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路经庐阜,松门入虎溪。
闻君寻寂乐,清夜宿招提。
石镜山精怯,禅枝怖鸽栖。
一灯如悟道,为照客心迷。
【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盛唐时期最有名的大诗人之一。他和王维一起合称“王孟”,是唐代田园诗派代表人物。他的诗风格清淡、自然而又韵味深长,在唐诗中自成一家。
【作者代表作】
《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评论评介】
李白《赠孟浩然》:“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杜甫《遣兴》:“赋诗何必多,往往凌鲍谢。”
皮日休《郢州孟亭记》:“先生之作遇景入咏,不拘奇抉异,令龌龊束人口者,涵涵然有干霄之兴,若公输氏当巧而不巧者也。北齐美萧悫‘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先生则有‘微云澹河汉,疏雨滴梧桐’。乐府美王融‘日霁沙屿明,风动甘泉浊’;先生则有‘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谢眺之诗句精者有‘露湿寒塘草,月映清淮流’;先生则有‘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此与古人争胜于毫厘也。”
王士源《孟浩然集序》:“骨貌淑清,风神散朗;救患释纷,以立义表;灌蔬艺竹,以全高尚。”
清代王士碌《分甘馀话》:“(《晚泊浔阳望庐山》)诗至此,色相俱空,政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画家所谓逸品是也。”
清代潘德舆《养一斋诗话》:“襄阳诗如‘东旭早光芒,浦禽已惊聒。卧闻鱼浦口,桡声暗相拨,日出气象分,始知江湖阔’、‘太虚生月晕,舟子知天风。挂席候明发,渺漫平湖中。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香炉初上日,瀑布喷成虹’,精力浑健,俯视一切,正不可徒以清言目之。”
来源:中国九江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