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罢永阳守,复卧浔阳楼。悬槛飘寒雨,危堞侵江流。
迨兹闻雁夜,重忆别离秋。徒有盈樽酒,镇此百端忧。
【注释】
登郡:指登浔阳楼。浔阳楼在当时的江州(今九江市),韦应物于德宗贞元年间任江州刺史。唐朝改郡为州,州主官称刺史,此后郡守(太守)与刺史互名。有的书籍上题为“登郡楼……”。
京师:国都,这里指长安。
诸季:诸位弟弟。诸:众,许多。季:兄弟中排行最后的。季弟:小弟。
淮南:指淮河以南、长江以北的地区。今特指安徽省的中部。韦应物在任江州刺史之前,曾任滁州刺史。滁州在淮南。
永阳守:滁州于隋初改南谯州置 (辖区约为今安徽省滁州市的琅琊、南谯两区和全椒、来安两县 ) ,大业初废。唐武德三年复置,天宝元年改为永阳郡,乾元元年复为滁州。永阳守即滁州刺史。
浔阳楼:古楼名。故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本诗是浔阳楼之名最早见之的文学作品。随后,白居易在《题浔阳楼》诗中又描写了它周围的景色。而 真正使浔阳楼出名的是古典名著《水浒传》。小说中的宋江题反诗、李逵劫法场等故事使浔阳楼名噪天下。《水浒传》第三九回:“我在郓城县时,只听得说江州好 座浔阳楼,原来却在这里。”现浔阳楼为1989年重建,位于九江市区九华门外的长江之滨。
槛(jiàn):泛指栏杆。唐王勃《滕王阁序》:“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堞(dié):城墙上如齿状的矮墙。《说文》:“堞,城上女垣也。”
迨:及,到。
百端:百感;众多思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见此芒芒,不觉百端交集。苟未免有情,亦復谁能遣此。”唐韩愈《此日足可惜赠张籍》诗:“思之不可见,百端在中肠。”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792),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朝诗人。少年时以三卫郎事玄宗,生活豪横放浪。安史之乱起,流落失 职,始折节读书。后中进士,先后为洛阳丞、江州刺史、苏州刺史等。世称韦江州、韦左司或韦苏州。韦应物是山水田园诗派诗人,后人每以王孟韦柳并称。韦诗各 体俱长,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滁州西涧》的“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句,写景如画,为后世称许。今传有10卷本《韦 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
韦应物对九江的贡献:韦应物曾在江州(今九江)任职,其诗闲淡简远,效法陶渊明,有“陶、韦”并称之说。
【作者代表作】
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寄李儋、元锡》: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来源:中国九江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