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九江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扎实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现将我市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强化政治引领,全链条压实法治责任。坚持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以高度的政治自觉与政治担当,压紧压实法治政府建设主体责任。一是抓实法治学习的深度广度。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建立了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制度,并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列入市政府党组的重点学习课题,全年市政府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学习1次、政府常务会议会前学法18次。广泛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宣传教育,组建共计119人的“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学堂”师资库,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七进”活动1807次,受众5.4万余人次。二是强化法治建设的统筹推进。加强对法治政府建设的组织领导,政府工作报告对提升法治建设水平作出专门部署,市政府常务会先后研究法治工作16次。落实年度报告制度,市政府主动向市委、市人大常委会报告法治政府建设情况。贯彻落实《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若干意见》,强化法治政府建设的整体推动、协同发展。三是保障法治督察的实施效果。将法治督察纳入年度督查检查考核计划,开展了2024年度法治督察,对2个县进行了实地督察,对其他县(市、区)进行了书面督察,全面检视法治建设短板弱项。督促各县(市、区)开展本级法治督察,推动法治建设责任向基层延伸、在一线落实。
(二)锚定重点任务,全过程推进法治建设。聚焦法治政府建设关键环节,着力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全力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实现新突破新发展。一是夯实法治政府基础。全力配合做好地方立法,推动《九江市城市绿化管理条例》《九江市城市养犬管理条例》获批通过、《九江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提呈审议。确定第二批19个市政府立法基层联系点,拓宽公众有序参与立法途径。持续推进行政决策规范化建设,出台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等指导文件,2024年市政府依法作出重大及一般行政决策事项48件,出台并报备行政规范性文件5件。二是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持续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市本级保留6支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确保70%以上执法力量下沉到基层一线。深入实施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建立部门会商机制,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强化行政执法常态化监督,开展1次贯彻实施行政处罚听证程序规定专项监督、2次行政执法案卷评查。三是抓好行政复议应诉。建立行政复议先行处理引导工作机制,实现市县两级人民法院行政复议受理窗口全覆盖。持续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机制改革,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2024年,全市新收行政复议案件1848件,实质性化解1640件,行政复议首选率达78.94%。全市参与一审行政诉讼案件493件,败诉率同比下降6.47个百分点。
(三)聚焦发展大局,全方位强化法治保障。围绕改革发展大局,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以高水平法治助力高质量发展。一是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在全市推广“无证明城市”建设,实行告知承诺54项,容缺候补118项,“一站式人才服务”“税银直连”等29项改革试点经验在全省复制推广。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围绕我市产业发展实际打造“产业链一件事”,切实为企业降本增效、赋能发展。积极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改革国家试点,审批时限较改革之前缩减70%以上。二是持续抓好营商环境优化。深入实施新一轮营商环境对标提升行动,持续打造“九事好办”营商环境品牌。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建立完善抽查考核、第三方评估等工作机制,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集中清理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行政规范性文件和政策措施,废止40件、修改3件。改进市场监管方式,推出“一业一查”双随机综合监管模式,867个监管事项整合为107个监管任务。持续推进行政执法减免责清单制度,全年共适用免罚案件4.7万余件,免罚金额2580万余元。“信易+政府采购”机制荣获中国政府采购“优化营商环境卓越奖”。三是依法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加强环保领域立法,推动《九江市城市湖泊保护条例》等法规的实施,将《九江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管理办法》列入政府立法计划。强化生态环境保护行刑衔接,推动建立生态环境、农业农村等部门与检察机关沟通协作的“1+N”行刑反向衔接工作模式。筑牢十年禁渔“安全墙”,扎实开展专项执法行动,2024年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执法监管现场推进会、长江禁渔联合执法行动保障工作座谈会在九江召开。2024年12月,《人民日报》头版报道我市长江大保护相关经验做法。
(四)践行法治为民,全维度营造法治氛围。深入践行法治为民理念,围绕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法治需求,不断传递法治温度,提升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一是法治基础更加坚实牢固。不断优化司法所职能,全市197个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全部达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全市设立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121个,全年共受理或参与人民调解案件14161起,调解成功率97.27%。巩固拓展各级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站式”平台,将信访接待纳入工作范畴,实现群众“只进一扇门”的“一站式”多元调处模式。二是法律服务更加专业高效。出台《九江市法律援助人员(律师)资源统筹调配办法》,有序引导全市法律援助服务资源向短缺地区流动,全市常住人口受援率达到万分之十一以上。积极拓宽法治服务领域,设立全省首家境外法律服务机构——惟民(比什凯克)律师事务所。建立“执行+公证”联动机制,推广“赋强公证”业务开展。搭建全链条涉及二手房交易的“九江市二手房服务平台”,实现不动产转移登记、公证代办等全流程线上办理。2024年,全市办理法律援助案件5163件、各类公证事项2.4万余件、司法鉴定案件1.7万余件。三是法治宣传更加深入人心。深入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广泛开展“法律七进”活动,创新打造“非遗+法治”普法品牌,3部非遗法治文化作品在全省巾帼普法乡村行活动现场展出。2024年,我市“12·4”国家宪法宣传日相关活动被央视报道,获评全国“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单位4家、个人4名,获评第二届全省十佳“法律明白人”1人、全省百优“法律明白人”13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2024年,我市法治政府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照更高标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在运用改革之力完善法治上办法还不够多,一些发展急需、群众关切的重点领域还需要立法支撑;执法监督力量有待加强,行政执法监督质效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三、主要负责人履行职责情况
严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要求,切实抓好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带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市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制度,推动法治学习成为常态,对照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进行系统学习,着力增强法治素养;强化组织推动,做到法治政府建设与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同部署、同推进;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不断提升依法决策、科学决策的能力;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部署实施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推动行政执法监督体系建设;着力解决法治政府建设突出问题,重点抓好年度述法点评问题整改,行政复议人员力量配备、执法人员业务培训等方面得到有效提升;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加快推动政府行为全面纳入法治轨道。
四、2025年工作安排
2025年,我市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以更高的站位、更实的举措、更大的力度,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向纵深发展。一是持续强化思想引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法治政府建设的各方面、全过程,以理论清醒保证政治坚定、以思想自觉引领行动自觉。二是持续抓好重点工作。健全完善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推动法治政府建设走深走实。围绕《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若干意见》,加强重点领域政府立法,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三是持续服务发展大局。深化“放管服”改革,扎实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坚决遏制乱检查,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持续推进包容审慎监管,深入推行行政执法减免责清单,不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来源:中国九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