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升民营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能力。允许民营医疗机构参加市级临床重点专科遴选,对符合能力要求的民营医疗机构纳入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名单。对能力暂未达标的机构,遴选其优势学科专家纳入市质量控制专家委员会,把民营医院纳入全市医疗质量控制体系管理,加强对民营医院的业务指导和专业培训,提升民营医院医疗服务能力。
二、加大支持社会办医力度。严格控制公立医院数量和规模,为社会办医留足发展空间,在新增或调整医疗卫生资源时,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由社会力量举办或运营有关医疗机构。支持民营医院加入医疗联合体,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增加健康服务供给,满足人民群众错层次多样化健康服务需求。
三、实施医疗纠纷“码上”投诉马上办。利用小程序分批分层逐步实现纠纷投诉受理、分发、办理、回复、督办、数据分析全流程智能化闭环监管。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门急诊、住院、诊室等主要场所,主动张贴“涉医投诉受理”二维码,群众通过扫码反映相关问题,直达医疗机构和同级卫生健康监管部门,原则上医疗机构当天与患者或其家属取得联系,能当场核查处理的,应当立即查明情况、现场处理并及时反馈,不能立即查明的投诉事项,在10个工作日内向投诉人反馈处理情况或处理意见。
四、开展义诊“进厂区、进院区”活动。组织三级医院相关专家进入企业厂区和工业园区,对企业员工进行义诊,宣扬健康知识,传授健康生活方法,提供免费的中医体质辨识、健康咨询、针灸推拿等服务,提高企业单位职工健康水平,引导健康生活方式。
五、开通企业高管人员三甲医院绿色通道。为重点客商建立健康档案,提供优质高效的个性化医疗健康服务。
来源:中国九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