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发改委高度重视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落实,明确每一项工作责任分工,完善调度机制,督促任务落实。现就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推进情况
(一)全力保持经济运行平稳。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等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稳增长作为重中之重,提前发力、精准发力,及时出台实施推动经济回稳向好“33条”,牢牢稳住经济大盘,全力打好“经济回升攻坚战”。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区域的分析研判,提升经济运行监测分析的精准性、时效性,着力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有的放矢、科学应对,确保圆满完成全年的目标任务。
(二)积极落实保供稳价职责。制定实施保供稳价方案,细化责任分工,充实商品储备,为确保重要民生商品供应充足、价格基本稳定奠定坚实基础。今年1-6月九江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分别增长2.7%、1.7%、1.2%、0.8%、0.7%、0.4%,涨幅呈逐月下降趋势,二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增长1.3%,阶段性实现了价格总水平控制在3%以内的调控目标。
(三)稳步推进重大交通项目建设。聚焦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及时沟通协调,积极向上争取支持,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1.昌九高铁。积极推动昌九高铁项目建设,促沿线各地加快征地拆迁工作,全线施工按时序推进。
2.九池铁路。九池铁路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路网,沿江快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列入国铁集团《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上半年,市发改委多次赴国家发改委、国铁集团、省发改委汇报沟通我市铁路谋划项目,并赴池州市对接九池铁路项目。
3.通用机场。瑞昌通用机场正在进行征地拆迁和土方平整。修水通用机场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4.铁路专用线。瑞昌港区铁路专用线:南昌路局已组织行业评审,正在修改可研文本。红光港区铁路专用线:省评审中心已组织专家评审,正按专家意见修改工可报告。城西港区铁路专用线延伸线由经开区管委会牵头开展前期研究工作。
(四)推进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建设。九江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成功入选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此项工作得到了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肯定性批示。一是物流园建设有序推进。红光国际港银砂湾码头项目正在推进水工结构建设。狮子智慧物流园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二是城乡配送体系有序建设。修水县、瑞昌市列入2022-2023全省县域物流配送体系建设试点,永修县、共青城市、柴桑区列入市级先行先试县区。共青城物流配送中心(供销冷链物流园)已于6月30日开园运营。联商(瑞昌)智慧商贸物流园已与5月底部分投入运营,消防验收还在进行中。三是引育5A企业成效突出。2023年上半年新增6家2A级以上物流企业。中林(瑞昌)华中木业获5A级物流企业认定,成为全市首家5A物流,同时瑞昌华中木业商贸物流园跻身第十批江西省重点商贸物流园区。
(五)积极开展碳达峰碳中和建设。一是优化顶层设计,分领域、分行业制定碳达峰实施方案。2023年5月4日,全市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会议召开,会上审议了我市分领域分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初稿。截至2023年6月,《九江市能源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九江市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九江市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发展实施方案》、《九江市1+3工业碳达峰实施方案》等均已正式印发。濂溪区、武宁县、共青城市、瑞昌市、彭泽县、湖口县、九江经开区等重点县区均已完成方案的编制。二是推动试点示范建设,积极开展我市碳达峰试点建设工作。通过积极对接国家、省发改委,力求掌握最新政策情况;积极开展双碳相关调研,先后到瑞昌市、德安县、永修县以及江苏苏州、浙江衢州等地开展专题调研;加强对共青城市、湖口县碳达峰省级试点建设指导工作,加快推进试点方案编制工作。
(六)抓好节点城市38条措施贯彻落实。一是狠抓调度落实。严格按照季调度要求,全力做好贯彻落实意见的调度跟进,3月联合市政府督查室开展专项督查;6月4日以市长召开专题调度会为契机,再次进行了调度,并陪同市政府走访省发改委,单章汇报节点城市事宜。二是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积极参与省政府参事谢一平率队来浔调研接待工作,做好全面汇报和全程陪同,争取通过调研组为节点城市建设向上争得更多支持。三是持续抓好工作简报编撰。坚持每月印发简报,今年已编印了6期,及时向省发改委、市四家班子领导报告节点城市最新进展。
(七)合理布局推进县域经济发展。抓好《九江市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九办发〔2022〕20号)的落地生效,指导各县(市、区)充分利用政策中提及的工业、农业、服务业、土地、人才、资金等发展政策,按照《关于明确各县(市、区)产业发展方向的指导意见》发展首位产业、主导产业,打造我市产业合理布局,助力县域经济发展提速。积极与市商务局做好衔接,要求2023年度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考评对各县(市、区)首位、主导产业严格按照《指导意见》执行。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经济增长呈现放缓态势。上半年,虽然我市保持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但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等问题依然突出,经济社会发展还有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经济总体呈现“增势放缓,不达预期、排位后退”的特点:对照全年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未达序时进度。受产品价格下降、需求萎缩、出口不畅等因素影响,部分工业企业效益有不同程度下降,企业扩大再生产的意愿和能力下滑明显。受供需两端观望情绪浓厚等多重因素影响,民间投资明显走弱,部分企业在完成一期项目建设后,开始观望市场走向,搁置了二期项目的投资。
(二)能耗强度管控任务艰巨。我市是全省传统的老工业基地,因独特的资源优势和地理位置,先后落户了一大批石油化工、钢铁、水泥等重化工企业,重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近70%,偏重的产业结构导致我市能耗总量偏大,单位GDP能耗基数偏大,能耗强度管控面临的任务和困难非常艰巨。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巩固经济回稳态势。咬定全年目标任务不放松,着力破解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迎难而上、积极作为,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一是助企纾困解难。加大稳企帮企力度,推动经济回稳向好“33条”落地落实,完善“惠企通”平台建设,全力打通政策落实的堵点、难点、痛点,帮助更多市场主体渡过难关。二是扩大有效投资。抓住“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调整的机遇期和国家适度超前基础设施建设的窗口期,谋划、储备、实施一批交通、能源、水利、新基建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统筹保障重大项目用地、用能、资金等要素,推动项目早开工、早达产、早见效。三是稳定开放型经济。加快打造区域航运中心,推动国家级港口物流枢纽建设,推进城西铁路专用线稳定运营,提高九江-上海“天天班”运行效率。加大招引力度,努力争取推进洽谈、签约、落地一批重大项目。
(二)严格落实能耗双控管理工作。积极引导各县(市、区)做好项目储备,提前谋划项目能耗指标来源,及时开展项目前期论证,提升上报项目的质量。督促县区强化用能预算管理,摸清地区能耗余量空间,扎实做好能耗双控工作。对能耗强度不降反升的县区适时开展约谈工作,进一步强化能耗强度目标任务的落实,严格督促各地切实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坚决刹住能耗总量猛增和强度不降反升的势头,全力以赴完成年度能耗双控目标任务。
九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3年7月14日
来源:中国九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