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2023年度九江市市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申报认定工作的通知
各县(市、区)应急管理工作部门,教育局,市直各学校(含民办学校):
为充分发挥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在校师生防震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根据市应急管理局和市教育局关于创建市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的要求,决定开展2023年度市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申报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要求
各县(市、区)应急管理工作部门根据《九江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认定管理办法》的要求,会同教育部门共同组织做好辖区内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的申报认定工作。
二、材料要求
根据《九江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认定管理办法》组织申报材料,主要包含以下材料:
1.九江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申报表;
2.申报报告;
3.证明符合申报条件的有关证明材料;
4.申报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现有建筑物统计表和建筑物(教学用房、学生宿舍、学生食堂)的建筑设计图纸复印件。
申报材料内容要全面汇报学校创建示范工作情况,文字表达要简明扼要,材料包装应厉行节约,对应当具备的申报条件要逐项进行汇报,要以正式文件、活动开展图片等证明材料展示为主,做到材料丰富翔实,全面反映创建工作。纸质版申报表及申报材料一式1份,同时提交电子版到邮箱。
三、申报时限
各地各校申报材料请于9月28日前报市应急管理局地震和地质灾害防治管理科。
联系人:江 敏:0792-8383768
邮 箱:1163186989@qq.com
附件:1.九江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认定管理办法
2.九江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申报表
九江市应急管理局 九江市教育局
2023年9月12日
附件1
九江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
认定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我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建设,规范防震减灾科普学校管理,进一步发挥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的示范带动作用,提高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根据《中国地震局关于印发国家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中震服发〔2021〕10号),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市级科普示范学校的申报、评审、命名、运行与管理等工作。
第三条 创建市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的指导思想是:以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为宗旨,以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为目标,主动、慎重、科学、有效地开展防震减灾知识教育,全面提升我市青少年应对地震灾害的公共安全教育水平。
第二章 申报资格与条件
第四条凡经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的中小学校、民办学校,具备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活动条件的,均具备申报市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的资格。
第五条 申报市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的条件:
(一)学校建筑应当按照高于当地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已有建筑未采取抗震设防措施或者抗震设防措施未达到抗震设防要求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抗震性能鉴定,并采取必要的抗震加固措施;
(二)有安全工作领导小组,防震减灾工作职责明确,有包含防震减灾和防震减灾教育的年度工作计划;
(三)每年有用于防震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应急物资采购、宣传材料购买、应急避险与疏散演练的经费;
(四)每年开展校内地震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消除或避免地震相关危害隐患;
(五)防震减灾科学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或学校安全教育内容,每学期开展防震减灾知识课堂教育,有相对稳定且具备防震减灾相关知识的防震减灾科普教师;
(六)组织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实践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每年开展或者参与防震减灾课外兴趣活动不少于2次;
(七)在科学教室开辟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区域;在校园内(室外)利用固定或者流动宣传栏进行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图书馆(室)有一定数量的地震科普图书,有学校网站或校办刊物的学校开辟地震科普宣传专栏专版;
(八)利用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全国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等重点科普时段,通过多种途径组织全校师生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活动;
(九)制定有地震应急预案,并适时修订,校内有能够容纳全校师生应急避险的场地(所),在应急避险场地(所)及通往场地(所)的路上设有清晰规范的标识,在校内道路及楼内通道、楼梯等规划有紧急疏散指示路标。师生熟知地震应急预案内容及应急疏散路线,掌握地震应急避险知识和应急避险技能;
(十)每学期至少组织1次由全校师生参加的地震应急避险和疏散演练;
(十一)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地震科普知识竞赛、演讲活动和面向社会的地震科普宣传教育活动。
第三章 申报认定的程序和办法
第六条 申报科普示范学校,须提交《九江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申报表》和表中所列附件资料(附件2)。
第七条各县(市、区)地震主管部门、教育部门负责组织市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的申报推荐工作,对申报学校和材料进行初审并提出审查推荐意见报市应急管理局。市直中小学校和市区各民办学校申报材料直接报市应急管理局。
第八条 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认定程序
(一)市应急管理局负责对申报学校和材料进行初审,并提出意见。
(二)市应急管理局会同市教育局组成评审认定小组,对各申报单位的申报材料依据评分细则进行评审,必要时到申报单位进行实地评估,最终通过材料评审得分情况和实地评估情况提出评审结果。
(三)市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由市应急管理局、市教育局联合发文对获得认定的学校进行命名,并授予“九江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牌匾。
第四章 附 则
第九条 本办法由九江市应急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十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2013年3月19日印
发的《九江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申报认定工作办法》(九震字〔2013〕9号)同时废止。
附件2
九江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
申报表
学校名称(印章):
学校负责人(签名):
申 请 日 期 :年月日
九江市应急管理局 制
填 表 说 明
1.请在阅读《九江市防震减灾示范学校认定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填写申报表,各项内容必须真实客观、准确清晰。
2.表中文字表述部分一律采用五号宋体字;有选择项的栏目,在相应的□内打√;不得自行改变表格版式、删除和增加栏目;申报附件资料应按表中编号排序,其中照片(截图)、录像选择一种提交即可,照片(截图)一般提交1-6张,并附20字以内的说明,提交录像一般不超过40s。
3.本表及附件资料用A4纸打印,左侧装订,不必另行制作封面,不宜采用胶圈、文件夹等带有突出棱边的装订方式。
4.本表及附件资料一式三份,加盖公章,手写签名,报送至市应急管理局。
一、学校基本信息
学校名称 |
|||
详细地址及邮编 |
|||
负责人姓名 |
联系电话 |
||
年级分布情况 |
班级总数 |
||
在校生人数 |
教职员工人数 |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
电子邮箱 |
|||
学校建筑类型及数量:平房 栋,楼房 栋, 最高建筑层数 层 | |||
学校建筑按照高于当地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情况: □全部高于 □部分高于 □不清楚 | |||
学校已有建筑未采取抗震设防措施或未达到抗震设防要求的,开展抗震性能鉴定和采取必要的抗震加固措施情况: □已经完成鉴定和加固 □已经完成鉴定,无需加固 □已经完成鉴定,尚未加固 □未开展鉴定 □不清楚 |
二、申报条件
基本条件(必填项): 1.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有 □无 2.防震减灾工作职责明确:□明确 □不明确 3.包含防震减灾和防震减灾教育的年度工作计划:□有 □无 4.防震减灾科普工作经费:□用于防震减灾基础设施建设 □用于购买应急物资 □用于购买宣传材料 □用于开展应急避险与疏散演练 | |
5. 校内地震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排查,且清除隐患; □排查,无法清除隐患,采取避险演练等应对措施; □未开展过排查治理 6.防震减灾科学教育情况(多选):□纳入学校教育计划 □纳入学校安全教育内容 □每学期开展课堂教育 □根据中小学课程大纲进行 7.防震减灾科普教师:□有专职教师 □有兼职教师 □无相关教师 8.防震减灾科普实践课外兴趣小组:□有兴趣小组,每学期活动2次及以上 □有兴趣小组,每学期活动1次 □无兴趣小组 9.室内科普教育区域,面积 平方米,开放时间: , 近两年累计参观人数 人,展出内容中防震减灾知识的占比: % 参观方式:□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参观 □学生自由参观 □与课程配套参观 10.室外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宣传栏的数量 个,面积 平方米 11.地震科普图书的数量 册,声像制品数量 件 12.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活动的重点科普时段(多选): □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5·12全国防震减灾日 □国际减灾日 □其他时段(请注明: ) 13.重点科普时段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活动的班级覆盖率: □每年有3次及以上重点科普时段的活动,且班级覆盖率达到90%以上 □每年有2次及以上重点科普时段的活动,且班级覆盖率达到95%及以上 □每年有3次及以上重点科普时段的活动,且班级覆盖率达到80%-90%(含80%) □每年有2次及以上重点科普时段的活动,且班级覆盖率达到80%-95%(含80%) □每年有2次及以上重点科普时段的活动,且班级覆盖率达到60%-80%(含60%) □每年有1次重点科普时段的活动 □活动班级覆盖率低于60% 14.学校地震应急预案:□有 □无 预案更新时间: 年 月 分班级应急预案:□有 □无 分教室(场所)应急预案:□有 □无 15.应急避险场地:面积 平方米 16.应急避险场地标识规范清晰:□是 □否 □有,但不够规范 17.紧急疏散有明确的指示路标: 校内道路 □全部有 □部分有 □无 楼内通道 □全部有 □部分有 □无 楼 梯 □全部有 □部分有 □无 18.将按紧急疏散路线行进常态化:□是 □放学时是 □否 19.应急疏散和避险演练情况:□每学期1次 □每学年1次 □每学年2次及以上 师生参加率:□98%以上 □70-98% □低于70% 演练中有无事故发生:□有 □无 20.组织师生参加防震减灾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手抄报比赛等情况(多选): □国家级 □省级 □地市级 □县乡级 □校级 □无 |
|
申报材料要求: 1.学校建筑(教学用房、学生宿舍、学生食堂)设计和施工证明材料,已有建筑开展鉴定和加固证明材料(设计图纸、当地建设部门证明等证明材料)。(备注:教学用房包括教室、实验室、图书室、微机室、语音室、体育馆、礼堂) 2.防震减灾和防震减灾教育工作组织管理情况,包括安全工作小组、防震减灾工作职责、年度工作计划等内容(文字说明、文本、文件等证明材料)。 3.防震减灾工作经费情况,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应急物资采购、宣传资料购买、应急避险与疏散演练等内容(文字说明、文件、经费支出照片等证明材料)。 4.校内地震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情况(文字说明、排查记录、排查结果、隐患处理结果、照片、录像等证明材料)。 5.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开展情况,包括教学计划、课堂教育、课程教师等内容(计划文本、教案、教师简介、照片、录像等证明材料)。 6.防震减灾科普实践课外兴趣小组及其近2年的活动情况(小组文件、活动计划、记录、成果、照片、录像等证明材料)。 7.学校防灾减灾科普教育场所(区域)情况(文字说明、管理制度、参观登记表、展出内容、照片、录像等证明材料)。 8.在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等重点科普时段,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活动情况(文字说明、活动方案、简报、总结、宣传报道、照片、录像等证明材料)。 9.本校地震应急预案,分场所(教室)、分班级细化方案,近2年的更新情况(预案文本、方案文本、更新记录等证明材料)。 10.应急避险场地、应急标识、紧急疏散指示路标等情况(文字说明、场地平面图、路线图、照片、录像等证明材料)。 11.任选3个不同日期,学生按地震应急疏散路线常态化行动的录像。 12.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情况(文字说明、演练方案、简报、总结、宣传报道、照片、录像等证明材料)。 13.师生参加防震减灾相关的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手抄报比赛等情况(文字说明、比赛资料、奖励文件、奖励证书、照片、录像等证明材料)。 |
三、推荐审核意见
县区学校主管部门意见: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
县级应急管理工作部门意见: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
市教育局意见: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
市应急管理局意见: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
来源:中国九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