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 > 公共监管 > 安全生产 > 安全生产政策

九安办发〔2023〕5号 关于切实做好全国两会期间安全防范工作的通知

来源:中国九江网 发布日期: 2023-02-20 17:33 【字体:

九安办发〔2023〕5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庐山西海风景名胜区、八里湖新区管委会,市安委会各专业委员会,市安委会、市减灾委各成员单位:

全国两会召开在即,为着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确保全国两会期间全市安全稳定,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认清形势,坚决扛起安全防范政治责任

今年是全党、全国人民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国际形势严峻复杂,国内形势稳中向好。各地各部门要提高站位、着眼大局,深化“安全是一,其他是零”的认识,以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把两会期间安全稳定当作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要以最强决心、最高标准、最严措施、最大力度抓好安全防范各项工作,严防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和自然灾害亡人事件发生,为全国两会的胜利召开创造安全稳定的环境。

二、科学研判,精准识别管控各类安全风险

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以安全风险“十必辨”为抓手,结合当前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形势特点,召开全国两会安全防范专题会议,认真分析研判当前形势,全面梳理摸清存在的问题隐患,有针对性地制定安全防范措施,以一封信、一次会、一个电话、一场警示教育、一份承诺、一本手册等“六个一”措施,督促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及时识别和管控缺乏具体防范措施的风险,坚决纠正“重书面、轻落实”“重材料、轻现场”的思想,坚决防止上紧下松、前紧后松、抓而不实、防而不细的问题,确保全国两会期间全市安全稳定。市安委办、市减灾办将组织综合督查,市安委会各专委办将开展专项督查,全面督导各地全国两会期间安全防范落实到位。

三、分类施策,有效强化重点领域安全监管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安全生产“保卫战”及重大隐患专项整治,严格执行安全生产重点管理常态化机制,突出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场所、重点企业、重点人员、重点作业和重点环节等,建立全国两会期间重点管理清单,明确管控措施、管控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要切实抓好危化、矿山、消防、建筑施工、燃气、“两客一危”运输、城市综合体、特种设备、劳动密集型企业、旅游安全、水上安全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按照分级分类管理和“十查十核”要求,开展好企业自查、部门核查等工作,采取蹲点驻守、交叉检查、暗查暗访、联合执法等形式,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在状态的企业,对过筛不合格或触及安全生产“十条红线”的企业落实“过筛熔断”“触线熔断”措施,对因履行责任不到位而引发安全事故的,严格落实“三个一律”(一律停产并经同意才能复产、一律提级调查或挂牌督办,一律顶格处罚)。

四、周密部署,全面落实复产复工安全保障

各地、各部门要强化复工复产管理,严格落实《江西省生产经营单位停产复工安全规定》,督促复工复产企业必须制定复工复产方案,由企业主要负责人签字审定,要认真开展复工复产前的检查,确保开工前风险辨识研判到位、风险管控措施制定到位、人员培训教育到位、设备设施检查到位、应急措施准备到位、开工程序确认到位。各有关部门要采用视频监测、电子封条、派人驻守等措施,扎实做好重点行业领域企业停工停产和全国两会后复产复工的安全监管工作,动态掌握企业生产状态和安全管理状态,坚决防止安全管理不在状态的企业擅自复产复工。

五、未雨绸缪,抓实抓细自然灾害防范举措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压实自然灾害防控责任,多角度、多维度研判各类灾害风险,及时完善防御机制、健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强化防灾减灾培训,做到提前布防、充分备战。森林防灭火方面:要深化开展森林防灭火“平安春季”行动,认真落实全国两会期间全市森林防灭火专项应急预案,强化野外火源管理,盯住重点区域、重点人群,全面停止炼山等特殊用火审批,严禁一切野外用火。地质灾害防治方面:要充分运用地质灾害四级动态监管系统,全面排查梳理所有在册隐患点(特别是中型及以上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切坡建房危险点,加强对重要工程设施、露采矿山、公路、铁路、水利等工程边坡地段,旅游景区、林区高陡坡地段的巡查排查。防震减灾方面:要加强全国两会期间震情上报和宏观异常报告、核实工作,确保群测群防网络畅通,做好震情和突发事件的舆情引导工作。防灾减灾方面:按照防汛抗旱、自然灾害救助等专项预案的要求,强化全国两会期间的短时强降雨、雷雨大风等灾害性天气应对措施,积极做好灾情管理和灾后救助,规范及时做好救灾物资和资金调拨管理。

六、协调联动,严格执行应急备战工作制度

一是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到岗带班和关键岗位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人员到岗到位、信息畅通无阻,一经发现擅离职守或迟报、漏报、瞒报突发事件信息的,将予以严肃追责。二是健全完善部门间联合会商、信息共享、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及时掌握火情、气象和人流物流车流等情况。强化事故灾害警示信息提示,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多种媒体广泛宣传风险防范、避险逃生知识技能。三是加强应急准备,各级各类应急救援队伍进入临战应对状态,24小时待命,确保一旦发生事故或紧急情况,能第一时间组织抢险救援,妥善处置。同时,要加强舆情应对,密切关注舆情动态,第一时间回应社会关切,维护社会稳定。四是严格执行事故灾害零报告制度,严禁迟报、漏报、瞒报等问题。全国两会期间,各地、各有关部门在每天15:30前,将当天安全生产及事故灾害情况报送市安委办值班室(电话:0792-8563035),有事报情况、无事报平安。



九江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九江市减灾委员会办公室

2023年2月20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收缩

九安办发〔2023〕5号 关于切实做好全国两会期间安全防范工作的通知

发布时间: 2023-02-20 17:33

九安办发〔2023〕5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庐山西海风景名胜区、八里湖新区管委会,市安委会各专业委员会,市安委会、市减灾委各成员单位:

全国两会召开在即,为着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确保全国两会期间全市安全稳定,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认清形势,坚决扛起安全防范政治责任

今年是全党、全国人民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国际形势严峻复杂,国内形势稳中向好。各地各部门要提高站位、着眼大局,深化“安全是一,其他是零”的认识,以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把两会期间安全稳定当作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要以最强决心、最高标准、最严措施、最大力度抓好安全防范各项工作,严防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和自然灾害亡人事件发生,为全国两会的胜利召开创造安全稳定的环境。

二、科学研判,精准识别管控各类安全风险

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以安全风险“十必辨”为抓手,结合当前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形势特点,召开全国两会安全防范专题会议,认真分析研判当前形势,全面梳理摸清存在的问题隐患,有针对性地制定安全防范措施,以一封信、一次会、一个电话、一场警示教育、一份承诺、一本手册等“六个一”措施,督促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及时识别和管控缺乏具体防范措施的风险,坚决纠正“重书面、轻落实”“重材料、轻现场”的思想,坚决防止上紧下松、前紧后松、抓而不实、防而不细的问题,确保全国两会期间全市安全稳定。市安委办、市减灾办将组织综合督查,市安委会各专委办将开展专项督查,全面督导各地全国两会期间安全防范落实到位。

三、分类施策,有效强化重点领域安全监管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安全生产“保卫战”及重大隐患专项整治,严格执行安全生产重点管理常态化机制,突出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场所、重点企业、重点人员、重点作业和重点环节等,建立全国两会期间重点管理清单,明确管控措施、管控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要切实抓好危化、矿山、消防、建筑施工、燃气、“两客一危”运输、城市综合体、特种设备、劳动密集型企业、旅游安全、水上安全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按照分级分类管理和“十查十核”要求,开展好企业自查、部门核查等工作,采取蹲点驻守、交叉检查、暗查暗访、联合执法等形式,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在状态的企业,对过筛不合格或触及安全生产“十条红线”的企业落实“过筛熔断”“触线熔断”措施,对因履行责任不到位而引发安全事故的,严格落实“三个一律”(一律停产并经同意才能复产、一律提级调查或挂牌督办,一律顶格处罚)。

四、周密部署,全面落实复产复工安全保障

各地、各部门要强化复工复产管理,严格落实《江西省生产经营单位停产复工安全规定》,督促复工复产企业必须制定复工复产方案,由企业主要负责人签字审定,要认真开展复工复产前的检查,确保开工前风险辨识研判到位、风险管控措施制定到位、人员培训教育到位、设备设施检查到位、应急措施准备到位、开工程序确认到位。各有关部门要采用视频监测、电子封条、派人驻守等措施,扎实做好重点行业领域企业停工停产和全国两会后复产复工的安全监管工作,动态掌握企业生产状态和安全管理状态,坚决防止安全管理不在状态的企业擅自复产复工。

五、未雨绸缪,抓实抓细自然灾害防范举措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压实自然灾害防控责任,多角度、多维度研判各类灾害风险,及时完善防御机制、健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强化防灾减灾培训,做到提前布防、充分备战。森林防灭火方面:要深化开展森林防灭火“平安春季”行动,认真落实全国两会期间全市森林防灭火专项应急预案,强化野外火源管理,盯住重点区域、重点人群,全面停止炼山等特殊用火审批,严禁一切野外用火。地质灾害防治方面:要充分运用地质灾害四级动态监管系统,全面排查梳理所有在册隐患点(特别是中型及以上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切坡建房危险点,加强对重要工程设施、露采矿山、公路、铁路、水利等工程边坡地段,旅游景区、林区高陡坡地段的巡查排查。防震减灾方面:要加强全国两会期间震情上报和宏观异常报告、核实工作,确保群测群防网络畅通,做好震情和突发事件的舆情引导工作。防灾减灾方面:按照防汛抗旱、自然灾害救助等专项预案的要求,强化全国两会期间的短时强降雨、雷雨大风等灾害性天气应对措施,积极做好灾情管理和灾后救助,规范及时做好救灾物资和资金调拨管理。

六、协调联动,严格执行应急备战工作制度

一是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到岗带班和关键岗位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人员到岗到位、信息畅通无阻,一经发现擅离职守或迟报、漏报、瞒报突发事件信息的,将予以严肃追责。二是健全完善部门间联合会商、信息共享、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及时掌握火情、气象和人流物流车流等情况。强化事故灾害警示信息提示,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多种媒体广泛宣传风险防范、避险逃生知识技能。三是加强应急准备,各级各类应急救援队伍进入临战应对状态,24小时待命,确保一旦发生事故或紧急情况,能第一时间组织抢险救援,妥善处置。同时,要加强舆情应对,密切关注舆情动态,第一时间回应社会关切,维护社会稳定。四是严格执行事故灾害零报告制度,严禁迟报、漏报、瞒报等问题。全国两会期间,各地、各有关部门在每天15:30前,将当天安全生产及事故灾害情况报送市安委办值班室(电话:0792-8563035),有事报情况、无事报平安。



九江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九江市减灾委员会办公室

2023年2月20日


来源:中国九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