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九江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市商务局专场新闻发布会发布词及记者问答

招大引强筑根基 扩内畅外促循环

——在“推动九江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的发布词

(市商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饶官良)

主持人、各位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去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商务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亲临九江为动力,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全力抓招商推项目、稳外资优外贸、促消费扩内需、强服务优环境,以高水平对内对外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市商务经济稳中向好运行。

一、2024年工作情况

(一)招商引资提质增效。2024年,全市招商引资涌现更多实物量成果。一是产业招商成效明显。全年新签约投资亿元以上项目862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05个,50亿元以上项目12个,100亿元以上项目3个。全市实际利用外资6821万美元。3个项目获得省级招大引强奖励,获奖励资金6000万元,获奖项目数及金额连续两年全省第一。全年新申报优强项目28个。二是项目建设提速增效。全市利用省外2000万元以上项目375个,列全省第二,实际进资1409.86亿元,列全省第一,增幅0.11%,列全省第七。新认定亿元以上项目 172个,列全省第二,实际进资1122.88亿元,列全省第二。三是招商氛围日益浓厚。2024年以来,精心筹划组织开展各类重大招商活动,市本级组织开展招商推介活动12次,全市全年各级开展“双招双引”活动249场,活动签约项目85个,签约金额275.27亿元。

(二)商贸消费提质扩容。去年以来,全市多措并举激活消费动能,紧紧夯实内需基本盘。一是商贸消费回暖复苏。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38.5亿元,列全省第四,增幅3.9%,高于全国平均0.4个百分点。二是增量政策成效显现。通过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拉动消费超36.2亿元。三是消费氛围日益浓厚。精心举办迎春消费季、畅享盛夏消费季、金秋消费季等活动600余场,组织各类展会67场。四是品牌培育成果丰硕。新引进和培育“兰蔻”“露娜”等知名商贸品牌30个,获评“中华老字号”6家、智慧农贸市场2户。建成浔庐餐厅等5家特色餐饮店和浪井广场特色餐饮聚集区。五是消费场景大幅提升。新增九动梦工厂等12个商旅文体消费载体,建成九江之夜等9个夜间经济商圈,庐山牯岭街等6个街区被认定为“省级旅游夜间经济街区”。六是物流体系加快完善。县、乡、村三级县域物流配送体系基本建成,修水县基本完成首批试点任务,第二批瑞昌市已完成试点调研和项目投资招引,第三批已启动试点前期工作。新增2A级以上物流企业20家,其中3A级以上16家。

(三)对外贸易固本调优。去年以来,全市千方百计稳主体强服务,对外贸易回稳态势明显。一是结构大幅优化。2024年生产型外贸企业出口占比大幅提升,出口188.5亿元,占比90.56%,同比提升了46.89个百分点。二是贸易更加便利。集装箱班轮直达航线发展至19条,铁水联运发站点达27个,联合岳阳、武汉分别开行至俄罗斯、日本的国际直航;开展“离港确认”改革,口岸作业时间压缩60%;实现出口退税全流程“网上办”,出口退税压缩至4个工作日;复制推广“内销选择性征税”等14项自贸区经验制度。三是业态不断丰富。新增备案海外仓5个;九江综保区新引进菜鸟中心仓项目,日均发货出区5000单左右;云上跨境生态园项目入园服务商20家、合作伙伴有49家,入驻跨境电商企业11家。

二、2025年一季度工作情况

今年一季度以来,全市商务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商务工作“三个重要”定位,全力以赴抓招商、稳外贸、促消费,确保一季度开好局、起好步。

一是抓招商成效初显。全市“迎乡贤·访客商”新春招商活动成效凸显,截至2月中旬,今年全市新签约投资亿元以上项目83个,合同投资额554.12亿元;全市各县(市、区)累计举办各类招商活动244场,拜访客商1956人,对接项目信息452个,成效创历史新高。市领导率先垂范,正月初二、初七分别赴福州、合肥等地招商。

二是促消费亮点纷呈。今年以来,我市组织开展“迎春焕新消费季”“2025年味九江”年货节、“2025九江·世界小丑节”等系列商旅文体促消费活动126场次。春节期间,消费市场迎来新一轮热潮,全市本地生活服务消费同比增长20.5%;餐饮类消费较上年假期增长12%,住宿类消费较上年假期增长21.8%,旅游景点类消费较上年假期增长74.9%;在供给侧方面,全市活跃商户数量同比增长8.9%。

三是稳外贸行之有效。重点平台稳步建设。进境水果指定监管场地于1月21日通过交工验收,红光码头危险品直装直卸项目取得立项、环评批复和省港口集团用地授权。外贸综服平台谋划建设步入正轨。创新工作加快推进。国家已明确江西作为易货贸易试点省份,我市正在积极推动有能力、有需求的企业根据实际发展需要开展易货贸易业务。积极向上沟通汇报跨境电商合规试点工作,争取国家税务总局和海关总署关于“核定征收”“‘9810’批发零售认定”等关键事项的支持。

三、2025年工作计划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做好商务工作意义重大。今年全市商务工作主要目标是: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5%,利用省外亿元以上项目资金提质增效,实际使用外资、对外贸易促稳提质,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下一步,市商务局将围绕上述目标,着力打好“促消费、强招引、扩开放”组合拳,全力以赴推动商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多措并举促消费。紧抓国家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机遇,积极争取资金支持,第一时间把消费品以旧换新落实到位。创新谋划首发经济,争创零售业创新提升试点城市,积极发展夜经济等消费新业态,推动商文旅体融合消费,全方位带动九江消费“出圈”。

二是紧盯产业强招引。构建“1+5+N”全市系统集成招商新格局,探索推广“管委会+公司”招商模式,深入推进资本招商,优化项目全生命周期推进机制。紧盯电子信息、核技术应用、石化芳烃等重点产业链开展精准招商,着力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积极筹备好我市中新产业合作园专场推介会、化工产业招商推介会等,掀起新一轮招商引资高潮。

三是创新突破扩开放。积极应对美国加征关税影响,稳扎稳打做好“稳外贸”工作。落实好政策帮扶,组织开展“政策宣讲大篷车”活动。推进“口岸经济”发展,加快红光码头功能完善,引导危化品赣货浔出。发挥好综保区平台作用,做强加工贸易、保税物流产业。持续深化投资贸易便利化改革,加力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紧盯“两转”回归,支持企业开拓市场。加快推进易货贸易落地试单,积极协调推动跨境电商零售出口“关、汇、税”合规试点,推动国际合作园区建设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答记者问

题目一: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做好今年的招商引资工作、尤其是一季度工作,意义十分重大。请问我市在实现一季度招商开门红方面有什么举措?(回答人:产业招商科科长 任玮)

答: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拼经济、促发展”的决策部署,全市上下在春节期间以“迎乡贤·访客商”活动为抓手,利用乡贤返乡、客商交流的有利时机,精准对接资源,高效推进项目合作。

一是高位统筹。分管市领导高位推动,亲自谋划部署春节招商活动,指导制定《九江市2025年“迎乡贤·访客商”新春招商活动方案》,大年初三和初四、初七两次带头外出招商,掀起了新春招商不停歇的浓厚氛围。各县(市、区)积极响应,制定了详细的活动计划,党政主要领导主动登门拜访本土乡贤和重点客商。

二是精准对接。全面梳理乡贤信息,建立重点客商资源库,开展“一对一”登门拜访、“点对点”项目洽谈。针对部分未返乡重点乡贤和在谈重点项目客商,运用“线上+线下”融合模式,采用微信、邮箱等方式进行拜年招商,扩大辐射范围。

三是周到服务。通过商会、协会、老乡会等组织,多渠道广泛邀请乡贤、客商参与春节招商活动,重点乡贤安排专人对接服务,提供项目咨询、政策解读等服务,让客商真切感受到本地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热情周到的服务态度,进一步擦亮我市“投资福地”金字招牌。

春节期间,全市各县(市、区)累计举办各类恳谈会、茶话会、推介会等活动244场,邀请返乡企业家、在外乡贤、重点客商7457人参与,主动拜访重点乡贤1956人,直接对接项目信息452个,创历史新高,成功搭建了“以情招商、以商招商”的桥梁纽带。活动期间,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2个,10亿元以上项目6个,50亿元以上项目2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达65.6%,涵盖了新材料、新能源、食品、生命健康等重点领域。

2025年2月18日,我市在上海成功举办了2025九江市资本合作大会,吸引了知名投资机构、行业龙头企业等广泛参与,参会客商125人,资本类(证券、基金、金融、股权投资)客商88人,旨在通过“引资本、链产业、促转型”,推动九江与长三角地区在资本、技术、人才等领域的深度合作。大会共签约项目15个,其中基金投资项目10个,占比66.7%。

问题二:在当前国际形势比较复杂的情况下,怎么服务外贸企业走出去?(回答人:外贸外经科科长江雄)

答:感谢这位记者朋友对外贸领域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服务外贸企业走出去:

一是提升通关贸易便利化。依托于我们海关、税务、港航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九江市的通关贸易便利化得到持续提升。全市外贸进出口产品海关送检操作时间压缩70%以上,口岸作业时间压缩60%,进口转关货物运用率稳定在95%以上,出口退税平均办理时限从7个工作日持续压缩到当前全部出口退税4个工作日内、一二类企业退税2个工作日内办结。我们推动出口检验检疫证书“云签发”,时间从1天缩短到10分钟以内。同时,为了更好的服务企业发展,在去年的9月份,九江海关、国家税务总局九江市税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九江市分局、九江市商务局四部门签署“深化关税汇商协同共治  促进外贸高质量发展”合作备忘录,旨在帮助企业全面掌握国家进出口政策规定,认真落实减税降费和外汇便利化政策措施,助力企业精准享受国家政策红利。

二是强化政策支持稳信心。中央、省、市均有出台政策对外贸企业的发展给予支持,同时作为江西省唯一通江达海的港口城市,我们还配套出台“三同”政策,进一步节约企业物流成本。同时为使外贸企业用好政策,我们已于2月20日-21日在九江市委党校举办了2025年九江市政策宣讲大篷车活动,全市300多名外贸企业负责人参加,省商务厅、九江海关、税务、外办、港航、外管、银行、中信保等涉外单位分别围绕外贸通关便利化、外汇管理新规、税收优惠、APEC商务旅行卡办理、涉外金融产品、重点展会申报等企业关切领域展开宣讲,我们还邀请了重点对美、对俄贸易企业代表进行经验交流。

三是组织企业参展拓市场。当前省级下发支持境内外涉外重点展会173个,市级在省里的基础上结合我市产业实际梳理了市级拟重点支持的境内外涉外重点展会25个。对于境内涉外重点展会,如广交会、华交会、东盟博览会等,都是由市级统筹组织,对一些境外的涉外重点展会,市里也会适时牵头组织企业参展,如去年9月中旬我市组织了29家企业,参加2024中国国际电商产业博览会暨印度尼西亚选品展览会;10月中旬组织了雪鸭丫、春蕾、鸿曌等十余家服装企业赴俄罗斯参加2024中国九江(共青城)·亚罗斯拉夫尔羽绒服展销会;10月中旬组织了6家企业第二十九届澳门国际贸易投资展览会等。

问题三: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倍受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关注。请问2025年加力扩围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有哪些特点?(回答人:市场体系建设科科长喻辉)

答:九江市坚决贯彻落实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2024年消费品以旧换新这一“促消费、惠民生”工作推进顺利,正在收尾,2025年工作已经启动。

今年消费品以旧换新与2024年政策对比,主要有“延续”、“扩围”与“变化”三个特点:

政策延续方面。汽车报废更新、汽车置换更新和家电、电动自行车、家装厨卫以旧换新政策,均实现了与2024年政策的无缝衔接,其中家装厨卫焕新补贴发放时间预计在3月中旬实施。

政策扩围方面。一是新增了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手环等3C产品的以旧换新。二是增加家电补贴产品,在支持冰箱、洗衣机、电视、空调、电脑、热水器、家用灶具、吸油烟机等8类家电产品外,从1月20日起新增微波炉、净水器、洗碗机、电饭煲等4类家电产品;从2月20日起新增打印机、扫地机器人、洗地机、干衣机等4类家电产品。

政策变化方面。一是补贴次数有限制。每个消费者每个年度只能分别享受一次汽车报废更新补贴和汽车置换更新补贴,同一辆新车只能选择申领汽车报废更新补贴或者置换更新补贴。二是汽车报废更新对旧车登记时间进一步放宽,个人消费者报废2012年6月30日前(含当日,下同)注册登记的汽油乘用车、2014年6月30日前注册登记的柴油及其他燃料乘用车,或2018年12月31日前注册登记的新能源乘用车都可以参与报废更新。三是汽车置换更新补贴标准按照购车发票金额价税分四档,燃油车最高补贴1.3万元,新能源车最高补贴1.5万元。四是汽车置换更新限制条件变少,不再要求旧车在江西省内登记和省内转让,仅要求在在江西购买的新乘用车即可。五是简化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申请,不再要求报废老旧电动自行车进行补登。六是家装厨卫焕新,单件商品最高补贴标准由2000元调整为1000元,补贴标准由成交价格的20%调整为15%,服务平台全市遴选、补贴范围、方式和流程全市统一予以实施。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