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度匡山下,春莺晓弄稀。
今来湓水曲,秋雁晚行飞。
国有文皇召,人惭谪傅归。
回行过梵塔,历览遍吴畿。
杏树裁时久,莲花刻处□。
南溪雨飒飒,东岘日辉辉。
瀑溜天童棒,香炉法众围。
烟云随道路,鸾鹤远骖騑。
远上灵仪肃,生玄谈柄挥。
一兹观佛影,暂欲罢朝衣。
【原注】
元和十三年二月二十九日。曾孙朝散大夫使持节江州诸军事守江州刺史上柱国清河县开国男赐紫金鱼袋能再刊勒。
【作者简介】
崔融(653—706),字安成。唐代齐州全节(今章丘)人。初应八科制举,皆及第,累补宫门丞、崇文馆学士。中宗李显为 太子时,崔融为侍读,兼侍属文,东宫表疏多出其手。圣历元年(698年),武则天封中岳(嵩山),见崔融所撰《启母庙碑》,深加赞美;封禅毕,又命崔融撰 《朝觐碑》。遂由魏州司功参军擢授著作佐郎,转右史。圣历二年,授著作郎,兼右史内供奉。圣历四年迁凤阁舍人。久视元年(700年),惹怒宠臣张昌宗,贬 为婺州(治今浙江金华)长史。不久,又召为春官郎中,知制诰。长安二年(702年),再迁凤阁舍人。翌年,兼修国史。此时有司正议税关市,主张凡行人尽征 之。崔融以扰民太甚、或致骚动为由,上疏反对,主张只税商贾,不税行人。武则天从其议。长安四年,任司理少卿,仍知制诰。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广招文学之 士,崔融屈节佞附。张易之被诛后,崔融贬为袁州刺史。不久召拜国子司业,兼修国史。中宗神龙二年(706年),以预修《则天实录》功劳,封清河县子。
来源:中国九江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