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魅力九江 > 文化九江 > 历代诗歌

望石门

鲍 照

来源:中国九江网 发布日期: 2015-06-19 10:09 【字体:

访世失隐沦,从山异灵士。
明发振云冠,升峤远栖趾。
高岑隔半天,长崖断千里。
氛雾承星辰,潭壑洞江汜。
崭绝类虎牙,巑岏象熊耳。
埋冰或百年,韬树必千祀。
鸡鸣清涧中,猨啸白云里。
瑶波逐穴开,霞石触峯起。
回亘非一形,参差悉相似。
倾听凤管宾,缅望钓龙子。
松桂盈膝前,如何秽城市。

【注释】
石门:庐山著名景点,又称石门涧。《后汉书·地理志》:“庐山西南有双阙,壁立千余仞,有瀑布焉。”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庐山之北,有石门水,水出岭端,有双石高竦,其状若门,因有石门之目焉。水导双石之中,悬流飞瀑,望之连天,若曳飞练于霄中矣。”石门涧景色绝殊,晋代高僧慧远曾与同道30余人同游,并写下《庐山诸道人游石门诗序》。历代多有名人来此游览。石门涧有登庐山古道,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由此登庐山。徐霞客《游庐山日记》:石门涧瀑布,“喷雪奔雷,腾空震荡,耳目为之狂喜。”
隐沦:神人等级之一。泛指神仙。《文选·郭璞〈江赋〉》:“纳隐沦之列真,挺异人乎精魄。”李善注引汉桓谭《新论》:“天下神人五:一曰神仙,二曰隐沦,三曰使鬼物,四曰先知,五曰铸凝。”又指隐居,亦指隐者。
明发:黎明;平明。《诗·小雅·小宛》:“明发不寐,有怀二人。”
峤:山道。
高峰:亦作“高岑”。高山。《文选·王粲<登楼赋>》:“平原远而极目兮,蔽荆山之高岑。”李善注:“山小而高曰岑。”
江汜:江边。汜,通“涘”。晋陆机《为顾彦先赠妇》诗之一:“愿假归鸿翼,翻飞游江汜。”
崭绝:亦作“嶃绝”。险峻陡峭。《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太行、孟门,岂云嶃絶。”刘良注:“嶃絶,危断貌。”
巑岏(cuán wán):山高锐貌。
韬树:深藏地下的树。谓千年老树。钱仲联集注引黄节曰:“《广韵》:‘韜,藏也。’按:埋冰、韜树,言其深。”
霞石:赤色的岩石。
回互:亦作“廻互”。回环交错;往复,来回;转换,变化。
参差:不齐。《诗·周南·关睢》:“参差荇菜。”
凤管:笙箫或笙箫之乐的美称。凤管宾:吹箫客。或指萧史,传说为春秋时人,善吹箫,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后升天仙去。或指王子乔,周灵王太子晋,好吹笙,作凤凰鸣,后乘白鹤而去。参阅旧题汉代刘向撰《列仙传·萧史》。
钓龙:出自《列仙传》卷下:“陵阳子明者,銍乡(古县名,在今安徽宿县)人也。好钓鱼,于旋溪中钓得白龙。子明惧,解钓,拜而放之。后得白鱼,腹中有书,教子明服食之法。子明遂上黄山,采五石脂,沸水而服之。三年,龙来迎去。”后人用此喻言得道成仙。

【作者简介】
鲍照(约415~470),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本籍东海(东海治所在今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但鲍照家乡在现在的江苏连云港市)。鲍照一生仕途坎坷,但他的诗文,在生前就颇负盛名,对后来的作家更产生过重大影响。他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诗、赋、骈文都不乏名篇,而成就最高的则是诗歌,其中乐府诗在他现存的作品中所占的比重很大,而且多传诵名篇。
【作者代表作】
   行路难
之五
君不见河边草,冬时枯死春满道。
君不见城上日,今暝没尽去,明朝复更出。
今我何时当然得,一去永灭入黄泉。
人生苦多欢乐少,意气敷腴在盛年。
且愿得志数相就,床头恒有沽酒钱。
功名竹帛非我事,存亡贵贱付皇天。
之六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丈夫生世能几时?安得蝶躞垂羽翼?
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
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
自古圣贤皆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评论评介】
沈德潜《古诗源》评价鲍照“如五丁凿山,开人世所未有”。钟嵘《诗品》称其“嗟其才秀人微,故取湮当代”。杜甫《春日忆李白》:“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收缩

望石门

鲍 照
发布时间: 2015-06-19 10:09

访世失隐沦,从山异灵士。
明发振云冠,升峤远栖趾。
高岑隔半天,长崖断千里。
氛雾承星辰,潭壑洞江汜。
崭绝类虎牙,巑岏象熊耳。
埋冰或百年,韬树必千祀。
鸡鸣清涧中,猨啸白云里。
瑶波逐穴开,霞石触峯起。
回亘非一形,参差悉相似。
倾听凤管宾,缅望钓龙子。
松桂盈膝前,如何秽城市。

【注释】
石门:庐山著名景点,又称石门涧。《后汉书·地理志》:“庐山西南有双阙,壁立千余仞,有瀑布焉。”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庐山之北,有石门水,水出岭端,有双石高竦,其状若门,因有石门之目焉。水导双石之中,悬流飞瀑,望之连天,若曳飞练于霄中矣。”石门涧景色绝殊,晋代高僧慧远曾与同道30余人同游,并写下《庐山诸道人游石门诗序》。历代多有名人来此游览。石门涧有登庐山古道,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由此登庐山。徐霞客《游庐山日记》:石门涧瀑布,“喷雪奔雷,腾空震荡,耳目为之狂喜。”
隐沦:神人等级之一。泛指神仙。《文选·郭璞〈江赋〉》:“纳隐沦之列真,挺异人乎精魄。”李善注引汉桓谭《新论》:“天下神人五:一曰神仙,二曰隐沦,三曰使鬼物,四曰先知,五曰铸凝。”又指隐居,亦指隐者。
明发:黎明;平明。《诗·小雅·小宛》:“明发不寐,有怀二人。”
峤:山道。
高峰:亦作“高岑”。高山。《文选·王粲<登楼赋>》:“平原远而极目兮,蔽荆山之高岑。”李善注:“山小而高曰岑。”
江汜:江边。汜,通“涘”。晋陆机《为顾彦先赠妇》诗之一:“愿假归鸿翼,翻飞游江汜。”
崭绝:亦作“嶃绝”。险峻陡峭。《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太行、孟门,岂云嶃絶。”刘良注:“嶃絶,危断貌。”
巑岏(cuán wán):山高锐貌。
韬树:深藏地下的树。谓千年老树。钱仲联集注引黄节曰:“《广韵》:‘韜,藏也。’按:埋冰、韜树,言其深。”
霞石:赤色的岩石。
回互:亦作“廻互”。回环交错;往复,来回;转换,变化。
参差:不齐。《诗·周南·关睢》:“参差荇菜。”
凤管:笙箫或笙箫之乐的美称。凤管宾:吹箫客。或指萧史,传说为春秋时人,善吹箫,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后升天仙去。或指王子乔,周灵王太子晋,好吹笙,作凤凰鸣,后乘白鹤而去。参阅旧题汉代刘向撰《列仙传·萧史》。
钓龙:出自《列仙传》卷下:“陵阳子明者,銍乡(古县名,在今安徽宿县)人也。好钓鱼,于旋溪中钓得白龙。子明惧,解钓,拜而放之。后得白鱼,腹中有书,教子明服食之法。子明遂上黄山,采五石脂,沸水而服之。三年,龙来迎去。”后人用此喻言得道成仙。

【作者简介】
鲍照(约415~470),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本籍东海(东海治所在今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但鲍照家乡在现在的江苏连云港市)。鲍照一生仕途坎坷,但他的诗文,在生前就颇负盛名,对后来的作家更产生过重大影响。他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诗、赋、骈文都不乏名篇,而成就最高的则是诗歌,其中乐府诗在他现存的作品中所占的比重很大,而且多传诵名篇。
【作者代表作】
   行路难
之五
君不见河边草,冬时枯死春满道。
君不见城上日,今暝没尽去,明朝复更出。
今我何时当然得,一去永灭入黄泉。
人生苦多欢乐少,意气敷腴在盛年。
且愿得志数相就,床头恒有沽酒钱。
功名竹帛非我事,存亡贵贱付皇天。
之六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丈夫生世能几时?安得蝶躞垂羽翼?
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
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
自古圣贤皆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评论评介】
沈德潜《古诗源》评价鲍照“如五丁凿山,开人世所未有”。钟嵘《诗品》称其“嗟其才秀人微,故取湮当代”。杜甫《春日忆李白》:“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来源:中国九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