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2006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来源:中国九江网 发布日期: 2015-06-26 15:34 【字体:

九江市2006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九江市人民政府

2007328日)

 

本报告根据《九江市政府信息公开试行办法》(下称《办法》)以及2006年度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下称县(市、区))和市政府各委、办、局(下称市级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编制。全文由概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咨询情况、复议、申诉和诉讼情况、工作人员和收支情况、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附表等八部分组成。本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0611日起,至20061231日止。本报告的电子版可在中国九江门户网站(www.jiujiang.gov.cn)下载。如对报告有任何疑问,请与九江市人民政府信息化工作办公室联系(地址:庾亮南路181号,邮编:332000,电话:8577360,电子信箱:abc@jiujiang.gov.cn)。

一、概述

2005年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的意见》(中办发〔200612号)文件精神,2006年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在深度、广度和推进力度上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在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内容、规范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处理流程、拓展政府信息公开形式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2006年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为了使公文类政府信息在产生过程中即明确是否公开,加快政府公开信息的更新维护速度,由市信息办代拟草,市委办公厅、市府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中国九江网上网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九办字(200626号〕,规定了政府信息上传范围、办法和要求。组织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座谈会,学习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的意见》,对各县(市、区)和市级机关进一步贯彻落实政务公开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二)规范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处理流程

为进一步指导市级机关做好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处理工作,方便公众通过一站式窗口申请政府信息,对重点行业和单位便民服务受理窗口进行了调研和督办,进一步规范了政府信息依申请受理、处理、反馈流程。市房产局在局档案室、市公安局在出入境管理处、市社保局在办事大厅设置了查询和申请受理功能合一的政府信息公开接待窗口。

(三)拓展政府信息公开形式和便民服务措施

各政府机关进一步利用信息化手段拓展信息公开形式,提升政府信息查阅服务水平,在本地区、本部门网站醒目位置设立政府信息公开栏目,确保政府信息及时、准确公开发布。为方便公众准确理解有关政府信息,各政府机关逐步编制政府信息便民问答,通过政府网站或者小册子供公众查阅,目前市教委等17公众关注度高、公益性强、公权力大的政府机关都已在各自网站上设立了便民问答栏目,市建设局继工商局“12315”后建成“12319”便民服务热线。

(四)加强宣传和培训工作

为进一步扩大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影响,普及政府信息公开知识,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政府信息公开新闻宣传。2006418日,时任市政府助理巡视员、秘书长的吴锦萍同志举行了2005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专场新闻发布会。由于是在全省第一家发布《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在全省引起较大反响,进一步树立了市政府开拓进取、公开透明的良好形象。630日-71日,市信息办举办全市政务信息采编业务培训班,市直部门网站、各县(市、区)政府网站负责人和政务信息采编业务骨干共80余人参加了培训。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一)公开的主要内容

各政府机关对政府信息进行了梳理和编目,2006年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08004条,全文电子化率为95.2%。其中,政策法规类信息38649条,占35.7%;规划计划类信息3348条,占3.1%;业务类信息38612条,占35.8%;机构设置类及其它类信息27395条,占25.4%

市级机关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02622条,全文电子化率为97.0%。其中,政策法规类信息10877条,占10.6%;规划计划类信息7902条,占7.7%;业务类信息53364条,占52.0%;机构设置类及其它类信息30479条,占29.7%

各县(市、区)政府主动公开政府信息5382条,全文电子化率为93.9%,其中,政策法规类信息1683条,占31.2%;规划计划类信息698条,占13.0%;业务类信息2361条,占43.9%;机构设置类和其它类信息640条,占11.9%

1、规范管理和发展计划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规章制定程序条例》、《九江市政府信息公开试行办法》,公开了市政府规章和各政府机关产生的规范性文件,以及与经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相关的其他文件。

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计划及其进展和完成情况方面,公开了《九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及科技、教育、卫生、文化建设、旅游、信息化、农业、林业、人才、环境保护等多个十一五专项规划;公开了《九江市2006—2020年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九江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0-2010年)》等中长期规划;公开了《关于九江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06年计划草案的报告》、《各季度全市经济形势分析》等年度计划及其执行情况。

城市总体规划、其他各类城市规划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方面,在白水明珠会议中心底层,建立了总面积达2000平方米的九江城市规划展示馆,向社会免费开放;公开了《2006年九江市城区土地储备计划》、《2006年九江市城区经营性土地公开出让计划》、《九江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规划》、《九江市燃气规划》、《九江市绿地规划》等。

2、与公众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

影响公众人身和财产安全的疫情、灾情,以及突发公共事件的预报、发生及其处理情况等方面,公开了《九江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及处置大规模恐怖袭击事件、危险化学品事故灾难、处置大规模群体性事件、防汛抗旱、地震、通信保障、处置道路交通事故、粮食、处置火灾事故、涉外、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突发地质灾害、公共卫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重大动物疫情、重特大水上交通事故、险情、气象灾害、处置重大森林火灾等专项应急预案;公开了《九江市安全生产工作职责》、本市甲乙类传染病疫情等信息,全年网络直报甲乙类传染病16966例,成功处置18起传染病疫情。

扶贫、优抚、教育、社会保障、劳动就业等方面,公开了社会救助标准、福利事业发展情况、养老福利服务机构收费标准、各类优抚对象抚恤标准、退役士兵自谋职业一次性经济补助标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教育政策解读、招考公示、高校介绍等信息。

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的批准文件、补偿标准、安置方案、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和完善廉租住房制度等情况方面,公开了《九江市经营性土地供应计划情况、本市城市房屋拆迁最低补偿单价标准》、《九江市城市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暂行办法》、《关于积极推进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和完善廉租住房制度的实施办法》,以及住宅建设、重大工程配套住宅、房产交易登记、物业管理、应急维修、平改坡等信息。

其他与社会公众密切相关的信息方面,公开了企业基本信息、质量监督抽查结果和组织机构代码信息,本市公交路线的调整信息,以及医疗收费标准、执业医师注册信息、传染病防治知识、网上寻医、本市各级医疗机构住院床位日均费用情况、门急诊均次费用排序情况、医疗质量监管考核综合得分排序情况等信息。

3、公共资金使用和监督

重大城市基础建设项目的公开招标中标情况及工程进度情况方面,公开了市民关注的城市道路建设的详细情况,包括2006年重大工程项目列表、工程建设管理、建筑建材业管理等信息。

政府集中采购项目的目录、政府采购限额标准、采购结果及其监督情况方面,公开了2006年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和采购限额标准,20052006年度政府采购项目批次、采购金额和增幅、市级和区级采购金额比例和增幅、平均节支率、资金构成情况,以及新供应商注册、中介机构、咨询专家名单等信息。

政府财政预算、决算和实际支出以及统计情况方面,公开了《关于九江市2005年市级总预算执行情况和2006年市级总预算草案的报告》,以及《2005年九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九江市第一次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月度全市主要经济指标、统计分析等信息。

4、政府机构和人事

政府机关的管理职能及其调整、变动情况方面,公开了政府机关管理职能、内设机构和直属单位、主要领导人简历、人事任免等信息。

公务员招考、录用以及公开选任干部的条件、程序、结果等情况方面,公开了2006年九江市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实施意见、实施方案、招录简章,历年九江市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人数,2006年九江市国家公务员任职和公务回避情况,2006年国家公务员年度考核情况,2006年九江市招录的国家公务员名单,以及党政领导干部选拔条件、提拔任用资格和选拔程序等信息。

5、重大决策草案

公开了2006年起草的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重大利益或者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政府规章草案,充分听取公众意见。

(二)公开形式

1、互联网

中国九江门户网站在透视政府专栏下设政府工作报告、机构职责、工作规则、政策法规、政府文库、行政许可、行政收费、政府采购、土地交易、产权交易、工程招标、新闻发言、公告公示、人事任免、发展规划、城市规划、财政收支、九江统计、承诺服务、应急管理、公务员考录、政府大事记等22个子栏目。中国九江门户网站与市级机关网站、各县(市、区)政府网站建立了链接,方便市民查阅各政府机关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

各政府机关在各自网站上设立了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发布各类政府信息。2006年通过各政府机关政府信息公开专栏查阅政府信息的有400.6万人次。

开通了市委书记专用电子信箱,对市政府领导电子信箱进行了重新规划和整理。书记电子信箱、市长、副市长电子信箱已成为人民群众提出建议意见的快捷通道;继续保留我为九江献一策栏目,完成“12345”市长热线第二阶段民政、物价、交通、教育、劳动社保等五家单位的成功接入和技术培训,并在新版中国九江网上增设了“12345”市长热线简报专栏,个人社会保险信息以及公用事业账单等便民信息。

2、公共查阅点

指定市档案馆为政府公开信息集中查阅中心。目前该中心已汇集了市级机关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全文、目录和政府信息公开指南,为公众查阅政府信息提供帮助。县(市、区)档案馆也设立了政府公开信息集中查阅点,为公众提供县(市、区)政府机关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

3、政府公报

通过市人民政府公报公开重要行政法规、市政府规章、各政府机关的主要规范性文件、与经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相关的其他文件、以及人事任免、机构设置、表彰等信息。市人民政府公报定期出版,通过档案馆、部分企事业单位、公共发放点等向公众发放。各县(市、区)政府也陆续出版政府公报,公布辖区内的重要政府信息。

4、新闻发布会

市政府新闻办根据实际需要不定期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发布重大政府信息。2006年全年共举行市政府新闻发布会16场,发布重要信息20项,主要围绕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城市建设和管理、政府自身建设等社会公众关心和政府关注的问题。

5、大型活动

2006年组织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大型活动10余次,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就业和再就业招聘大会、科技局的科技活动周、地税、国税的税法宣传月等,活动主体单位纷纷抓住契机,把信息公开工作进一步推向深入,并取得良好效果。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一)申请情况

各政府机关共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23043件,其中市级机关收到22931件,县(市、区)政府收到112件;当面申请21000件,占91.1%,以网上提交表单形式申请1471件,以电子邮件申请259件,以传真形式申请19件,以信函形式申请176件,以其它方式申请118件,此5种形式共占8.9%

在市级机关中,申请量列前五位的是市劳动局、市教育局、市房产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申请内容主要涉及劳动就业、工资改革、人才引进、教育收费、基础教育、职业与成人教育、入学报考和招生、治安情况、招警招生信息、出入境管理、消防管理、房屋拆迁、物业管理、职工平均工资、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优待抚恤、社会救助等方面的政府信息。

在县(市、区)政府机关中,申请量列前四位的是庐山区、武宁县、永修县、都昌县,申请的内容主要涉及社会保障、劳动就业、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与补偿标准、城市规划和发展计划以及教育和人事等方面的政府信息。

(二)申请处理情况

23043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中,已经答复的23043件。

在答复中,同意公开19134件,占83.0%同意部分公开2509件,占10.9%;未能提供相关信息的1400件,占6.1%

1400件未能提供相关政府信息的答复中,信息不存在519件,占37.1%非本部门掌握179件,占12.8%申请内容不明确289件,占20.6%;属于《办法》第九条免予公开范围的383件,占27.4%;因其它原因未提供信息的30件,占2.1%

四、咨询情况

全市共有457736万人次通过各种方式咨询与政府信息公开有关的事务,其中现场咨询171651人次,占37.5%;电话咨询190418人次,占41.6%;网上咨询70137人次,占15.3%;通信件、传真、电子邮件、短信等其它方式咨询25530人次,5.6%

在市级机关中,接受咨询量列前五位的是:市公安局、市建设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工商局、市人事局,咨询的内容主要涉及政府信息公开业务流程、网上政府公开信息查询方式、公安行政许可事项及其相关依据、居住证申请、城市建设、村镇建设、勘察设计、招标投标、工程造价、市政建设、燃气行业、园林绿化、公共交通、城市供水、就业再就业信息、社会保险信息、职业技能培训、劳动保障执法维权、劳动工资信息、组织机构代码年检、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福利制度、最低工资标准、加班工资支付等。

在县(市、区)政府中,接受咨询量列前三位的是:武宁县、庐山区、永修县,咨询的内容主要涉及外商投资企业经济政策、招商引资政策、房地产开发政策、土地征用和动拆迁政策、建筑项目用地规划、城区建设规划、市政道路建设、物业管理、劳动保护、个人社会保险金、帮困扶贫、政府采购、财政资金使用、食品药品监管等。

五、复议、申诉和诉讼情况

2006年,全市未发生针对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复议申请、申诉和行政诉讼案件。

六、工作人员和收支情况

(一)工作人员情况

全市从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全职人员374人,兼职人员579人。平均每个市级机关从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全职人员2.15人,兼职人员2.3人;平均每个县(市、区)政府从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全职人员0.5人,兼职人员11.4人。

(二)政府信息公开事务支出情况

2006年是《办法》实施的第二年,用于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受理点、政府信息公共查阅室、网站改版和更新等费用127.58万元。其中,市级机关支出50.08万元,平均每个市级机关支出1.215万元;县(市、区)政府支出77.5万元,平均每个县(市、区)支出5.17万元。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收费情况

各政府机关对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请求而提供政府信息不收取费用。需要复印、递送的,个别服务收取了成本费用。

七、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在编制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过程中,个别市直部门和县(市、区)没有按规定报送年度政府信息公开报告,部分单位和县(市、区)报送不及时,报告文本质量不高,数字统计有误。个别单位和地方认识不足,没有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提上议事日程,没有制定相关制度,没有确定机构和人员从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从总体上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在深化公开内容、拓展公开形式、完善长效工作机制、加强宣传和培训等方面存在不足。下一步,要认真贯彻落实即将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对《九江市政府信息公开试行办法》进行必要的调整,制定更具操作性的实施方案,加强组织领导,加强督促检查,将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推向深入。从现行机制体制出发,考虑从以下四个方面作进一步的改进:

(一)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内容。在公开内容上,由重点工作的公开向一般内容的公开延伸;在公开形式上,由静态公开向动态公开延伸;在公开环节上,由事后公开向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公开延伸。选择若干社会关注度高的政府信息作为突破口,逐步形成不同领域的政府信息的公开规则;研究推进行政执法过程中的信息的公开。

(二)拓展政府信息公开形式。强化政府网站作为政府信息公开主渠道功能,使各县(市、区)政府网站、市直各部门网站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主要载体。继续加强各级档案馆政府信息集中查阅服务功能,继续办好市直各部门政府信息公开查阅室,将政府信息公开渠道向乡镇、街道、社区等基层领域延伸。

(三)建立长效工作机制。继续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处理、依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目录编制、免予公开的政府信息类目备案、重大决定草案公开情况备案、向档案馆送交政府公开信息等工作;继续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的监督、评议制度,制定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评办法。

(四)加强培训和宣传工作。加强对领导干部和政府信息公开业务人员的培训,提升公开意识,提高业务水平;同时,通过新闻宣传,正确引导社会公众正确行使知情权。

八、附表

附表:《九江市2006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统计表》


附表:

九江市2006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统计表

(一)主动公开情况统计

      

单位

数量

主动公开信息数

108004

其中:全文电子化的主动公开信息数

102820

(二)依申请公开情况统计

      

单位

数量

本年度申请总数

23043

其中:1.当面申请数

21000

2.传真申请数

19

3.电子邮件申请数

259

4.网上申请数

1471

5.信函申请数

176

6.其他形式申请数

118

对申请的答复总数

23043

其中:1.同意公开答复数

19134

2.同意部分公开答复数

2509

3.否决公开答复总数

1400

其中:1).“信息不存在

519

2).“非本部门掌握

179

3).“申请内容不明确

289

4).“免予公开范围1”*

152

5).“免予公开范围2”

97

6).“免予公开范围3”

65

7).“免予公开范围4”

69

8).其它原因

30

*免予公开范围指《办法》第九条所列免予公开的政府信息范围。

(三)咨询情况统计

      

单位

数量

本年度提供咨询数

人次

457736

其中:网上咨询数

人次

70137

现场接待人数

人次

171651

咨询电话接听数

人次

190418

信件、传真、电子邮件、短信及其它方式

人次

25530

网站专栏页面访问量

人次

400余万

(四)申诉情况统计表

      

单位

数量

行政复议数

0

行政诉讼数

0

行政申诉数

0

其中:对本部门首次处理不满意的行政申诉数

0

(五)政府支出与收费情况统计

      

单位

数量

收取费用总数

0

政府信息公开指定专职人员总数

953

其中:1.全职人员数

374

2.兼职人员数

579

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的实际支出

万元

127.58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收缩

九江市2006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发布时间: 2015-06-26 15:34

九江市2006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九江市人民政府

2007328日)

 

本报告根据《九江市政府信息公开试行办法》(下称《办法》)以及2006年度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下称县(市、区))和市政府各委、办、局(下称市级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编制。全文由概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咨询情况、复议、申诉和诉讼情况、工作人员和收支情况、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附表等八部分组成。本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0611日起,至20061231日止。本报告的电子版可在中国九江门户网站(www.jiujiang.gov.cn)下载。如对报告有任何疑问,请与九江市人民政府信息化工作办公室联系(地址:庾亮南路181号,邮编:332000,电话:8577360,电子信箱:abc@jiujiang.gov.cn)。

一、概述

2005年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的意见》(中办发〔200612号)文件精神,2006年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在深度、广度和推进力度上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在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内容、规范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处理流程、拓展政府信息公开形式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2006年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为了使公文类政府信息在产生过程中即明确是否公开,加快政府公开信息的更新维护速度,由市信息办代拟草,市委办公厅、市府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中国九江网上网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九办字(200626号〕,规定了政府信息上传范围、办法和要求。组织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座谈会,学习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的意见》,对各县(市、区)和市级机关进一步贯彻落实政务公开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二)规范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处理流程

为进一步指导市级机关做好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处理工作,方便公众通过一站式窗口申请政府信息,对重点行业和单位便民服务受理窗口进行了调研和督办,进一步规范了政府信息依申请受理、处理、反馈流程。市房产局在局档案室、市公安局在出入境管理处、市社保局在办事大厅设置了查询和申请受理功能合一的政府信息公开接待窗口。

(三)拓展政府信息公开形式和便民服务措施

各政府机关进一步利用信息化手段拓展信息公开形式,提升政府信息查阅服务水平,在本地区、本部门网站醒目位置设立政府信息公开栏目,确保政府信息及时、准确公开发布。为方便公众准确理解有关政府信息,各政府机关逐步编制政府信息便民问答,通过政府网站或者小册子供公众查阅,目前市教委等17公众关注度高、公益性强、公权力大的政府机关都已在各自网站上设立了便民问答栏目,市建设局继工商局“12315”后建成“12319”便民服务热线。

(四)加强宣传和培训工作

为进一步扩大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影响,普及政府信息公开知识,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政府信息公开新闻宣传。2006418日,时任市政府助理巡视员、秘书长的吴锦萍同志举行了2005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专场新闻发布会。由于是在全省第一家发布《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在全省引起较大反响,进一步树立了市政府开拓进取、公开透明的良好形象。630日-71日,市信息办举办全市政务信息采编业务培训班,市直部门网站、各县(市、区)政府网站负责人和政务信息采编业务骨干共80余人参加了培训。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一)公开的主要内容

各政府机关对政府信息进行了梳理和编目,2006年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08004条,全文电子化率为95.2%。其中,政策法规类信息38649条,占35.7%;规划计划类信息3348条,占3.1%;业务类信息38612条,占35.8%;机构设置类及其它类信息27395条,占25.4%

市级机关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02622条,全文电子化率为97.0%。其中,政策法规类信息10877条,占10.6%;规划计划类信息7902条,占7.7%;业务类信息53364条,占52.0%;机构设置类及其它类信息30479条,占29.7%

各县(市、区)政府主动公开政府信息5382条,全文电子化率为93.9%,其中,政策法规类信息1683条,占31.2%;规划计划类信息698条,占13.0%;业务类信息2361条,占43.9%;机构设置类和其它类信息640条,占11.9%

1、规范管理和发展计划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规章制定程序条例》、《九江市政府信息公开试行办法》,公开了市政府规章和各政府机关产生的规范性文件,以及与经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相关的其他文件。

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计划及其进展和完成情况方面,公开了《九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及科技、教育、卫生、文化建设、旅游、信息化、农业、林业、人才、环境保护等多个十一五专项规划;公开了《九江市2006—2020年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九江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0-2010年)》等中长期规划;公开了《关于九江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06年计划草案的报告》、《各季度全市经济形势分析》等年度计划及其执行情况。

城市总体规划、其他各类城市规划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方面,在白水明珠会议中心底层,建立了总面积达2000平方米的九江城市规划展示馆,向社会免费开放;公开了《2006年九江市城区土地储备计划》、《2006年九江市城区经营性土地公开出让计划》、《九江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规划》、《九江市燃气规划》、《九江市绿地规划》等。

2、与公众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

影响公众人身和财产安全的疫情、灾情,以及突发公共事件的预报、发生及其处理情况等方面,公开了《九江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及处置大规模恐怖袭击事件、危险化学品事故灾难、处置大规模群体性事件、防汛抗旱、地震、通信保障、处置道路交通事故、粮食、处置火灾事故、涉外、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突发地质灾害、公共卫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重大动物疫情、重特大水上交通事故、险情、气象灾害、处置重大森林火灾等专项应急预案;公开了《九江市安全生产工作职责》、本市甲乙类传染病疫情等信息,全年网络直报甲乙类传染病16966例,成功处置18起传染病疫情。

扶贫、优抚、教育、社会保障、劳动就业等方面,公开了社会救助标准、福利事业发展情况、养老福利服务机构收费标准、各类优抚对象抚恤标准、退役士兵自谋职业一次性经济补助标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教育政策解读、招考公示、高校介绍等信息。

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的批准文件、补偿标准、安置方案、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和完善廉租住房制度等情况方面,公开了《九江市经营性土地供应计划情况、本市城市房屋拆迁最低补偿单价标准》、《九江市城市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暂行办法》、《关于积极推进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和完善廉租住房制度的实施办法》,以及住宅建设、重大工程配套住宅、房产交易登记、物业管理、应急维修、平改坡等信息。

其他与社会公众密切相关的信息方面,公开了企业基本信息、质量监督抽查结果和组织机构代码信息,本市公交路线的调整信息,以及医疗收费标准、执业医师注册信息、传染病防治知识、网上寻医、本市各级医疗机构住院床位日均费用情况、门急诊均次费用排序情况、医疗质量监管考核综合得分排序情况等信息。

3、公共资金使用和监督

重大城市基础建设项目的公开招标中标情况及工程进度情况方面,公开了市民关注的城市道路建设的详细情况,包括2006年重大工程项目列表、工程建设管理、建筑建材业管理等信息。

政府集中采购项目的目录、政府采购限额标准、采购结果及其监督情况方面,公开了2006年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和采购限额标准,20052006年度政府采购项目批次、采购金额和增幅、市级和区级采购金额比例和增幅、平均节支率、资金构成情况,以及新供应商注册、中介机构、咨询专家名单等信息。

政府财政预算、决算和实际支出以及统计情况方面,公开了《关于九江市2005年市级总预算执行情况和2006年市级总预算草案的报告》,以及《2005年九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九江市第一次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月度全市主要经济指标、统计分析等信息。

4、政府机构和人事

政府机关的管理职能及其调整、变动情况方面,公开了政府机关管理职能、内设机构和直属单位、主要领导人简历、人事任免等信息。

公务员招考、录用以及公开选任干部的条件、程序、结果等情况方面,公开了2006年九江市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实施意见、实施方案、招录简章,历年九江市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人数,2006年九江市国家公务员任职和公务回避情况,2006年国家公务员年度考核情况,2006年九江市招录的国家公务员名单,以及党政领导干部选拔条件、提拔任用资格和选拔程序等信息。

5、重大决策草案

公开了2006年起草的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重大利益或者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政府规章草案,充分听取公众意见。

(二)公开形式

1、互联网

中国九江门户网站在透视政府专栏下设政府工作报告、机构职责、工作规则、政策法规、政府文库、行政许可、行政收费、政府采购、土地交易、产权交易、工程招标、新闻发言、公告公示、人事任免、发展规划、城市规划、财政收支、九江统计、承诺服务、应急管理、公务员考录、政府大事记等22个子栏目。中国九江门户网站与市级机关网站、各县(市、区)政府网站建立了链接,方便市民查阅各政府机关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

各政府机关在各自网站上设立了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发布各类政府信息。2006年通过各政府机关政府信息公开专栏查阅政府信息的有400.6万人次。

开通了市委书记专用电子信箱,对市政府领导电子信箱进行了重新规划和整理。书记电子信箱、市长、副市长电子信箱已成为人民群众提出建议意见的快捷通道;继续保留我为九江献一策栏目,完成“12345”市长热线第二阶段民政、物价、交通、教育、劳动社保等五家单位的成功接入和技术培训,并在新版中国九江网上增设了“12345”市长热线简报专栏,个人社会保险信息以及公用事业账单等便民信息。

2、公共查阅点

指定市档案馆为政府公开信息集中查阅中心。目前该中心已汇集了市级机关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全文、目录和政府信息公开指南,为公众查阅政府信息提供帮助。县(市、区)档案馆也设立了政府公开信息集中查阅点,为公众提供县(市、区)政府机关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

3、政府公报

通过市人民政府公报公开重要行政法规、市政府规章、各政府机关的主要规范性文件、与经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相关的其他文件、以及人事任免、机构设置、表彰等信息。市人民政府公报定期出版,通过档案馆、部分企事业单位、公共发放点等向公众发放。各县(市、区)政府也陆续出版政府公报,公布辖区内的重要政府信息。

4、新闻发布会

市政府新闻办根据实际需要不定期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发布重大政府信息。2006年全年共举行市政府新闻发布会16场,发布重要信息20项,主要围绕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城市建设和管理、政府自身建设等社会公众关心和政府关注的问题。

5、大型活动

2006年组织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大型活动10余次,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就业和再就业招聘大会、科技局的科技活动周、地税、国税的税法宣传月等,活动主体单位纷纷抓住契机,把信息公开工作进一步推向深入,并取得良好效果。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一)申请情况

各政府机关共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23043件,其中市级机关收到22931件,县(市、区)政府收到112件;当面申请21000件,占91.1%,以网上提交表单形式申请1471件,以电子邮件申请259件,以传真形式申请19件,以信函形式申请176件,以其它方式申请118件,此5种形式共占8.9%

在市级机关中,申请量列前五位的是市劳动局、市教育局、市房产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申请内容主要涉及劳动就业、工资改革、人才引进、教育收费、基础教育、职业与成人教育、入学报考和招生、治安情况、招警招生信息、出入境管理、消防管理、房屋拆迁、物业管理、职工平均工资、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优待抚恤、社会救助等方面的政府信息。

在县(市、区)政府机关中,申请量列前四位的是庐山区、武宁县、永修县、都昌县,申请的内容主要涉及社会保障、劳动就业、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与补偿标准、城市规划和发展计划以及教育和人事等方面的政府信息。

(二)申请处理情况

23043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中,已经答复的23043件。

在答复中,同意公开19134件,占83.0%同意部分公开2509件,占10.9%;未能提供相关信息的1400件,占6.1%

1400件未能提供相关政府信息的答复中,信息不存在519件,占37.1%非本部门掌握179件,占12.8%申请内容不明确289件,占20.6%;属于《办法》第九条免予公开范围的383件,占27.4%;因其它原因未提供信息的30件,占2.1%

四、咨询情况

全市共有457736万人次通过各种方式咨询与政府信息公开有关的事务,其中现场咨询171651人次,占37.5%;电话咨询190418人次,占41.6%;网上咨询70137人次,占15.3%;通信件、传真、电子邮件、短信等其它方式咨询25530人次,5.6%

在市级机关中,接受咨询量列前五位的是:市公安局、市建设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工商局、市人事局,咨询的内容主要涉及政府信息公开业务流程、网上政府公开信息查询方式、公安行政许可事项及其相关依据、居住证申请、城市建设、村镇建设、勘察设计、招标投标、工程造价、市政建设、燃气行业、园林绿化、公共交通、城市供水、就业再就业信息、社会保险信息、职业技能培训、劳动保障执法维权、劳动工资信息、组织机构代码年检、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福利制度、最低工资标准、加班工资支付等。

在县(市、区)政府中,接受咨询量列前三位的是:武宁县、庐山区、永修县,咨询的内容主要涉及外商投资企业经济政策、招商引资政策、房地产开发政策、土地征用和动拆迁政策、建筑项目用地规划、城区建设规划、市政道路建设、物业管理、劳动保护、个人社会保险金、帮困扶贫、政府采购、财政资金使用、食品药品监管等。

五、复议、申诉和诉讼情况

2006年,全市未发生针对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复议申请、申诉和行政诉讼案件。

六、工作人员和收支情况

(一)工作人员情况

全市从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全职人员374人,兼职人员579人。平均每个市级机关从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全职人员2.15人,兼职人员2.3人;平均每个县(市、区)政府从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全职人员0.5人,兼职人员11.4人。

(二)政府信息公开事务支出情况

2006年是《办法》实施的第二年,用于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受理点、政府信息公共查阅室、网站改版和更新等费用127.58万元。其中,市级机关支出50.08万元,平均每个市级机关支出1.215万元;县(市、区)政府支出77.5万元,平均每个县(市、区)支出5.17万元。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收费情况

各政府机关对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请求而提供政府信息不收取费用。需要复印、递送的,个别服务收取了成本费用。

七、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在编制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过程中,个别市直部门和县(市、区)没有按规定报送年度政府信息公开报告,部分单位和县(市、区)报送不及时,报告文本质量不高,数字统计有误。个别单位和地方认识不足,没有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提上议事日程,没有制定相关制度,没有确定机构和人员从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从总体上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在深化公开内容、拓展公开形式、完善长效工作机制、加强宣传和培训等方面存在不足。下一步,要认真贯彻落实即将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对《九江市政府信息公开试行办法》进行必要的调整,制定更具操作性的实施方案,加强组织领导,加强督促检查,将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推向深入。从现行机制体制出发,考虑从以下四个方面作进一步的改进:

(一)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内容。在公开内容上,由重点工作的公开向一般内容的公开延伸;在公开形式上,由静态公开向动态公开延伸;在公开环节上,由事后公开向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公开延伸。选择若干社会关注度高的政府信息作为突破口,逐步形成不同领域的政府信息的公开规则;研究推进行政执法过程中的信息的公开。

(二)拓展政府信息公开形式。强化政府网站作为政府信息公开主渠道功能,使各县(市、区)政府网站、市直各部门网站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主要载体。继续加强各级档案馆政府信息集中查阅服务功能,继续办好市直各部门政府信息公开查阅室,将政府信息公开渠道向乡镇、街道、社区等基层领域延伸。

(三)建立长效工作机制。继续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处理、依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目录编制、免予公开的政府信息类目备案、重大决定草案公开情况备案、向档案馆送交政府公开信息等工作;继续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的监督、评议制度,制定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评办法。

(四)加强培训和宣传工作。加强对领导干部和政府信息公开业务人员的培训,提升公开意识,提高业务水平;同时,通过新闻宣传,正确引导社会公众正确行使知情权。

八、附表

附表:《九江市2006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统计表》


附表:

九江市2006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统计表

(一)主动公开情况统计

      

单位

数量

主动公开信息数

108004

其中:全文电子化的主动公开信息数

102820

(二)依申请公开情况统计

      

单位

数量

本年度申请总数

23043

其中:1.当面申请数

21000

2.传真申请数

19

3.电子邮件申请数

259

4.网上申请数

1471

5.信函申请数

176

6.其他形式申请数

118

对申请的答复总数

23043

其中:1.同意公开答复数

19134

2.同意部分公开答复数

2509

3.否决公开答复总数

1400

其中:1).“信息不存在

519

2).“非本部门掌握

179

3).“申请内容不明确

289

4).“免予公开范围1”*

152

5).“免予公开范围2”

97

6).“免予公开范围3”

65

7).“免予公开范围4”

69

8).其它原因

30

*免予公开范围指《办法》第九条所列免予公开的政府信息范围。

(三)咨询情况统计

      

单位

数量

本年度提供咨询数

人次

457736

其中:网上咨询数

人次

70137

现场接待人数

人次

171651

咨询电话接听数

人次

190418

信件、传真、电子邮件、短信及其它方式

人次

25530

网站专栏页面访问量

人次

400余万

(四)申诉情况统计表

      

单位

数量

行政复议数

0

行政诉讼数

0

行政申诉数

0

其中:对本部门首次处理不满意的行政申诉数

0

(五)政府支出与收费情况统计

      

单位

数量

收取费用总数

0

政府信息公开指定专职人员总数

953

其中:1.全职人员数

374

2.兼职人员数

579

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的实际支出

万元

127.58

 


来源:中国九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