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人:市教育局中小学校服务保障中心副科级干部 金维龙
市民朋友们:
大家好!近期,市政府办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九江市中心城区教育补短板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4)》,下面由我对实施方案作简要解读。
一、起草背景
一是群众有期盼。近年来,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特别是中心城区框架不断拉大、人口快速增长,但是教育功能配套尚未及时跟进,教育项目建设相对滞后,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较为紧缺,公平、均衡、优质、多样化的教育供给体系尚未全面形成,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期盼尚未得到较好满足,优质教育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凸显。全面推进中心城区教育补短板行动,就是要着力解决当前群众关心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
二是发展有需要。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了“再创九江辉煌、再现九派荣光”的奋斗目标和“融圈入群、强产兴城、绿色发展、实干崛起”的工作思路,实现这一奋斗目标和工作思路,需要进一步发挥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为九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以教育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三是市里有要求。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和关心教育工作,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和二次会议均对今后五年的教育发展提出了明确目标和要求。市委书记、市长等市主要领导先后多次深入大中小学校视察指导教育工作。听取教育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当前教育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明确提出要用三年左右时间补齐中心城区教育短板,并要求市教育局会同有关部门、中心城区各区拿出具体方案。
二、起草过程
按照要求,结合我市教育实际,在认真研究、充分沟通、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同时学习借鉴江苏南京、昆山和南昌、赣州、抚州等地市先进经验和成功案例,市教育局牵头起草了《全面推进九江市中心城区教育补短板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4)(送审稿)》(以下简称《方案》),并先后两次召开党委会专题讨论《方案》,听取意见建议,进行修改完善。《方案》起草期间副市长丁喜春同志先后3次听取《方案》起草情况汇报,提出修改意见。市教育局按照市领导指示要求,对《方案》进行了进一步修改完善。
2021年11月19日和2022年2月18日,市教育局将《方案》征求意见稿两次函发至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及市直有关部门征求意见建议,市人社局、浔阳区政府、濂溪区政府、江西财经职业学院、九江职业大学、九江职业技术学院等提出了修改意见,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对项目和投资情况进行了审核,其他单位无修改意见,市教育局对合理性的意见建议进行了认真吸纳(详见《征求意见和采纳情况表》),形成了最后的送审稿。
三、主要内容
《方案》全文共五个板块,主要结合中心城区教育发展需要,明确了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主要举措和要素保障。
(一)明确了指导思想。《方案》明确,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全国、全省、全市教育大会和省第十五次党代会、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二次会议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高政治站位,坚持问题导向,加快补齐中心城区教育短板,着力促进中心城区教育公平、优质、全面、融合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明确了目标任务。一是分析了现状。中心城区教育短板集中表现在教育资源紧缺问题较为突出。具体表现在:学前教育公办学位仍然不足;义务教育学位短缺,“大校额”问题突出,“大班额”问题尚未得到根本化解;普通高中“大校额”“大班额”化解任务繁重,办学水平参差不齐,特色发展不均;职普比仍然偏低,中职学校学位不足,产教融合深度不够,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不高;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步伐不快,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不足,服务地方经济能力不强;公办幼儿园、中职学校专任教师配备不足等方面,并用数据对当前中心城区教育资源紧缺现状进行了分析。二是确立了目标。经过三年努力,中心城区教育资源不足的短板基本补齐,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更加充分,教育服务经济社会能力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显著提升。三是细化了任务。市本级和各区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原则,力争新增公办幼儿园26所、新增公办园学位6750个;新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22所,增加学位2.2万个;新改扩建普通高中8所,增加学位4650个;新改扩建中职教育项目2个,增加学位4500个;中心城区至少增设2所高职院校,支持驻市及市属高校建设。
(三)明确了工作原则。一是规划先行,项目支撑。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新改扩建一批中小学校和幼儿园,有效增加学位供给,补齐资源不足短板。二是补足配齐,人才强教。加大高层次教育人才引进力度,多措并举、分类施策,补足配齐教职工。大力实施校长教师跨区交流轮岗,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三是改革创新,优化管理。深入研究、学习借鉴国内外、省内外先进经验和成功案例,在项目建设、师资配备等方面创新工作举措,提升治教办学和要素保障水平。四是示范引领,提高质量。推进学前教育品牌化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普通高中教育特色化办学、中职教育提质创优,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五是市区联动、统筹推进。市本级负责统筹协调,指导各区抓好布局规划、项目建设、学校管理。各区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科学实施项目建设,补齐资源短板。
(四)明确了主要举措。一是学前教育。落实《九江市中心城区学前教育网点布局规划(2019-2035)》,推进实施学前教育第四期行动计划,加快推进中心城区普惠性幼儿园建设,新改扩建公办园12所(其中,市本级2所、浔阳区1所、濂溪区4所、经开区2所、柴桑区3所),将14所小区配套幼儿园转办成公办园。二是义务教育。全力实施义务教育资源扩充工程,合理优化学区划分,均衡教育资源配置,重点加大中心城区义务教育学校新改扩建力度(市本级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6所,增加学位 1815个;浔阳区新改扩建小学4所,增加学位2430个;濂溪区新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2所,增加学位4000个;经开区新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4所、增加学位6600个;八里湖新区新建义务教育学校2所,增加学位4500个;柴桑区新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4所,增加学位2800个)。三是普通高中教育。加快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新改扩建一批普通高中。市本级改扩建普通高中6所,增加学位4650个;柴桑区改扩建普通高中2所,用于化解现有“大班额”。四是中等职业教育。加快中职学校扩容,力争总容量与普通高中阶段学校学位总体相当。重点改扩建九江科技中专,增加学位4600个。五是高等教育。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着力建设面向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应用型本科和职业技术院校。
(五)明确了要素保障。一是强化组织保障。《方案》提请成立“全面推进九江市中心城区教育补短板三年行动方案”领导小组,由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任组长,市政府常务副市长为副组长,各有关部门、中心城区各区人民政府(管委会)、相关高校负责人为成员,统筹协调推进中心城区教育补短板三年行动。二是强化资金保障。从财政资金投入优先保障教育、创新教育投融资机制、支持各区新建学校、开展跨区交流教师经费安排、建立教育信息化运维保障、落实职业教育投入政策等方面提出了要求。三是强化人才保障。明确保障中小学教师用编需求,采取实施备案制办法补充幼儿园和中职学校教职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配备教辅人员等措施。四是强化考核保障。加强对《方案》中目标任务、校建项目的调度推进和督导考核,确保顺利实施、如期完成。
四、下一步打算
下一步,市教育局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对教育提出的相关要求和市长调度会讲话精神,成立项目推进工作专班,进一步细化项目推进工作链条图,倒排工期、挂图作战,高标准规划、高效率服务、高质量打造,如期完成三年补短板项目建设,扩充中心城区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
我的解读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来源:中国九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