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五公开 > 结果公开 > 工作报告 > 市直部门工作总结

九江市市场监管局2025年上半年工作情况报告

来源:中国九江网 发布日期: 2025-09-01 17:20 【字体:

今年上半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市场监管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紧扣“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秉持“服务与监管并重”的理念,强监管、守底线,优服务、促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深化改革提质增效

一是全过程推行服务型监管。在全省率先开展服务型监管改革,编制18大类165项涉企行政指导清单,事前为202家重点企业开展“法治体检”、对660余家企业1400余名安全管理人员开展合规指导,事中对300余家企业开展说理式执法,事后对362家受处罚企业实现100%“康复式”回访,帮助企业发现问题、防控风险。今年1~6月,全市适用“四张清单”案件763件,同比增长10.74%,减免罚金额2545.11万元,同比增长49.33%,实现监管与服务的双提升。二是在全国率先开展12315投诉举报分类办理改革试点。已在4个县(市、区)先行先试。成功整合12315和12345平台,实现“两线接一网办”,自5月12日并网运行以来,12315热线接通率由87.25%上升到99.97%。今年上半年,12315平台共接收各类投诉举报咨询6.27万件,同比上升10.4%,其中,投诉1.79万件,占比28.55%;举报0.73万件,占比11.65%;咨询3.75万件,占比59.8%,共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38.83万元。三是推行简案快办。创新“微案e办”,轻微违法案件实现不见面掌上办理,办理时间从1~3个月压减至2小时内。经营主体实现“零跑腿”,往返成本锐减。上半年,通过“微案e办”系统办理案件38件,罚没金额2.18万元。被省局列为“服务型执法”举措在全省推广。四是规制职业索赔。联合七部门在全省率先出台规制职业索赔方案,5月疑似职业索赔同比下降43.89%、环比下降31.71%;6月同比下降39.5%、环比下降13.01%。

二、服务发展一体推进

围绕助力制造业“9610”工程,出台《全市市场监管服务制造业攻坚22条举措》,切实服务好发展。一是坚持问题导向,以调研开路,今年2月以来,分四批次走访245家企业,收集企业需求问题和建议487条,梳理服务企业项目54个,探索出“菜单式入企走访+项目化管理+清单式推进”服务模式二是在加强质量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永修省级有机硅产品监督检验中心提前半年建成投用,湖口化工新材料省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有望年底建成,精细化工、茶叶、北斗通讯省检中心已获批筹建;构建以市检验检测认证中心为龙头、多个省检中心为支撑的“一综多专”检测大平台,市政府在鄱阳湖生态科技城划拨近3万实验室用房;积极申报全国首批、全省首个公共服务技术平台能力提升项目1.25亿元地方专项债,还申报1.08亿元食品安全监管基础设施中央预算内项目,为全省两个地市之一。三是组织8家企业参评今年省长质量奖,“山水武宁”集体商标扩充品类2件;新增濂溪区马德里国际注册商标一件。

三、“三品一特安全平稳向好

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强化全链条监管,“三品一特”安全总体保持平稳向好趋势,全市没有发生重大事故。一是全面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共排查校园食品安全问题1105个、食品生产加工问题464个、药品安全问题430个、特种设备安全隐患878条,建立整改台账,实行销号管理。二是落实省民生实事要求,安排资金100万用于食品“你点我检”“你送我检”,其中“你点我检”完成69.21%,“你送我检”完成71.52%。三是推动药品经营使用单位开展药品追溯体系建设,目前全市766家药品零售企业和35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有效入驻相关平台,实现药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主动对接政企医多方资源,通过搭建交流平台、专业论坛、技能竞赛等多元举措,不断夯实九江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人才根基。四是加强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检,制定监督抽查目录,上半年对我市31个品种开展511批次的监督抽查,发现问题45个。

四、知识产权保护积极作为

上半年,共推荐50家企业成功申报精准管理名单,梳理23家企业104件专利申请进入优先审查通道。开展非正常专利申请行为核查整治行动,处理涉嫌非正常专利申请问题线索139件,督促撤回申请119件,引导申诉16件,完成率97.1%。探索建立具有九江特色的知识产权证券化模式,发布《九江市知识产权证券化白皮书》。选取瑞昌市、永修县、经开区率先开启知识产权证券化试点。共办理专利质押融资48项,累计质押金额4亿元;共转让专利710件,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101件,总量全省第三。

五、市场环境公平有序

一是执法监管实现新突破。全市反不正当竞争条线累计投入执法力量6000人次,对5000余家市场主体开展“全覆盖式”检查。累计查办反不正当竞争案件19件,其中办结12件,罚没金额达38.91万元;查处传销案件7件,结案4件,罚没款项212万元,有力震慑了违法违规行为。二是公平竞争审查取得新进展。全市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完成增量文件审查166件,监督抽查文件196件,向责任单位下达敦促提醒函1件。通过政府网站系统筛查,梳理出未审查文件40件,涉及23个部门及县市区,推动政策措施合规性水平显著提升。三是构建消费维权大保护格局。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圆满完成换届,选举产生新一届委员会主任、常务副主任、副主任及常务委员。持续深化在线消费纠纷解决(ODR)机制建设,共发展企业203家,实现消费纠纷线上快速化解。联合九江融媒体集团共同打造了全市首档消费维权专题广播节目“天天3·15”,自2025年元月开播以来,共播出46期,有效提升了群众消费维权意识,营造良好消费氛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收缩

九江市市场监管局2025年上半年工作情况报告

发布时间: 2025-09-01 17:20

今年上半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市场监管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紧扣“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秉持“服务与监管并重”的理念,强监管、守底线,优服务、促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深化改革提质增效

一是全过程推行服务型监管。在全省率先开展服务型监管改革,编制18大类165项涉企行政指导清单,事前为202家重点企业开展“法治体检”、对660余家企业1400余名安全管理人员开展合规指导,事中对300余家企业开展说理式执法,事后对362家受处罚企业实现100%“康复式”回访,帮助企业发现问题、防控风险。今年1~6月,全市适用“四张清单”案件763件,同比增长10.74%,减免罚金额2545.11万元,同比增长49.33%,实现监管与服务的双提升。二是在全国率先开展12315投诉举报分类办理改革试点。已在4个县(市、区)先行先试。成功整合12315和12345平台,实现“两线接一网办”,自5月12日并网运行以来,12315热线接通率由87.25%上升到99.97%。今年上半年,12315平台共接收各类投诉举报咨询6.27万件,同比上升10.4%,其中,投诉1.79万件,占比28.55%;举报0.73万件,占比11.65%;咨询3.75万件,占比59.8%,共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38.83万元。三是推行简案快办。创新“微案e办”,轻微违法案件实现不见面掌上办理,办理时间从1~3个月压减至2小时内。经营主体实现“零跑腿”,往返成本锐减。上半年,通过“微案e办”系统办理案件38件,罚没金额2.18万元。被省局列为“服务型执法”举措在全省推广。四是规制职业索赔。联合七部门在全省率先出台规制职业索赔方案,5月疑似职业索赔同比下降43.89%、环比下降31.71%;6月同比下降39.5%、环比下降13.01%。

二、服务发展一体推进

围绕助力制造业“9610”工程,出台《全市市场监管服务制造业攻坚22条举措》,切实服务好发展。一是坚持问题导向,以调研开路,今年2月以来,分四批次走访245家企业,收集企业需求问题和建议487条,梳理服务企业项目54个,探索出“菜单式入企走访+项目化管理+清单式推进”服务模式二是在加强质量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永修省级有机硅产品监督检验中心提前半年建成投用,湖口化工新材料省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有望年底建成,精细化工、茶叶、北斗通讯省检中心已获批筹建;构建以市检验检测认证中心为龙头、多个省检中心为支撑的“一综多专”检测大平台,市政府在鄱阳湖生态科技城划拨近3万实验室用房;积极申报全国首批、全省首个公共服务技术平台能力提升项目1.25亿元地方专项债,还申报1.08亿元食品安全监管基础设施中央预算内项目,为全省两个地市之一。三是组织8家企业参评今年省长质量奖,“山水武宁”集体商标扩充品类2件;新增濂溪区马德里国际注册商标一件。

三、“三品一特安全平稳向好

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强化全链条监管,“三品一特”安全总体保持平稳向好趋势,全市没有发生重大事故。一是全面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共排查校园食品安全问题1105个、食品生产加工问题464个、药品安全问题430个、特种设备安全隐患878条,建立整改台账,实行销号管理。二是落实省民生实事要求,安排资金100万用于食品“你点我检”“你送我检”,其中“你点我检”完成69.21%,“你送我检”完成71.52%。三是推动药品经营使用单位开展药品追溯体系建设,目前全市766家药品零售企业和35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有效入驻相关平台,实现药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主动对接政企医多方资源,通过搭建交流平台、专业论坛、技能竞赛等多元举措,不断夯实九江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人才根基。四是加强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检,制定监督抽查目录,上半年对我市31个品种开展511批次的监督抽查,发现问题45个。

四、知识产权保护积极作为

上半年,共推荐50家企业成功申报精准管理名单,梳理23家企业104件专利申请进入优先审查通道。开展非正常专利申请行为核查整治行动,处理涉嫌非正常专利申请问题线索139件,督促撤回申请119件,引导申诉16件,完成率97.1%。探索建立具有九江特色的知识产权证券化模式,发布《九江市知识产权证券化白皮书》。选取瑞昌市、永修县、经开区率先开启知识产权证券化试点。共办理专利质押融资48项,累计质押金额4亿元;共转让专利710件,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101件,总量全省第三。

五、市场环境公平有序

一是执法监管实现新突破。全市反不正当竞争条线累计投入执法力量6000人次,对5000余家市场主体开展“全覆盖式”检查。累计查办反不正当竞争案件19件,其中办结12件,罚没金额达38.91万元;查处传销案件7件,结案4件,罚没款项212万元,有力震慑了违法违规行为。二是公平竞争审查取得新进展。全市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完成增量文件审查166件,监督抽查文件196件,向责任单位下达敦促提醒函1件。通过政府网站系统筛查,梳理出未审查文件40件,涉及23个部门及县市区,推动政策措施合规性水平显著提升。三是构建消费维权大保护格局。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圆满完成换届,选举产生新一届委员会主任、常务副主任、副主任及常务委员。持续深化在线消费纠纷解决(ODR)机制建设,共发展企业203家,实现消费纠纷线上快速化解。联合九江融媒体集团共同打造了全市首档消费维权专题广播节目“天天3·15”,自2025年元月开播以来,共播出46期,有效提升了群众消费维权意识,营造良好消费氛围。



来源:中国九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