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财政部的首期凭证式国债于3月10日至19日发行。由于受基准利率下调,股市跌宕起伏,理财风险不定等因素的影响,以稳健、安全著称的储蓄国债自然成为了“抢手货”。通过对市区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等11家储蓄国债承销机构销售网点的检查和督导,我市的首期凭证式国债在平均不到1小时就被“秒杀”,特别是邮储银行,不到5分钟就售罄。据统计,我市共发售凭证式国债1201.32万元,其中三年期662.82万元,五年期538.5万元,同比减少214.63万元,下降17.87%(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全省国债额度共享造成)。
首期国债遭“秒抢”的主要原因:一是自2014年11月降息周期启动以来,至今人民银行已降息6次,国债年利率也随之下浮,但仍高于同期限银行定期存款利率。此外,凭证式国债还可以提前兑取,将按照实际持有时间和相应的利率档次计算利息,越来越受到投资人欢迎。二是随着监管细则的落地,互联网金融行业正面临新一轮洗牌,风险犹在。但国债依然以一种“无论你们怎么变我就是这么靠谱”的姿势广受投资者的爱戴和拥护。三是买国债是一种聪明行为,趁收益没降,先锁定未来一段较长时间的收益。收益不受影响,心就安,气就定。四是买国债已不是中老年群体和具有稳定收入阶层的“标配”,小年轻们现在也开始进入抢购大队。多途径全方位投资理财才是正确之举。
来源:中国九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