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2010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九江市人民政府
(2011年2月12日)
本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九江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以及2010年度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县(市、区)”)和市政府各委、办、局(以下简称“市级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编制而成。全文由概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附表等七部分组成。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10年1月1日起,至2010年12月31日止。本报告的电子版可在“中国九江”网(www.jiujiang.gov.cn)下载。如对报告有任何疑问,请与九江市人民政府信息化工作办公室联系(地址:九江市庾亮南路181号,邮编:332000,电话:8577360,电子信箱:abc@jiujiang.gov.cn)。
一、概述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我市实施赶超战略、争得应有地位的关键之年。围绕市委“两区互动、强工兴城、科学发展、奋起赶超”发展战略,本着打造“对党负责、为民服务、高效务实、清正廉洁”政府团队目标,以深入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为载体,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一步夯实基础,完善制度,优化流程,扩展载体,强化监督,稳步推进,取得了阶段性的重要成果。一年来,在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健全政府信息公开机制,推进政府信息公开进程,建设政府信息公开载体,规范和丰富政府信息公开内容、提高政府信息公开时效、全面启动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宣传培训等方面有新的进展。
(一)组织领导情况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把政府信息公开作为优化经济环境、构建和谐社会、提升机关效能、实现科学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市委书记钟利贵,市委副书记、市长曾庆红在多次会议和多个场合强调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性,指示要把这项工作抓好、抓实,做深、做细。
1、加强组织领导,完善运行机制。为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了市推进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和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市推进政务公开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督察室,分别设在市政府办公厅和市监察局,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政府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在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中,明确市政府信息化工作办公室负责组织、指导、推进、协调、监督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市信息办专门成立信息公开管理科,专人专职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各县(市、区)、市政府各部门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工作机构相继进行了调整。继续推行政府信息公开联席会议制度。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党委领导、政府主抓、信息公开主管部门组织协调、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部门各负其责、条块结合、群众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正在形成。
2、领导高位推进,抓好统筹部署。元月,九江市第九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召开,市委书记钟利贵在会上发表讲话,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朱建国代表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作工作报告,这次会议将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与安排。3月,召开全市信息办主任会议,研究部署全年工作,明确将继续深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作为全市信息化工作重点之一进行布置。5月,召开全市党务公开工作现场推进会,时任市委副书记朱荣辉到会讲话,强调要把党务公开、政务公开、事务公开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推进基层民主。7月,曾庆红市长主持召开市政府第4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规定》。8月,召开全市深化政务公开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工作会议。9月,召开全市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工作动员大会,专题部署全市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工作,副市长熊永强到会讲话,全市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工作由此全面启动。领导同志的一系列活动和讲话,表明了市委、市政府推进政府信息公开的决心,极大地推动了工作的开展。
|
|
|
|
九江市第九届纪律检查委员会 |
全市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 |
(二)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颁布后不久,我市陆续出台相关文件,大力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以政府令形式颁布了《九江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印发了《政府信息公开考核试行办法》、《政府信息公开社会评议试行办法》、《违反政府信息公开规定行为责任追究暂行办法》、《政府新闻发布制度》、《政务公开工作考核实施细则》、《政务公开督查制度》、《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暂行规定》、《政府信息公开发布协调暂行规定》、《依申请公开工作制度》等,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体系。
2009年4月,在市政府召开的第三次廉政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曾庆红市长指出,“要不断强化公共服务部门的服务公开,要求学校、医院、供水、供电、供气、环保、公交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部门和单位,要全面推行办事公开制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根据这一指示精神,市信息办立即组织人员进一步学习领会《条例》,对各县(市、区)政务公开和事务公开情况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调研,认真学习中央部委关于办事公开的有关规章和文件,对原有文件进行认真梳理研读,借鉴外地好的经验做法,起草了新的《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规定(讨论稿)》,经过多方征求意见,形成《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规定》草案。2010年7月5日,市政府第4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草案,8月2日,曾庆红市长签署市人民政府令,正式颁布《办事公开规定》。这一重要文件的颁布施行,标志着我市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工作步入了法制化、规范化、程序化轨道,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彰显了打造“为民、务实、高效、廉洁”政府的决心。
(三)制定和落实相关配套措施情况
制度的制定,关键在于落实。我市从构建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体系、形成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制,促使政府信息公开成为各级政府和行政机关施政的一项基本制度出发,通过多种形式,一步步将工作推向深入。一是对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督查,指导和监督各地、各部门加大工作力度,拓展公开领域,深化公开内容,丰富公开载体。二是《政府信息公开发布协调暂行规定》、《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暂行规定》、《关于做好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的通知》下发后,对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进行了宣讲和检查,对各项工作进行了规范。三是为公共企事业单位做好办事公开工作提供了指引。《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规定》颁布后,下发了与之配套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制定具体操作办法、梳理信息、作出承诺、编制指南和目录、绘制办事流程图、设立查阅点、建章立制、公开信息、受理申请和编制年度报告等十项任务。四是开展了网上巡查。多次对全市政府信息公开统一平台单位用户填报的数量和质量进行专项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通报。10月,以省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督查调研组对我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检查指导为契机,专题对依申请公开进行检查,通过合理设置工作程序,明确责任分工,确保该公开的事项都能够公开,保障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切实提高依申请公开的回复质量。
(四)学习、宣传、培训等情况
1、深化平台建设,规范专栏设置。为进一步规范政府信息的网上发布,方便公众提出申请,针对部门调整、栏目设置变动等情况,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对部门设置进行了统一的规范,将政府信息网上发布、依申请公开办理、月度统计、文稿资料、相关报道等功能全部进行了整合,力争把政府门户网站打造成政府信息公开第一平台。截至12月31日,我市政府信息公开统一网络平台共计公开信息22.7万条,比上年增加7.3万条。
2、开展规模培训,着力打造队伍。12月10日,召开全市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培训会,对各县(市、区)信息办负责人,市直行业主管部门及驻市有关部门信息公开工作机构负责人,市直属或驻市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工作机构负责人共计190多人进行了培训。为确保培训效果,此前,组织力量编印了10万字的《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培训教程》。
|
|
|
全市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培训 |
针对县(市、区)信息公开平台技术人员对平台栏目设置感觉困难的现象,12月,专门召开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县区培训会,对各县(市、区)信息办工作人员如何优化本地平台中的栏目进行专项技术讲解,做到人人过关。
3、编印有关资料,广泛宣传发动。编印了《电子政务资料汇编》分发各地各部门,印发了熊永强副市长在全市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工作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督促各地、各部门遵照执行。在报刊、内刊、网站上刊发多篇稿件,广泛宣传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4、编撰年度报告,总结推动工作。连续5年要求各地、各部门编撰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以年度报告促进工作。市政府连续5年对外发布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每年3月31日,市本级、各县(市、区)政府、市直各部门同步公开年度报告。
5、注重日常交流,加强工作指导。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平台管理系统视频讲座栏目,建立了“政府信息公开QQ交流群”,将培训融于日常工作之中。对一些信息公开申请较集中的单位,主动上门加强工作指导和协调,开展点对点、面对面的培训,确保政府信息公开依法进行,有序推进。
6、开展信息交流,借鉴外地经验。接待辽宁省抚顺市政务公开办公室等单位多批次客人,共同交流探讨推进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经验。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索取资料方式向辽宁省大连市政务公开办公室等多个单位了解情况,学习他们好的做法。在信息公开网站,经常性转载外地推进政府信息公开的文稿文章。
(五)工作创新方面的情况
1、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工作全面启动。以政府令的形式出台了《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规定》,召开了高规格、大规模的动员大会,编印了培训教材,进行了大规模的培训,组织部分单位在网上进行办事服务公开承诺。
2、信息公开工作网站开通。工作网站下设“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和“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专栏”。对现有政府信息公开平台资源进行了整合,对市本级21家行业主管部门的4类信息、157家公共企事业单位的8类信息按类别进行公开。如此规模和系统的“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专栏”在全省尚属首例。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数量
在做好保密审查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推进政策和规范性文件、公共财政资金、城市建设规划、公共服务行政许可事项、行政审批结果、行政处罚结果以及服务类等方面信息的公开,不断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各政府机关对政府信息进行了梳理和编目,2010年主动公开政府信息77185条,全文电子化率为98.3%。其中,政策法规类信息31345条,占40.6%;规划计划类信息3064条,占4.0%;业务类信息17984条,占23.3%;机构设置类及其它类信息24792条,占32.1%。
|
|
|
九江市2010年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
市级机关主动公开政府信息6103条,全文电子化率为98.6%。其中,政策法规类信息1673条,占27.4%;规划计划类信息985条,占16.1%;业务类信息2026条,占33.2%;机构设置类及其它类信息1419条,占23.3%。
|
|
|
九江市市级机关2010年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
各县(市、区)政府(含所属乡镇、县直部门)主动公开政府信息71082条,全文电子化率为98.0%。其中,政策法规类信息23521条,占33.1%;规划计划类信息5607条,占7.9%;业务类信息31218条,占43.9%;机构设置类和其它类信息10736条,占15.1%。
|
|
|
九江市各县(市、区)2010年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
2010年市级机关梳理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和指南比较规范完整的有:市政府办公厅、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民政局、市环境保护局、市教育局、市国税局、市人民银行、市烟草专卖局、市工商局。县级政府梳理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和指南比较规范完整的有:瑞昌市、都昌县、德安县、浔阳区、庐山区。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主要类别
信息主动公开的类别有概况信息、法规文件、发展规划、工作动态、人事信息、财经信息、行政执法、公共服务共八大类。
市级主要公开了规范管理和发展计划、与公众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公共资金使用和监督、政府机构和人事信息,公开了市政府出台的规范性文件和各政府机关产生的通告性文件,以及与经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相关的其他文件。如《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及完成情况(共8类120项)、《关于九江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关于九江市2009年市级总预算执行情况和2010年市级总预算草案的报告》、《100件为民实事完成情况》、《重点城市建设项目进展情况(共77项)》、《2010年九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等年度计划及其执行情况。在政府网站设立了《政府采购》栏目,及时公开了政府集中采购项目的目录、政府采购限额标准、采购结果及其监督情况。
针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公开了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重大产业项目进展情况、民生领域项目进展情况以及教育、医疗、社保等方面的信息。重大基础设施方面,公开了所有基础设施项目的规划、立项、征地拆迁补偿标准等,如京九线、武九线的电气化改造,武九客专、九景衢铁路等项目的通过核准,池九城际铁路、九岳铁路、咸宜井铁路等项目的实时推进情况。重大产业项目方面,公开了项目建设或改造中的各种要素以及环评情况。巨石17万吨玻纤、旭阳雷迪二期、龙达11万吨粘胶纤维、中粮30万吨植物油、赛得利9万吨粘胶等一批重大项目投产。攀森25万吨多金属镍粒、亚东水泥600万吨扩能、旭阳雷迪三期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理文造纸、铨讯电子、赛龙手机等一批产业项目落户。城市建设方面,公开了中心城区所有建设项目。全年续建、新建、启动项目118个,完成投资过百亿元。中心城区新增道路里程64公里,铺设面积171万平方米。体育中心、八里湖公园、八里湖东路、新区学校和新区医院主体工程等一批项目完工,八里湖大桥、规划展示馆等一批项目加快推进,新区框架全面拉开,路网基本成型,功能逐步完善。在开拓新城的同时,大力提升老城,濂溪大道、十里河综合整治、龙开故道公园、火车站改造等一批工程完工。滨江路、长虹北路、浔阳东路、长江大道、九瑞大道升级改造完工,城区路网沥青改造总面积102万平方米。浔阳东路地下人防设施、大中路改造等一批工程基本建成。滨江生态公园改造、庐山区整区改造、浔阳区分片改造全面启动。民生社会事业项目方面,两会上承诺的百件惠民实事招标中标情况及工程进度情况都进行了公开,使得市特教学校康复楼、科技中专新校区、浔阳区全民健身中心、自来水一户一表改造和县区老年公寓、市新客运汽车总站、中医院南院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中心、儿童福利院、广电演播中心、妇幼保健院住院大楼等顺利交付使用。解决了2万余户房产发证历史遗留问题。义务教育、基础教育、学前教育、特殊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信息公开水平不断提升。及时澄清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血吸虫病等重点传染病的信息,消除老百姓恐慌心里,公布防治政策、措施,有效防控了这些重点传染病。
|
|
|
|
八里湖大道及八里湖环湖路 |
市新客运汽车总站 |
针对“三农”问题,公开了农业补贴、汽车、摩托车、家电下乡补贴等政策,2010年共发放农业各项补贴3.4亿元,补贴汽车、摩托车、家电下乡资金1.47亿元。公开了城乡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城乡困难群众大病医疗救助、城乡义务教育免学杂费和贫困生资助、城乡居民合作医疗政策,实现了“四个全覆盖”。新农合参合农民达342万人,年人均筹资水平提高到150元,补偿封顶线提高到5万元。提高了城乡低保标准,中心城区低保标准月人均提高到300元,农村低保标准月人均提高到120元。城镇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月人均增加150元,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公开了以村庄整治为切入点的1132个自然村“三清七改五普及”完成情况,3.4万户农民用上自来水,沼气池保有量达22万户,农村清洁工程进入全省先进行列。全面完成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建成综合站181个,全国现场会在我市召开。
(三)信息公开形式
1、互联网
“中国九江”网在首页显著位置制作了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并重新整合了市本级和县(市、区)的网站信息资源,开设了九江概况、县区简介、发展规划、政府机构、法规文件、统计信息、人事信息、 财政资金、政府采购、建设工程、土地交易 、产权交易、行政收费、重点领域、应急管理、监督检查、城市规划、政府工作报告、政府重要工作等19个子栏目。12月1日,在“中国九江”网上开通运行的“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专栏”对市本级21家行业主管部门的4类信息、157家公共企事业单位的8类信息按类别进行公开。2010年,“中国九江”网共发布信息1.2万条(不含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和办事公开专栏),发布图片报道近200余条。“中国九江”网与各县(市、区)政府网站、市级机关网站建立了链接,方便社会公众查阅各政府机关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
各县(市、区)政府网站、市级机关网站分别在显著位置设立了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发布各类政府信息。
2、政府信息公开统一网络平台
截止2010年底,全市通过政府信息公开统一网络平台累计公开信息226520条,新增公开信息73097条,其中:市级(含市直部门)4991条。填报前三名的为: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市建设规划局、市政府办公厅。县级(含所属乡镇、县直部门)共68106条。填报前三名的为:都昌县、瑞昌市、庐山区。
3、公共查阅点
在市档案馆建立了政府信息查阅点,在重点单位设立了政府信息公开查阅室,方便群众当场阅读或自行抄录。市档案局现行文件利用服务中心共接待公开信息查询人员163人次,提供已公开文件近400件。市行政服务中心各窗口单位编制、公布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目录36份,共印制12万余册,已向客户发放8万余册。
市、县两级行政服务中心和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承担了政府信息查阅和答复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职责。31家市直部门在市行政服务中心设立了独立的行政服务窗口,10家市直部门进入综合受理窗口,16家市直部门自办大厅分中心纳入市行政服务中心监管;所有县(市、区、山)及共青城开发区都建立了行政服务中心;204个乡镇建立了便民服务中心,所有行政村设立了便民服务代办点。全市建立起了四级行政服务体系,在市、县、乡、村四级实现了政务服务便民网络的全覆盖。
|
|
|
|
市行政服务中心查阅点 |
市档案局政务信息公开查阅点 |
|
|
|
|
浔阳区图书馆信息公开查阅点 |
德安县爱民乡便民服务中心 |
4、政府公报
通过市人民政府公报公开重要行政法规、市政府规章、各政府机关的主要规范性文件、与经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相关的其他文件、以及人事任免、机构设置、表彰等信息。市人民政府公报定期出版,通过档案馆、部分企事业单位、公共发放点等向公众发放。2010年发布政府公报210件。
5、新闻发布会
市政府新闻办全年组织、参与了全市公开招考专业领导人才、九江市“项目大会战200天”亿元以上项目集中开工、“唱响九江·相约九银”文艺晚会、九江石化年销售收入首破200亿元新闻发布会近20场新闻发布会,发布信息50余条,并组织媒体在重要版面、重点时段及时报道,还在“中国九江”网、九江新闻网同步发布,有力增强了党委政府与社会公众的沟通,推进了党务政务信息公开,充分尊重和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有效地树立了我市开明开放的对外新形象。
|
|
|
|
九江市公安局新闻发布会 |
2010年度九江市金融运行情况 |
6、市政府“民声直通车”、“企业之声”、阳光政务“114”及各类便民服务热线
市政府“民声直通车”2010年共受理建议、咨询和诉求5221件,其中市长手机热线3381件、市长邮箱862件、实体信件214件、网络、短信和报纸等其他媒体渠道764件。市民反映问题的内容涉及16个县(市、区),45个部门和单位。经满意度抽查测评,市民对各单位服务满意率为93.5%,办结满意率为99.87%。此外,“企业之声”、“阳光政务114”热线、“110、122、119、120、12315、12366、12319、12333”热线联动继续发挥重大作用,“12315”消费者投诉热线,“12366”纳税服务热线,“12369”环保服务热线,“12319”城建服务热线,“12333”劳动保障咨询服务电话等继续为群众服务,据不完全统计,各类热线全年共解答人民群众咨询约21万人次。
7、大型活动
2010年组织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大型活动20余次,如中心城区2010年度廉租住房实物配租公开摇号仪式,中心城区地产项目招商推介会,“3.15”消费者权益日宣传活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就业和再就业招聘大会,科技局的科技活动周,国税、地税的税法宣传月,卫生系统的卫生防疫知识宣传活动,“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在这些活动中,市政府及时组织有关部门宣传政策措施,解读有关规定,接受公众咨询。活动主体单位纷纷抓住契机,把信息公开工作进一步推向深入,并取得良好效果。据统计,全市共有9万人次现场咨询与政府信息公开有关的事务。
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和分配,是事关民生的重大项目,是社会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我市按照“五道程序、四道把关、三榜公示”的申请审查程序确定候选人,住房分配按照一律实行电视直播公开摇号,将申请审查和摇号工作全过程置于社会监督、纪律监督、民主监督、舆论监督和法律监督之下,确保将保障性住房建成阳光工程、优质工程、廉洁工程。12月11日下午,举行了市中心城区2010年度廉租住房实物配租公开摇号仪式。市委书记钟利贵出席仪式并摇出第一组号码,市委副书记、市长曾庆红讲话。市人大、政协和其它有关市领导以及“两房”领导小组成员参加了摇号仪式,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市劳模、街道代表、社区主任代表及申请家庭代表先后按键摇号。公开摇号全过程在市监察局两名监督人员的监督下进行,由赣北公证处两名公证人员全程进行公证,九江电视台全程现场直播。参加廉租住房实物配租摇号家庭共计4953户,其中新申请的有4650户,以前已享受租赁补贴改申请实物配租有303户,总房源共计3379套。
|
|
|
|
市中心城区2010年度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8、“传统”方式。
2009年以来,在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激励下,我市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多、规模大,加之市委提出“两区互动,强工兴城”发展战略,引进的项目多,城市建设力度大,因此,征收或征用土地、房屋拆迁呈现前所未有的规模。此外,我市还加大了国有企业改革力度,国企改制进入攻坚阶段。上述事项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工作尤其需要做细做实。各相关部门、各项目指挥部与基层组织密切配合,通过召开群众大会、发放宣传材料、逐户登门访问、个别人员促膝谈心、共性问题集中解决等方式做好政策宣讲、信息公开,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得到保障,各项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全市没有发生大规模群体性事件。这种“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传统的”工作方法和政府信息公开办法,在处理这一类问题上,依然是有效手段,并且是首选手段。
|
|
|
庐山区五里街道南湖村居民委员会公开栏 |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一)申请情况
各政府机关共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695件,其中市级机关收到476件,各县(市、区)政府收到219件;通过网上政府信息公开平台申请26件,占3.7%,当面申请215件,占30.9%,信函申请27件,占3.9%,电子邮件申请11件,占1.6%,以其它方式申请416件,占59.9%。
|
|
|
九江市2010年依申请公开受理情况 |
在市级机关中,申请量列前五位的分别是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公安局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内容主要涉及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和公共租赁房建设,房屋拆迁、物业管理、教育收费、基础教育、职业与成人教育、人才引进、入学报考和招生、招考录信息、治安情况、出入境管理、消防管理、职工平均工资、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优待抚恤、社会救助劳动就业、工资改革等方面的政府信息。
(二)申请处理情况
695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已全部答复。
在答复中,“同意公开”的603件,占86.8%;“同意部分公开”的57件,占8.2%;不予公开的35件,占5.0%。
35件未能提供相关政府信息的答复中,“信息不存在”的12件,占34.3%;“申请内容不明确”的18件,占51.4%;属于《条例》第二十三条免予公开范围的3件,占8.6%;其他原因的2件,占5.7%。
四、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
各政府机关对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请求而提供政府信息不收取费用。需要复印、递送的,个别服务收取了成本费用。
五、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2010年,全市未发生针对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复议申请和申诉。发生与政府信息公开相关的行政诉讼案件1起。
六、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一)主要问题
一是政府信息公开的观念意识有待加强。在有些部门、有些工作人员中,对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性认识还不高,重视程度还有待提高。部分人员“法藏官府、密不可知”的传统观念依然存在,对信息公开不习惯、不适应。
二是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发展不平衡。总体情况是市本级好于县区,县区好于乡镇。
三是公开层次不高。对于决策过程、行政权力行使过程、财政预决算、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以及群众关心的热点、敏感问题等深层次内容公开的不够。
(二)改进措施
政府信息公开的发展目标,是真正建立起一个“思想重视、理念更新,机构单独、人员稳定,公开到位、透明落实,渠道畅通,服务优良”的工作体系。我们将秉持与时俱进的精神、求真务实的态度,进一步健全相关工作制度,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监督考核,使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1、转变理念,不断强化公开意识。加强宣传和教育,使各级行政机关和工作人员更加自觉增强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将逐步把对政府信息公开的学习、宣传和培训纳入到中心组学习、党校授课、公务员培训、年度目标考核等各个环节,进一步提高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重视。
2、深化内容,不断拓展公开范围。适应当前新的社会发展形势,进一步调整思路,加大公开的力度。市政府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将会同有关单位,开展调研和课题研究,对公开范围进行有计划、分层次的研究,逐步形成相应的规范,为政府信息的公开提供参照依据。
3、加强督查,不断规范公开工作。通过发工作通报、工作建议书等形式,不断总结以往的工作实践经验,重点对政府信息公开的范畴、界定、依申请公开的实际操作、各项工作机制和制度的配套等方面进行研究,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监督检查,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向纵深发展。
七、附表
附表:《九江市2010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统计表》
附表:
九江市2010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统计表
|
填报单位:九江市人民政府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
填报时间:2011年2月12日 | |||||
|
一、基本情况 | ||||||
|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责任单位名称 |
九江市人民政府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 |||||
|
从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数 |
1、专职人员数 |
18 | ||||
|
2、兼职人员数 |
2717 | |||||
|
学 习 培 训 |
举办培训班次数 |
11 | ||||
|
参加培训人数 |
1214 | |||||
|
二、主动公开情况 | ||||||
|
指 标 |
累计数 |
2010年数量 | ||||
|
公开数量 |
通过各种渠道公开信息数量 |
396559 |
77185 | |||
|
1、市本级公开信息数 |
124910 |
6103 | ||||
|
2、县(市、区)公开信息 |
207100 |
58770 | ||||
|
3、乡(镇)公开信息 |
64549 |
12312 | ||||
|
公开内容 (网上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1、概况信息 |
7781 |
913 | |||
|
2、法规文件信息 |
99700 |
31345 | ||||
|
3、发展规划信息 |
37103 |
3064 | ||||
|
4、工作动态信息 |
162629 |
29083 | ||||
|
5、人事信息 |
5792 |
4372 | ||||
|
6、财经信息 |
26161 |
2712 | ||||
|
7、行政执法信息 |
15091 |
628 | ||||
|
8、公共服务信息 |
38214 |
980 | ||||
|
合计 |
392471 |
73097 | ||||
|
公开形式 |
政府公报发布信息 |
359 |
210 | |||
|
召开新闻发布会 |
59 |
20 | ||||
|
新闻发布会发布信息 |
107 |
50 | ||||
|
设立公共信息查阅点 |
2957 |
2957 | ||||
|
其中:可进行电子信息查阅的查阅点 |
2957 |
2957 | ||||
|
公共信息查阅点汇集信息总数 |
396559 |
77185 | ||||
|
1、电子信息 |
388040 |
75873 | ||||
|
2、纸质信息 |
58005 |
1308 | ||||
|
公共信息查阅点接待公众查阅人数 |
57822 |
35352 | ||||
|
到公共信息查阅点借阅文件数 |
13332 |
4920 | ||||
|
向档案馆、图书馆等政府信息查阅场所提供纸质的已主动公开政府信息 |
17295 |
5765 | ||||
|
公开的 及时性 |
政府信息从生成或变更之日起到对外公开不超过20个工作日的 |
396559 |
77185 | |||
|
超过20个工作日的 |
0 |
0 | ||||
|
三、依申请公开情况 | ||||||
|
指 标 |
累计数 |
2010年数量 | ||||
|
申请情况 |
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
28357 |
695 | |||
|
1、通过网上政府信息公开专栏的依申请公开系统申请 |
32 |
26 | ||||
|
2、当面申请数(包括各级行政审批大厅和行政服务中心受理数量) |
25322 |
215 | ||||
|
3、信函申请 |
274 |
27 | ||||
|
4、电子邮件申请 |
829 |
11 | ||||
|
5、其他形式申请 |
1900 |
416 | ||||
|
合计 |
28357 |
695 | ||||
|
办理情况 |
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答复情况 |
28357 |
695 | |||
|
1、同意公开 |
23191 |
603 | ||||
|
2、同意部分公开 |
3176 |
57 | ||||
|
3、不予公开 |
995 |
35 | ||||
|
①信息不存在 |
299 |
12 | ||||
|
②申请内容不明确 |
390 |
18 | ||||
|
③因涉密免予公开 |
174 |
3 | ||||
|
④其他原因 |
132 |
2 | ||||
|
四、行政复议和诉讼情况 | ||||||
|
指 标 |
累计数 |
2010年数量 | ||||
|
举报 |
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相关的举报数量 |
1 |
0 | |||
|
1、受理数 |
1 |
0 | ||||
|
2、办结数 |
1 |
0 | ||||
|
投诉 |
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相关的投诉数量 |
0 |
0 | |||
|
1、受理数 |
0 |
0 | ||||
|
2、办结数 |
0 |
0 | ||||
|
行政复议 |
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相关的行政复议数量 |
0 |
0 | |||
|
1、受理数 |
0 |
0 | ||||
|
2、办结数 |
0 |
0 | ||||
|
行政诉讼 |
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相关的行政诉讼数量 |
1 |
1 | |||
|
填表说明: 1、“2010年数量”是指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发布信息数量。 2、“累计数”是指截至2010年12月31日累计发布的信息数量。 3、本表统计数据已涵盖所辖县(市、区)和部门信息。 | ||||||
来源:中国九江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