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 > 公共监管 > 安全生产 > 安全生产政策

九江市应急管理局关于做好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

来源:中国九江网 发布日期: 2023-01-18 16:34 【字体:

九应急字〔2023〕5号

各县(市、区)应急管理工作部门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等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实现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应急管理部开发了“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系统”,部署推进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工作。近日,省应急管理厅办公室《关于全省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情况的通报》中暴露出了我市在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为进一步做好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 充分认识做好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工作的重要性

做好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要求,“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的具体体现;是真实、及时、准确、客观、全面地掌握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和处置工作情况,顺利开展灾害防范及处置应对等工作的重要基础;是防范化解灾害风险,减少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有效手段。各地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到做好此项工作的重要性,扎实有效部署推进。

二、努力提高做好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工作的关键量

据统计,截至2022年底,全市报送灾害风险隐患信息27条,柴桑区、永修县、德安县、都昌县、彭泽县、瑞昌市、庐山市等7个县(市、区)零报送;系统内录入信息报送员3805人,已绑定“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微信或支付宝小程序414人;报送的27条隐患信息中,已处理的信息16条(核验认定为不属实的13条),已核验待处理的信息3条,停留在上报待核验阶段的信息8条。

一是提高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数量。灾害风险隐患信息包括堤防、涵闸、塘坝、水库大坝等工程险情,可能发生的洪涝灾害、地震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风险隐患信息。各地要充分发挥基层灾害信息员队伍、水库巡查员、护林员、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员等信息报送员在自然灾害预警预防过程中的作用,调动基层信息报送员参与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的积极性、主动性,将巡查巡护过程中发现的隐患信息录入到系统内,提高全市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数量。

二是提高信息报送队伍系统绑定率。各地系统管理人员要定期进入系统更新信息报送员信息,对岗位调整了的信息报送员及时进行信息变更与新增录入,同时,指导系统内已录入的信息报送员,及时绑定“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微信或支付宝小程序。

三是提高灾害风险隐患信息的有效率。当前系统内报送的27条隐患信息中,仅3条经核验属实,成功处置,有效避免了灾害事故的发生。各地要加强培训指导,提高隐患信息报送的准确率,提升核验处置的效率,有效将灾害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

三、2023年做好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工作的有关要求

1.优化信息管理。各地要按照《通知》要求,做好灾害隐患信息报送工作,调整优化风险隐患信息报送管理制度。要健全激励机制,对积极开展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工作、避免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的,各地要及时向本级党委政府、上级业务部门报告,给予信息报送员、管理员或应急责任人等有关人员及时奖励。

2.组织业务培训。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采取专家授课、远程教育、以会代训等方式,加强对基层隐患信息报送员的业务能力培训,推动基层灾害信息报送员掌握灾害风险隐患特征、识别方法和信息快速报送技能,有效开展信息报送工作,及时处置隐患信息,做好成功避险避灾典型案例的发掘、总结和宣传,建立风险隐患报送奖励机制,最大限度发挥基层灾害信息员灾害风险识别和处置的前哨作用。

3.深入宣传广泛发动。各地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站和村村响等载体,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宣传,让基层群众了解支持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工作。同时,在村(社区)醒目位置对信息报送员队伍进行公开公示,确保群众能在第一时间向信息员反映灾害信息。


九江市应急管理局

2023年1月18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收缩

九江市应急管理局关于做好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

发布时间: 2023-01-18 16:34

九应急字〔2023〕5号

各县(市、区)应急管理工作部门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等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实现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应急管理部开发了“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系统”,部署推进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工作。近日,省应急管理厅办公室《关于全省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情况的通报》中暴露出了我市在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为进一步做好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 充分认识做好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工作的重要性

做好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要求,“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的具体体现;是真实、及时、准确、客观、全面地掌握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和处置工作情况,顺利开展灾害防范及处置应对等工作的重要基础;是防范化解灾害风险,减少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有效手段。各地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到做好此项工作的重要性,扎实有效部署推进。

二、努力提高做好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工作的关键量

据统计,截至2022年底,全市报送灾害风险隐患信息27条,柴桑区、永修县、德安县、都昌县、彭泽县、瑞昌市、庐山市等7个县(市、区)零报送;系统内录入信息报送员3805人,已绑定“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微信或支付宝小程序414人;报送的27条隐患信息中,已处理的信息16条(核验认定为不属实的13条),已核验待处理的信息3条,停留在上报待核验阶段的信息8条。

一是提高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数量。灾害风险隐患信息包括堤防、涵闸、塘坝、水库大坝等工程险情,可能发生的洪涝灾害、地震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风险隐患信息。各地要充分发挥基层灾害信息员队伍、水库巡查员、护林员、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员等信息报送员在自然灾害预警预防过程中的作用,调动基层信息报送员参与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的积极性、主动性,将巡查巡护过程中发现的隐患信息录入到系统内,提高全市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数量。

二是提高信息报送队伍系统绑定率。各地系统管理人员要定期进入系统更新信息报送员信息,对岗位调整了的信息报送员及时进行信息变更与新增录入,同时,指导系统内已录入的信息报送员,及时绑定“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微信或支付宝小程序。

三是提高灾害风险隐患信息的有效率。当前系统内报送的27条隐患信息中,仅3条经核验属实,成功处置,有效避免了灾害事故的发生。各地要加强培训指导,提高隐患信息报送的准确率,提升核验处置的效率,有效将灾害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

三、2023年做好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工作的有关要求

1.优化信息管理。各地要按照《通知》要求,做好灾害隐患信息报送工作,调整优化风险隐患信息报送管理制度。要健全激励机制,对积极开展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工作、避免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的,各地要及时向本级党委政府、上级业务部门报告,给予信息报送员、管理员或应急责任人等有关人员及时奖励。

2.组织业务培训。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采取专家授课、远程教育、以会代训等方式,加强对基层隐患信息报送员的业务能力培训,推动基层灾害信息报送员掌握灾害风险隐患特征、识别方法和信息快速报送技能,有效开展信息报送工作,及时处置隐患信息,做好成功避险避灾典型案例的发掘、总结和宣传,建立风险隐患报送奖励机制,最大限度发挥基层灾害信息员灾害风险识别和处置的前哨作用。

3.深入宣传广泛发动。各地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站和村村响等载体,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宣传,让基层群众了解支持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工作。同时,在村(社区)醒目位置对信息报送员队伍进行公开公示,确保群众能在第一时间向信息员反映灾害信息。


九江市应急管理局

2023年1月18日



来源:中国九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