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了解、掌握和纾解我市中小微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前期赴各金融机构及有关企业调研,并充分征求各有关单位意见的基础上,九江市金融发展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九江市有效应对疫情 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一、出台背景及过程
今年以来,受疫情和国内外多重因素叠加影响,我市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上升。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有关工作要求,帮助我市受疫情影响的困难行业渡过难关、恢复发展,研究制定金融助企纾困发展政策措施,加大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力度,对稳定全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具有重要意义。
围绕金融支持疫情防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支持受疫情影响的企业纾困发展,市领导多次指示要求抓紧制定针对性强的政策措施。市金融办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深化金融改革工作目标,扎实推进各项金融政策落实落地,通过专题调研、召开专题座谈会等形式,认真谋划真招实措。在此基础上,会同有关部门,聚焦当前市场主体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研究起草了《若干措施》。5月17日,经市领导同意,以九江市金融发展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名义印发了《九江市有效应对疫情 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的若干措施》。
二、主要内容
《若干措施》共6个方面、20条举措,主要内容:
一是抓好各级政策传导落实。市金融办将联合人行九江中支、九江银保监分局等各部门,认真贯彻央行、银保监会、国家发改委、省政府和市政府各项纾困解难文件精神,切实做好各级纾困政策的宣传及落地落实,引导金融机构加大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力度,帮助中小微企业纾解融资问题。
二是提高信贷资源配置效能。加大对重点领域、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资金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地方法人银行作用,完善多层次的中小微企业信贷供给体系,进一步增强中小微企业贷款可获得性。确保2022年全市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完成“两增”工作目标,贷款覆盖面实现“两个高于”:首贷户数占新发放贷款总户数的比重高于10%,贷款授信户数占有融资需求的市场主体户数的比重高于70%。
三是完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九江普惠金融服务平台建设,打通涉企数据使用关口。巩固修水、瑞昌两地普惠金融服务中心建设成果,推动彭泽、永修两县普惠金融服务中心建设。进一步加大融资担保和保险保障支持力度,加大对信用良好、经营正常无贷户的融资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降低无还本续贷准入门槛,对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企业,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依调整后的还款安排,报送信用记录,免于信用惩戒。
四是降低融资成本。鼓励金融机构适当下调贷款利率、压降成本费率、降低质押要求,增加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额度,将小微企业融资利率保持在合理水平。严格遵守“两禁两限”“七不准四公开”等政策,杜绝任何形式的违规收费和转嫁成本行为,从严管理各类收费项目和交易费用等行为。优化金融机构监管、考核和激励机制,推动金融机构降低银行账户服务收费、人民币转账汇款手续费、银行卡刷卡手续费、电子银行服务收费、支付账户服务费等。降低融资担保费率和政府性转贷业务费率,推动中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继续保持稳中有降。
五是发挥政策性信贷支持作用。加大普惠型政策性信贷产品创新力度,尽可能满足中小微企业多样化的融资需求。做好各类政策性产品贴息补助工作。降低“财园信贷通”、“财政惠农信贷通”、“政采贷”、“科贷通”、“文旅贷”等各类政策性信贷产品的准入门槛,加大政策性信贷产品投放力度。
六是完善日常调度机制。主要从加强考核引导、营造良好环境两个方面抓好落实。一方面,从信贷投放、资本监管、不良容忍、尽职免责等方面,建立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敢贷、愿贷、会贷、能贷”,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力度。另一方面,将金融机构纾困解难推进情况纳入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建设考评,确保为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提供有力金融保障。http://jrb.jiujiang.gov.cn/zwgk_187/jc/zcwj/202205/t20220519_5494204.html
来源:中国九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