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安委会,市安委会各专业委员会、各成员单位:
现将《九江市冷库安全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落实。
九江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2024年3月18日
九江市冷库安全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工作方案
为深刻吸取新余市渝水区“1·24”特别重大火灾事故教训,进一步加强我市冷库全链条全生命周期安全监管工作,有效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按照《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冷库全链条全生命周期安全监管的实施意见》(赣府厅发〔2024〕7号)部署要求,结合九江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依据“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以及“谁主管谁牵头、谁为主谁牵头、谁靠近谁牵头”的原则,聚焦冷库全链条安全风险,突出准入、建设、运营、维修、拆除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问题隐患,迅速行动,压实责任,狠抓末端落实,确保风险隐患及时清零,逐步建立安全监管长效机制,有效防范遏制亡人和有影响的事故,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排查整治范围
全市用于食品、医药、农产品、水产品、肉类、乳制品、化工、电子等类别的采用人工制冷降温并具有保冷功能的仓储建筑(包括库房、制冷机房、变配电间等)。
三、排查整治重点
(一)冷库准入环节。重点检查冷库工程建设项目是否合法合规,建设单位是否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组织建设;冷库工程建设项目的立项(备案)、规划、选址、建设和审批工作是否合法合规;重点检查居住建筑(商住楼、住宅、公寓)、教育建筑及其地下空间内是否新、改、扩建冷库(含装配式冷库),人防工程是否建有冷库。
(二)冷库建设环节。重点检查冷库土建及其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含新建、改建、扩建)是否依法履行发改立项(备案)、规划审批、消防设计审查、建筑施工许可、消防验收备案(合法建筑)等手续,在建项目施工是否符合建筑安全要求及消防安全要求,建筑保温材料品牌报审、进场、送检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是否落实防火防护措施,特种设备安装调试是否符合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要求等。
(三)冷库运营环节。重点检查冷库运营单位是否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操作规程,特种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对厂房、机电设备是否进行定期检查、维护,是否擅自拆除安全装置和防护设施,特种设备是否办理使用登记、是否在检验有效期内,是否建立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穿过库房隔热层的电气线路是否采取可靠的防火措施,消防设施是否符合消防安全要求。
(四)冷库维修环节。重点检查是否落实动火作业审批制度,动火前是否确认动火分析需求和安全保障措施,动火现场负责人是否落实动火安全措施,操作人是否持证上岗、规范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安全监护人是否全程监火。冷库及其附属设施维修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冷库特种设备改造或重大修理施工单位是否具有相应资质,是否按照规定进行特种设备改造或重大修理告知和监督检验。
(五)冷库拆除环节。重点检查拆除施工单位是否具备相应建筑施工安全资质,是否进行安全交底,是否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特种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动火作业是否规范实施,动火作业前是否对聚氨酯等保温材料及其他易燃可燃物进行彻底清理,涉氨冷库的制冷设备管道拆除前是否进行吹扫、置换,是否制定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特种设备是否按照规定办理注销手续。
四、责任分工
(一)冷库产权单位和使用单位主要负责人均为冷库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冷库全链条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要认真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加强统筹协调联动。
(三)市直有关单位要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履行部门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加强协作、形成合力,建立完善冷库安全监管责任体系。发改、工信等审批部门按职责权限负责新(改)建冷库项目的立项批复或备案(备案职能划转至行政审批部门的,由本级行政审批部门负责);自然资源部门负责冷库项目用地、工程规划合法合规性审查,负责核发冷库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规划竣工验收等工作,对涉及违反土地管理法的由自然资源管理部门查处;住建部门负责核发冷库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许可职能划转至行政审批部门的,由本级行政审批部门负责),并相应履行施工安全监管职责(不含特种设备安装改造作业内容),依法开展对冷库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备案抽查,重点检查被监管的新建、改建、扩建以及拆除项目施工是否符合建筑安全要求,是否违规使用易燃可燃保温材料;国动部门负责对违规利用人防设施新建、扩建、改建冷库工程建设项目进行排查并移交、配合相关部门清理;应急管理部门负责工贸、化工企业冷库使用安全监管,指导企业加强液氨使用、储存环节的安全管理,加强制冷与空调设备操作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农业农村部门负责农产品生产基地冷库、水产品生产基地初加工冷库及定点屠宰冷库安全监管;教育部门负责全市教育系统冷库安全监管;卫生健康部门负责医疗卫生行业领域冷库安全监管;商务部门负责指导督促商贸、流通企业等冷库使用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管理,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市场监管部门负责做好冷库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管工作,负责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保温材料违法行为;民政部门负责民政行业领域冷库使用安全监管;国资委督促所监管企业落实冷库使用安全管理;生态环境部门负责做好冷库拆除过程中发生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的环境应急监测工作;城市管理部门负责城区规划区内建设工程报建前的巡查,依法行使城市规划方面行政处罚权;消防救援部门负责对冷库使用企业依法开展消防监督检查,并督促、指导、协助冷库使用企业做好员工消防宣传教育、培训等工作;供销合作机构负责加强对本级冷库使用安全监管。
五、工作步骤
上述行业领域之外,法律法规及有关文件没有明确安全监管职责的,按照“业务相近”“谁主管谁牵头、谁为主谁牵头、谁靠近谁牵头”原则,抓好冷库安全监管。
各地各部门要建立部门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在排查整治行动中对于本地本部门管理权限以外的问题及时移交相关部门处理(并报属地安委会办公室备案),对难以解决的问题隐患,及时向属地政府汇报,共同研究解决。
(一)摸底排查(3月19日-3月31日)。各地要对辖区内冷库逐一进行摸底,逐项列清建设时间、规模、保温材料材质、制冷剂种类、储存物品种类、运行状态,建立《县(市、区)冷库基本情况表》(附件1)。各地各有关部门参照《冷库企业检查表》(附件3)开展全面安全检查,排查存在的问题隐患,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措施、整改时限等,建立《县(市、区)冷库安全专项排查整治行动汇总表》(附件2)。市直部门要将近2年市级审批、备案、管理单位的冷库资料提供给各地一并纳入排查整改范围。各地要建立并落实日常巡查机制,落实属地责任。
(二)整改攻坚(4月1日-4月30日)。各地要组织企业严格落实整改要求,并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检查验收,验收不合格的,责令停业整顿;经整顿仍达不到安全生产要求的,依法予以关停。
(三)常态管理。专项整治行动结束后,转入常态管理阶段。市有关单位要加强分管行业领域冷库的安全监管;各地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加强属地冷库日常监管。
六、工作要求
(一)强化思想认识。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冷库安全工作,将此次专项整治行动作为预防本地区、本行业领域生产安全事故的重要抓手,主动作为,积极履责,密切协作配合,形成监管合力,齐抓共管,推动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二)彻查问题隐患。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组织精干力量,严格对照整治重点、工作职责及有关法规标准要求,全面深入排查,确保把所有风险隐患全部纳入视野、列入清单。对发现的问题隐患实行闭环管理,能整改的立即整改,一时难以整改到位的要挂牌督办,督促企业按照“五落实”要求、限期整改销号,限期整改不到位的,责令停产停业。
(三)严格督查执法。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加大联合执法、专项执法检查力度和频次,加强对保温材料保护层的完整性、电器及线路保护措施的完好性、制冷站及制冷剂运行的安全性、消防设施器材的有效性检查,对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要加强执法,倒逼冷库生产经营单位切实履行主体责任。
(四)强化调度推进。各地于2024年5月1日前将本地工作开展情况及《县(市、区)冷库基本情况表》《县(市、区)冷库安全专项排查整治行动汇总表》(附件1、2)报市安委会办公室;市直有关部门于5月1日前将本部门工作开展情况报市安委会办公室。
市安委办联系人:张超然、贺盼,电话:0792-8779747;邮箱:jjabzhz@163.com。
附件:1.县(市、区)冷库基本情况表
2.县(市、区)冷库安全专项排查整治行动汇总表
3.冷库企业检查表(参考)
附件1
县(市、区)冷库基本情况表
填报单位: 填报人: 填报时间:
序号 |
县(市、区) |
冷库 (项目) 业主名称 |
规模 (平方米) |
建设时间(年月) |
监管部门 |
建设形式(新、扩建或既有建筑改建) |
是否进行设计 |
分布(地上或地下) |
保温材料 |
采用的 制冷剂 |
储存物品种类 |
状态(在建、正常、运行、停用、拟拆除) |
是否位于人员密集场所 |
附件2
县(市、区)冷库安全专项排查整治行动汇总表
填报单位: 填报人: 填报时间:
县(市、区)/ 市本级部门 |
检查情况 |
行政处罚情况 | ||||||||
冷库总数 |
成立督导检查组数 |
发现隐患数 |
完成整改数 |
拆除(更换)场所数量(处) |
拆除(更换)面积(平方米) |
行政处罚(万元) |
关闭取缔(家) |
责令停产、停业、停工(家) |
暂扣证照(个) | |
附件3
冷库企业检查表(参考)
基 本 信 息 | ||||||||||
企业名称 |
企业负责人 |
联系电话 |
||||||||
企业安全 生产负责人 |
联系电话 |
检查人员 |
检查时间 |
|||||||
基 础 管 理 检 查 内 容 | ||||||||||
序号 |
检查项目 |
检查内容 |
检查结果 |
主要问题 | ||||||
1 |
安全生产责任制 |
是否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规定主要负责人、管理人员、各部门、各岗位等的安全生产职责。 |
是□ 否□ |
|||||||
2 |
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
(1)是否建立安全教育培训制度、消防/防火安全制度、设备管理制度、用电安全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巡检制度、设备维护保养制度等。 |
是□ 否□ |
|||||||
(2)是否建立制定主要设备的操作规程,至少包括:制冷压缩机操作规程、制冷辅助设备操作规程、库房降温操作规程、蒸发器除霜操作规程、制冷系统充制冷剂(氟利昂或液氨等)操作规程、救护设施操作规程、冷库内商品堆码操作规程等。 |
是□ 否□ |
|||||||||
3 |
安全教育培训 |
(1)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是否有安全培训合格证书。 |
是□ 否□ |
|||||||
(2)企业从业人员上岗前是否经过制冷剂(氟利昂或液氨等)使用管理及应急处置等有关安全知识的培训,并建立培训登记记录。 |
是□ 否□ |
|||||||||
(3)特种作业人员(电梯工、制冷工、叉车工、电工、压力容器操作工等)是否取得相关特种作业操作证,持证上岗。 |
是□ 否□ |
|||||||||
4 |
隐患排查治理 |
(1)是否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是否按照制度规定开展隐患排查。 |
是□ 否□ |
|||||||
(2)排查出的隐患是否进行整改;事故隐患排查台账是否闭合。 |
是□ 否□ |
|||||||||
5 |
应急管理 |
(1)是否制定制冷剂(氟利昂或液氨等)泄漏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
是□ 否□ |
|||||||
(2)是否组织应急演练。 |
是□ 否□ |
|||||||||
6 |
检维修作业、危险作业 |
(1)是否有检维修制度。 |
是□ 否□ |
|||||||
(2)是否有动火作业、有限空间作业等危险作业管理制度,危险作业是否有审批手续记录。 |
是□ 否□ |
|||||||||
现 场 安 全 检 查 内 容 | ||||||||||
序号 |
检查项目 |
检查内容 |
检查结果 |
主要问题 | ||||||
7 |
冷库建设 |
(1)冷库土建及其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含新建、改建、扩建)是否依法履行立项备案、规划审批。 |
是□ 否□ |
|||||||
(2)冷库是否由具备冷库工程设计、压力管道设计资质的设计单位按相关标准设计。 |
是□ 否□ |
|||||||||
(3)冷库土建及其配套设施建设项目是否依法履行消防设计审查、建筑施工图审查。 |
||||||||||
(4)冷库是否使用具有相关生产资质企业制造的制冷设备。制冷设备是否具有合格证,并在有效使用期内。 |
是□ 否□ |
|||||||||
(5)冷库施工单位(含拆除工程)是否具备相应施工资质,是否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按照规定需要进行施工监理的项目其建设监理单位是否具备资质。 |
是□ 否□ |
|||||||||
(6)冷库竣工后是否办理消防验收手续、特种设备注册使用登记手续。 |
是□ 否□ |
|||||||||
(7)包装间、分割间、产品整理间等人员较多房间的空调系统严禁采用氨直接蒸发制冷系统。 |
是□ 否□ |
|||||||||
(8)氨气管道、液氨管道严禁通过有人员办公、休息和居住的建筑物。 |
是□ 否□ |
|||||||||
(9)液氨厂房与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5m。涉及液氨的车间、仓库不得与员工宿舍在同一座建筑物内。 |
是□ 否□ |
|||||||||
(10)变配电所和氨制冷机房贴邻共用的隔墙必须采用防火墙,该墙上穿管等采用不燃材料严密封堵。 |
是□ 否□ |
|||||||||
(11)在建冷库(含拆除工程)施工现场是否制定施工方案并包含消防安全要求,施工人员是否进行了安全告知(包括施工材料的化学性能),施工现场疏散通道是否畅通无阻且不少于两处。 |
是□ 否□ |
|||||||||
(12)在建冷库(含拆除工程)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是否在施工作业现场外围进行建设工程安全告知,是否和可能影响到的周边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 |
是□ 否□ |
|||||||||
8 |
安全设施 |
(1)氨制冷机房贮氨器等重要部位是否安装氨气浓度检测报警仪器,并与事故排风机自动开启联动;贮氨器上方是否设置水喷淋系统。 |
是□ 否□ |
|||||||
(2)制冷压缩机启动柜是否设有紧急停机按钮。 |
是□ 否□ |
|||||||||
(3)设备间、加工间(包装间、分割间、产品整理间等人员较多房间)及库区是否设置视频监控报警系统。 |
是□ 否□ |
|||||||||
(4)构成重大危险源的液氨场所(≥10吨)是否配备长管式防毒面具、重型防护服。 |
是□ 否□ |
|||||||||
(5)氨制冷机房及采用速冻装置的房间是否设置防爆型应急照明灯具。 |
是□ 否□ |
|||||||||
(6)冷藏门内侧应设有应急内开门门锁装置,并有醒目的标识。 |
是□ 否□ |
|||||||||
(7)冷库的压力容器、非专业操作人员免进区域、关键操作部位等应设置安全标识;涉氨制冷的冷库外是否设置氨警示标识。 |
是□ 否□ |
|||||||||
9 |
制冷系统及主要设备维护 |
(1)制冷压缩机是否按制造商的要求定期进行大、中、小修和日常维修保养。 |
是□ 否□ |
|||||||
(2)其它制冷设备是否定期维护保养。 |
是□ 否□ |
|||||||||
(3)是否对制冷系统存在的各种运行隐患及时检修维护。 |
是□ 否□ |
|||||||||
10 |
特种设备备案登记与检验 |
(1)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及其安全附件(包括压力表、安全阀等)是否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登记,定期检验,检验报告应存档备查。 |
是□ 否□ |
|||||||
(2)电梯、厂内机动车辆等是否定期检测检验。 |
是□ 否□ |
|||||||||
11 |
电气安全 |
(1)变配电室门口是否有挡板,门、窗、自然通风的孔洞是否用金属网和建筑材料封闭。 |
是□ 否□ |
|||||||
(2)低于0℃的库房内动力及照明线路,是否采用适合库房温度的耐低温绝缘电缆。 |
是□ 否□ |
|||||||||
(3)库房内是否采用防潮型照明灯具和开关。 |
是□ 否□ |
|||||||||
(4)冷间内照明支路宜采用AC220V单相配电,照明灯具的金属外壳应接专用保护线(PE线),各照明支路应设置剩余电流保护装置。 |
是□ 否□ |
|||||||||
(5)防雷设施是否定期检测。 |
是□ 否□ |
|||||||||
12 |
消防安全与应急救援 |
(1)冷库库区及制冷机房和设备间门外应按有关规定设置消火栓。 |
是□ 否□ |
|||||||
(2)涉氨制冷的冷库氨制冷机房、设备间及采用速冻装置的房间(靠近速冻装置)门外应配备移动式喷雾水枪。 |
是□ 否□ |
|||||||||
(3)库区内所有应急通道保持畅通。 |
是□ 否□ |
|||||||||
(4)灭火器等消防器材是否有每月检查记录。 |
是□ 否□ |
|||||||||
(5)防毒器具和抢救药品等应急物品是否放在危险事故发生时易于安全取用的位置,并由专人保管,定期校验和维护。淋洗器、洗眼器等卫生防护设施,其服务半径应小于15m。 |
是□ 否□ |
|||||||||
(6)在厂区内显著位置是否有设风向标。 |
是□ 否□ |
|||||||||
处理意见: | ||||||||||
立即整改项: | ||||||||||
限期整改项: | ||||||||||
检查人员签名: |
注:本检查表为参考借鉴,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检查项目。
来源:中国九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