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政府工作报告》第10项:“节能减排降碳等约束性指标完成省下达目标。”(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共同牵头)。按序时推进中。
落实成效:积极推进开展污染物减排项目,出台了《关于九江市“十四五”污染减排综合工作方案(2021-2025)》《九江市进一步深化工业领域大气污染问题专项整治和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提质增效专项行动工作方案》《九江市2023年大气污染物减排年活动工作方案》等,帮扶指导县区进一步摸清污染物排放情况及减排潜力,推动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确保年底完成省级下达的目标任务。1-8月,上报水污染物减排项目3个,大气污染治物减排项目8个,均按照时序推进中。
(二)市《政府工作报告》第65项:启动《九江市绿化管理条例》立法,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市城管局、市生态环境局共同牵头)。按序时推进中。
落实成效:下发了《九江市“无废城市”无废细胞创建方案》《九江市“无废城市”建设宣传方案》《九江市“无废工厂”“无废园区”创建方案》。共制定“十四五”时期“四大体系”保障任务63项,截至2023年8月底,应完成保障任务27项,实际完成37项(其中11项超额完成),1项保障任务未序时完成,完成进度约58.73%。应完成工程建设项目31项,实际完成40项(其中12项超额完成),3项工程建设项目未序时完成,完成进度66.67%。
(三)市《政府工作报告》第132项:“持续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推进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协同减排,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市生态环境局牵头)。按序时推进中。
落实成效:围绕PM2.5和臭氧污染协同控制,全力精准治气、科学治气、依法治气,印发了《九江市2023年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方案》《九江市7-9月PM2.5和臭氧改善行动计划》,全面开展工业企业废气治理、餐饮油烟及露天焚烧管控、移动源污染治理、工地和道路扬尘治理、港口和堆场整治五大专项行动,抢抓7—9月窗口期,推动了全市大气环境质量不断向好。截至8月31日,我市PM2.5浓度均值为30.2微克/立方米,空气优良天数比率为90.9%。
(四)市《政府工作报告》第134项:“分类推进入河排污口整治,确保国考、省考断面稳定达标。”(市生态环境局牵头)。按序时推进中。
落实成效:印发了《九江市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实施方案》《关于加快推进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九江市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情况核查工作的通知》等,督促各县(市、区)加快制定整治方案。积极推进溯源排查,截至目前,长江(九江域)已完成808个入河排污口整治,整治比例94.3%,提前完成生态环境部下达的整治任务目标。9月10日,在全国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培训会作典型经验发言。
(五)市《政府工作报告》第136项:“加强农用地分类管理,确保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市生态环境局牵头)。按序时推进中。
落实成效:联合市自然资源局印发了《关于委托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评审的通知》《关于做好2022年度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指标核算的紧急通知》《关于印发九江市2023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计划的通知》等文件,明确了全年的工作目标任务,有序抓好组织实施。核实上半年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情况,并督促各县(市、区)生态环境局加大与属地自然资源部门沟通对接,信息共享,对重点建设用地出让前,实施地块土壤调查并完成评审,确保全市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1-8月,九江市涉及变更为一住两公的地块65个,全部完成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安全利用率达100%。
(六)市《政府工作报告》第137项:“规范危化品、医疗废物收储运过程管控,实现应收尽收、安全处置。”(市应急管理局、市生态环境局共同牵头)。按序时推进中。
落实成效:会同市农业农村局下发《九江市兽用医疗废弃物集中无害化处理实施方》。协调解决九江凯华处置有限公司收集的医废转移到九江凯华环境有限公司在省监管平台生成转移联单问题。我市已建立医疗废物收集转运处置体系,医废收集率达100%。
来源:中国九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