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灵运是南朝宋文学家,东晋政治家谢玄的曾孙,书法家王羲之的外甥。才华横溢,高傲自负,具有多方面的才能。文学上的主要成就在于山水诗,由其始,山水诗乃成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流派。除诗文创作外,他还兼通史学,精通佛教老庄哲学,工于书法、绘画。宋文帝刘义隆曾称赏他的诗和字为“二宝”。
东林寺前有一个白莲池。这白莲池是东晋名士谢灵运凿的。他跟庐山东林寺的名僧慧远也有深交,尽管慧远比他大五十来岁,两人还是很投缘。他来到庐山,要求加入慧远创立的白莲社。慧远却没有答应,慧远对谢灵运说:“你的心性太杂,还是先凿三个莲池,等到你的心能象莲花一样洁净,才能入社。”谢灵运没有办法,只好开凿三个莲池,才被准许进入了莲社。慧远圆寂后,他特地写了一篇祭吊的名文《庐山慧远法师诔》,一时洛阳纸贵。
谢灵运酷爱登山,而且喜欢攀登幽静险峻的山峰,高达数十丈的岩峰他也敢上,可以说是古代第一位攀岩运动的先行者。他登山时常穿一双木制的钉鞋,上山取掉前掌的齿钉,下山取掉后掌的齿钉,于是,上山下山分外省力稳当,这就是著名的“谢公屐”。
好山泽之游的谢灵运,来到庐山,登上绝顶,放眼四顾,灵感飞来,题咏了《登庐山绝顶望诸峤》一诗。诗中对庐山自然山水的高度敏感和刻画再造,使之成为精美的诗歌意象,自然与时节的变幻,同时也屡现了他外在平静和内在的不平静,融合一体的绝盼,正是这既富于对自然山水的兴趣,又强烈地显露人生精神的融合,使山水诗有了灵魂,有了生命,有了活力,有了高品位的蕴涵,才使其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中最重要的流派之一。也因此庐山成为这个诗歌流派的重要载体之一。
来源:中国九江网


