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山看霁色,步步豁幽性。返照乱流明,寒空千嶂净。
石门有馀好,霞残月欲映。上诣远公庐,孤峰悬一径。
云里隔窗火,松下闻山磬。客到两忘言,栖心与禅定。
【作者简介】石门有馀好,霞残月欲映。上诣远公庐,孤峰悬一径。
云里隔窗火,松下闻山磬。客到两忘言,栖心与禅定。
注释】
杪秋:晚秋。《楚辞·九辩》:“靚杪秋之遥夜兮,心繚悷而有哀。”唐魏徵《暮秋言怀》诗:“首夏别京辅,杪秋滞三河。”明刘基《九日舟行至桐庐》诗:“杪秋天气佳,九日更可喜。”
兰若:指寺院。梵语“阿兰若”的省称。意为寂净无苦恼烦乱之处。唐杜甫《谒真谛寺禅师》诗:“兰若山高处,烟霞嶂几重。”
霁色:晴朗的天色,与雨后天晴的天空一样的颜色。唐元稹《饮致用神麯酒三十韵》:“雪映烟光薄,霜涵霽色泠。”
反照:夕阳的返光。唐贾岛《宿慈恩寺郁公房》诗:“反照临江磬,新秋过雨山。”
远公:慧远,东晋著名僧人。莲宗(净土宗)创始人,曾创建庐山东林寺。
栖心:犹寄心。三国魏嵇康《释私论》:“若质乎中人之性,运乎在用之质,而栖心古烈,拟足公涂。”
禅定:佛教禅宗修行方法之一。一心审考为禅,息虑凝心为定。佛教修行者以为静坐敛心,专注一境,久之达到身心安稳、观照明净的境地,即为 禅定。又禅为色界天之法,定为无色界天之法。依其入定程度的浅深,并有四禅(色界定)、四定(无色界定)的区分。《坛经·坐禅品》:“何名禪定?外离相为 禪,内不乱为定……外禪内定为禪定。”
杪秋:晚秋。《楚辞·九辩》:“靚杪秋之遥夜兮,心繚悷而有哀。”唐魏徵《暮秋言怀》诗:“首夏别京辅,杪秋滞三河。”明刘基《九日舟行至桐庐》诗:“杪秋天气佳,九日更可喜。”
兰若:指寺院。梵语“阿兰若”的省称。意为寂净无苦恼烦乱之处。唐杜甫《谒真谛寺禅师》诗:“兰若山高处,烟霞嶂几重。”
霁色:晴朗的天色,与雨后天晴的天空一样的颜色。唐元稹《饮致用神麯酒三十韵》:“雪映烟光薄,霜涵霽色泠。”
反照:夕阳的返光。唐贾岛《宿慈恩寺郁公房》诗:“反照临江磬,新秋过雨山。”
远公:慧远,东晋著名僧人。莲宗(净土宗)创始人,曾创建庐山东林寺。
栖心:犹寄心。三国魏嵇康《释私论》:“若质乎中人之性,运乎在用之质,而栖心古烈,拟足公涂。”
禅定:佛教禅宗修行方法之一。一心审考为禅,息虑凝心为定。佛教修行者以为静坐敛心,专注一境,久之达到身心安稳、观照明净的境地,即为 禅定。又禅为色界天之法,定为无色界天之法。依其入定程度的浅深,并有四禅(色界定)、四定(无色界定)的区分。《坛经·坐禅品》:“何名禪定?外离相为 禪,内不乱为定……外禪内定为禪定。”
钱起(722-780?),字仲文,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天宝十年赐进士第一人,曾任考功郎中, 故世称钱考功,翰林 学士,与韩翃、李端、卢纶等号称大历十才子。自称“五言长城”,又与郎士元齐名,人为之语曰:“前有沈宋,后有钱郎。”题材多偏重于描写景物和投赠应酬。 音律和谐,时有佳句。
【作者代表作】
《省试湘灵鼓瑟》: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作者代表作】
《省试湘灵鼓瑟》: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来源:中国九江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