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九江手工业大楼(九江市第四百货商场) |
约1200㎡ |
1968年 |
位于九江市浔阳区浔阳路、环城路交汇口东北侧。主体二层,局部三层,砖混结构。原名太阳升商场,后主要展销九江手工业商品,改名九江手工业大楼,1973年更名为九江市第四百货商场,是九江市计划经济时代商业建筑的典型代表,不仅见证我市商业发展历史,承载着数代人的集体记忆,也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老城区商业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具时代性的城市面貌代表。 |
|
2 |
长江大堤4#-5#闸口 |
约6000㎡ |
重建于2003年 |
位于九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抗洪大道北200米。1998年8月7日长江百年难遇的特大洪水导致长江大堤4#-5#闸决口60米,危及浔城,全市军民奋力抗洪抢险,取得堵口胜利,创造了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由此诞生的伟大抗洪精神,振奋全国,惊动世界。2003年配套建设98抗洪广场(占地3.34公顷)、抗洪纪念碑(19.98米高)及抗洪纪念馆,目前已成为九江重要红色革命教育基地。 |
|
3 |
戴山村礼堂 |
约300㎡ |
20世纪70年代 |
位于九江市柴桑区涌泉乡戴山村。一层砖木结构,木人字屋架,小青瓦屋面,跨距12米。为村民地方戏演出和文化活动场所。 |
|
4 |
戴山水库大坝坝址 |
坝高31米,坝顶上宽5米,坝长195米 |
1972年 |
位于九江市柴桑区涌泉乡戴山村与铁炉村1组交界处。戴山水库1960年始建,1972年完工。坝型结构为土石重力坝,坝高31米,坝顶上宽5米,坝长195米,库容454.4万立方米,水库水域面积280亩,汇水面积13平方公里,灌溉面积8800亩,正常蓄水位24米。水库大坝主要功能用于供水、灌溉和防洪。2012年,涌泉乡政府把戴山水库做为涌泉乡村民生活用水和农田灌溉贮水源。 |
|
5 |
戴山村碾房 |
约180㎡ |
20世纪70年代 |
位于九江市柴桑区涌泉乡戴山村。始建于道光七年(1827年),距今近200年历史,后毁于侵华日寇。20世纪70年代由村民集资重建,用于将谷物、麦子、油菜籽、茶籽等农作物去皮碾碎、人工榨油等。碾坊长15米,宽12米,高5米,砖柱四坡小青瓦屋顶。 |
|
6 |
动力机厂计量室 |
约600㎡ |
1987年 |
位于九江市濂溪区十里大道1889号。两层砖混结构,红砖清水墙,钢筋混凝土平屋面。该计量室当时被全省计量局授予二级计量合格企业。主要用于设备零件的校准、测量等。 |
|
7 |
动力机厂办公楼及大门 |
约350㎡ |
20世纪80年代 |
位于九江市濂溪区十里大道1889号。两层砖混结构,平屋面,外立面水刷石粉刷及混凝土预制花格板,具有时代特色。 |
|
8 |
动力机厂钣焊车间 |
约1500㎡ |
20世纪60年代 |
位于九江市濂溪区十里大道1889号。一层砖混结构,红砖清水墙,木屋架红机瓦屋面。此车间为钣金、焊接车间,主要钣焊油底、油箱等,1991年曾做过农用车外壳钣金和焊接。 |
|
9 |
动力机厂行政楼 |
约260㎡ |
20世纪70年代 |
位于九江市濂溪区十里大道1889号。二层砖混结构,红砖清水墙,木屋架红机瓦屋面。当时一楼作为供应销售,二楼为厂长、财务等办公室。 |
|
10 |
动力机厂N285大件车间 |
约2900㎡ |
1985年 |
位于九江市濂溪区十里大道1889号。一层砖混结构,红砖清水墙,钢桁架红机瓦屋面。此车间在“八五”计划经济期间,作为新产品N285双缸柴油机制造厂房,当时计划年产量一万台。 |
|
11 |
动力机厂设备维修车间 |
约1000㎡ |
1989年 |
位于九江市濂溪区十里大道1889号。一层砖混结构,红砖清水墙,钢桁架红机瓦屋面。为厂设备大修车间,同时用作专用设备自制车间。 |
|
12 |
动力机厂95系列大件车间 |
约3100㎡ |
20世纪60年代 |
位于九江市濂溪区十里大道1889号。一层砖混结构,红砖清水墙,木屋架红机瓦屋面。主要生产柴油单缸机机体、曲轴、汽缸盖、连杠、飞轮等重要大件车间。 |
|
13 |
动力机厂总装车间 |
约2200㎡ |
20世纪70年代 |
位于九江市濂溪区十里大道1889号。一层砖混结构,红砖清水墙,木屋架红机瓦屋面,为厂发动机总装车间。主要用于S195、S195B-1、S1100型号柴油发动机的装配、试车、整理入库等。 |
|
14 |
动力机厂小件工具车间 |
约2700㎡ |
20世纪70年代 |
位于九江市濂溪区十里大道1889号。一层砖混结构,红砖清水墙,木屋架红机瓦屋面。为主要生产启动轴、镶块、调速轴、连杠螺栓等小件的车间。 |
|
15 |
动力机厂调试车间 |
约1800㎡ |
20世纪80年代 |
位于九江市濂溪区十里大道1889号。一层砖混结构,红砖清水墙,钢桁架红机瓦屋面。主要用于柴油发动机试车调试。 |
|
16 |
动力机厂锻压车间 |
约920㎡ |
20世纪60年代 |
位于九江市濂溪区十里大道1889号。一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红砖清水墙,混凝土屋面。为锻造件、冲压件制作车间。 |
|
17 |
动力机厂新铸工车间 |
约2700㎡ |
20世纪90年代 |
位于九江市濂溪区十里大道1889号。一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红砖清水墙,混凝土屋面。为发动机机体、曲轴、汽缸盖、飞轮、上下平衡轴等毛坯零件生产车间,有120个车位流水线。 |
|
18 |
动力机厂老铸工车间 |
约2200㎡ |
20世纪70年代 |
位于九江市濂溪区十里大道1889号。一层砖混结构,红砖清水墙,木屋顶石棉瓦屋面。为发动机机体、曲轴、汽缸盖、飞轮、上下平衡轴等毛坯零件生产车间,70年代时有120个车位流水线,当时铸工技术在江西省处于领先地位。 |
|
19 |
动力机厂配电房 |
约260㎡ |
20世纪90年代 |
位于九江市濂溪区十里大道1889号。二层砖混结构,红砖清水墙。为厂区中心配电房,因铸工车间用电量需求大,特采用铝牌供电方式为老铸工车间输送电量,其余厂房采用电缆输送。 |
|
20 |
动力机厂1栋宿舍楼 |
约2028㎡ |
1968年 |
位于九江市濂溪区十里大道1889号。三层砖混结构,红砖清水墙,木屋架坡屋面。外廊式住宅,建筑总户数48户,单间面积约42平方米,有独立厨房,无独立卫生间。 |
|
21 |
动力机厂2栋宿舍楼 |
约1824㎡ |
1958年 |
位于九江市濂溪区十里大道1889号。三层砖混结构,红砖清水墙,木屋架坡屋面。建筑总户数36户,一梯四户,两户共用厨房,四户共用卫生间。 |
|
22 |
动力机厂3栋宿舍楼 |
约1071㎡ |
20世纪60年代 |
位于九江市濂溪区十里大道1889号。三层砖混结构,红砖清水墙,木屋架坡屋面。建筑总户数36户,两梯12户。 |
|
23 |
动力机厂12栋宿舍楼 |
约1188㎡ |
20世纪50年代 |
位于九江市濂溪区十里大道1889号。二层砖混结构,红砖清水墙,木屋架坡屋面。建筑总户数41户,一梯,一层10户,二层11户。 |
|
24 |
动力机厂集体宿舍楼 |
约1848㎡ |
1958年 |
位于九江市濂溪区十里大道1889号。三层砖木结构,红砖清水墙,木屋架坡屋面。宿舍总间数72间,单间面积约26平方米。 |
|
25 |
原806厂大礼堂 |
约1165㎡ |
1975年 |
位于九江市濂溪区九湖路62号。20世纪70年代为了巩固国防,国家开始了轰轰烈烈的三线建设。806厂大礼堂设计时间约1973年,建造时间约1975年,砖混结构,礼堂屋面为预制混凝土三角形屋架,大型预制槽型板屋面,大礼堂门厅内五角星及花式和水泥壁画,观众厅水泥刨花吸音板吊顶及硬木座椅保存完好,其装饰风格和建筑工艺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
|
26 |
原806厂办公楼 |
约2400㎡ |
1975年 |
位于九江市濂溪区九湖路62号。四层砖混预制板混凝土结构,木窗,红砖清水墙,局部水泥砂浆粉刷,具有典型的办公建筑时代特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