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2025年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新闻发布会发布词及记者问答

九江市2025年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新闻发布会主发布词

九江市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冯中贵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上午好!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我市知识产权工作的支持!为进一步提升公众知识产权意识,营造尊重创新良好氛围,在第二十五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即将来临之际,市委宣传部、市人民检察院、市中级人民法院、市市场监管局在此联合召开全市知识产权宣传周新闻发布会。下面,我向大家简要介绍有关情况。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全面落实知识产权强国、强省建设纲要,以知识产权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大力实施知识产权强市战略,我市先后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和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试点城市两个“国家级试点”;3家企业喜获中国专利奖;庐山云雾茶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地理标志保护工程,品牌价值高达70.17亿元;3件商标获中国国际商标品牌节博览会金奖;九江学院入选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筹建机构,知识产权对产业创新发展以及新质生产力的支撑保障作用更加凸显。

一是知识产权创造质量持续提升。市政府出台了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工作方案,与省市场监管局签订共建协议,并不断强化知识产权政策支持、人才激励,全年市本级共发放知识产权奖补资金300余万元,惠及企业200余家;公开征集第四批九江市知识产权专家库,新入库专家73名,新登记知识产权专员156人;举办了全省首个、全市首届大学生知识产权竞赛,有效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全市2024年专利授权量达5938件,位列全省第三;新增高价值发明专利245件,同比增长34.9%,增速全省第三;入选省高价值专利培育项目1项,完成版权登记作品23024件,促进知识产权创造由多向优转变。

二是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持续加速。成功承办了首届“长高赛”,吸引了全国675个项目参赛,63个项目获奖,19个参赛项目与九江企业达成合作意向,6个项目现场签订转化落地意向书。全年全市共转让专利1760件,梳理高校院所存量专利990件,举办高校转化对接活动两场,推介高校专利140余件,签订许可协议12项。引导全市30余家金融单位共同成立知识产权金融服务联盟,全年办理专利质押融资131项,累计金额14.03亿元,同比增长66.2%。

三是知识产权保护能力持续增强。联合九江海关建立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工作站,选聘10位专家成立九江市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专家团,有力助力我市企业更好走出去。与湖北黄冈、荆州市市场监管局共同签订《跨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联合湖南岳阳、湖北咸宁市场监管部门共同出台《地理标志联合保护专项行动方案》。市市场监管局、市法院加入了覆盖全国13个省43家单位的“益企维”知识产权保护联盟。2024年,全市法院审结各类知识产权案件979件,服判息诉率达98.3%。全市检察机关起诉侵犯商标权及商业秘密等犯罪68人,同比上升9.7%;全市市场监管部门共查办专利行政执法案件99件,完成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案件21件,调解完成率100%。

四是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持续优化。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普惠工程,15个基层公共服务网点服务范围进一步拓展,成功指导“庐山麻皮土豆”注册地理标志商标,“山水武宁”“修滋味”注册集体商标、“梅峰”“九星运动”“禾露”“兴海王子”注册马德里国际商标。不断完善知识产权在线托管服务平台功能,为企业提供更加精准的专利管理分类标准化、数据管理精细化、监测管理超值化服务,有效提升企业专利资产运营效率与风险防控能力,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支持。

2025年是实施知识产权“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做好今年知识产权工作意义特别重大。今年知识产权宣传周的主题是“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我们将围绕这一主题,联合相关部门、相关单位开展系列宣传活动,为建设更高水平知识产权强市营造浓厚氛围。

——4月21日,举办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启动仪式暨九江市智能制造产业专利转化对接活动。

——4月22日,召开知识产权宣传周新闻发布会。组织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湖北中心专家团队走访企业开展指导,并举办专利信息检索分析实务培训。

——4月17日至25日,联合九江学院开展知识产权有奖问答、商标竞猜和在线培训等活动。

——4月21日至26日,在市市场监管局微信公众号上开设知识产权AI“云课堂”,普及知识产权有关知识。以专利墙展示、广告电子屏播放等形式,在全市开展系列公益宣传活动。

——4月25日,举办“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大型宣传咨询活动。

——4月20日至5月20日,组织参加线上“百万网民学法律”知识产权法专场知识竞赛活动。同时开展知识产权执法专项行动。

具体活动安排我们将在“九江市场监管发布”微信公众号进行预告,恳请大家及时关注、踊跃参与、积极宣传!

真诚希望各位媒体朋友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我们的知识产权工作,持续讲好九江知识产权故事、传播知识产权文化,为我市加快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和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试点城市建设,不断开创知识产权服务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谢谢大家!

答记者问

问题一:2023年以来,九江市大力实施制造业“9610”工程,纵深推进制造业攻坚行动,请问目前我市重点产业链的专利发展情况如何,在创新创造方面取得了哪些成绩,下一步将采取哪些举措促进重点产业链创新发展?(请市市场监管局黄腊梅科长回答)

答: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自制造业“9610”工程实施以来,市市场监管局紧紧围绕、积极服务全市重点产业链创新主体开展专利创造、运用、保护工作,2024年全市年度专利授权量5938年,位列全省第三,新增高价值发明专利245件,同比增长34.9%,增速全省第三,9大产业链共授权发明专利401件,专利创造服务重点产业链创新发展效能持续增强。

2024年,我市重点产业链重点企业创新创造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在第25届中国专利奖中,天赐高新材料荣获中国专利银奖,德福科技、七所精密机电科技两家企业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获奖数量全省第一。2024年10月至2025年1月,在九江举办了首届长江经济带高价值专利转化运用大赛。来自长江经济带乃至全国范围的创新团队齐聚九江,共同参加赛事,我市的创新企业积极参赛,天赐高新材料荣获银奖,德福科技、汉可泛半导体、江中中药饮品三家企业获得优秀奖。同时,也吸引了长江经济带众多创新主体关注九江,促成了一批项目转化落地,有效助力我市重点产业链重点企业参与到长江经济带协同创新中。

下一步,市市场监管局将紧紧围绕建设知识产权强市的重要目标,深入实施制造业“9610”工程,服务我市重点产业链创新发展。一是做好高质量服务。加速知识产权服务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工作站、省建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九江分中心的建设,在专利预审、巡审环节齐发力,缩短我市专利授权时间,更好保护企业创新成果。二是做好高效益转化。建成并发挥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作用,鼓励高校院所存量专利实施专利转让与开放许可,让更多存量专利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帮助企业梳理沉睡专利,实现存量专利价值最大化。三是做好高标准保护。加大专利侵权纠纷办案力度,发挥“行政调解与人民调解+司法确认”作用,多元化解知识产权纠纷矛盾;加强与海关、商务、贸促会等部门的沟通合作,建立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机制;推动实施庐山云雾茶地理标志保护工程项目,助力庐山云雾茶品牌价值增长。谢谢!

问题二:近年来我市版权保护及版权宣传工作不断增强,请问我市在版权保护和增强版权宣传影响力方面有哪些举措?(请市委宣传部唐凤主任回答)

答: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近年来,市委宣传部就做好版权保护,确保著作权人和经营企业劳动成果不受侵犯,更好地实现劳动价值,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抓好了著作权版权保护工作:一是加强了版权保护宣传。我们每年都结合“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4·26”知识产权日,采取举办活动,开设宣传专栏、开展版权保护知识讲座、利用新媒体进行宣传等多种形式,帮助广大人民群众提升版权保护自我防护意识。比如:今年我市定于4月23日上午9时,在瑞昌市铜岭铜矿遗址公园举办“守护民间文艺之魂,共筑版权保护之基”九江市2025年版权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各县区也会开展相应的宣传活动。二是加大了版权登记力度。工作中,我们坚持把数量和质量双提升作为版权登记工作重中之重,强力推动我市版权登记,定期对我市版权登记工作进行调度和指导。2024年,我们通过集中登记和上门登记相结合的方法,全市共完成版权登记作品23024件,涉及摄影、美术、文字、视听、音乐、戏剧、建筑、舞蹈、模型等14个类别,作品数量和质量以及涵盖类别均实现较大增长。三是强化了市场监管执法。我们始终坚持把强化出版物市场监管、打击侵权盗版违法犯罪作为做好版权保护工作的重要抓手。采取集中整治、明查暗访等形式,重点加强元旦、春节、全国两会、五一、十一等各个重点敏感时期,校园周边出版物市场、互联网出版物市场、印刷企业、KTV音乐曲库、邮政寄递行业等出版物市场监管,及时查处违法违规问题。扎实开展“剑网”专项行动,2024年,全市共查处侵权盗版违法违规行政处罚案件27起,刑事立案8起,其中,1起网络侵犯著作权案被列为全国挂牌督办案件,有力震慑了违法犯罪。谢谢!

问题三:请问我市检察机关在知识产权检察保护方面有何特色?(请市人民检察院陈婉岚主任回答)

答: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全市检察机关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各项决策部署,聚焦高质效办案,不断加强知识产权检察综合履职,持续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为科技创新、产业升级营造安全有序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一是依法严惩侵权犯罪,筑牢创新驱动司法屏障。依法全面履行各项检察职能,坚持宽严相济、惩防并举,高质效办好每一个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2024年共起诉侵犯商标权、侵犯商业秘密等犯罪68人,同比上升9.7%,对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及时介入侦查,加强跟踪督办,通过全链条精准打击,有力震慑犯罪。

二是加强专业化建设,提升综合履职能力和水平。推动全市全覆盖成立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一体、融合履行知识产权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职能。持续完善综合履职机制,深化落实“一案四查”,全年办理知识产权综合履职案件18件,综合履职率达39.13%,同比上升15.73%。

三是强化源头治理,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坚持治罪与治理并重,将开通涉企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直通车”作为市检察院进一步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措施进行部署推动,结合“检察官进企业”活动,组建“检察官服务团”,深入全市高新技术等企业开展法治宣讲和风险排查,为企业提供优质、专业、高效的法律服务。强化以案释法,在微信公众号发布知识产权典型案例,结合办案,起草《企业商业秘密风险防范指南》,推动企业健全预警机制,促进依法依规经营。

下一步,全市检察机关将持续提升办案质效,深化与相关部门协作配合,完善知识产权检察工作机制,以高质量检察履职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谢谢!

问题四:近年来,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日益增多,例如电商平台侵权、网络盗版等。请问九江市法院在应对此类新型知识产权侵权案件时,采取了哪些创新举措?(请市中级人民法院黄丽丽庭长回答)

答: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保护是数字经济时代的重点课题,九江市法院高度重视网络知识产权保护,始终以“严格保护、分类施策、平衡利益”为原则,主要实施了以下举措: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能力建设。面对网络侵权纠纷多发、案件类型繁杂的形势,我们努力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提升“从政治上看、从法律上办”的意识和能力。积极向广东、浙江等经济活跃地区的先进法院学习审判工作经验和方法,不断提高审判能力和强化队伍建设,以过硬能力应对新型挑战。2024年我们有两件涉网络侵权案例入选江西法院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

二是构建解纷体系,完善保护链条。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以网络侵权为代表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为此,我们积极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联动、强化调解”的多元化解体系,努力打通知识产权纠纷案件调解链条,打造多元化、全方位的保护格局,形成强有力的保护合力。

三是创新审判模式,扩大示范效应。聚焦电商侵权、短视频盗版等高发案件,结合地域特点,设立巡回审判点,选取“心心相印”知名品牌侵权等典型案件开展巡回审判;建立“简案快审、繁案精审”分流机制,通过示范判决推动批量案件高效化解。

四是突出法治导向,坚持过罚相当。努力做到宽严相济、法理相融,对恶意侵权、重复侵权等行为依法适用惩罚性赔偿。如我院审理张某某等侵害商标权纠纷一案,被告张某某在网络销售假冒品牌产品,被法院判令停止侵权后,再次实施网络侵权行为,本院依法适用惩罚性赔偿,判令张某某赔偿经济损失等超30万元,社会效果良好,彰显“严保护”司法导向。

五是延伸司法职能,推动行业治理。我们建立“个案审理-类案分析-行业治理”的递进式司法建议机制,针对电商侵权泛滥等问题,向相关单位发送操作性强的司法建议。如我们紧盯淘宝平台网络侵权“刷单炒信”突出问题,向淘宝平台发送司法建议,敦促其完善审查过滤和监管机制,压实主体责任,得到淘宝平台的积极反馈。

我们始终认为,保护知识产权不是限制创新,而是为数字经济划定健康赛道。九江法院将坚持“法治化规范、市场化调节、技术化支撑”的路径,让司法成为创新者的“金盾牌”、产业升级的“助推器”。谢谢!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