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九江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市体育局专场新闻发布会发布词及记者问答
凝心聚力、奋发进取
扎实推动九江体育高质量发展
主发布人:市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徐豹
各位记者、媒体朋友们:大家好!
3月26日,市体育局召开了全市体育工作会议,对2025年的体育工作进行了谋划部署。今天上午在此召开一场“凝心聚力、奋发进取,扎实推动九江体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发布会,我就对九江体育发展情况作个汇报:
一、简单回顾一下近年来九江体育发展的成效
(一)群众体育蓬勃发展。近年来,全民健身赛事丰富多彩,连续几年成功举办了“庐山杯”九江马拉松赛、庐山半程马拉松赛、龙舟赛等庐山牌、鄱湖牌系列全民健身活动。仅2024年“庐山杯”长江经济带龙舟邀请赛,近200万名市民观众线上线下共同见证,并被央视“东方时空”现场连线报道,影响深远。而且九江积极增加全民健身设施有效供给,督促公共体育场馆免(低)收费开放,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有效加强科学健身指导工作。
(二)竞技体育持续提升。近年来,市体育局全面深化体教融合改革发展,推动市、县两级体校建设,当前九江已设有34所新型体校(业余体校),涵盖15个运动项目,拥有197名教练员,受益学生达到上万人,覆盖小学至高中全学段,较好地完善了市县两级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2024年九江已成功地举办了第十四届市运会,成效显著,赛事设项与省运会对标对表,为备战省运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培养出了像李江燕、阴伊晴、冷集等一批优秀运动员,市体校2023年有33人、2024年有38人考入北京体育大学等高校,成绩喜人,竞技体育发展提升较快。
(三)体育产业提质增效。近年来,通过赛事引流促进了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2023年全市有600余场体育赛事,2024年也有500多场体育赛事,而且就有50余场不同类型的赛事活动深入各地景区、街区和商圈,带动九江各地直接和间接消费10多亿元,效益显著。就拿2024年庐山半程马拉松赛来说,带动人流达到6万余人次,拉动全市消费达4255余万元,景区游客接待量增长明显,为九江的经济快速发展充分发挥了体育的作用。
二、2025年九江体育高质量发展部署安排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江西体育加快赶超三年行动收官之年。市体育局在市委、市政府坚持领导下,在省体育局的具体指导帮助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目标要求,积极落实2025年全国体育局长会议和全省体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深化体育改革,积极发挥体育在与文、教、卫、旅、商等融合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努力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扎实推进九江体育高质量发展,为体育强市建设奠定基础。
(一)大力发展群众体育。一是有效解决群众“健身难”问题。持续推进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如体育公园、智能全民健身路径工程、社区多功能运动场等,加强公共体育场所设施维修、改造和更新力度。2025年九江已将中心城区377个健身项目建设列入市人大票决全民健身补短板工程,总投资2100万元,全面完善“15分钟健身圈”建设。二是积极完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体系。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积极打造庐山杯、鄱湖杯等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品牌,全面办好九江市第九届老年人健身体育运动会,积极推进落实各级社区运动会的开展。2025年九江市、县两级将举办、承办600多场体育赛事活动,重点办好2025“庐山杯”九江马拉松、2025年环鄱阳湖自行车大赛等赛事活动。三是努力提升群众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水平。全面做好国民体质监测,督促13个县落实县级监测任务。推动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常态化、社会化、组织化,积极发挥各体育单项协会服务社会功能,指导他们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传播科学简便的健身方法,普及全民健身理念。
(二)大力发展竞技体育。一是扎实推进竞技体育备战训练。精心筹备2025年市级各单项锦标赛,积极组队参加2025年江西省青少年各单项锦标赛。从项目、队伍、教练、器材四个方面着手,科学制定备战计划,全力备战2026年江西省第十七届省运会,确保参赛成绩进入全省第一方阵。二是全力推进“一县一品”“一校一品”建设。2025年国家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强青少年科学健身普及和健健康干预,让年轻一代在运动中强意志、健身心”。我们立足各县区特色,挖掘优势体育资源,打造极具辨识度的体育品牌,有效扩大运动项目布局,积极发展青少年体育,重点打造以瑞昌(羽毛球)、武宁(网球)、湖口(游泳)、田家炳中学(足球)等“一县一品”“一校一品”的运动项目,形成品牌效应,带动全市竞技体育水平整体提升。三是加快推进“三大球”振兴发展。持续深化体教融合,加强与教育部门的联动协作,建立长效机制,确保“篮足排三大球”进校园活动常态化、制度化。特别是要贯彻落实好国家《关于推进足球振兴发展的意见》和《江西省青少年足球改革发展实施方案》的战略部署及全市足球振兴发展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推动九江职业足球、女子足球、校园足球的发展,构建市、县两级足球青训中心,抓好足球协会的改革,凝聚足球振兴发展的强大合力。
(三)大力发展体育产业。一是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瑞昌市、武宁县继续夯实羽毛球、网球产业品牌基础,湖口县、浔阳区依托当地游泳、电子竞技形成体育品牌产业。依托桌式足球运动在九江不断发展的良好势头,带动桌式足球体育产业高速发展。积极创建一批国家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和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二是丰富体育消费新业态。积极培育壮大户外运动产业发展,努力扩大体育产品多元供给。丰富攀岩、低空飞行等健身休闲项目,开发体育旅游新兴消费热点、新型消费业态,探索“户外运动+旅游”产业新模式,打造各具特色的体育旅游精品线路、精品赛事、精品景区和体育旅游目的地,支持庐山西海风景区充分发挥“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品牌效应,做强水上运动推动体育旅游新业态发展。三是做强体育赛事经济。借力庐山杯、鄱湖杯等系列本土赛事,充分发挥赛事对器材装备、住宿餐饮、旅游交通等关联消费的拉动作用,拉升赛事服务产业链。大力开展“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活动,创新赛事融合模式,充分发挥赛事拉动内需、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独特作用。
各位记者、各位朋友,近年来九江体育高质量发展取得的一些成效,是与大家的关心、帮助和支持分不开的。在此,我代表九江市体育局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帮助九江体育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兄弟单位和各位媒体朋友表示衷心地感谢!
答记者问
问题一:我市中心城区全民健身补短板项目工程的总体目标是什么?要做哪些具体工作?
群众体育科负责人叶呈回答:我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构建“15分钟健身圈”为核心目标,重点解决中心城区健身设施总量不足、分布不均、适老化适儿化不足等问题。根据国家《“十四五”时期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实施方案》要求,结合九江实际,我们计划到2025年实现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平方米以上,完善体育公园、健身步道、社区嵌入式场地等设施布局,推动全民健身与城市更新、生态治理深度融合。对于此项工作,我局收集涉及浔阳区、濂溪区、九江经开区和八里湖新区共四个地区建设点位共计377个,计划投入资金共计2100余万元,占地面积预计达到6.7万平方米,将建设包括羽毛球场、篮球场、网球场、足球场、体育健身路径(健身器材)、口袋体育公园、多功能运动场等10余种公共体育服务基础设施,其中浔阳区金炼社区体育公园内部功能按高标准化羽毛球馆建设,外部设有七彩空中栈道、乒乓球场地、户外健身器材、轮滑训练场等体育设施,为不同年龄段人群提供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场所。濂溪区浔南体育公园正在进行体育场馆升级改造,建设篮球馆、羽毛球馆和网球场等,改善运动场地匮乏问题,将为广大市民提供一个高标准的运动健身场所。截至三月,目前已完成323个点位的建设,完成进度高达85.7%,余下点位的建设工作将在本年度陆续完成。
我的回答完毕,谢谢!
问题二:请问2025年市体育局对于发展青少年竞技体育有哪些举措?
训练竞赛科负责人郑军回答:近几年,九江青少年竞技体育在国际、国内赛场取得了不俗的战绩,涌现出李江燕、冷集、阴伊晴等一批优秀运动员。仅2024年度,我市运动员共获得国际级赛事6金3银2铜,国家级赛事13金1银2铜的好成绩,九江青少年竞技体育发展成效显著。
2025年度,我市计划举办各级青少年体育赛事149项,其中国际级赛事5项,国家级赛事29项。通过举办各类体育赛事,激发青少年对体育的兴趣和热情,选拔优秀的竞技体育人才,充实运动员队伍,进一步推动青少年竞技体育的发展。在日常训练中,主要是以市体校为龙头,县级业余体校为支撑,训练网点为补充,全面开展“竞技体育强基提升”行动。今年九江市体校被省体育局认定为江西省“重点市级体校”,田径、摔跤、网球3个项目可面向全省合作招生。
去年我们采取创新模式,施行“双挂牌”形式建设新型业余体校,全市共设置业余体校34所。在此基础上,今年我们会将新型体校建设列入体育重大事项改革,通过完善各体校项目布局、推进充实学校教练员队伍、建立健全业余体校评估机制、谋划设定业余体校发展扶持基金、全面解决体育特长生学籍问题等诸多举措,进一步深化业余体校内涵发展。同时,还依托社会中小学校、单项体育协会和各类培训机构青训网点作为有益补充,补齐青少年竞技体育发展短板。
如去年我们就对27家青训网点,扶持了57万元经费,有效补充了足球、篮球、排球、攀岩、击剑等市体校缺失开展的项目。
在今年召开的全省体育工作会上,瑞昌碧源俱乐部、濂溪区乒乓球协会、武宁县拓普嘉华体育发展有限公司,被省体育局认定为2025年度江西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1520N”工程中“重点后备人才单位”,夏嘉平工作室获评“江西省名教练工作室”。今年我们还将依托庐山足球俱乐部、力源足球俱乐部深度开展青少年足球训练工作,并计划向省体育局申报江西省足球青训中心。等等。这些具体的举措,都是为全面促进九江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提升九江青少年竞技体育水平奠定坚实基础。
我的回答完毕,谢谢!
问题三:2025年九江体育产业工作在扩大消费、促进经济发展上有哪些举措?
体育产业科负责人何蒙晰回答:2025年九江体育产业工作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重点聚焦体旅融合、赛事经济、户外经济,开展增量提升行动,发挥体育产业“三个效应”,致力于让体育成为九江发展的“金名片”和拉动内需促进消费的“新引擎”:
一是发挥体育赛事的“乘数效应”。充分发挥部门职责,增加高品质赛事供给,深入挖掘“庐山杯”“鄱湖杯”等系列本土赛事的消费空间,将电子竞技、网球公开赛等大型热门高水平赛事,以及“庐山杯”九江马拉松、庐山半程马拉松、2025长江经济带龙舟邀请赛等特色本土体育赛事作为发展赛事经济的主要抓手,突出赛事特色,发挥赛事的融合效益,不断提高赛事活动的运营水平和参赛人员的友好度,着力提升全市各类别赛事活动的引流能力。
二是发挥体育元素的“融合效应”。今年我们将聚焦“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谋划推出系列赛事活动,探索更多赛事活动消费新场景,发布“体育赛事三进”目录,让体育赛事活动成为拉动内需促进消费的“新引擎”。拓展“户外经济”消费空间,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体育总局关于建设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的指导意见》,储备一批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建设项目,强化户外运动设施建设。培育打造5个以上特色鲜明、产业融合度高的户外运动好去处、户外运动精品线路,丰富体育消费场景,打造消费新场景典型案例,促进“户外运动+旅游”融合发展。
三是发挥体育项目的“带动效应”。大力培育体育产业新业态、新场景、新模式,发挥数字体育的带动作用。鼓励各县(市、区)建设数字体育服务平台、智慧体育场馆、智能体育公园、潮玩体育运动空间等场所,打造具有沉浸式、互动式的数字体育消费新场景。支持市体育中心体育潮玩馆进一步拓宽数字体育运动项目运用场景,丰富市民的体育休闲生活。支持“九江全民体育健身一网通平台”,继续探索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体育运动和消费平台,为广大市民提供多元化的体育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