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人: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傅建文
市民朋友们:
大家好!近期,市政府批复印发了九江市工业和信息化“十四五”发展规划。《规划》对“十四五”时期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进行了总体部署,明确了未来五年的发展愿景,提出具体的推进举措,是我市“十四五”时期推动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指南,下面我为大家进行解读。
一、出台的背景意义
“十三五”时期,九江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坚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和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了“打造新型工业重镇”的具体要求。为此,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九江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形势,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十四五”时期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对于应对挑战、抢抓机遇,促进全市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规划》的主要内容
在目标定位上,坚持工业主导地位不动摇,坚持大抓工业决心不动摇,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奋力实现产业规模、龙头企业、质量效益、数字赋能、创新融链、平台能级“六大新突破”,推进全市工业做大、做优、做强,打造新型工业重镇。建设全国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高地、全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区和全省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
在产业发展上,按照“提升传统、培育新兴、淘汰落后”的思路,聚焦石油化工、纺织服装、钢铁有色、绿色食品传统产业,加快淘汰落后、兼并重组、技术改造、模式创新,引导企业通过设备更新和新技术应用,实施新一轮更高层次、更广领域、更大力度的技术改造行动。聚焦新材料、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以链式扩张、成果转化、品牌培育为路径,全面提升产业基础能力、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聚焦氢能与储能、量子科技两大方向为核心,协同推进柔性电子、区块链、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未来产业“蛙跳”成长。
在产业布局上,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主动融入大南昌都市圈。根据各县(市、区)工业园区的区位条件、资源优势和环境容量,推进现有产业布局调整优化,加快构建以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核心、京九经济协作带、万亿临港产业带、智能制造示范区、绿色发展示范区、新材料产业聚集区的“一核引领、两带支撑、三区协同”的工业发展格局。
在具体任务上,规划提出了做大工业总量,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大招商引资,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链主企业,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升工业质量,实施品牌强市战略;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打造“双碳”先行区;积极推进融圈入群,提升开放合作水平六大任务。
三、《规划》的主要特点
一是更加注重做实传统产业底板。实施传统产业优化升级2.0版,持续推进企业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升级,全力争创国家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高地金字招牌。
二是更加注重做优新兴产业长板。着力在新能源(锂电、氢能产业)、高端装备制造(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轨道交通装备)、电子信息(玻纤复合材料)等产业领域实现突破。
三是更加注重做大数字经济新板。抢抓数字经济发展风口,以产业赛道、应用场景、集聚区建设为切入口,重点实施数字技术创新工程、产业赛道赶超工程、上云用数赋智工程、数字基建支撑工程等,加快推进两化融合、智能制造,推动数字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四是更加注重做强产业集群硬板。聚焦产业关键环节和优势领域,深入实施集群式项目“满园扩园”行动。聚焦产业链细分领域,实施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加快推进产业集群提能升级。
我的解读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来源:中国九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