会场活动,邀请了15所双一流高校就业部门负责人来我市参加引才宣介和需求对接,促进了地校合作、产业链人才链融合。

二是博士后政策优化。在“省博九条”基础上,我市更新升级了激励博士后工作创新发展配套政策,强化了博士后资助力度。如:对新增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分别给予50万元、30万元配套补贴,增幅达150%和200%。2024年我市博士后工作成效明显,获批1家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5家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共兑现激励博士后创新发展资金200万元,有力提升了在浔博士后创新创业的活力。

三是人才改革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持续加强,11名有突出贡献人才通过“绿色通道”获评高级职称,20人评选为市政府特殊津贴人选。用人单位人才自主评价体系不断完善,备案天赐新材料等10余家省(市)重点龙头企业为职业技能等级自主认定机构,全市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总数达59家。指导九江萍钢钢铁有限公司等5家企事业单位实行职称自主评审,95人获评职称,让人才的成就感和创造力得到有效激发。

我就回答到这里,谢谢!

2.国家为促进就业创业、缓解就业压力、保障社会稳定,鼓励和支持创业者创业,制定了一系列创业扶持政策。在此背景下,人社部门如何为创业初期的个人和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

答:非常感谢您的提问,为了精准发力破解初创个体与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人社部门构建了“政策支撑-产品创新-服务升级”三维体系,主要措施如下:

一是全面落实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对小微企业实施最高400万元贷款额度,可享受实际利率的50%的贴息优惠,执行“一年一贷,一贷两年,累计不超三轮”机制。对于还款积极、带动就业能力强的优质企业可以延长至6年扶持期。对个人创业者,提供最高30万元的贷款贴息。合伙企业按股东人数叠加额度,单个合伙人最高额度33万元,总额度不超过400万元。个人贷款与合伙企业贷款均享受实际贷款利率的50%贴息,执行“一年一贷,一贷三年,累计不超三轮”机制,创业优秀主体最长享受9年优惠期。2024年,全市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5.86亿元,在全省排名第二,完成民生工程任务指标的295.34%,扶持2.23万人创业,带动13.79万人就业。

二是创新创业担保贷款九江模式。九江市率先推出“九派创业通”,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免抵押、免担保、政府贴息”服务。截至目前,已为358名高校毕业生发放1.04亿元贷款,该模式获评人社部地方创新事件,为高校毕业生创业融资开拓新途径。同时推出“绿色炼化贷”,为石化产业链上下游小微企业开通“绿色通道”,提供一站式服务,已为37家企业发放1.52亿元贷款,有效支撑地方特色产业发展。

三是提升服务质效。大幅下调小微企业申请条件,将小微企业1年内新招入职人员占比要求从20%降至10%,对员工规模超过100人的企业占比要求降至5%;符合条件的个人申请10万元以下创业贷款免担保。依托“江西就业之家”“赣服通”等平台实现线上申请,创新“容缺受理”机制,允许创业者先提交主要申请材料,审查推荐前补齐相关材料,平均缩短审批时限40%,显著提升办理效率,助力企业融资更高效。

回答完毕,再次感谢!

3.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作为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在助推我市经济发展中起到哪些作用?

答: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主要是吸引区域内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推动人力资源积极运用和共享,更好地促进人力资源行业乃至服务业的健康有序发展。近年来,我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通过全链条整合人力资源的开发、引进、流动与配置,有力助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强化产业园核心功能,打造资源集聚“强磁场”。产业园通过集聚优质机构,整合招聘、培训、咨询、外包等服务,定期参与举办各类招聘活动,有效促进供需对接。我市9家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共入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707家,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达181.96亿元,上缴税款9.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2.81%、49.38%,共为1.3万家次用人单位72.14万人次劳动者提供了就业服务,帮助24.03万人次劳动者实现了就业和流动。

二是深化跨江交流合作,构建区域协同“新格局”。紧盯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目标,创新开展“赣鄂皖协动”人力资源跨江合作。近年来,我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与安庆市不定期开展跨江人才交流和人力资源创新发展高研班等活动,与湖北、安徽等地10余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接洽,成功举办系列跨江人力资源人才合作专场招聘会,投放招工短信10万条,吸引求职群众广泛参与,网络媒体同步线上招聘、直播带岗浏览人数达到4.26万人次。

三是开展政策解读活动,搭建政企互动“连心桥”。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常态化举办劳动用工风险知识讲座和人社政策宣讲答疑等活动,有效提升企业和劳动者的法律素养和维权意识,助力构建更加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接下来,市人社局将继续通过实施系列举措,深化跨区合作,优化政策服务,持续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谢谢!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