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医保药品谈判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近年来,医保谈判在更好满足人们基本用药需求的同时,为患者提供了更多高性价比的药品,相关新闻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比如,治疗罕见病脊髓性肌萎缩症的特效药诺西那生钠注射液价格曾高达70万元一针,经过两轮9次谈判,去年以3.3万元的价格进入医保目录。在2021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中,通过谈判,新增67种药品,覆盖肿瘤、慢性病、抗感染、罕见病等用药需求,涉及21个临床组别,平均降价幅度达61.7%。 通过谈判让性价比最优的药品进医保,只是减轻患者用药负担的第一步,共同为谈判药品落地创造良好环境,才能让广大患者有更多的获得感。减轻群众药品费用负担,不仅要让谈判药品进医保“能报销”,而且还得在医院“有药开”。从现有的国家医保谈判药品看,还存在医院配备使用比例偏低甚至患者“开不到药”的情况。切实提高谈判药品的可及性,还需在畅通药品进医疗机构“最后一公里”上多下功夫。2021年5月,国家医疗保障局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出台“双通道”政策,谈判药品通过定点零售药店和定点医疗机构“双通道”进行供应保障。此外,还可打通医院门诊和住院两条渠道。2021年11月24日,我省出台《江西省双通道谈判药品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谈判药品按通用名实行医保乙类、双通道等管理。目前省医保局公布了两批“双通道”药品名单,维得利珠单抗、度普利尤单抗、奥希替尼、诺西那生钠等86个药品被纳入。双通道药品由省医保局综合考虑临床价值、患者合理的用药需求和医保基金可承受等因素,坚持保基本和中西药并重,通过相关程序组织专家论证后确定,全省统一执行,各地不得自行调整。原“江西省特殊药品”品种原则上纳入双通道管理,还选入了部分治疗多发性硬化、特发性肺纤维化和亨廷顿病等罕见病,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和特应性皮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克罗恩病、慢性丙型肝炎和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等慢性病用药。对于双通道药品,实行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和定点责任医师的“双通道三定管理”,并在全省范围内互认。2022年2月22日,九江市医疗保障局公布了我市首批33家双通道药品定点医药机构名单,其中双通道药品定点医院6家,定点药店27家。“让信息多跑路,患者少跑路”,参保人员因病情需要使用双通道药品时,由双通道医疗机构相关专业科室责任医师提出建议,指导参保人员按要求填写《江西省医疗保险双通道药品使用申请及评估表》,提供临床诊断依据,提出治疗用药方案,交本医疗机构医保办审核,将备案人相关信息通过全省医保信息平台线上传递至经办机构备案,患者一次不跑;整合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服务,我市已实现了双通道药品在双通道医药机构一站式结算。参保人员在双通道定点医药机构购药,可直接结算应由基本医保支付的双通道药品费用,参保人员支付个人负担定额费用。因一时无法直接结算或异地就医等情况下,需要报销双通道药品费用的,在正常零星报销和执行我省异地就医政策所需材料的基础上,须另附与双通道药品发票开具时间相符的《江西省医疗保险双通道药品使用申请及评估表》原件(或复印件),到备案地经办机构申请零星报销。双通道药品在双通道医药机构执行统一的医保最高支付标准和统一的个人负担定额费用;双通道药品不设起付线和个人先行自付比例,参保人员在双通道医疗机构门诊、住院或双通道药店购双通道药品发生的符合规定的费用,纳入医保统筹基金支付范围。值得关注的是,《办法》对参保人员使用情况作出严格要求。参保人员存在以下七种情况医保基金不予支付:①在双通道药品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执行之日前发生的;②未经责任医师评估的参保患者所使用的;③非责任医师开具处方所发生的;④超出医保最高支付标准部分的;⑤超出医保限定支付范围发生的;⑥发生过度诊疗、人证不符、虚假诊治等违规行为涉及的;⑦使用药品生产企业或者慈善组织无偿提供的双通道药品。
来源:中国九江网
关联导读: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