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亲临九江重要讲话精神,聚焦打造“三个区域中心”、建设“一个美好家园”、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目标定位,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等各项工作,加力落实存量政策和一揽子增量政策,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市场需求有序恢复,民生保障有力有效,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021.75亿元,比上年增长3.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6.48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1559.21亿元,增长3.2%;第三产业增加值2186.05亿元,增长4.2%。三次产业结构为6.9:38.8:54.3。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9025元,增长4.5%。
全年新增城镇就业5.25万人。
全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5.97亿元,比上年增长1.1%。其中地方税收188.05亿元,增长1.2%,地方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57.7%。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05.63亿元,下降6.1%。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4%。其中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六升二降”,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5.6%,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3.1%,医疗保健类上涨2.1%,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0%,衣着类上涨0.9%,食品烟酒类上涨0.3%,居住类下降0.7%,交通和通信类下降2.0%。
表1 2024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以上年为100)
项目 |
指数(%) |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
100.4 |
食品烟酒 |
100.3 |
衣着 |
100.9 |
居住 |
99.3 |
生活用品及服务 |
101.0 |
交通和通信 |
98.0 |
教育文化和娱乐 |
103.1 |
医疗保健 |
102.1 |
其他用品和服务 |
105.6 |
二、农业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7.41万公顷,与上年持平;粮食产量148.01万吨,增长0.8%。油料作物播种面积12.94万公顷,增长1.6%;油料产量23.18万吨,增长2.3%。棉花播种面积1.72万公顷,增长1.0%;棉花产量1.86万吨,增长0.6%。
表2 2024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
产量(万吨) |
比上年增长(%) |
粮食 |
148.01 |
0.8 |
#谷物类 |
138.14 |
0.8 |
稻谷 |
125.84 |
-0.2 |
小麦 |
3.52 |
11.5 |
棉花 |
1.86 |
0.6 |
油料 |
23.18 |
2.3 |
#油菜籽 |
20.72 |
2.6 |
花生 |
1.92 |
-0.5 |
茶叶 |
1.23 |
2.6 |
园林水果 |
15.04 |
0.9 |
蔬菜 |
118.09 |
3.4 |
全年完成人工造林面积0.63万公顷,森林抚育面积0.62万公顷。
全年肉类总产量19.72万吨,比上年下降2.4%。生猪出栏187.26万头,下降5.7%;生猪存栏96.41万头,增长0.8%。
全年水产品产量53.71万吨,增长2.5%,其中名特优水产品产量25.72万吨,增长2.4%。
全市现有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35家(其中国家级9家),市级龙头企业29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6947家,家庭农场发展到8530家。绿色有机认证总数1050个,其中绿色食品272个,有机农产品770个,地理标志农产品8个。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3%。全市工业九大产业链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2%,其中,石化化工、电子信息、新能源、装备制造、纺织服装、食品、建材、有色、钢铁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29.4%、19.9%、10.3%、10.3%、6.4%、4.5%、7.6%、3.7%、7.9%。
表3 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指标 |
比上年增长(%) |
规模以上工业 |
4.3 |
按轻重工业分 |
|
轻工业 |
-3.0 |
重工业 |
6.8 |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 |
|
#国有企业 |
-34.3 |
股份制企业 |
3.3 |
外商及港澳台企业 |
13.3 |
全年发电量为310.68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4.4%;纱20.13万吨,下降16.3%;服装6729.64万件,下降31.3%;原油加工量774.16万吨,增长1.0%;水泥1421.89万吨,下降14.1%;粗钢636.61万吨,下降4.4%。
表4 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
单位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发电量 |
亿千瓦时 |
310.68 |
14.4 |
啤酒 |
千升 |
35361.74 |
-6.3 |
化学纤维 |
万吨 |
115.69 |
17.4 |
布 |
万米 |
31250.12 |
-14.2 |
纱 |
万吨 |
20.13 |
-16.3 |
服装 |
万件 |
6729.64 |
-31.3 |
原油加工量 |
万吨 |
774.16 |
1.0 |
烧碱 |
万吨 |
42.04 |
38.6 |
塑料制品 |
万吨 |
11.32 |
-20.1 |
水泥 |
万吨 |
1421.89 |
-14.1 |
粗钢 |
万吨 |
636.61 |
-4.4 |
全市2466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40.00亿元,下降9.2%。
年末全市入园投产工业企业1986家,比上年末增加145家;安置从业人数19.63万人;实现利润总额192.46亿元,下降8.1%。
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04.19亿元,比上年下降1.9%。全年资质内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776.8亿元,增长0.1%。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352.5万平方米,比上年减少525.6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914.9万平方米,比上年减少140.7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3.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7.3%,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8%,第三产业投资增长4.7%。非国有投资下降8.0%。全市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完成投资比上年增长7.7%;其中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增长19.8%。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03.9亿元,比上年下降25.4%。新建商品房竣工面积115.8万平方米,下降10.7%;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221.8万平方米,下降29.5%;新建商品房销售额133.9亿元,下降30.5%。
表5 2024年固定资产投资
行业 |
比上年增长(%) |
总计 |
3.1 |
农、林、牧、渔业 |
3.1 |
工业 |
3.3 |
采矿业 |
90.4 |
制造业 |
-5.4 |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
15.4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16.4 |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
211.7 |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
0.1 |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
-17.2 |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14.0 |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48.6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5.5 |
批发和零售业 |
75.6 |
住宿和餐饮业 |
-9.6 |
房地产业 |
-12.2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60.3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7.0 |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
156.3 |
教育 |
-7.6 |
卫生和社会工作 |
-20.8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45.4 |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
8.9 |
五、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09.33亿元,比上年增长3.9%。全年实现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559.76亿元,比上年增长2.2%。在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中,汽车类实现零售额108.17亿元,增长1.7%;家用电器及音像器材类27.32亿元,增长3.9%;粮油、食品类72.10亿元,下降4.1%;石油及制品类79.32亿元,增长1.7%;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76.66亿元,增长14.2%。
六、对外经济
全年进出口总值401.78亿元,同比下降41.3%。其中出口值208.14亿元,同比下降57.1%。
全市实际使用外资0.68亿美元,同比下降65.6%。全市利用省外2000万元以上项目实际进资1409.86亿元,同比增长0.11%。
七、交通运输、邮电通讯
全年旅客运输量5191.14万人,比上年增长2.5%,其中,公路旅客运输量3640.00万人,增长1.2%;水路旅客运输量89.40万人,增长2.2%;铁路旅客运输量1431.06万人,增长6.1%;民航旅客运输量30.68万人,增长5.9%。货物运输量18743.49万吨,增长3.7%,其中,公路货物运输量14020.00万吨,增长2.8%;水路货物运输量3619.40万吨,增长13.1%;铁路货物运输量1104.09万吨,下降11.2%。
表6 2024年交通运输业
指标 |
单位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旅客运输量 |
万人 |
5191.14 |
2.5 |
公路 |
万人 |
3640.00 |
1.2 |
水路 |
万人 |
89.40 |
2.2 |
铁路 |
万人 |
1431.06 |
6.1 |
民航 |
万人 |
30.68 |
5.9 |
旅客周转量 |
亿人公里 |
64.08 |
1.7 |
公路 |
亿人公里 |
11.86 |
0.1 |
水路 |
亿人公里 |
0.15 |
14.7 |
铁路 |
亿人公里 |
52.07 |
2.1 |
货物运输量 |
万吨 |
18743.49 |
3.7 |
公路 |
万吨 |
14020.00 |
2.8 |
水路 |
万吨 |
3619.40 |
13.1 |
铁路 |
万吨 |
1104.09 |
-11.2 |
货物周转量 |
亿吨公里 |
598.58 |
4.7 |
公路 |
亿吨公里 |
335.62 |
3.6 |
水路 |
亿吨公里 |
230.48 |
10.4 |
铁路 |
亿吨公里 |
32.49 |
-17.0 |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53.42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年末电话数56.90万户,下降3.2%。年末移动电话用户503.22万户,比上年末下降6.3%。互联网用户达244.22万户,增长6.8%。
八、金融和保险业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5769.84亿元,比年初增加382.20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3731.27亿元,比年初增加417.01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1136.46亿元,比年初减少91.97亿元;广义政府存款余额605.92亿元,比年初增加8.66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292.32亿元,比年初增加47.25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5544.61亿元,比年初增加467.28亿元,其中住户贷款余额为2107.18亿元,比年初增加23.97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为3437.35亿元,比年初增加443.46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0.00亿元,与年初持平。
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96.29亿元,比上年增长6.2%。其中财产保险保费收入40.25亿元,增长7.0%;人寿保险保费收入56.04亿元,增长5.7%。赔款支出44.44亿元,增长18.1%。其中财产保险赔款支出28.36亿元,增长23.2%;人寿保险赔款支出16.07亿元,增长10.1%。
注释:
1.本公报所列各项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3.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根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并同步实施城镇居民自有住房服务核算方法改革,对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等历史数据进行了修订。
4.居住类价格包括租赁房房租、住房保养维修及管理、水电燃料、自有住房服务价格。
5.由于统计调查制度规定的调查范围变动、统计执法、剔除重复数据等因素,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相关指标增速及变化按可比口径计算。
6.由于投资统计制度方法改革、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修订、统计执法检查等因素,2024年固定资产投资相关指标增速按可比口径计算。
7.房地产业投资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外,还包括建设单位自建房屋以及物业管理、中介服务和其他房地产投资。
8.根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对房地产开发、新建商品房销售等指标历史数据进行了修订,2024年增速按可比口径计算。
9.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是指报告期内房地产开发企业出售的新建商品房屋的合同总面积。
10.根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进行修订。
11.2024年公路客运统计口径调整,公路旅客运输量、公路旅客运输周转量以及全市旅客运输总量、旅客运输周转量增速均按可比口径计算。
12.电信、移动等公司九江分公司修订了2023年年末移动电话用户、互联网用户等数据。
13.旅游数据为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反馈数据,统计口径调整,与上年不可比。
14.修河水文水资源监测中心修订了2023年地表水、水库蓄水量等数据。
15.表中的“#”符号表示“其中”项。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财政数据来自市财政局;物价、城乡居民收入和支出来自国家统计局九江调查队;外贸数据、利用外资和省外资金数据来自市商务局;公路客货运输量、周转量数据来自市交通运输局;水上运输客货运输量、周转量数据来自市港口航运管理局;铁路运输客货运输量、周转量数据来自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九江车务段;民航旅客运输量数据来自江西省机场集团有限公司九江机场分公司;邮电业务收入数据来自移动、电信、联通、铁通、邮政、邮政速递物流等公司九江分公司;年末电话数据来自电信、联通等公司九江分公司;年末移动电话用户、互联网用户数据来自移动、电信、联通等公司九江分公司;旅游、艺术表演团体、文化馆、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广播人口覆盖率、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数据来自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存贷款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九江市分行;保险数据来自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九江监管分局;教育数据来自市教育局;科技、专利数据来自市科技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知识产权局);卫生数据来自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体育数据来自市体育局;城镇新增就业、社会保险数据来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医疗保障局;社会福利、社会捐赠、福利彩票数据来自市民政局;棚户区改造数据来自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农业企业、“两品一标”、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户数据来自市农业农村局;造林、自然保护区数据来自市林业局;环境监测、空气质量、生态乡镇数据来自市生态环境局;地表水、水库蓄水量数据来自修河水文水资源监测中心;安全生产、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运输事故、水上运输事故数据来自市应急管理局;交通事故起数数据来自市公安局;其他数据来自市统计局。
来源:九江市统计局
来源:中国九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