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 > 公共监管 > 安全生产 > 安全生产政策

关于推进“万名干部下基层 五保五送抗旱情”工作的通知

来源:中国九江网 发布日期: 2022-08-27 10:41 【字体:

九汛〔2022〕7号

各县(市、区)党委和人民政府,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庐山西海风景名胜区、八里湖新区、鄱阳湖生态科技城,市委各部门,市直及驻市各单位:

今年7月以来,全市降雨明显偏少,气温明显偏高,江河湖库水位明显偏低,旱情不断发展蔓延,抗旱救灾形势日益复杂严峻。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旱抗旱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全省防旱抗旱调度会议精神,立足防大旱、抗久旱,精准施策坚决打好打赢抗旱救灾这场硬仗,市防指决定,在全市推进“万名干部下基层,五保五送抗旱情”工作。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防灾减灾救灾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旱抗旱重要论述,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更好统筹发展与安全,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有关工作要求,围绕保供水、稳生产,抓在主动、抓在及时、抓在前头,全力保障城乡供水安全、粮食安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事事紧抓不放”的执行力,采取一切有效措施,最大程度减轻干旱灾害损失和影响,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高标准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提供更加坚实的安全保障,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效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二、工作目标

紧紧围绕“保供水、保丰收、保生态、保安全、保稳定”的目标,把抗旱救灾作为拓展巩固脱贫成果,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坚决防止因灾返贫、因灾致贫现象发生。

保供水。把饮水安全作为头等大事,在确保生活用水,让所有群众喝上干净水、安全水、放心水的前提下,细化科学用水计划,优化配置农业、生产和生态用水。

保丰收。以保障粮食安全为重点,按照“能抢则抢、能保则保、能救则救、能改则改”的原则,积极组织开展恢复生产自救保收,及时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制定秋冬改种补种计划,确保受灾不减产、减产不减收。

保生态。系统监测评估枯水水情对水质、湿地、候鸟、水生生物等多方面的不利影响,尽最大努力把旱情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保安全。以杜绝高温干旱期安全事故为底线,统筹防安全事故、防城乡火灾、防森林火灾、防学生溺水、防中暑、抗旱“五防一抗”一体化推进。

保稳定。加快推进灾情核查、统计、上报,及早谋划灾后救助。坚持节约用水、和谐用水,加强舆论引导,营造全社会节水氛围,杜绝因用水问题引发群众纠纷。

三、工作内容

按照“统筹保障供水、科学优化调水、合理增加蓄水、全力减灾救灾”的总体工作思路,坚持市、县、乡、村四级同频联动,扎实落实“送人员、送资金、送农资、送技术、送设备”等措施,突出做到村组户全覆盖、水源地全覆盖、种粮(养殖)大户全覆盖,实现抗旱救灾各类资源向基层一线倾斜。

送人员。市、县、乡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要选派政治立场坚定、综合能力强、基层经验丰富、急难险重一线工作表现突出的干部(职工),深入田间地头、深入抗旱一线,推动各部门重心下移、人员下放、资源下沉,广泛联合集聚防旱抗旱资源。委派干部要坚决扛起抗旱救灾责任,心系群众、心系灾情,沉下身心“查”,科学精准“帮”,突出重点“扶”,立足长远“谋”。

送资金。各地各部门和各企事业单位,要结合自身实际,合理安排资金,支持解决帮扶对象抗旱用电、用油、购置救灾机具等“燃眉之急”;要坚持专款专用,加强台账管理,严禁挤占、截留、挪用或改变资金用途,特别是要杜绝资金帮扶过程中的违纪违法行为。市县两级财政部门要在积极申请上级财政支持的同时,调拨紧急救灾救助资金,投入抗旱救灾一线。

送农资。供销联社系统要充分发挥网络资源优势,合理调配资源,及时供应抗旱物资,特别要加强抗旱保水剂、抗旱生长调节剂等抗旱农资的储备供应,确保抗旱物资和农资供应不断档、不缺货。各帮扶单位要广泛发动各方资源,积极筹措资金,购置抗旱农资送基层,同时,积极引导指导帮扶对象快销农产品。

送技术。要立即组织专家组、技术组,做好农业生产指导和服务保障工作,指导农户采取加强水肥管理、喷施生长调节剂等抗旱保墒措施,提高作物抗旱抗逆能力。要积极组织开展恢复生产自救保收,及时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对绝收农作物,指导制定秋冬改种补种计划。

送设备。要组织协调、调配抗旱所需的机井钻机、抽水泵、发电机组、电缆、输水管和人饮净水设备等抗旱设备,迅速投入抗旱一线,为农田保水保供保灌溉。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当前正是全市抗旱救灾工作最吃紧的时候,点多面广任务重,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清当前防旱抗旱形势的严峻性,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把“万名干部下基层,五保五送抗旱情”活动作为当前抗旱救灾工作的重要手段,迅速行动,精心实施,确保思想到位。要在8月31日前,结合领导包片挂点、乡村振兴驻村等要求,完成驻村驻点工作,市直单位选派人员不少于2人,县(区)直单位不少于1人,驻村驻点时长每周不少于3天,确保工作到位。要严明规矩纪律,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防止走过场、流于形式,务求取得实效,确保责任到位。

(二)强化督促检查。市防指将联合市纪委监委、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成立督查组,坚持“市督县、县督乡”,及时掌握了解各地各部门活动开展情况,采取明察暗访、督察督办、通报等及时反馈信息,确保“五保五送”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对人员不到位、工作不认真、作风不扎实的,予以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责任。

(三)强化舆论宣传。要发挥市内主流新闻媒体舆论引导作用,开辟专版专栏专题,及时跟进宣传活动进展和成效,大力宣传干部下基层的好做法、好经验、好典型,为活动扎实深入开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四)强化总结考核。各地各部门要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尤其要对活动中涌现的好做法、好经验进行深化提炼。同时,要加强对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考核,并作为年度评先评优重要依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收缩

关于推进“万名干部下基层 五保五送抗旱情”工作的通知

发布时间: 2022-08-27 10:41

九汛〔2022〕7号

各县(市、区)党委和人民政府,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庐山西海风景名胜区、八里湖新区、鄱阳湖生态科技城,市委各部门,市直及驻市各单位:

今年7月以来,全市降雨明显偏少,气温明显偏高,江河湖库水位明显偏低,旱情不断发展蔓延,抗旱救灾形势日益复杂严峻。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旱抗旱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全省防旱抗旱调度会议精神,立足防大旱、抗久旱,精准施策坚决打好打赢抗旱救灾这场硬仗,市防指决定,在全市推进“万名干部下基层,五保五送抗旱情”工作。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防灾减灾救灾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旱抗旱重要论述,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更好统筹发展与安全,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有关工作要求,围绕保供水、稳生产,抓在主动、抓在及时、抓在前头,全力保障城乡供水安全、粮食安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事事紧抓不放”的执行力,采取一切有效措施,最大程度减轻干旱灾害损失和影响,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高标准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提供更加坚实的安全保障,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效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二、工作目标

紧紧围绕“保供水、保丰收、保生态、保安全、保稳定”的目标,把抗旱救灾作为拓展巩固脱贫成果,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坚决防止因灾返贫、因灾致贫现象发生。

保供水。把饮水安全作为头等大事,在确保生活用水,让所有群众喝上干净水、安全水、放心水的前提下,细化科学用水计划,优化配置农业、生产和生态用水。

保丰收。以保障粮食安全为重点,按照“能抢则抢、能保则保、能救则救、能改则改”的原则,积极组织开展恢复生产自救保收,及时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制定秋冬改种补种计划,确保受灾不减产、减产不减收。

保生态。系统监测评估枯水水情对水质、湿地、候鸟、水生生物等多方面的不利影响,尽最大努力把旱情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保安全。以杜绝高温干旱期安全事故为底线,统筹防安全事故、防城乡火灾、防森林火灾、防学生溺水、防中暑、抗旱“五防一抗”一体化推进。

保稳定。加快推进灾情核查、统计、上报,及早谋划灾后救助。坚持节约用水、和谐用水,加强舆论引导,营造全社会节水氛围,杜绝因用水问题引发群众纠纷。

三、工作内容

按照“统筹保障供水、科学优化调水、合理增加蓄水、全力减灾救灾”的总体工作思路,坚持市、县、乡、村四级同频联动,扎实落实“送人员、送资金、送农资、送技术、送设备”等措施,突出做到村组户全覆盖、水源地全覆盖、种粮(养殖)大户全覆盖,实现抗旱救灾各类资源向基层一线倾斜。

送人员。市、县、乡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要选派政治立场坚定、综合能力强、基层经验丰富、急难险重一线工作表现突出的干部(职工),深入田间地头、深入抗旱一线,推动各部门重心下移、人员下放、资源下沉,广泛联合集聚防旱抗旱资源。委派干部要坚决扛起抗旱救灾责任,心系群众、心系灾情,沉下身心“查”,科学精准“帮”,突出重点“扶”,立足长远“谋”。

送资金。各地各部门和各企事业单位,要结合自身实际,合理安排资金,支持解决帮扶对象抗旱用电、用油、购置救灾机具等“燃眉之急”;要坚持专款专用,加强台账管理,严禁挤占、截留、挪用或改变资金用途,特别是要杜绝资金帮扶过程中的违纪违法行为。市县两级财政部门要在积极申请上级财政支持的同时,调拨紧急救灾救助资金,投入抗旱救灾一线。

送农资。供销联社系统要充分发挥网络资源优势,合理调配资源,及时供应抗旱物资,特别要加强抗旱保水剂、抗旱生长调节剂等抗旱农资的储备供应,确保抗旱物资和农资供应不断档、不缺货。各帮扶单位要广泛发动各方资源,积极筹措资金,购置抗旱农资送基层,同时,积极引导指导帮扶对象快销农产品。

送技术。要立即组织专家组、技术组,做好农业生产指导和服务保障工作,指导农户采取加强水肥管理、喷施生长调节剂等抗旱保墒措施,提高作物抗旱抗逆能力。要积极组织开展恢复生产自救保收,及时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对绝收农作物,指导制定秋冬改种补种计划。

送设备。要组织协调、调配抗旱所需的机井钻机、抽水泵、发电机组、电缆、输水管和人饮净水设备等抗旱设备,迅速投入抗旱一线,为农田保水保供保灌溉。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当前正是全市抗旱救灾工作最吃紧的时候,点多面广任务重,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清当前防旱抗旱形势的严峻性,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把“万名干部下基层,五保五送抗旱情”活动作为当前抗旱救灾工作的重要手段,迅速行动,精心实施,确保思想到位。要在8月31日前,结合领导包片挂点、乡村振兴驻村等要求,完成驻村驻点工作,市直单位选派人员不少于2人,县(区)直单位不少于1人,驻村驻点时长每周不少于3天,确保工作到位。要严明规矩纪律,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防止走过场、流于形式,务求取得实效,确保责任到位。

(二)强化督促检查。市防指将联合市纪委监委、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成立督查组,坚持“市督县、县督乡”,及时掌握了解各地各部门活动开展情况,采取明察暗访、督察督办、通报等及时反馈信息,确保“五保五送”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对人员不到位、工作不认真、作风不扎实的,予以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责任。

(三)强化舆论宣传。要发挥市内主流新闻媒体舆论引导作用,开辟专版专栏专题,及时跟进宣传活动进展和成效,大力宣传干部下基层的好做法、好经验、好典型,为活动扎实深入开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四)强化总结考核。各地各部门要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尤其要对活动中涌现的好做法、好经验进行深化提炼。同时,要加强对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考核,并作为年度评先评优重要依据。


来源:中国九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