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九江市工业战线坚决贯彻落实全省工业强省战略部署,全力拼经济、奋战稳增长,努力克服工业经济下行等因素影响,统筹抓好运行调度、项目建设、政策供给、惠企纾困等重点工作,全市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呈现企稳向上的良好态势。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1.工业指标“回升”。建立完善了全市工业经济运行分析监测工作机制。1-6月份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7.1%,较一季度提升2.2个百分点,降幅呈现逐月收窄态势。匹配指标支撑有力,1-6月份工业增值税52.4亿元、增长40.6%,增速全省第四;工业售电量61亿千瓦时、增长6.9%,增速全省第七;新增入规工业企业73户,列全省第三。上半年,全市主要工业产品实现增长,其中:原油加工量244万吨、增长2.9%,PX33.5万吨、增长12.3倍,钢材348.2万吨、增长5.5%,化纤50.3万吨、增长5.8%,玻纤纱35.1万吨、增长13.4%,印制电路板327万平方米、增长35.9%。
2.重点企业“向好”。建立了制造业领航企业培育库,实行“一企一策、一事一议”,实施市县领导“一对一”挂点机制。1-6月份,全市100户重点工业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944亿元、同比下降4.9%,降幅较一季度收窄0.8个百分点。其中九江石化实现营收171.3亿元、同比增长9.8%;九江钢厂实现营收84.2亿元、同比下降7.4%;心连心化学实现营收23.8亿元、同比增长14.8%;赛得利(中国)实现营收27.6亿元、同比增长3.0%;德福科技实现营收19.2亿元、同比增长9.5%;中粮粮油实现营收14.4亿元、同比增长0.7%;TCL空调实现营收8.1亿元、同比增长24.6%。
3.项目建设“稳健”。坚持“项目引领”理念,强化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一是开工一批项目。上半年,全市共举行两次工业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开工项目409个,总投资2322亿元,投产后预计可实现营收2624亿元。二是建设一批项目。上半年,全市纳入省平台调度的工业项目600个,总投资3450亿元。当前,正在大力推进九江石化芳烃二期、蓝星星火20万吨有机硅扩建、五洲特纸(江西)30万吨化机浆、赛得利(中国)10万吨生活纸、国能神华二期、晨光新材料二期、大湖塘钨矿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三是竣工一批项目。荣事达电器300万台空调、理文造纸年产35万吨纸浆、巨石玻纤智能制造一期25万吨、程疆新能源三期等重大项目竣工投产。据统计,今年全市新增营收过亿元以上工业增长点70个以上,新增工业营收300亿元以上。
4.转型升级“提速”。加快构建以数字经济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是推进服务型制造。以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印发实施了《九江市打造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若干措施的通知》,加快推进市级服务型制造先行示范区建设,目前已引进16家国内优质企业。二是推进数字化转型。化工行业成功入选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试点,德福科技入选工信部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名单;鄱阳湖生态科技城获评省级“5G产业基地”和“新型工业化(工业互联网)产业基地”; 星火有机硅“5G+”工业互联网等3个项目入选江西省第一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优秀案例;亿阳纺织等 3家企业入选2023年江西省“5G+工业互联网”示范企业;亚东水泥-绿色智慧矿山等5个项目入选2023年江西省“5G+工业互联网”示范场景,入选数量均为全省前列。三是培育优质企业。新增9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列全省第三,推荐22家全市产业链重点企业申报江西省管理创新示范企业。瑞昌经开区的LED照明及显示产业、九江经开区的智能家电产业获评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基地。
5.惠企纾困“发力”。牢固树立“帮企业就是帮自己,就是促发展、稳增长”理念。一是开展企业帮扶。上半年,市领导先后召开10余次企业家座谈会,共梳理协调解决184个企业困难问题。深入推进“千个部门进千企”专项帮扶活动,截止6月底,市、县两级各帮扶单位帮助企业解决融资、用工、用电、市场开拓等困难问题981件,解决用工1.8万人,解决融资51.5亿元。二是加强政策供给。为减轻企业负担,先后出台了加力推进工业经济回升向好发展16条等系列惠企政策,今年上半年按照“免申即享”原则,市本级总共兑现了2271万元,包括电费补贴、优秀企业家奖补等。
今年以来,虽然全市工业经济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工业发展中也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一是工业增速有所趋缓。上半年,我市工业增速仍然负增长,全省排位靠后,与省委、省政府的期望有差距。二是主导产品价格下降。受市场需求萎缩等因素影响,绝大多数重点产品价格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导致全市石化、锂电、建材、有机硅等主导行业产销下滑。三是部分企业停产检修。星火有机硅、国能神华、一德粮油、理文造纸等重点企业先后停产检修,万年青、鑫山、南方等水泥企业处于半停产状态。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全市工业系统认真领会省委十五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的打造“三大高地”、实施“五大战略”部署要求,坚决扛起稳定经济大盘的政治责任,凝心聚力抓项目、拼经济,奋力实现工业经济平稳增长。总体工作思路如下:
在经济运行上,聚焦“一个目标”:全力以赴实现工业经济稳增长,坚决打好下半年工业经济运行攻坚战,力争实现全年工业增加值增速转正。切实做好经济运行预警预判、加大升规入统力度、提升先行指标、实物量指标的匹配性、依法依规开展好“五经普”等工作。同时,抢抓下半年项目建设黄金期,集中开展项目攻坚,推进中微半导体、天际新能源、宏柏新材料、天红核科技等重大产业项目开工建设。
在具体行动上,实施“一个计划”:对标省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269”行动计划,大力实施我市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131”行动计划(即:实施10大制造业产业链链长制,重点打造炼化一体化和化工新材料、电子信息、钨金属新材料等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全市规上工业营收年均增长10%左右),营造抓产业链、抓制造业的共识和氛围,加快建设具有九江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在政策导向上,出台“一个方案”:按照市委、市政府打造“三个区域中心、一个美好家园”部署,围绕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和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出台我市高质量建设区域性制造业中心的行动方案,进一步明确今后目标任务、发展路径、保障措施等,力争到2025年,全市百亿企业“保10家争12家”,千亿产业集群达到7个,推进九江经开区、湖口高新区等园区提档升级。
在企业帮扶上,强化“一个保障”:充分利用好领导挂点帮扶和企业特派员等制度,深入开展“千个部门进千企”活动,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市场准入、运营成本、信贷需求、物流运输等要素保障,采取一企一策、一厂一策,千方百计帮助企业降成本、拓市场、增效益。
来源:中国九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